近年来,国家显著加强了对科技教育的重视,编程教育在家长中越来越受欢迎,特别是在暑假期间,学生们通过参与比赛和考试来提升自己的编程能力并取得认证,这已成为不少学生的假期"必修课"。
根据教育部的官方推荐,"教育部白名单赛事"是一系列重点考察学生编程技能或选拔编程人才的比赛。那么学习Scratch、Python、C++等编程语言的孩子们应该参与哪些竞赛?赶紧来看看~
一、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NOC)
NOC大赛全称为“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是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的教育部官方认可的白名单赛事。它也是目前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普及活动之一,大赛最高荣誉是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简称恩欧希创新奖)。
参赛对象:小学、初中、高中、中专、职高
赛事日程:6月:初赛/选拔赛7月:全国决赛
竞赛语言:
小学低年级组(1-3年级)、小学高年级组(4-6年级):图形化编程
小学高年级组(4-6年级)、中学组(7-9年级):Python、C++
二、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
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简称“蓝桥杯”,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举办的国内最大的信息技术竞赛。为促进中小学科技创新,提升中小学生逻辑思维,发现和培养面向未来的科技精英人才,自2016年起,“蓝桥杯”在原有大学生数个专业编程组别的基础上增加了中小学创意编程组(简称青少组)。自成为"教育部白名单赛事"后,其权威性和价值度进一步提高。
参赛对象:7至18岁学生,以学生出生日期为依据划分初级组、中级组、高级组参赛。
竞赛语言:包括Scratch、Python、C++等。
三、全国中学生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
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举办的NOI,是信息学领域最具权威的竞赛之一,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并列为五大学科竞赛,同时它还是教育部白名单赛事中科技类最高赛项,也是现存唯一允许小学报名参加的奥赛。
近几年,信奥赛发展迅猛,是中国顶级高校青睐的学科竞赛,是信息学类最权威的比赛,通过比赛,能让更优秀的学编程的孩子,成为科技特长生、或者入围强基计划,对升学和择校非常利好。
赛事内容:包括CSP-J/S、NOIP、NOI、IOI等级别和阶段。
CSP-J/S
信息学奥赛的前置赛事,包括CSP-J(入门级)和CSP-S(提高级)两个级别,认证内容包括算法设计能力和编程能力。
CSP是CCF(ChinaComputerFederation中国计算机学会)推出的非专业级别的能力认证,按级别分为CSP-J(入门级,Junior)和CSP-S(提高级,Senior)。CSP-J和CSP-S旨在推动计算机科学的普及,让更多青少年、非专业人士接触和学习计算机科学,对他们未来选择以计算机为其职业能有所帮助。
适合人员:
CSP-J面向初学者,题目难度较低,主要测试基础编程能力和对计算机科学基本概念的理解,主要面对中小学生开展,支持特长生认证。
CSP-S面向有一定基础的参赛者,题目难度较高,需要参赛者具备较强的算法设计能力和问题解决技巧,主要面向中学生开展,支持特长生认证。
比赛规则:
CSP-J/S分为初赛和复赛,初赛成绩优异者晋级复赛,晋级条件各省不一,主要看强弱省及参与人数,参与人数越少的,初赛晋级率越高;参与人数越多、省内水平越高的,初赛晋级率越低。
NOIP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以省为单位举办(以学籍定位对应省),只有CSP-S复赛一等奖且是高中生(仅有极个别特殊情况的初中生允许参赛)才可以参加,全国统考一套卷,但各省分数线有差异,从而形成强省弱省,考试产生省一等奖、省二等奖、省三等奖。
适合人员:主要面向高中生开展,支持特招生选拔。
NOI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各省省队的选手参赛,共300人,产生金牌选手50人,银牌选手150人,铜牌选手50人。金牌选手进入国家集训队,最终产生4名选手,参加国际赛。
适合人员:主要面向高中生开展,支持强基或保送。
IOI
国际中学生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进入国家集训队的选手有机会参加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为国争光。在国际上拿奖,为国争光,还可能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待哦~此外,国际上的知名院校都会抛来橄榄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