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11日,2023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与课堂实践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由北京市房山区教育委员会、北京教育信息化产业联盟主办,北京市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北京市房山区教育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学科网承办,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政府西潞街道办事处、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支持协办。
教育部信息化实验区专家组组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李有增,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二处副处长周航,北京市房山区教委主任郭冬红,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政府西潞街道办事处主任杨琳,北京教育信息化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学科网创始人陈学艺参会。会议由北京市房山区教委副主任于海侠主持。
▲2023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与课堂实践研讨会开幕
本次会议为期两天,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紧密贴合教育热点,内容形式丰富多样,兼具理论高度和实践指导意义。会议首日,6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学者、各单位教学教研负责人及一线教师代表齐聚会场,共议“数字转型?技术融合?深化课堂教学变革”,超2.6万人在线观看了会议直播。
第二天,与会者走进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观摩小初高课堂教学,感受数字化转型下的课堂变革;走进学科网,体验覆盖“备课—授课—作业—考试—阅卷—个性化学习—区域考试—研修”等教育场景的数字资源及智慧教学服务,感受新一代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创新应用。
推进变革:信息化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部信息化实验区专家组组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李有增致辞
教育部信息化实验区专家组组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李有增在致辞中表示,数字转型、技术融合和深化课堂教学变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在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的工作推进中,房山区扎实开展实验区的三年建设工作,凝练了有区域特色的经验做法,并逐步向全区辐射推广,取得积极进展。要持续探索和应用这些新的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推动教育的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二处副处长周航致辞
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二处副处长周航在致辞中表示,北京教育信息化坚持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房山区作为国家级实验区之一,将市教委“互联网+基础教育”工作中的“三个课堂”建设也统筹到实验区整体建设之中,为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建设基础。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将持续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形成新时代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首都教育新格局。
▲北京市房山区教委主任郭冬红致辞
北京市房山区教委主任郭冬红在致辞中表示,在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过程中,房山区不断探索新赛道,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推动区域教育新一轮发展的引擎,牢牢抓住教育部国家级实验区项目建设的重大契机,带动各学校在“教学研评管”五个维度整体变革,实现了教师、学生、教学资源等多维信息的交互与融合。
分论坛二以“聚焦学校:因地制宜,加速信息化场景构建”为主题,对智慧校园建设等进行了交流。河北省信息化创新应用专家库及中小学教师培训专家库专家尹博文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理事会理事、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罗化瑜从不同角度详细解读了校园信息化建设、联动及管理。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校长陈德收,郑州市金水区文源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黄延颖分别从各自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数字化育人等方面进行了案例经验介绍。
课堂观摩:感受数字化转型下的变革成果
会议期间,与会者走进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参观调研,观摩数字化转型下的课堂教学。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是房山区人民政府与北京理工大学合作共建的公立基础教育学校。学校为参观者提供了丰富的观摩场景,覆盖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内容包括智慧作业、跨学科主题学习课、创新思维课堂、双师课堂、智慧课堂、智慧主题班会、学科拓展等,充分展示了该校在数字化转型下的课堂创新变革成果。
▲与会者到学科网参观调研
本次会议由北京市房山区教育委员会、北京教育信息化产业联盟主办,北京市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北京市房山区教育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学科网承办,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政府西潞街道办事处、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