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秘书长李瀛在致辞中表示,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对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印发《教育领域重大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标志着教育装备行业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待与会嘉宾深入交流,为实验教学装备的更新提升提供更好的思路和方法,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装备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每一次的更新都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可能。”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实验教学装备分会理事长张月琪表示,我们要及时把握科技发展趋势,选择适合教育教学需求的装备,加强学校、企业、科研机构的紧密合作,让每一所学校、每一位学生都能受益。
“实验教学装备的更新提升,已成为推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云南省教育技术装备中心主任杨志军表示,云南历来高度重视实验教学工作,相继出台文件,编制《云南省中小学实验教学视导工作手册》,开发中小学实验教学视导平台,致力于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工作,强化应用指导,提升教学质量。
1.对于因受时空限制而在现实世界中无法观察和控制的事物和现象、变化太快或太慢的过程,以及有危险性、破坏性和对环境有危害的实验,可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呈现,这是该类设备应用目标;但市场上相对应学科资源严重不足,不少学校用于演示常规实验仪器设备能完成的实验。--存在产品技术风险和科学性风险
2.配置标准中采用分学科实验室配备,设备数量1-6台,而各学科必须用该类设备的课程内容不多,且观察实验与常规实验联系不是很紧密,分散布局,不利于设备的综合效益的提高。--存在成本效益风险
3.选用固定式,既不便于学生集中分组进行演示探究学习,也不便于教师借用与普通教室多媒体设备对接,发挥其与教学同步演示实验的作用。--存在成本效益风险
南京市针对这样的项目背景,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如下图所示,布局了虚拟现实交互综合教学系统,布局了专用VR教室,满足物、化、生、地、数、通用技术等学科学生分组探究式学习的需求。所有设备也可分别移至普通教室与教学多媒体组成演示系统,满足教师课堂教学要求。
而项目库优化的案例则是以“高中地理装备”为例,因为目前地理实验装备的发展相对理化生实验设备来说,有其独特的学科特征和装备普及阶段。所以,他的建议是:
1.地理学科实践形式丰富,为师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需要各地学校因地制宜地做一些选择,装备种类也随之而调整;
2.聚焦装备重点,如能揭示地理现象变化规律的地理模拟实验主题学习器材,并通过成品器材的选择,有效降低师生实验的门槛,从而提高实验教学效益;
3.尽量选用各种数字地图,开发能填写、标注的地图作业系统,提高涉图类作业的效率;
4.制作专业性的地理影像资源,反映典型地理景观、地理现象、复杂模型等,方便师生教学应用;
5.依托各地学校,建设典型地理景观、现象观测基地,开展网络化服务。
邓主任的案例也对中教启星后续落实基础教育实验仪器设备更新方案有非常大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与理化生实验仪器设备厂家相比,地理学科实验室方案是首次被多个省市发改委纳入中学实验仪器设备改造提升项目,“地理学科实验仪器如何配备”对于装备领域的领导和一线学科教师来说都是新生事物,需要逐步探索。
在新颁布的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均明确提出了地理课程资源建设时,要规划建设地理实验室和地理实践基地,甚至有条件的话,建议设置专门的地理实验员。2024年9月投入使用的义务教育七年级上册多个版本的地理教材中,也非常强调学生活动与地理实验,部分教材还清晰提出了对于地理观测仪器设备的图片和要求。
教育部在2019年4月颁布了《初中地理教学装备配置标准(JY/T0622-2019)》,2023年底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电化教育馆)发布的《中小学实验教学基本目录》中,首次增加地理实验教学目录的内容,包括初中地理实验教学基本实验活动41个和高中地理实验教学基本实验活动39个,共计80个实验活动。
中教启星董事长王天祥谈道:在这一轮基础教育实验仪器设备更新提升项目中,学校和学科教师也可以借助政策东风,转变地理实验教学理念,积极提升学校地理教学科研的基础条件,顶层设计,按需出发,应用导向,真正地促进地理实验教学的落地实施。
中教启星愿意积极对接教研部门和学校,不遗余力的普及地理实验教学理念,帮助地理教师了解常见地理教学仪器设备,提供实验教学的参考资料,协助教师开展地理实验探索。多方整合,满足不同学校的多样化特色地理实验设备的方案需求。
本次会议是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实验教学装备分会成立后召开的首次专题研讨会,旨在为政府决策、人才培养、企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为教育装备更新的有效实施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为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中教启星非常感谢和珍惜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实验教学装备分会提供的展示交流平台,也愿意积极参与分会后续各项活动,发挥自身地理实验教学优势,做好地理实验仪器设备更新的保障和创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