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智慧云课堂范例6篇

:学校德育品牌是指在鲜明的个性特点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独特性、创新性、科学性和广泛影响力的学校德育模式和文化,是提高德育实效性、促进学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策略和有效途径。请问,贵局德育品牌的建设情况如何?目前取得了什么成效?

:无规矩不成方圆。《中小学生守则》的修订、颁布对面向中小学生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贵局有哪些成功的做法?

邓云锋:我们将《守则》细化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具体要求,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教育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真正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行为准则,进而增强学生自觉奉行和日常践行的能力。比如以“我与《守则》有个约定”为主题,组织开展《守则》专题学习教育活动;举行了“践行守则,争做文明学生”主题升旗仪式、“我为《守则》代言”小小百家讲坛活动、“小手拉大手,我将《守则》带回家”活动等。

:中小学生在学生阶段以完成学业为主,但他们终将走向社会,服务社会。贵局是如何开展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

邓云锋:市教育局遵循“发现自我、唤醒潜能、科学规划、助力成长”的生涯规划核心理念,通过实施五项生涯规划教育行动帮助学生确立未来的职业理想和当下的发展目标,努力实现为每个学生创造适合自我发展的教育。这五项生涯规划教育行动包括开发适合青岛市学生的生涯规划教材、开发中学生生涯规划测评系统、建立中学生生涯规划测评云平台、培养生涯规划专兼职教师、建立生涯规划体验实践基地。

其中,青岛市教育局引进台湾师范大学学生生涯测评系统专利成果,根据我市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知识架构、技术能力和未来发展方向,开发由计算机化生涯能力测评、情景式生涯兴趣测评和生涯信息主系统三部分组成的青岛市中学生生涯规划测评系统,通过系统测评、科学分析学生兴趣爱好、知识能力、心理发展等各方面信息,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特长、能力和兴趣,明确自身现状与理想专业之间存在的优势及不足,指导学生科学规划。我们依托我市现有的19个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和300处社会课堂资源,建立健全现有生涯规划体验课程和实践基地,学生开展生涯规划体验创造条件和提供便利,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体验职业,感悟人生,明确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德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专业化的班主任队伍做保障。请问贵局在创新班主任工作方面是如何做的?

邓云锋: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更是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力量。市教育局在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的支持下,开展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创新实验。

我们支持学校大力推进班主任职级制改革,建立初级班主任、中级班主任、高级班主任三个职级序列,实施班主任职级和班主任津贴动态管理。各学校对于连续担任班主任10年以上特别优秀的班主任可聘为首席班主任,与绩效考核挂钩。

同时,我们发挥优秀班主任辐射带动作用。计划2016至2018年,在青岛市全市范围内评选出90名“青岛市普通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每年30名,并为其建立“青岛市普通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工作室建设周期为三年。建设周期内,每个工作室选拔8名具有高度事业心和较大发展潜力的中青年班主任进行重点培养,三批共720人。市教育局、区市教育(体)局、各学校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各级班主任工作室建设,充分发挥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全面提高我市班主任队伍的育人本领,逐步培养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名班主任。同时,我们将班主任培训工作纳入教师全员培训计划,加强班主任自身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课题研究能力及职业指导能力。

同时,2015年以来,我市先后出台了《青岛市中学生志愿服务管理办法》《关于深入开展中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将志愿服务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在我市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志愿校园,缤纷四季”志愿服务行动,先后开展了爱心敲门、文明领跑、志愿校园、城市先锋、私人订制、青青义教、手有余香等七个板块的内容。目前,我市共有中小学生注册志愿者3万余人,志愿服务团队600余个,真正发挥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教育功能,引导广大中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奉献社会,提升素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5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颁布,确定了我国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的目标,明确了“到2020年,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实现教育信息化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支撑作用和对教育创新发展、均衡发展、优质发展的提升作用;基本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的中国特色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子”,将教育信息化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互联网+教育”真正意义上打破阶层对知识的垄断,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促进教育资源均衡,提升教育管理和装备维护水平,形成“互联网+教育”的新模式。

银风创建“iEDU+”

助力教育信息化建设

海南银风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邢磊,一直致力于运用“互联网+”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通过教育信息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化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2014年下半年开始,邢磊开始奔走于海南全岛各地,寻求“云课堂”落地试点。虽然很多人对于他的项目都表示期待和认可,却没人愿意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然而,邢磊坚定着自己的信念,依然开着车在全岛各地奔波。2015年1月份,邢磊在岛内奔波近1.8万公里,按环岛一圈600公里算,这个月,邢磊相当于每天都环岛一圈。有志者事竟成,最终,昌江一所学校的校长终于被他的坚持打动了,同年8月,银风科技“iEDU+”智慧教育云课堂项目在昌江思源实验学校启动,并于12月正式落地使用。

云课堂是以支撑先学后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整合优质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化为核心理念,借助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技术,面向家长、教师、学生用户而提出的集学习、辅导、教学、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应用平台。紧跟国家“三通两平台”建设指导方向,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转变,以互联网+理念实现教育模式的创新,助力教育信息化建设。云课堂将在各大中小学中的推广应用更加广泛、更加灵活、更加智能,对当今教育体制改革和未来人才培养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构建创新的“PPP模式”

目前,受限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国内不少地方存在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地方资源缺乏、地方债务压力过重而导致教育项目建设投资力度不足等情况,阻碍国家统一推进教育信息化改革建设工作的脚步。

2016年,银风科技创新地以“PPP模式”投资建设昌江“互联网+”教育项目,推出合同教育服务,形成集投融资、设备集成、系统建设、维护、运营于一体的综合运营服务。该项目已经代表海南省进入财政部的第三批全国PPP项目的示范项目评选库,这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具有智慧城市概念的PPP项目。

随着“互联网+”教育PPP项目的落地与推进,银风科技成功转型为“互联网+”教育综合运营商,为学校提供搭建“云课堂”应用系统,及电子书包系统、改建学校基础网络、铺设无线校园网络、配备学生平板电脑、组织人员培训、项目运营维保等服务,为教师提供备授课资源、实现翻转课堂、在线作业与试卷批改、学科教研与家校互动等服务;为学生提供同步导学、互动课堂、课外拓展、网上作业与考试、在线答疑等服务;为家长提供家长学堂、家校互动、教育社区等综合性信息化服务。

银风科技全方位的教育信息化服务有效解决了校园基础网络薄弱、教育信息化建设落后、教育教学资源缺乏、教师备授课方式单一、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借助智慧教育云平台实现家长、学生、教师、学校之前的随时互动,构建闭环式信息交流管控体系。紧扣第一课堂,为师生提供了大量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提升教师的备授课与教学能力,拓展学生学习资源获取渠道,丰富学生课前课后辅导资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

智慧云课堂促进教育扶贫

2016年8月起,银风科技着力于海南昌江县互联网教育建设。提升全县教育信息化水平,达到国家目标要求。建设云计算中心、教育资源和管理平台、电子书包、录播教室、无线校园、教育专网等,建设完成后将惠及全县8个乡镇、68所公办中小学校、3万余名中小学生、3000多名教师,达到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发展目标中的“三通两平台”的要求,构建昌江县“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化和教育公平化。

网络联通后,根据昌江县边远农村较多、教学点分散等自身特点,计划在部分优质资源学校建设录播教室,并依托这些录播系统提供名师同步课堂,建立名校、城区学校、中心校与教学点、薄弱校的一对一扶持活动,实行“点对点”远程互动教学。通过电子屏幕,在录播室与教学点的学生之间实现同上一堂课,教学点的小朋友能和录播室的孩子一起听课、学习、互动,共享优质师资资源,有效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和教师备课难的问题。

除此之外,银风科技积极响应“发展教育、引进人才、精准扶贫”的号召,向海南陵水大里希望小学捐赠“云课堂”项目,用于援建陵水大里希望小学的信息化教育新课堂,支援贫困山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

十年磨一剑今朝等风来

经过十年的发展,依靠对新技术的不断探索和市场动向的深刻领悟,银风科技以智慧教育信息化产品服务为核心,为“互联网+”时代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优质产品与服务,并努力成为中国智慧教育领域重要参与者。银风科技始终坚持“创新进取、务实高效、坦诚沟通、恪守诚信”的核心价值观,以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振兴国产软件产业为己任,与社会各界共同发展。

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他对教育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意。本期专访,我们对话一个真性情的教育局局长―刘涛。

:刘局长,您好。素质教育已提出多年,如今却仍有人慨叹:“一轮又一轮的改革过后,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依然轰轰烈烈,扎扎实实的应试教育依然扎扎实实。”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素质教育的有效推进是一项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面对素质教育道路上横亘的诸多“绊脚石”,泸州市采取了哪些有力举措?

刘涛:确实如你所说,每一个区域在实践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难题,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从我市的实际情况来看,最突出的难题有两个:一是高中教育中出现的恶性竞争所导致的“超级中学”问题初见端倪;二是中小学课业负担普遍过重。治“顽症”还需下“猛药”,为此,我们从两个方面采取了措施:

念紧规范办学“紧箍咒”。“超级中学”多为万人高中,尤以高升学率、高“北清率”为号召,违反了教育规律,破坏了区域教育生态。举个例子,在部分“超级中学”中,不管是考上二流本科、重点本科的学生还是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老师都会给他们做工作,劝学生不要去读大学,回校复读一年,来年再考更好的大学、更好的专业。如此看来,高中跟大学已经不再站成一条线,而是在畸形发展中拖了大学的后腿。因此,我常讲,在规范办学方面必须要转变观念,在提高教育质量上要树立和坚持“三个理念”:一是树立和坚持“三苦”精神向“三善”精神转变的理念,即变领导苦抓为领导善抓,变教师苦教为教师善教,变学生苦学为学生善学;二是树立和坚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理念,敢于放手、善于引导学生是当代教师追求教学至高境界的必由之路;三是树立和坚持“相信学生不傻,但学生兴趣爱好各不相同”的理念,因材施教,切实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尤其是针对“超级中学”现象的出现,确立了高中招生“三不准”原则,即不准超计划违规招生,超计划招收的学生不得办理学籍;不准普通高中招收中考280分以下的学生;不准招收已被录取的学生。

刘涛:推进素质教育,关键在课堂。只有构建高效课堂才能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全面提升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课改十年来,我市各级教育工作者在思想认识上已经很充分了,但是部分学校在实际推行起来还是“步履蹒跚”,原因无非是“三怕”:一怕教育质量下滑;二怕学生跟不上进度;三怕家长不接受。克服“三怕”,就必须做到“三要”:一要建立质量监控体系;二要充分相信学生;三要循序渐进。其中不相信学生是教师常犯的一个错误。放眼这个时代,年轻一代的事业成就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已经远远超出了上一代人对他们的估计。教师要放下那些多余的担心,放手让学生去学习、去锻炼。教师要明白,课改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怎么培养?主要是习惯养成。如此,才能培养学生内在的素质,教会学生如何自学。

当然,课改的成败离不开评价的导向,而多元评价新体系已经成为我市课改的一大亮点。多元评价就是让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让教师也能体会到教育的幸福。课堂体态语言评价、口头语言评价、百分考核变“等级+评语”的评价、成长记录袋评价等各种新颖的评价方式被广泛运用于我市基础教育课改实践中,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教育激情和学生的学习热情。

我市高度重视教师教育培训,“十二五”期间,我们将以实施各类骨干教师培训为抓手,整合校本、集中和远程三种培训形式,以农村教师和骨干教师为重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全市中小学教师以及幼儿园教师进行分类、分段、分层培训,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整体素质,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和一批学科领军人物。

:从教育实践来看,德育依然是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但正是因为其沉重,才使我们思考和探索更为有效的德育方式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请问,泸州市是以什么为抓手来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呢?

刘涛:德育话题的沉重主要指向的是德育实效性不高的问题。其原因一方面是“重智轻德”的观念还没有得到彻底扭转,另一方面就是德育工作方式方法亟待与时俱进。具体到一个区域,德育工作必须要找到一个有效的突破口,而我们泸州德育工作的突破口就是“感恩教育”。

陈雪梅: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生为本”“科学育人”是改革的前提。多年来,我们一直努力探寻一种途径,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快乐,教师在教育中实现发展,师生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区域教育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和活力。让我们欣慰的是,新课程改革十年来,我们创造了一系列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和课堂教学模式。我们推进“引导自学”型课堂结构等个性化教学模式,将素质教育落实到课程体系及其实施过程中。加强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建设,逐步将国家课程校本化,构建包河区中小学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体系。

论坛首次在安徽召开,地点就选择了包河,这说明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包河教育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这次论坛上,复旦大学教育哲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徐冬青教授对包河区教育的印象是“锐意改革、开放大气、扎实务实、优质均衡”,他认为包河区教育在治理、特色、质量、创新等方面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包河在深化德育课程改革方面进行了哪些探索?

陈雪梅:2013年,我区共有6位老师执教的德育精品课入选全国中小学“学科德育精品课程”。这次评选,合肥市共有14节入选,包河区报送的课例占全市入选作品的近半数。这个成绩是我区坚持德育课程改革和创新的一个缩影。

课程改革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所在。为此我们做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2008年,我区率先组建由省小学品德特级教师、区名师、学科带头人和教研员组成的品德名师工作室,以学科研讨、课题研究、培养后备力量为主要方向,辐射全区各校,为课程改革创新打好基础,更是提供了有力的师资和科研保障。如,工作室申报立项了省级课题《情境体验式教学在品德课堂的运用研究》,创设了“创设情境――内心体验――合作交流――认识提升――实际应用”的情境体验式课堂模式,提高了课堂育德实效,极大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学校文化是一门隐性课程。学校文化建设在学校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2011年我区出台了《关于遴选包河区学校文化建设试点校的通知》,至今已相继确立了20所文化建设试点校。项目实施中,北师大专家团队帮助各试点校制定学校文化建设策划方案,指导学校建立核心价值理念下的管理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等一系列学校教育实践体系,并以课程为载体实现学校的先进办学理念。项目实施过程就是学校文化不断提升的过程,现在我区各校文化特色得到显著提升。

开发德育地方课程、校本课程。鼓励各校变单一、枯燥的说教为对话、互动、实践、体验、探究等方式,寓教于乐、深入浅出、务求实效。提倡学校因地制宜开发校本教材,如屯溪路小学的《古诗词诵读》、曙光小学的《读千古美文,做现代君子》等,以诵读经典的方式传承历史文化,熏染良好道德传统;卫岗小学组织学生自己创作童谣并编纂出版《童谣集》,通过朗朗上口的儿歌、童谣加强对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教育。2015年,我区开发了地方课程“森林课堂”,组织全区各中小学语文、数学、品德、美术、科学、生物、化学、地理等学科的一线教师们,历时一年,以培养和树立学生自由、平等的自然生态观和环保意识,学会并践行与自然友善、和谐相处为核心目标,结合包河区独有自然景观、生态特点共同编写一套区本绿色活动课程教材。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走向社会,在体验、探究实践活动中,培育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怀,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截至目前,全区多所中小学结合本校春游、研学、工业游等活动逐步实施该课程,反响良好。

: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必由之路。包河区是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的?

陈雪梅:包河区是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小衔接落到实处,2015年我区建立了小学、中学12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内容与方法体系,在全区成立价值观教育联盟,在未来三年重点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研究。从校长与学校文化、班主任与家校合作、课程、教学、社团与社会实践五大主题入手,以“1+X”研究模式,组建行动研究小组,探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德育活动的结合点,从小处落实,帮助少年儿童“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引领他们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组织机构上,我区成立了领导小组、专家指导委员会、区价值观教育联盟理事会、行动研究组,并要求各联盟校完成“七个一”:成立一个组织机构、制订一份研究计划、组织一轮培训学习、参加一个研究小组、编制一本研究案例、参与一次展示交流、参加一次联盟年会。

这个研究联盟得到了北师大教育学部部长、长江学者石中英教授研究团队的大力支持,他们派出12名专家参与我们的研究专家指导小组,到全区各中小学的教育现场给予专业指导。

:要深化课程改革,教师是关键。包河区在转变教师育人思路和促进教师的德育专业化成长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陈雪梅:这几年,包河区委、区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区财政每年拨付近千万资金,开展实地考察、专题理论、案例体验式、实践操作式、自主研修式等多元化、立体式、多层面的教师培训。在实施校本培训的同时选送骨干校长、骨干教师赴英国、香港等地进行境外研修。让校级领导、中层管理者及一线专业教师能快速提升育人思路,与时俱进。

其次,我们完善了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启动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并确立5所学校作为首批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校,让新教师上好入职“第一课”,迈好爱岗敬业善教的“第一步”。

第三,我区在全省率先成立了18个“名师工作室”和6个“名校长工作室”,通过聆听名师发展介绍、观摩名师课堂、评析名师教学到青蓝结对、名优教师巡讲团等举措,充分发挥名优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让一线普通教师真正走近、学习名师、提升专业水平,熏染育人之道。

第四,借助包河区发展联盟校、共同体和教育教学管理协作片三大平台,充分发挥区域内省市示范高中、特色学校的优质资源和浓厚教研氛围作用,在不同层面不同学科定期开展合作、交流和研讨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成长。

第五,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我们以一系列制度和规范性文件为载体,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德理念,促进全区教师师德建设的自觉性。通过开展签订“师德承诺书”、教师读书征文演讲活动、师德报告会、党员挂牌上岗、“双走入”等活动在教职工中深入开展职业道德和理想信念教育;大力表彰优秀教师、优秀支教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等,树立典型,宣传先进;严抓师德考核,将其作为职务评审、岗位聘任、绩效工资发放、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开通“师德师风与教师管理投诉平台”,开放社会监督渠道,建立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为了弘扬正气、传播正能量,今年我们还编印了《包河好老师》一书,其中的内容都是我区老师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我们旨在用身边的先进分子带动、感染全体教育人。

:在《合肥市包河区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4―2020年)》中,“智慧”成为包河区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关键词。请问,在德育课堂上该如何体现“智慧”?

陈雪梅:包河区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要智慧、共享、联通,即改变原有教育管理系统之间各自为政的现状,打通不同平台之间的联系,实现数据安全共享;利用云技术对数据进行储存、计算、分析,为区域教育管理、教学教研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和服务,以信息化手段促进教育变革,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的根本改变,实现真正的智慧教育。

如,合肥师范附小的“e时代明慧课程”,有多彩新体系、云端新载体、两微一翻新方式,通过PC、移动终端向学生、老师、家长推送微课。《人民日报》曾以《“云”上习得十八般武艺》为题,大篇幅报道了该校云端授课的经验。

我们将逐步建设一支适应信息化的德育教师队伍,尤其是班主任队伍;通过云资源中心、名师在线、微课平台、网络教研等,将德育课程建设、教研和评价有效融合,优化德育课堂;顺应时展及需要,拓宽德育内容,建立网络道德教育进课堂,在注重培养学生“网德”的基础上,进行礼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树立和谐社会及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发德育资源,将区内“美德少年”“包河好少年”“包河好人善行”等事迹利用信息化平台共享,达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活动是课程的一部分,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包河区教体局连续五年开展“素质教育大舞台”活动,开展这项工作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陈雪梅:2011年,包河区以“放飞梦想健康成长”为主题,结合各校特色,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主旨,开展了“素质教育大舞台”系列活动。活动分设“品德美”“读书汇”“艺术节”“健身秀”“实践行”“科技乐”六大板块,通过比赛、展演、推送、奖励等机制,提高活动的普及率和文化内涵。五年来我们坚持开展“素质教育大舞台”活动,在丰富师生课余生活的同时,发掘了大批有“才”之士,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全区的素质教育进程。五年间,我区共开展艺术活动项目200余场次,近7万名学生参与其中,在各级各类艺术展演中也获得了一些成绩,2013年我区荣获全国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

关键词:全面育人;特色发展

赣榆县柘汪镇第二中心小学是江苏省最北端的一所省级实验小学,始建于1949年,2000年12月迁于现址。校园设计新颖、环境优美、文化气息浓郁,占地31240平方米,建筑面积8732平方米,绿化面积1224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22个,在校学生1050人,专任教师71人,专科以上学历占99%;中学高级职称2人,小学高级职称51人;有10名教师被评为市“333”高层次人才工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模范班主任等,教师群体学历合格、素质优秀、团结进取、乐于奉献,领导班子成员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精诚团结、作风民主、开拓创新。

学校不断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配备了一流教学设备。有投资近200万元、使用面积1200平米的科学探究活动基地专用楼房――“行知苑”,内设“世界动、植物科普”、“世界前沿科技”、“百科小知识”、“地球环保知识”、“科技大博览”、“海洋博览”、“闪光星河”、“学校科技实践活动成果展”、“师生创新发明作品展”等十大板块的内容,楼内还设有科学“做中学”专用实验室、科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科技展馆、发明创造工作室、多功能报告厅、科技制作室等12个专用室。设施完备,基本能满足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需求,是师生开展科技活动的主场所。校园内还有占地1000余平方米、近百个品种的果木栽培研究基地“百果园”。学校借力科学“做中学”项目试验和中小学科学探索学习与创新人才培养项目试验,开发丰富有特色的课程资源,锻造学校文化,以文化引领学校特色发展。形成了手脑相长、自立立人的文化主题,启迪智慧,放飞童梦的教师文化,笃行、有为的管理文化,实践、体验、创新、成长的学生文化,我动手、我快乐,我创造、我成功的行为文化。

学校以课题引领,全面打造办学特色,省级课题《农村小学科技实践活动研究》于2006年4月结题,课题研究成果于2010年被评为“首届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比”二等奖;国家级课题《充分利用地域资源培养农村小学生创造力》2010年12月结题,研究成果获全国一等奖。2011年3月被教育部确立为“科学探究学习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项目实验学校。先后承办县小学科学“三案六环节”推进活动研讨会、县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优秀成果现场展评活动、小学科学“做中学”策略运用“三案六环节”模式研讨会、县中小学“青蓝课程”――小学科学学科展示活动、县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专题研讨会、全市小学科学“做中学”课堂结构研讨暨课题交流活动、市综合实践活动第四共同体会课活动、市综合实践活动“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暨课堂实施课题研讨活动现场会、“市百位名师百节好课百乡行”小学科学展示活动等江苏省第二十届科技模型竞赛(赣榆赛区)。办学特色得到上级部门、社会各界、师生家长的一致认可。

关键词:语文教学与实践;民俗文化;渗透

一、现阶段青少年对传统和地方民俗文化的漠视原因分析。

(一)崇尚洋节日

当今的中小学生对于传统或地方的民俗文化知之甚少,而相反对于外国节日却有着不可抵挡的趋势。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凝聚了中国56个民族的文化,体现了各民族劳动人民的审美意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然而,中华儿女对待自己的的传统节日只有麻木和冷漠。这将是我们文化危机的所在,身至于此的我们又应该如何对待?学校是主要的教育机构,既然提倡素质教育,那么中国的传统民俗应当引起重视。

中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的看法如何呢?为了了解中学生对此的态度,我们以发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经过我们整理发现,90%左右的学生都有过洋节的经历,对中国传统节日持降温态度的有40%,而通过调查发现,他们认为外国节更有节日气氛,更热闹,更适合他们这个群体,而中国传统节日太素,只能和家人在一起,缺乏激情和闹腾的场面。

(二)网络的冲斥,生活水平的提高。

当代的中小学生,网络是他们与同学朋友交流的一个主要平台,网络游戏是他们美好的时光的挥霍品,那游戏中的厮杀场面已成为充斥他们大脑的图像。笔者曾在农村老家过年,子侄辈们早早吃好饭就守到电脑前,纹丝不动。炫目的烟花、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丝毫引不起他们的兴趣。过年的压岁钱成为他们理所当然的充点卡的资金。而农村孩子大年初一早早起来拜年的习俗已不复存在,哥哥准备的几十张崭新十元钞票发不出去。问其原因,是现在农村家庭的孩子已不缺那几个钱,父母们还生怕孩子去拜年丢脸,怕别人笑话。也不曾灌输这样的习俗给孩子。

纵观目前的现状来看,传统节日和地方民俗已被孩子们渐渐淡忘,我们如果长此以往的话,那些承载美好祈愿的节日终有一天会从人们的印象中抹去。而我们作为教育者,深感责任的重大。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渗透的可行性。

1.中学生的特点为民族文化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可行性

中学生在学习掌握新知识的时候,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新鲜感都很强,他们往往更喜欢学习趣味性的知识,更喜欢多姿多彩的课堂,对教师照本宣科的讲解和枯燥无味的知识传授不感兴趣。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知识就能够丰富课堂,这些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能满足学生更多的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用一些有趣的谚语或一些古老的民间传说故事作为新课的导入,就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中学语文课程特点有利于民俗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新的建议,提到教材编写“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开阔学生视野”。中学语文教材的这些特点也具体体现在它包含的民俗文化方面。如《社戏》《故乡》《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看云识天气》《大自然的语言》等等。中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时,既提高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又受到了民俗文化的熏陶。

三、在中学语文教学和实践中渗透民俗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并不属于常规的语文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民俗文化的讲解和渗透时需要结合具体的实际和授课内容,寻找有效的途径和具体的方法进行分析渗透。

1、利用节假日,让学生进行民俗民风的采风,举办摄影展或画展。

我们黔东南可谓是“歌舞之乡”“百节之乡”,淳朴的民风民俗早就已经响彻九洲,让很多中外游客慕名而来,这样丰富的文化资源我们作为本土人却不知道,实在是一大笑话。所以,教师可分配学生以组为单位利用节假日到民间去采风,利用手中的手机或家中的摄像机或数码相机把看到的民风民俗拍摄下来(有画画能力的就用手中的画笔把家乡的淳朴民风描绘出来),再配上文字说明,也许拍摄效果不好,但毕竟是人生的第一次体验。然后在班上甚至在学校举办一年一度的以“热爱家乡”为主题的民风民俗摄影展。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以“走进黔东南”为主题,搞一次把家乡推向世界解说词的综合性学习。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不仅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我们的传统民俗文化又得到了传承,更加深了学生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2、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来进行民俗渗透。

民俗经过历史的积淀,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祭祖扫墓的清明节,包粽子祭屈原的端午节,亲人团聚的中秋节等等,都表达出美好的民族情感。而除了这些传统节日外,我们家乡还有很多节日都有其美丽的传说和特殊的含义,如架桥节,姊妹节,鬼节,荷花节,斗牛节,芦笙节,丰收节等等,这些节日都是勤劳善良的黔东南人民经过岁月的洗礼,感谢上苍对这片土地的恩赐而形成的。

3、通过文本分析渗透民俗文化

语文学科可谓博大精深,涉及的知识面丰富多彩,其中很多篇目都与民俗有关。如在教学《社戏》时,可结合我们黔东南的芦笙节来进行教学,教师在讲解时,可以让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谈自己家乡的芦笙节是在什么时候过,有哪些节目,场面怎么样。让城里的学生更多的了解农村的民风民俗。而《看云识天气》《大自然的语言》中的谚语更是体现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在此基础上收集一些家乡的谚语进行补充,就会使学生的知识得到了拓展。在教学《云南的歌会》时,可预先搜集当地的民歌进行赏析,可以讲讲黔东南歌舞之乡的由来以及少数民族对歌的场面。

THE END
1.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 同上一堂好课 AI学习 在线教研 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学习二十大云课堂 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 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 树人课堂 心理健康 平台介绍 严正声明 温馨提示:控制上网时间,保护视力,锻炼身体! https://h5.basic.smartedu.cn/
2.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本课程为中小学党组织书记培训,通过党史教育,加强党组织书记理想信念,提升履职尽责能力和水平。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和领航校长谈双减 本课程为中小学校长专题培训,介绍双减背景下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认识和思考。 院士讲堂 院士讲堂 林群 数学那些事儿 本课程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林群讲授。 https://h5-teacher.ykt.eduyun.cn/
3.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免费网课app下载手机版2024最新安装标签:小学学习教育学习网络课堂 介绍 厂商联系方式:官方网站:https://www.zxx.edu.cn/download_app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免费网课app,一般又称智慧中小学。 为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服务更好落实“双减”工作,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加快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部对国家中https://m.liqucn.com/app-rn-171976-7
4.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如何赋能作业分层突破教育服务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如何赋能作业分层突破 1搭建分层体系,构建分层基础教师根据学生日常的学习表现和能力水平,将学生划分为A、B、C三组。A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学习能力和理解力较强;B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一般,具备一定的基础但仍有提升空间;C组学生基础相对薄弱,需要更多的关注与辅导。为便于后续的教学管理和https://www.jiaoling.gov.cn/zsk/jyfw/content/post_2710279.html
5.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全国科学教育平台不认定学分怎么回事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运行应用情况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为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大力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部在原“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基础上改版升级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于3月1日试运行,并于昨天正式上线。平台试运行以来,资源更加丰富,应用更加广泛,运行安全平稳,有效支撑了“双减”工作https://www68.cn/bkqs/202412-7098.html
6.法治日报2021年07月26日综合27、海州智检云管家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人民检察院 智慧警务 1、防范处置中小学幼儿园个人极端案事件 智能研判预警“前哨”系统 安徽省公安厅 2、莘县公安局民调平台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公安局 3、首创“四中心合一”改革打造社会治理 “盱眙模式” 江苏省盱眙县公安局 http://epaper.legaldaily.com.cn/fzrb/content/20210726/Articel02002GN.htm
7.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云平台培训心得体会(通用7篇).docx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云平台培训心得体会(通用7篇).docx 11页VIP内容提供方:152***3324 大小:27.36 KB 字数:约8千字 发布时间:2023-08-04发布于湖南 浏览人气:838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国家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803/5103110032010303.shtm
8.兰州市城关区智慧教育云平台兰州市城关区智慧教育云平台 教研广场 登录 区级社区 全部 学前 小学 初中 特殊教育 全学段 换一换 全部 中国历史 语文 世界历史 数学 音体美 英语 政史地 物理 化学 生物 查看更多> 区级 信息科技 小学-信息技术 / 兰州市|城关区 管理员: 韩国胜 142 / 51201 区级 心理健康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https://www.lzcgedu.cn/kcsq/
9.java毕业设计选题大全,题目仅供参考基于ssm二手交易平台网站 【709】基于springboot中介房屋租赁出售小程序 基于SpringBoot智慧生活商城系统设计与实现244 基于ssm+vue中小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ssm后端 【809】springboot酒店预约管理系统 【367】springboot vue前后端分离的学籍管理系统java学习信息管理系统演示视频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6437112/article/details/143503349
10.观课引思考感悟促提升——中山街小学开展“国家智慧云平台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持续深入推进我县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推广工作,我校于12月7日以年级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开展了“智慧教育云平台”网络教研课观课议课研讨活动,进一步提升新课标理念下教师课堂教学的能力,引领教师在观摩、分析中理解与质疑、矫正与丰盈自己的课堂教学理念和行为,实施“双师课堂”将https://www.meipian.cn/4ywvc515
11.智慧教学平台智慧课堂云课堂智慧智慧云课堂“移动云”是中国移动基于自研的先进技术打造的安全智慧云品牌,充分发挥“央企保障、安全智慧、算网一体、属地服务”优势,为客户提供行业领先的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品和专业服务,上线自研产品超230款,属地机构覆盖全国31省,提供7*24小时服务。https://ecloud.10086.cn/home/solution/edu/grade
12.感染新冠后有什么表现?出现这些症状要立即就医!环球快报感染新冠后有什么表现?出现这些症状要立即就医! 环球快报 【资料图】 感染新冠后有什么表现? 如何区分无症状、轻症、普通型、重型? 如何识别必须就医的“报警信号”? 收下这份“新冠病毒感染应急护理手册”! ↓↓↓http://m.chynews.cn/shenghuo/2022/1206/50990.html
13.首页黄山市西田小学:关注校园安全,预防踩踏事故 永州市第四中学举行校园心理情景剧比赛 共享资源更多 学校安全教育平台 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 国家应急广播 浙江省拱宸强制隔离戒毒所 浙江地区提供 山东地区提供 河北地区提供 河南地区提供 https://www.xueanquan.com/
14.郑东新区智慧教育云服务平台郑东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官方网站,创办优质教育、服务社会大众http://zd.zzedu.net.cn/
15.南京智慧教育云服务认证中心暂停服务通知 本网站于晚间23:00至次日早上7:00进行数据维护,在此期间暂停服务。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http://www.nje.cn/
16.智慧奇思(Cheersmind)心理健康教育智慧云平台生态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行业的共同努力。为此,智慧奇思正式发出倡议:希望行业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以责任与专业,铸牢用户信息与数据安全保护屏障,共同助力心理健康教育持续发展。 https://cheersmind.com/case.html
17.平凉智慧云平台(中国)登陆下载官方IOS安卓版手机版APP导语:平凉智慧云平台是一家备受瞩目的体育平台,提供丰富多样的体育赛事和刺激的游戏体验。如果您想加入平凉智慧云平台的大家庭,参与其中的乐趣,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平凉智慧云平台的注册流程,让您轻松开启精彩的体育之旅。 第一步:访问平凉智慧云平台官网 https://czsuli.cn.baimao.com/supply/7512009.htm
18.无偿分享全年级全科目国家中小学智慧云平台课件小学科学 http://pan.baidu.com/s/1zLM1SENXI6Pb4CPsG1enBA 提:thg1 小学道法 国家云课堂 课件ppt http://pan.baidu.com/s/1wyBfWedDu4D6kzzy0g9QDA 提:wmm6 小学英语https://pan.baidu.com/s/1otTnI1HdycPDcQtEHpj9fw 提:b4hp 小学美术 北京版 课件: https://pan.baidu.com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73681910/
19.淮南市智慧教育云平台公告关于2024年淮南市“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专项活动获奖结果的公示2024-09-23 2015年以前活动文件及获奖名单下载证书查询下载 安徽省名师(特级教师)“王宝虎工作室”主讲人:王宝虎35成员43912访问量82粉丝 空中课堂Cloud classroom淮南市智慧教育云平台 http://hnk12.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