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玄武区31家中小学食堂有了“智能神器”
新学期,南京市玄武区31所自办食堂的中小学全面启用“学生膳食营养管理平台”,平台通过大数据,将各种食材的营养成分进行整理分析,同时汇总历史食谱,整理出500余种常见中小学菜单,建成基础食材及营养成分数据库。学校食堂根据平台的数据库,制定最符合营养标准的菜单,系统还会再次对学校的菜单进行智能打分。而家长打开平台的“家长端”,则可以看到今日菜谱营养元素含量和与标准含量的比对。
南京市红山小学校长赵功伟介绍,学校制定菜谱后,平台的后台自动会给出一个评价分数,比如说他们第十四周的分数是4.5分,符合标准要求,但其中脂肪含量偏高,脂肪含量一栏就会变红,具体的食堂负责人员会据此重新进行配餐的调整。
此外,教育部门还可以通过平台智能监控,查看学校后厨的实时卫生情况。目前玄武区各个中小学的食堂监控都与玄武区教育局联网,教育部门可以实时监管学校每个环节的操作。
南京市玄武区教育局安全科主任刘明虎介绍,过去配餐更多是依靠大厨的经验以及参考学生的口味,学生吃的是否营养均衡,没有一个量化的数据。现在借助于大数据,依托专家制定的标准,自动分析学校制定的食谱营养是否均衡,可以让家长更放心,也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
南京市红山小学的一名学生告诉记者,他觉得现在菜搭配得比以前更好了,而且爸爸妈妈也不再问他今天吃了啥,因为在平台上都能看到了。一位家长则表示,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孩子在学校有没有吃饱、营养有没有跟上,现在有了这个平台,对学校饮食更了解也更放心了。
江苏“阳光食堂”信息化平台建设试点276所学校进驻
2018年11月,省教育厅办公室正式印发《全省教育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重点推进项目责任清单》(以下简称《责任清单》)。根据专项治理工作统一部署要求,省教育厅将“阳光食堂”建设作为加强中小学食堂规范管理的重要抓手予以推进。
与此同时,2018年底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了全省中小学食堂管理服务地方标准的研制工作,并对照省市场监管局有关申报要求对研制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经过努力,目前已形成《江苏省中小学食堂管理服务规范(草案)》。目前正在申报列入省地方标准2019年立项项目。
下一步,省教育厅将在“阳光食堂”信息化监管平台试点的基础上,形成全省通用的平台架构思路,完成政府采购工作,加快平台的开发,做好后续全省的推广工作,并加快中小学食堂规范管理文件调研起草工作,尽快出台。让孩子们的餐桌更透明,吃得更安心。
更多精彩内容,请收看18:30在江苏卫视频道播出的《江苏新时空》栏目,或者下载我苏、荔枝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