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济南路小学教学管理规程

为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和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小学教学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依据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结合学校教学实际,制定本管理规程。

第一章教学管理

一、发展规划

1.学校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学校要制订中长期(一般3-5年)发展规划,发展目标明确,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和学校实际,要分阶段逐步落实各项规划。每学年和每学期都要制订工作计划,工作计划要充分体现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学校规划和工作计划要由全体教师讨论通过。

2.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于每学期开学前一周内由业务校长主持完成,计划要依据学校工作计划来制订,经全体教师大会通过后下发到每位教师。

3.教科研计划。学校教科研计划、各教研组计划分别由业务校长、教研组长主持制定,开学前一周完成。教研组计划经学校分管领导审定签字后实施。

二、课程管理

学校要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设三级课程,确保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并结合实际开发校本课程。科学开设选修课,严禁搞突击教学,严禁随意停课和提前结束课程。

学校要深入挖掘内部潜力,合理分课,学校领导要按上级要求任课,校长要兼任一门学科的教学,每学期听评课不少于30节,参加教研活动不少于3次。

三、组织建设与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教学管理机制

学校建立健全教学管理机制,各类人员岗位职责明确。

2.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常规工作管理制度。

(1)备课制度。备课的检查与指导实行学校、教研组两级检查责任制。学校每学期分别在期初、期中、期末三次对各级备课进行普查,并在平时工作中进行抽查,重点查验教师备教是否一致,二次备课是否具有实用性,预习及限时作业设计是否有实效,检查发现的问题要反馈到人,提出具体的整改意见,督促、指导教师改进,跟踪落实。检查记录要翔实,并把评价结果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2)上课制度。要制定课堂教学规范。学校每学期至少要组织一次全面的听评课活动。管理人员要不定时推门听课,对教学情况进行评价、指导,对存在问题,要跟踪落实到位。

(3)作业制度。建立作业管理制度,要求要具体细致。各学科作业由教研组或年级组每月检查1次,学校每学期不定期随机抽查3次以上。检查结果要及时进行反馈,对发现的问题要跟踪改进。

(4)质量监测制度。学校要健全质量监测体制,质量监测制度要符合上级有关规定和要求,加强过程性质量监控。准确掌握各班级各学科质量状况,每学期要对学生素质的发展情况在进行全面检测,教师对学生素质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5)学生辅导。学校要建立学生辅导制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学困生辅导和优等生提升,学校要制定辅导效果评价措施。

(6)教学研究与实验。学校建立常规教研和课题实验制度。研究有针对性,符合学校实际,主题明确,内容具体,有保障措施和具体的评价办法。

(7)晚托制度。教师按照学校规划完成晚托任务,确保大多数学生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

四、环境与条件

学校要优化教学环境,对校园文化整体进行规划,注重绿化美化,校园文化氛围浓厚,主题鲜明,有层次,内容丰富。教学条件能满足教学需要,建立教学设施管理制度,教学设施和各类专用教室要专人管理。并规范管理,科学使用,充分发挥其功能。

五、学生管理

学校要建立健全德育管理体系,结合实际开展系列化主题教育,制定好学生一日常规,要有养成教育和特长培养计划,制定实施方案和评价方案,并严格落实。

六、师资建设

1.制定师资培养规划与计划。学校有中长期师资培养规划和学期工作计划,学期计划开学前由业务校长主持制定,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具体,能促进教师自主发展。对教师评价要全面,评价方式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要客观、公正,评价结果要公开。

2.扎实开展校本培训。有计划落实师资建设目标,有针对性开展校本培训。要把教师基本技能训练作为重要内容常抓不懈,培训内容要充实,培训方式要灵活,培训活动要注重实效。要创造机会让教师参加各种校外培训活动。培训档案整理规范。

第二章常规工作

一、备课

1.备课类型。备课分为学期备课和课时备课两种类型。

2.备课要求。

(1)学期备课。学期备课即学科教学计划,在开学前由任课教师制定。同年级多个班可制订一份学科教学计划。内容包括:①教材分析。了解本学科所使用教材的编排体系,认识全套教材的特点,掌握本册教材的内容结构及特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搞好单元教材分析等,还要清楚学习本册教材的基础和学完本册教材应达到的水平。②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对本学科本年级的要求,结合教材内容,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提出本学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③教学进度表。

(2)课时备课。课时备课由任课教师在集备之后、授课前一周完成。教师备课时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要认真查阅和收集有关资料;教学过程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构建知识系统;要针对学生实际,选择恰当的教法,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能力;要有预习提纲、限时作业设计,并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认真进行二次备课。教师要及时认真地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每单元必有,但每课时反思要有感而发,不求课课记。

二、上课

1.教师要按计划上课,按时上、下课,不得随意调课,不随意增减课时。

2.教师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如教具、挂图、实物、实验器材、实验用品、文字资料、音像资料、课件等。

4.课堂教学紧扣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统一,要从课堂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案。

6.课堂教学要科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挥其优势,增强教学效果,操作要规范。

7.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认真落实教研室各学科基本教学模式,科学设计限时作业并规范实施,针对检测情况,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达标。

三、作业

1.教师布置作业要科学、适量,符合学校作业布置要求。切实注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3.认真批阅。教师要做到作业有布置、有检查,要认真分析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矫正。

四、质量检测

1.检测过程。学校每学期组织学科基本能力考查、一次质量检测。考查和检测要做到严密组织,严格要求。试题的命制应面向大多数学生,要体现层次性。检测方式要灵活,如闭卷、开卷、实际操作等。考查可以分书面或现场两种形式,要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考查要建立题库。

2.质量分析。学校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学科质量分析会。质量分析要全面,要结合检测情况认真反思教学情况,提出明确的改进措施。学校对质量差的学科和班级要认真督促整改。

3.质量评价。

学校制定详细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要全面、客观、公平、公正。

对教学质量实行综合评价。一是把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与平时业务检查、业务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当堂检测。二是学科考查要规范严格,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三是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状态和特长发展等方面的监测与评价。四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争创优异成绩。五是认真组织进行质量检测。学校不得公开学生的考试考查成绩或按考试考查成绩排队。

对学生素质发展情况实行综合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对学生素质实行等级加评语的方式进行。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主动发展。

五、学生辅导

教师要做好培优转差工作。对于学困生,教师要认真分析学困原因,特别是对留守儿童,要耐心帮助,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积极引导,使其个性得到充分展现。辅导方式要灵活,要体现因材施教。对辅导效果要及时评价。

六、教学研究与实验

1.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牢固树立“问题即课题,研究即过程,解决即成果”的意识,要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做到研究有计划、有措施、有记录、有总结、有评价。要积极开展短而实的“草根式”小课题研究。

2.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研究重点。开展各种形式的研讨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学校每学期应组织“人人一堂优质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实验研讨课”等课堂观摩研讨活动。扎实开展“备课——说课——上课——测评——评课——反思”系列活动。加强教材研究和案例研究。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课堂教学评比。

3.积极开发利用教育教学资源。教师能通过多种方式搜集教育教学资源,如案例、论文、随笔、反思、课题研究成果等,要加强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4.认真总结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进行反思,积极总结和推广实验成果。

第三章教学质量

一、学科质量

课堂教学质量、学科综合素质、质量抽测严格按照评价方案执行。

二、习惯养成与特长发展

1.要加强养成教育和特长培养。学校要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特长。活动要做到课程化,有内容、有目标、有保障、有评价,各项活动针对性强,过程扎实,参与面广,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活动档案整理规范。

2.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评选、展示、运动会、演讲等各种活动。制订好计划,认真开展训练,效果突出,档案整理规范。

THE END
1.中小学实验教学管理规程中小学实验教学管理规程 实验教学是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是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操作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为了扎实搞好实验教学工作,进一步提高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小学科学教学质量,依据相关规定,结合一些地方实验教学管理实践,制定《中小学实验教学管理https://localsite.baidu.com/article-detail.html?articleId=100202550&ucid=n1D4rHDvrjm&categoryLv1=%E6%95%99%E8%82%B2%E5%9F%B9%E8%AE%AD&ch=54&srcid=10007&contentFrom=3
2.普通中小学实验室常规管理细则(试行)20241009150446.pdf普通中小学实验室常规管理细则(试行).pdf,一般中小学试验室常规管理细则 (试行) 一、总则 1、一般中小学试验室管理主要是对试验室的教学仪器设备进行支配编制、质检、入库、 保管、维护、修理、运用,对试验教学进行组织、协调、服务、保证明验教学的顺当进行, 并获得预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009/7161016131006160.shtm
3.教师实验守则第十条认真批改实验报告,及时报送实验考核成绩。 第十一条对实验教学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有故障的仪器设备,须及时向实验中心报告。 第十二条凡违反操作规程或擅自使用其他设备,导致仪器设备、器皿、工具损坏者,应主动说明原因并写出书面检查,并按《嘉兴大学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办法》的有关规定赔偿。https://jszx.zjxu.edu.cn/info/1020/1834.htm
4.中小学实验室实验教学管理手册20231014.docx第一章中小学试验室的地位、作用及治理试验教学、试验室治理、教学仪器的治理是一项综合工程,涉及的学问面很广,是综合性、简洁性工作。一、 试验室在中小学的地位与作用〔一〕1、完成教学打算的重要基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年11月25《中小学试验室规程中指出“试验室的办学条件之一,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试验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95011083.html
5.2024年教育部中小学实验教学精品课比赛要点(附评分标准+实验目录)实验教学类以课堂实录形式呈现,每节课需包括实验教学视频、实验教学设计、导学案、课件等,实验教学视频时长35-45分钟。 02选题范围 实验教学精品课应为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2年修订)所涉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4NjA0NDk1Nw==&mid=2247553271&idx=4&sn=9177060e610a5eafe81af4c9d3208edc&chksm=ebe0b685dc973f93878ba88c75a8579bf64d628d6c21f2998bdbbfe36b57f60e986bbf70b6a5&scene=27
6.中小学实验室安全检查自查报告范文(通用16篇)中小学实验室安全检查自查报告 2 根据《市小学实验室工作检查评分表》文件,“人员10分、实验室设施30分、教学仪器配备10分、实验室管理20分、实验教学30分、”等五个方面。我校对于科学实验室进行了自查。 一、人员 (一)领导高度重视,由主管教学的校长和教务主任分管实验教室的建设、管理工作,使实验室工作管理走向https://m.ruiwen.com/baogao/6300423.html
7.河北省中小学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6、熟悉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的管理规则,熟悉仪器业务知识,及时编报仪器采购计划。对仪器要精心管理,科学地存放、及时维护。掌握一套检测和维修的过硬本领,保证仪器的完好率,要适应新科学,新技术在实验教学中应用的新形势,不断更新自己的业务知识。 7、要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研究活动,不断积累和改进实验方法,提高实验https://www.hbdzzx.net/news/225.html
8.小学实验室自查自纠整改报告(通用13篇)仪器室,全部仪器入柜,存放规范。每间实验室有标准的学生实验桌24套,均联接了电路水路,有教师准备实验桌、演示实验桌各1张,且配有多媒体设备辅助实验教学,设备设施均实现微机管理;室内水路完备,有灭火器等设备设施。 3、仪器设备 教师演示用的仪器和学生分组用的实验仪器套数基本达到了小学科学实验仪器配备目录标准。https://www.oh100.com/a/202211/5640402.html
9.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实验室管理员岗位职责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仪器室管理制度 一、仪器室和药品室(库)由专业人员专人管理。 二、仪器室和药品室(库)不得存放与实验教学相关的仪器、设备和药品以外任何物品,不得在仪器室和药品室(库)开展与实验教学无关的任何活动,无关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仪器室和药品室(库)。 https://xam.nmgjyyun.cn/index.php?r=space/school/portal/content/view&id=625059&cid=5634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