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1教育政策大汇总,赶紧收藏!教学中小学素质教育教育部

回顾2021年,教育领域有不少大事发生:

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学科教育到素质教育,一项项政策、法规出台,优化着中国教育的方方面面,都致力于让每一位孩子都享受到公平且面向未来的教育。

小S老师整理了其中一部分影响老师、家长和孩子的“教育大事”,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

《意见》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一个全面系统部署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主要强调了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建设、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细化落实教师评价改革和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等四方面内容。

《意见》提出

强化师德考评落实

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招聘引进、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导师遴选、评优奖励、聘期考核、项目申报等的首要要求和第一标准,严格师德考核,注重运用师德考核结果。高校新入职教师岗前须接受师德师风专题培训,达到一定学时、考核合格方可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并上岗任教。

完善高校教师聘用机制

充分落实高校用人自主权,政府各有关部门不统一组织高校人员聘用考试,简化进人程序。高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办学实际需要,自主制定教师聘用条件,自主公开招聘教师。严把高校教师选拔聘用入口关,将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双重考察落到实处。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的有关情况》

2021年1月5日,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的有关情况》提出,要将三维设计、开源硬件、人工智能正式划入新课标,成为高中学习的必修课。

2月

《关于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意见》

这是自2000年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正式启动以来,第一个由教育部牵头、多部门联合印发的针对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工作的规范性文件。

《意见》提出五项举措

一是加强国家、省、市、县、校级平台体系建设。统筹利用网络和电视渠道,促进资源共享,渠道互补,覆盖全体学生,国家层面完善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和中国教育电视台空中课堂。

二是高质量开发资源,坚持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育人理念贯穿到资源建设中,重点开发两大类资源,广泛汇聚丰富的专题教育资源,以“四高”(即参与地区教育质量高,所在学校办学水平高,参与教师教学水平高,技术团队专业水平高)标准系统建设课程教学资源。

三是充分发挥平台资源作用,服务学生自主学习、服务教师改进教学、服务农村提高质量、服务应对重大公共事件以及增强师生互动交流。

四是提高师生应用能力,加大教师培养培训;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将信息素养培育有机融入各门学科教育教学。

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纲要》第十三篇指出,“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中要求——

《纲要》要求

推进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

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果,完善办学标准,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加快城镇学校扩容增位,保障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改善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条件,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乡村教师素质能力,完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巩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成果。巩固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92%以上。规范校外培训。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提高到90%以上。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

《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

3月,教育部等六个部门联合印发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正式发布。这次《评价指南》最大的特点之一,就在于它不仅对学校、教师、学生进行评价,还把县级党委政府纳入了评价对象。

《指南》提出

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县域、学校、学生三个层面。

县域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主要包括价值导向、组织领导、教学条件、教师队伍、均衡发展等五方面内容,旨在促进地方党委政府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对义务教育工作的领导,履行举办义务教育职责,促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学校办学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办学方向、课程教学、教师发展、学校管理、学生发展等五方面内容,旨在促进学校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要求,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充分激发办学活力,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

学生发展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审美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等五方面内容,旨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吉林:信息技术考试必修

广州:《关于做好广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录取参考科目成绩管理工作的通知》

广州市招考办发布《关于做好广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录取参考科目成绩管理工作的通知》。

明确表示将“信息技术”列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录取参考科目之一。通知指出,在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和名额分配招生时,示范性普通高中投档考生的录取参考科目成绩均须达到C级及以上,非示范性普通高中投档考生的录取参考科目成绩均须达到D级及以上。

《2021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

4月

《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

《通知》明确

一、严控书面作业总量。

二、不给家长布置作业。

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营造良好家庭育人氛围,合理安排孩子课余生活,与学校形成协同育人合力。

三、严禁校外培训作业。

各地要按国家有关规定,把禁止留作业作为校外培训机构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坚决防止校外培训机构给中小学生留作业,切实避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

教育部公布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推荐遴选工作的通知》。遴选积极性高、具有一定工作基础的地区和高校,开展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开设人工智能教育应用课程,探索培养适应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挑战的教师。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2021年4月13日,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计划提出,完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充实适应信息时代、智能时代发展需要的人工智能和编程课程内容。推动落实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并将信息技术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5月

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

5月,国务院发布了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这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颁布实施的第一部教育法规,意义重大而深远。

坚持民办教育公益性基本原则

强调民办学校应当坚持教育公益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不得举办或参与举办民办学校,也不得转为民办学校。其他公办学校不得举办或者参与举办营利性民办学校。省级人民政府可以对公办学校参与举办、使用国有资产或者接受政府生均经费补助的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收费制定最高限价,民办学校及其举办者不得以赞助费等名目向学生、学生家长收取或者变相收取与入学关联的费用。实施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不得与利益关联方进行交易,其他民办学校与利益关联方进行交易的,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学校利益和师生权益。

坚持公办民办平等法律地位

强调实施学前教育、学历教育的民办学校享有与同级同类公办学校同等的招生权,与公办学校同期招生;建立民办幼儿园、中小学专任教师劳动合同备案制度,建立统一档案记录教师的教龄、工龄,与公办幼儿园、中小学教师平等对待;规定民办学校及其教师、职员、受教育者申请政府设立的有关科研项目、课题等,享有与同级同类公办学校及其教师、职员、受教育者同等的权利。

6月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

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为我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建设明确了行动指南。

《纲要》指出

将通过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5类不同的行为主体开展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其中,在“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中,《纲要》表示要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育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夯实人才基础。

7月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意见》明确

一、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

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二、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三、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

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线上学科类机构改为审批制,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分类制定标准、严格审批。规范培训服务行为,建立培训内容备案与监督制度,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8月

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

《名单》显示

今年公布的37项赛事中自然科学素养类赛事占据20项,占比全部赛事54%。由此可见,科技素质教育大受国家鼓励。

而在这20项竞赛活动中: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世界机器人大会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少年硅谷——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成果展示大赛、全国中学生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等5项赛事明确挂钩人工智能与计算机编程。

9月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2021年修订版)》

《方案》规定

监测学科领域主要包括德育、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与健康、艺术、劳动、心理健康。

每个监测周期为三年,每年监测三个学科领域。第一年度监测数学、体育与健康、心理健康,第二年度监测语文、艺术、英语,第三年度监测德育、科学、劳动。

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

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发布,2022年1月1日起实施,明确了家庭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标志着家庭教育全面纳入法治实施轨道。

《促进法》规定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

未成年人的父母分居或者离异的,应当相互配合履行家庭教育责任,任何一方不得拒绝或者怠于履行;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阻碍另一方实施家庭教育。

11月

河北:将编程纳入中小学

河北省印发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规划中提到,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大力开发引进优质在线教育资源,推动形成纸质教材和数字资源相结合的课程资源体系,支持学生灵活选择和组合应用,支持教师基于学情精准诊断的个性化资源推送。

实施“优质资源共建共享计划”,遴选推广基础教育省级优质课程资源。将编程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提升学生数字技能和素养。

上海:《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1-2023)》

12月

中小学人工智能开发标准(试行)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开发标准(试行)》,此《标准》将于2021年12月30日开始实施。

从这份标准中来看,小学阶段的课程更多是的体验,初中阶段则是深层次的体验和理解。这份标准中,包含了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定位、培养目标、评价准备等内容。

2020年12月

12月9日教育部公布了《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3172号(教育类297号)提案答复的函》

2020年5月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决定开展未来学校创新发展课题——编程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专题研究工作。

2019年11月

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意见指出:加强实验教学与多学科融合教育、编程教育、创客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践等有机融合。

2019年1月

教育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项目发布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并发布了阶段性四项成果。

北京、广州、深圳、武汉、西安5个城市作为第一批试点落地城市,3-8年级的学生将全面试点学习人工智能与编程的课程。

2018年4月

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计划提出要“完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充实适应信息时代、智能时代发展需要的人工智能和编程课程内容。推动落实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并将信息技术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2017年7月

2017年1月

教育部正式印发了《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标准规定将小学科学课提前到一年级,每周课时不少于一节。

2016年6月

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通知,将信息化教学能力纳入学校办学水平考评体系。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众创空间、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的应用。

2015年9月

结语:少儿编程教育成为全球主流

放眼全球,少儿编程教育已然成为主流。

欧美发达国家走在前列:美国政府和科技巨头均在大力支持少儿编程;英国于2014年将编程正式纳入学校课程;紧接着,欧洲其他国家也相继发力。

欧盟联合研究中心于2016年发布公民数字能力框架,将编程作为21项数字能力之一。随后,欧盟又发布了《数字教育行动计划2018》,大力推广编程教育,把编程认作是与读写一样重要的基本素养。

聚焦国内,从2017年政策明确推广编程教育后,山东、北京、江苏、浙江、深圳等多个省份和直辖市将编程教育纳入中小学课堂或中高考科目。

数字时代下,互联网技术深入发展、势头迅猛,预计至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达500万,未来社会对科技人才的需求能够保障少儿编程行业的持续增长。少儿编程教育成为世界各国提升国民素质、培养科技人才的重要途径。

2022年随着全国范围内对素质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少儿编程赛道将迎来新一波加速转型,需求会更加旺盛起来,近几十年内将继续成为国家鼓励发展的品类。

STEM86平台,一站式打造编程教师赋能整体解决方案,自2021年创建伊始,我们建立了系统化师资赋能体系,全方位培养专业少儿编程教师。

作为一个专业的教师赋能平台,我们将通过不断成熟完善的线上师资培训体系,培养专业的编程师资力量,建立一套有效的标准化教学课件方案,同时还提供“STEMA教师培训认证”服务。

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从STEM86平台走出去,2022年,我们将以更加创新开放的教研态度,协助教育机构顺利实现素质教育转型。

THE END
1.质量监测引领国家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三赋教育”提升“心”能量 三方合力构建“心”生态2023-09-15 关注心理健康 呵护学生成长——湖滨区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工作经验案例2023-09-15 筑牢身心健康根基,奠基学生美好未来——佛山市南海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典型案例2023-09-15 从“心”开始 呵护健康——延安市宝塔区教育体育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2082/2023/2023_zl17/index_1.html
2.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学习二十大云课堂 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 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 树人课堂 心理健康 平台介绍 严正声明 温馨提示:控制上网时间,保护视力,锻炼身体! 德育更多 课程教学 小学课程 国家优质课程资源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https://h5.zxx.edu.cn/
3.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学习二十大云课堂 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 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 树人课堂 心理健康 平台介绍 严正声明 温馨提示:控制上网时间,保护视力,锻炼身体! 德育更多 课程教学 小学课程 国家优质课程资源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一至二年级 三至四年级 五至六https://web-bd.ykt.eduyun.cn/
4.教育部一周(12.1312.19)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师范类专业办学条件和质量监测数据核验的通知,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对数据核验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进一步提升监测的有效度和可信度,完善常态化监测机制,确保办学质量。 14)《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印发 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112/t20211220_671168.html
5.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上线中小学招生入学严禁采集家长职务收入信息其中,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由原来的“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升级而来,于今年3月初上线试运行,现有资源达到21334条,其中新上线10335条,比原来增加接近一倍。 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首批上线的2万门课程是从1800所高校建设的5万门课程中精选的优质课程,课程覆盖了13个学科92个专业类。 https://edu.sina.cn/eduonline/2022-04-02/detail-imcwiwss9417007.d.html
6.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闵行第三小学南校基础教育机构信息公开继续充分发挥学校行政干部科研引领作用,构筑科研展示和交流平台,加强优秀研究成果的校级推广。不拘形式,多元化组织相关学术活动,不断营造学术探究的浓郁气氛。 巩固教科研的主导地位,发挥教科研的龙头作用。以各级各类课题研究为载体,帮助教师逐步形成“研究着工作”的理念与习惯,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https://xxgk.mhedu.sh.cn/fwxxgk/detail.jsp?id=63949&node_id=851
7.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使用指南(家长学生篇)“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https://basic.smartedu.cn/)由教育部主办,汇集了海量、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目前分10个版块:包括德育、课程教学、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庭教育、教改经验和教材等,所有资源均免费使用。不出家门,就能享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4NTAzNDg0OA==&mid=2247539628&idx=1&sn=d307540917137c19faadc85d029e9111&chksm=fcff9ad3d6e9ffe0e74a16d5ddb296ccc8f4b639f3ad157542244a65e2efd36cd0880596eb8f&scene=27
8.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平台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国际可比的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科学、准确、及时“把脉”全国基础教育质量状况,推动教育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引导全社会树立和践行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推动我国基础教育质量水平不断提升,促进亿万儿童青少年全面、个性发展https://eachina.changyan.cn/portalweb/index.html
9.教育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实施指南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指导各地扎实开展整校推进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指南。 一、目标任务 建立适应学校发展需求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新模式,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基本实现“三提https://www.zsjsjy.com/cms/83519c2ca3ef42c28349da1663db7edb/article/c64bd1e90b804f30addfd91d77a5f673
10.中小学卫生保健室管理制度15篇(全文)学校卫生工作是通过学校卫生 (保健) 室平台上完成的, 要使学校卫生工作科学、有效, 就必须加强对学校 (保健) 卫生室的管理, 使其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轨道, 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2009年起, 我所统一制定了学校卫生 (保健) 室相关工作制度, 指导全区中小学根据自身实际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https://www.99xueshu.com/w/file1lvo4gvh.html
11.学科网学科网是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致力于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为教师提供优质的试题、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内容涵盖K12领域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全部学科学段,服务教师教学教研,服务家校协同育人。https://www.zxxk.com/
12.孝教办发(2021)3号孝感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孝感市中小学降为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健康湖北行动的实施意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孝感市推进健康孝感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市教育局研究制定了《孝感市中小学健康促进工作方案(试行)》(附后)。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https://yun.xgjy.cn/index.php?r=space/org/content/view&id=119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