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教学方案(精选5篇)

通过对本人多年的教学过程进行总结,我校的《人工智能》课程教育现状可总结为如下几点:

(1)理论知识充裕。但与实践相脱节,特别是在智能科学技术的教育教学方面。尽管知识面相当广泛,而人工智能理论的普及教育以及智能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仍然十分滞后。

(2)同其它普通高等院校一样,在本校,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尚未普及,甚至比不上其它院校。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及创造精神。

相对于教育现状,我校的《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条件现状要稍好一些,其状态如下:

(3)校园网的普及与不断优化使本课程有优良的实践性教学环境,能充分满足教学需要。我们拥有较充足的多媒体教室和网络教室,为实现本课程教学提供了物质保障。在网络资源建设方面,全校办公室、教室、学生宿舍和教师宿舍都以宽带网相连,这些硬件设备对本课程教学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本课程教学质量得以明显提高。

3人工智能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改革

针对我们现在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我认为存在许多不足,如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学内容偏重理论讲解等,为此,提出以下教学方法的改革:

另外,我们可以尝试双语教学。采用中文教材和讲授的同时,注重在课程中的关键词同时用英文表示,并适当指定英文参考短文和英文参考书。使学生能够接触国外文献资料,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获得更宽广的知识。我们也可以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一些人工智能网络上的虚拟实验给学生进行课外上网练习,从而使学生了解算法的具体运行过程,通过参与达到知识的理解,掌握基本方法和技术。

根据现有的条件,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课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丰富表现形式,利用网络课程的交互性、情景化等特点,构筑以学生为主体的《人工智能》课程现代教学模式。对于抽象知识,可通过动画和视频演示,通过声音和图像展示人工智能的历史、人物和前景,做到学生直接而深刻地看到知识的内涵外延。网络课程能较好地实现交互并使学习过程情景化,通过网络课程的课堂练习和章节练习,教师可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学生提出学习建议,从而提高学生的研究力和创新力。我们也可以给学生播放中学《人工智能》课程课堂教学录像,以使学生看到初高中学生的知识范围及深度;同时给学生播放现有的《人工智能》科学成果,让学生看到理论背后的实践;也可以播放科幻片,激发学生想象的翅膀从而有兴趣把人工智能作为将来深造的方向。《人工智能》是一门较新的课程,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不仅要靠教师,也应增加硬件设备的投入。如果人工智能能采用智能辅助教学系统或机器人辅助教学过程逼真、形象,一目了然,这样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尤其是提高学生的观察判断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人工智能实践教学设计的探讨

参考文献:

[1]熊德兰,李梅莲,鄢靖丰.人工智能中实践教学的探讨[J].宿州学院学报,2008(1).

[2]何元烈,汪玲.“VisualC++”在“人工智能”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且取得的应用成效也是十分显著,尤其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为其日常生产生活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而且也推动了各行各业的迅速发展,使其整体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较以往有着质的飞跃,因此,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合理应用进行深入的研究,很有必要。

1计算机网络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优势

1.1实用性优势

1.2网络管理优势

现如今,计算机网络技术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其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对其网络安全性也会提出较高的要求,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人工智能技术的大力支持,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用性,使其能够协助人们处理一些高难度、较大复杂性的问题。同时,也能够实现对计算机网络的智能管理,使大数据的存储更为安全、更为可靠,进而为人们更好的进行信息交流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因此,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而言,人工智能的开发与应用,具有十分突出的网络管理优势。

2计算机网络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具体应用方案

2.1在网络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

2.2在网络信息管理方面的应用

2.3在打击犯罪方面的应用

目前,网络犯罪己成为最为常见的犯罪类型之一。基于此,提高计算机网络的防护性能,严厉打击网络犯罪就成为有关部门势在必行的工作趋势。而要想高效完成这项任务,就需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提升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不仅要构建智能化的网络安全管理系统,而且还要增强计算机数据信息自动化采集功能,使其在数据采集过程中,能够有效识别安全数据和系统漏洞,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护用户信息安全,预防网络犯罪的发生几率,进而最大化突显计算机网络安全运营中心的运营效率和网络管理水平。

2.4在科技教学方面的应用

现如今,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落实,计算机网络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有机结合已成为各类各级院校必须重视的工作内容之一,而为了最大化确保科技教学质量,就要积极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在实际运用时,不仅要利用该技术为学生构建智能化的学习平台,让学生能够借助网络学习资源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积极性,提高其综合学习能力。而且还要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来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让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够推陈出新,采取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本文结合人工智能课程的特点以及自己教学与研究的实践,对本课程的教学进行一些探讨,以期改进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方法,达到提高本课程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兼顾课程内容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人工智能课程的核心内容主要集中在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重要算法及其应用的认识和理解上,尽管各种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算法在一定程度上自成体系,但是它们之间又存在着许多内在联系和规律。从这一点来看,人工智能课程与其他很多计算机课程是不同的,这就要求人工智能课程的授课要具有自己的特色。

知识表示、知识推理、知识应用是人工智能课程的三大内容,解决任何一个人工智能问题都离不开两个步骤,即知识表示和问题求解。由此,人工智能课程从总体结构上就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脉络,即首先必然要学习各种知识表示方法,然后是利用这些知识进行推理,进而实现知识应用,最终达到问题求解的目的。问题求解又分为基本的问题求解方法和高级问题求解方法。图搜索策略、启发式搜索、消解原理以及规则演绎系统等都属于基本的问题求解方法。计算智能、专家系统、机器学习、自动规划等属于高级问题求解方法。

同时,人工智能课程某些章节或者某些方法算法在一定程度上又自成体系。例如,各种不同的知识表示方法不管是数据结构还是表示形式都完全不相同。又例如,人工智能有许多不同的学派[2],本课程往往同时会介绍不同学派的算法,这些学派在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技术路线等方面是完全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

这些都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强调人工智能课程理论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又要兼顾各学派的特点,尊重甚至调动学生们对不同人工智能学派及其方法的兴趣。在编写和选用教材时也要注重这一点,我们选用的是蔡自兴教授编写的《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系列教材[1,2],该教材以逻辑主义学派为主线,兼顾引进其他学派的精华内容,具有较强的科学性。

二、实施分层次教学

三、案例驱动,寓教于乐

采用案例教学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3]。通过案例教学能把枯燥的人工智能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可以使学生更加感性地理解课堂教学内容。这些案例都是以教师所从事的科研项目中的实际应用环境为背景进行阐述的,让学生能在实际环境中理解概念和知识,学会利用人工智能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选择学生容易接受的案例,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特色,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讲授“计算智能”内容时,我们结合黄河三门峡和小浪底水库水沙联合智能调度系统[4]进行讲解。综合三门峡水库和小浪底水库防洪运用的基本原则、历年调度方案、专家的经验、历年数据和现有的调水调沙数学模型,分别利用模糊决策、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及综合集成方法来实现三门峡、小浪底水库水沙联合调度。

又例如为了让学生走近机器人,我们进行了一场机器人展示课,将研究所现有的MOROCS1(中南一号智能移动机器人)、ASR(广茂达)、AmigoBot(自主移动机器人)、CanDroid(罐头机器人)、MD375Rover(人控漫游车)、FokkerD7(人控飞机,1:72)、RockitOWI769K(声按、压控火牛机器人)、HexapodMonster(六足爬行机器人)、Hubo(多机能歌舞机器人)等各类机器人全部拿出来给学生做了功能演示[5]。亲眼看到这么多机器人,同学们都非常兴奋,对人工智能课程的兴趣高涨。

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和求知欲望深入理论的学习,让学生在案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并获取知识。在讲授利用神经网络进行水库调度时,引导学生分析如何确定神经网络的输入端数据,什么是泛化能力以及如何提高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

为了巩固所学内容,可以让学生组成讨论小组对教师提出的论题进行讨论,分小组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有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提高理论教学的效果。案例教学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去解释、分析和解决现实案例中的问题,以达到训练学生理论运用和深入理解理论知识的目的。

此外,我们挑选了机器人足球、拖拉机扑克牌、中国象棋、五子棋等普遍受人喜爱的智能游戏,让学生亲手设计小型智能游戏软件,在设计的过程中掌握高深的人工智能理论知识,让学生学得会、用得上、记得牢。

四、结语

以上谈到的一些教学方法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总结体会比较深刻的方面,以供探讨。事实上,要进一步提高人工智能课程的教学质量,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革和加强。如不断强调人工智能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他们在讲授好人工智能课程的同时,努力提升出自身的专业素质,给学生一个良好的专业素质导向。其次,在人工智能课程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有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教学理念,特别是注重培养有创新意识的实用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只有通过质疑和提出问题,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够得到不断强化,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够得以不断提高。

人工智能学科是一门非常年轻、又非常前沿的学科,有其自身的突出特点,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必然与其他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不同,需要更多的从事人工智能教学的教师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进行广泛的教学交流。

参考文献

[1]

蔡自兴,徐光祐.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第三版)(研究生用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8):1-4.

[2]蔡自兴,徐光祐.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第三版)(本科生用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8):288-290.

[3]雷焕贵,段云青.中美案例教学的比较[J].教育探索,2010(6):150-151.

[关键词]人工智能;财务机器人;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

0引言

1人工智能的概念[2]

2中职学校传统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3]

2.1课程偏传统基础核算类,轻参与、管理类会计课程

在多数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计划课程设计中,传统财务会计类课程占大多数,管理会计类课程设置单一或者没有。而财务机器人的出现,则能够替代大部分重复性、流程性基础会计核算工作。

2.2会计实操偏基础性会计技能,轻数据分析、挖掘

在实践教学及技能培养中,过于注重培养学生点钞、传票的翻打、会计书写、凭证装订,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机械性录入等。在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背景下,可以让会计人员摆脱繁杂事务,重点放在会计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为企业决策提供服务。

2.3课程偏模拟操作,轻实际操作

无论是手工核算还是会计电算化记账,大多数实操是模拟一个企业一个月的业务,学生根据教材或老师给予的信息进行会计处理,过账,做报表。一学期就是这样反反复复练习。学期结束,虽然考试合格,但仍有很多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处理,特别在月末业务处理更加模糊不清,例如工资发放,计提税费、费用摊销、成本及费用结转等。还有绝大多数学生不知道真实环境如何计税、报税、纳税,只是理想中的学习,为了做账而做账。

3人工智能背景下的中职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4]

3.1由基础核算型初级人才向有思想的中级人才转变

人工智能在会计行业中的应用,会计核算软件中的基础数据录入、凭证录入与审核、记账、编制科目汇总表、材料的收发统计、报表的编制等操作很容易被财务机器人替代,但是也有一些是机器无可替代的,需要有思想的“人”来处理。例如:由于大环境变化,企业的固定资产有明显减值趋势,而财务机器人并不能分析与判断这个固定资产是否会减值或减值多少,如果财务上不及时做出处理,将可能导致企业少确认资产减值损失,虚增了企业的资产和利润,对于企业来说,这属于信息失真。在大数据时代,中级类型的会计人才储备相对较少,中职学校的会计电算化教育,需要培养的应当是此类会计人才。教学会学生不能只拘泥于看财务数据,还要学会合理利用有效的会计数据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2由传统的财务会计向人工智能环境下的管理会计人才转变

财务机器人的出现,替代了传统的财会人员进行基础数据的录入,日常凭证的填制、审核、记账;凭证、账簿、报表的生成;成本结转、折旧等财务处理;纳税申报等,这不仅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减少了传统的会计人员繁杂的日常账务处理工作,但同时也让传统的会计人员失去工作。作为会计的教育者,如何让学生在未来立于不败之地,不被财务机器人替代,就需要学校适应时代趋势,教学重点由传统的基础核算向智能管理型会计演变。会计从事的活动,除了重复、机械、烦琐的事情外,还可以创造更多价值,比如:评估、判断、沟通、协作、建议等。管理型计人才就是通过智能机器人核算出的精确信息,对企业的未来做出评估、预判、建议等,甚至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决策。

3.3由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员向人工智能会计系统的设计者转变

4人工智能背景下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应对策略[5]

4.1更新理念与改变教学计划

5结语

总之,人工智能正在快速又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将人工智能用于会计行业会也将会不断得到规范。对于人工智能这类新兴技术在财务行业的运用初期可能会让学生产生恐慌、彷徨,认为学校教育无用。作为专业教师,要教会学生变革思想,提高其对会计价值的认识,提高其人文综合素养,拥有过硬的专业技术,不断地完善专业胜任能力,把握机会,主动迎接挑战,那么人工智能就只是会计人员的好帮手,而不是掘墓人。

主要参考文献

[1]彭维.浅谈人工智能时代财务的变革与转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19):39-41.

[2]巩彦哲.人工智能在会计管理中的应用微探[J].财会学习,2018(20):86-87.

[3]卢映芝,黄静.人工智能与会计课程实操的结合探讨———VR技术的引进[J].现代商贸工业,2018(30):160-162.

[4]王立法.论人工智能环境下会计人才培养所面临的挑战及见解[J].财经界,2018(6).

关键词:多媒体教室;人工智能化;设计

多媒体教室人工智能化设计即在软件方面利用智能算法对CCS进行优化,在硬件方面挖掘和应用功能更加强大的硬件,使多媒体教室能够灵活的应对教学应用中出现的各类情况,使教学效果和管理水平都得到提升的途径,可见对多媒体教室人工智能化设计展开研究,对现代教学水平的提升意义重大。

1多媒体教室的人工智能化设计的背景分析

首先,多媒体教室与普通教室的主要区别是应用计算机、CCS等信息设备,使教学手段更加丰富,但由于多媒体教室所应用的设备购买价格较高、后期维护的专业性要求较强且由于多媒体教室功能的实现建立在所有设备都与CCS建立关系的基础上,任何设备的故障都可能导致CCS受损,所以多媒体教室设备维护既非常重要又存在一定的难度;其次,多媒体教室由于数量有限,所以其通常以流动制的形式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多媒体教室的人员管理难度,既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又会为多媒体教室的安全隐患提供空间[1]。再次,由于多媒体教室室内设备较多,功能的实现对网络的依赖性较强,使多媒体教室面临着网络和设备所带来的安全隐患,而传统多媒体教室在设备维修、人员管理、消除安全隐患等方面存在不足,需要设计人工智能化多媒体教室对其进行完善。我国人工智能在近年来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已经具备设计人工智能化多媒体教室的能力,所以进行人工智能化多媒体教室设计,提升多媒体教室的使用性能具有可行性。

2人工智能化多媒体教室设计分析

3智能化传感网络设计

4人工智能化数据库设计

由于教师和学生作为多媒体教室的主要使用群体,其要求多媒体教室操作界面具有人性化设计、且操作的可行性简单,所以针对智能化数据库的设计除注重以上四个环节外,还要对界面的布置、颜色等进行调整,使其尽可能满足人工智能化多媒体教室使用人员的要求。

5多媒体教室的人工智能化设计优缺点分析

5.1优点分析

笔者所设计的智能化传感网络以WSN为基础,其既价格相对较低,而且线路设计相对简单,通过对具有网络化和一体化性能的多媒体教室进行改进即可以实现,而且传感器的安装位置相对较灵活,对多媒体教室的规模、构造等也没有较强的依赖,所以将笔者所提出的人工智能化设计推广应用的可能性较大;另外,通过上述人工智能规划设计可以发现,其既能够弥补传统多媒体教室在管理、维修、消除安全隐患等方面的缺陷,而且提升了管理水平,使多媒体教室更加满足教师、学生和维修人员的需求。

5.2不足分析

笔者所设计的智能化传感网络要求新装一定数量的传感器,而传感器虽然对安装位置的要求较低,但其对安装技术和维修技术的要求相对较高,所以其安装和维修需要聘用具有专业技术的人员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学成本,特别是具有较多多媒体教室的院校,利用此设计方法的可操作性较低;另外,笔者所设计的人工智能数据库虽然为多媒体人员管理提供了便利,方便了多媒体资源的查询和应用,但智能化数据库软件的调试和容错是保证其有效运行的重要途径,但调试和容错的操作都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教学成本,而多媒体教室人员上的流动也会加大软件的修护难度。

6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现阶段多媒体教室已经在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人们在享受其在教学中提供的便利的同时认识到其在管理、维修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所以尝试将人工智能与多媒体教室相结合,对其性能进行不断的优化,以此推动现代教学水平的提升。

[1]王镇江,杨厚群.浅谈现代多媒体教室智能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1):2634-2636.

[2]宋炜光.多媒体教室智能化管理系统的设计[J].韶关学院学报,2014(08):20-24.

[3]石世美.高校信息化学习环境的研究与设计[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15.

[4]叶新东.未来课堂环境下的可视化教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5]张斌.宿州职业技术学院网络型多媒体教室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THE END
1.IntelligenceReadingandWriting教案2024学科网网校通专区为您提供Unit 3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ading and Writing教案-2024-2025学年中职英语高教版(2023修订版)基础模块3精品资料下载,资料简介:https://fzgjzxwxt.zxxk.com/soft/49395673.html
2.2024-人工智能编程实践:提供一些简单的编程实践项目,如使用Python编写简单的机器学习算法,让学生动手实践。 2.拓展建议 -阅读拓展:鼓励学生阅读关于人工智能的书籍、研究报告和科技文章,以加深对人工智能理论的理解。 -观看视频教程:推荐学生观看在线教育平台上的人工智能相关视频教程,如Coursera、edX上的课程。 -参与在线讨论https://m.book118.com/html/2024/1210/7064026036010006.shtm
3.初识人工智能教案初识人工智能教案 下载积分: 800 内容提示: 初 识 进 人 工 智 能 《信息智能化加工》教学设计 湖北省黄冈市 三里畈高级中学 何光明 【一、设计思想】 教育部颁发《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是当前信息技术应用发展热点之一,它在求解策略和处理伎俩上具备独到之处”。并要求学生“经过部分智能信https://www.doc88.com/p-31371832967027.html
4.《新华书店自营旗舰店人工智能(第3版),人民邮电出版社所属分类:图书>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编辑推荐 1.人工智能经典教材,更加适合本科生、研究生使用。 2.新增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安全和人工智能编程等新进展、新成果; 3.图文并茂,结合人物轶事、应用之窗,提高趣味性和实用性; 4.章末提供习题,并附有解决方案,巩固知识、夯实基础; 5.突出人工智能发展中人的http://product.dangdang.com/11926009641.html
5.人工智能背景下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探索【摘要】:人工智能是未来发展方向。人工智能背景下,培养新时代社会所需高素质应用人才是中职教育的目标。为了达成该目标,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要从课程内容、教材建设和教学形式上进行变革,构建具有完整性和科学性的人才培养体系,改变现阶段中职教育以知识教育为主的教学模式,使中职学生得到思维模式与知识技能的综合成长。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BGDH202214011.htm
6.高职高专及中职院校人工智能公共基次程的教材书籍凤凰旗舰店京东JD.COM图书频道为您提供《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 高职高专及中职院校人工智能公共基础课程的教材 书籍凤凰旗舰店 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在线选购,本书作者:,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买图书,到京东。网购图书,享受最低优惠折扣!https://item.jd.com/10104570429680.html
7.新书推介此外,阐述了人工智能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如医疗、金融、交通等行业的智能化变革,让读者明白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融入现实世界并产生价值。 推荐理由:首先,对于想要入门人工智能技术的读者来说,是一本好的教材。其内容由浅入深,能够逐步引导读者理解人工智能这一复杂的领域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zEwODM0Mg==&mid=2650524802&idx=1&sn=65ef4335cf8bf78bc481b457a1f1c324&chksm=8971e8a837492c76ebd108fff20bd78b2f0475e9849e0bfa832d4899f0b14b7326d73920ee8d&scene=27
8.职业教育国规教材发布!3DOneAI助力多学段开展人工智能教育!作为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的代表企业,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望软件”)受邀参与本次教材编写,为中等职业教育在“人工智能初步”“程序设计”“三维数字模型绘制”等信息技术公共基础课程提供技术支持。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下册》更是将中望人工智能三维仿真软件3D One AI作为创新教学工具,帮助学生学习https://www.i3done.com/news/2022/3405.html
9.计算机应用基础说课稿(精选11篇)EXCEL软件的使用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中占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我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做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新课导入环节,通过“追捕大行动”这一虚拟案例导入,告诉学生行动背景。提供给学生破案用的线索,每后一条线索的打开必须先得到前一个线索给出的答案。请学生根据https://xiaoxue.ruiwen.com/shuokegao/386213.html
10.双碳行动论文题目范文6篇(全文)诸如,利用人工智能所建设的虚拟课堂和虚拟教室,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又能将抽象的教育理论转化为直观有趣的教育场景以激发学习兴趣,进而有利于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巩固与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人工智能还可以推动教师教育课程资源的完善和优化。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教师借助人工智能手段建成素材https://www.99xueshu.com/a/rykucayawlnz.html
11."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目中职部分(第2版) 李侠 沈阳市信息工程学校 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471 中职 信息技术类 向pepper 学习人工智能 宋威 江南大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472 中职 信息技术类 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 黄文胜 重庆市商务学校 重庆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473 中职 信息技术类 物联网综合项目实训 江帆 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 高等http://jxgzpt.scvtc.edu.cn/download/content/resource/2022/06/%E5%8D%81%E4%B8%89%E4%BA%94%E8%81%8C%E4%B8%9A%E6%95%99%E8%82%B2%E5%9B%BD%E5%AE%B6%E8%A7%84%E5%88%92%E6%95%99%E6%9D%90%E4%B9%A6%E7%9B%AE.pdf/
12.中职文化课也有标准了!教育部颁布中等职业学校2020思想政治语文“比如语文课程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部分构成,其中职业模块为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安排的选修内容,包括职场应用写作与交流等4个专题。”该负责人说。 据悉,教育部将依据课程标准统一组织编写教材,各地要组织开展课程标准培训,推进中职三科教育教学改革。https://www.100vr.com/100vr/phone/news_detail.php?id=122242
13.云南工程职业学院图书馆高职院校近年来意识到开发教材的重要性,但在这方面,教师却没有把握住企业对人才的真实需求,没有形成教育特征。在知识传授方面,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有着本质区别,在设计教材时需要按合理的逻辑进行。多年以来,高职院校往往会对普通高校办学模式加以借鉴,在编写教材时采取的范式与普通教育大同小异,极力突显课程理论体https://lib.ynenc.cn/xsdt/34679068390937.html
14.北京市求实职业学校中职:专业教师均具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和高校教师资格证书。专业教师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师德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数据分析、数据采集、人工智能网络规划设计、应用开发等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借助课题研究、开发教材、精品课程、教师基本功大赛等活动,逐步提升团队教师的教研科研能力及水平。 http://bjqszx.bjchyedu.cn/zyjs/rcpyfa/202407/t20240710_104023.html
15.广州首本中职人工智能通识活页式教材首发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市信息技术职业学校与多家校企合作企业共同合编的首本中职人工智能通识活页式教材——《人工智能通识》在现场首发。该教材可作为中职学校相关专业基础教材,也可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普读物。 据了解,学校未来将持续加大人工智能在教学实践和专业建设中的全方位、更深入的应用,聚焦实现教育数字转型,为https://huacheng.gz-cmc.com/pages/2023/03/24/790bd7ca3acf42cd892257ad2b5368d7.html
16.计算机应用论文(15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等,这些职位都是社会的产物,社会的发展催生了这些职位,计算机的发展史很短暂,才仅仅有八十年左右,有了计算机的出现,人类的社会生产力大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率的效率提高了很多,推动了历史的年轮,当前的计算机行业是前景很好,社会需要各方面的计算机人才,所以,计算机在中职教育当中应该是面向市场https://biyelunwen.yjbys.com/fanwen/jisuanji/733912.html
17.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坚持立德树人,不断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持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知识教育、技术技能培养、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切实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本专业主要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人工智能技术及相关智能产品发展需https://www.jnitc.cn/sys-nd/1368.html
18.职教新闻新闻频道当前,新一轮技术革命正在重塑劳动市场的需求结构,掌握适应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的核心技术技能,成为职校生将来立足社会、谋求生计、实现个人成就的关键能力。研究表明,职校生的潜能优势主要表现为形象思维活跃、动手操作灵活等学习特征,能较快地获取经验性、操作性与策略性的知识,他们就业定位准、意志力强、可塑性http://www.zhijiaow.com/NewsList_98_4.html
19.(精品)计算机应用论文15篇[3]王垂祺.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xx(14):74-75. 计算机应用论文2 1分层教学法的应用 1.1教学对象的分层 教学对象的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对计算机课程实施分层教学时,应当对学生的课程学习基础进行一个总体的摸底,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交流等形式,摸清楚学生的基础知识https://www.fwsir.com/ligong/html/ligong_20240625132223_3890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