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他们这样说这样干→教学科学教育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以下简称《通知》),对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进行系统部署。此次部署有何亮点?如何推动《通知》部署落地?跟教育小微一起来看部分地方教育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的观点及部分学校的探索——

地方教育部门负责人这样说——

李奕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任

当前,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世界,对人类的社会结构、经济活动、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着知识的产生和传播方式,成为教育变革的重要引擎。当前,要把握好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态势,找准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全面提升青少年数字素养与数字技能,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人工智能人才,为教育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人工智能带来的创新和突破既是教育进步的推动力,也是未来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人工智能的引入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保护数据安全、防止算法偏见、平衡人工智能与人类教师的角色、避免学生过度依赖人工智能而导致的社交技能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削弱等,都是教育领域正在面对的问题,需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和规范,以确保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健康发展。

《通知》明确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的总体要求、目标方向和实施路径,从课程体系、教学评价、教学资源、教学环境、教师供给、交流活动等六个方面部署了重点任务,对全国基础教育系统深入落实国家数字化战略行动、全面对标人工智能发展方向、培育具有创新潜质的青少年群体、支撑教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周亚明

上海市教卫工委副书记、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

《通知》为人工智能教学活动提供了“施工图”:在构建知识体系方面明确“3+1”的知识体系。“3”即三个学段的知识,小学低年级段、小学高年级段和初中阶段、高中阶段等三个阶段的人工智能教育由浅入深,从学习到应用再到创新,有机衔接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要求。“1”指的是“应用伦理”,将德育贯穿在每个学段人工智能教育中,实现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齐头并进。

专家学者这样说——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郑勤华:开展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需要在教什么、怎么教以及如何实现从小学到大学的一体化贯通培养等关键领域有所突破。对此,《通知》作了相应的谋划。首先,明确了人工智能教育的内涵定位。人工智能教育应突破“技术至上”的狭隘框架,要将技术知识的传授与伦理意识、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等跨越学科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塑造有机结合。其次,阐述了人工智能教育的培养模式。核心是实现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打造完整的人工智能教育培养体系。最后,搭建了人工智能教育的贯通培养体系。《通知》明确了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人工智能教育培养目标,分别聚焦于“感知体验”“理解应用”和“创作与前沿应用”,为构建跨学段、衔接有序的贯通培养体系指明方向。

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柯清超:目前,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小学的推广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为了提升人工智能教育质量,学校应根据实际,进行课程系统性规划和实施路径的优化,确保人工智能教育能够常态化、可持续地开展,可采取以下举措。一是探索AI+跨学科整合开课,优化教学内容与课时结构。二是应用优质线上资源,实施“双师”课堂教学。三是借助人工智能仿真平台,提升学生学习体验。四是依托数字化教学平台,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学校这样做——

江苏省海安高新区实验小学的学生们在校园科技节上观看智能机器人表演。翟伟凯摄

山东省青岛人民路第二小学两名身穿“宇航服”的学生与仿生机器狗互动。王海滨摄

吉林省实验中学以人工智能引领构建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生态,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探究实践。一方面,学校打通“科学家+导师”的伙伴合作协同育人路径,特别强调在人工智能这一前沿领域的教育投入,聘请省内高校专业教师作为校外导师,为学生提供深入接触和参与人工智能研究的机会。另一方面,除了与中国科学院、吉林大学、吉林省科技馆等进行多角度合作,发挥高校、科研机构在创新人才早期培育与识别、指导学生科学探究等方面的助推力外,学校还积极与企业和研究机构合作,搭建实践平台,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体验人工智能的应用。

深圳中学南山创新学校整合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源,组建了三环形科创教练队伍:内环由学校信息技术、科学、综合实践等学科专业教师组成;中环吸收部分创新意识强、教学水平高的其他学科教师加入,开展项目式学习;外环引进校外科创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及部分有科技特长的家长义工,逐步建立起一支跨学科、爱创新的人工智能教练团队。为提升教师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专业能力,学校组建由各学科教师参加的“AI+项目化学习研究小组”,共同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深入剖析人工智能在学科教学、个性化学习以及教育评价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场景,并结合国内外成功案例进行详细解读,让教师明晰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有效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

重庆两江新区礼嘉实验小学整合场地资源,建好人工智能教育阵地。以少年人工智能学院为载体,配备玛塔机器人教室、人工智能教室等10大智慧教学场域,打造可视化的人工智能长廊和体验式的人工智能活动区,形成人工智能教育科普阵地。学校整合数字资源,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科普教育板块、两江新区智慧教育云平台等,引入人工智能特色资源,建设60余节小学人工智能实验教学微课、优课及其配套资源,以及12节“5G+VR”的小学人工智能虚拟实验课程。学校整合课程资源,构建人工智能教育三级课程螺旋体系:低段“人工智能+思维”科创启蒙课程,中段“人工智能+设计”合作探究课程,高段“人工智能+创造”创新实践课程。

THE END
1.教育部部署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通知,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途径,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通知明确,要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实施常态化教学与评价。进一步完善相关课程中人工智能教育要求,小学低年级段侧重感知和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小学高年级段和初中阶段侧重理解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高中阶段侧重项目创作和前沿应用。鼓励各地各校将https://paper.dzwww.com/ncdz/content/20241216/Articel03005MT.htm
2.教育部: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人民政协网12月2日,记者从教育部了解到,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通知,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途径,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通知明确了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总体要求。坚持立德树人,满足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人工智能引领构建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生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https://www.rmzxb.com.cn/c/2024-12-13/3647529.shtml
3.积极打造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体系2024年12月17日 西江日报 版面 浙江诸暨市明德小学在落实国家智慧教育课程的同时,积极打造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学校开设趣味编程、C++语言、机器人搭建、无人机创客等普惠式课程,同时引进了AR虚拟现实科普实验室,在动手操作中了解人工智能、感受科技魅力,给孩子们播下科学梦想的种子。 诸暨市教育体育局https://appszb.xjrb.com/html5/2024-12/17/content_145046_1638504.htm
4.人工智能课程将被纳入中小学基础教育人工智能将成为中小学必修课程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不同于高等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受教育者专业的技能、习得精深的知识,而是旨在为青少年打下未来身体发展、人格发展、学力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当今,人工智能被视为影响第四次工业革命和教育革命的标志性技术,人工智能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也已成为社会共识。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颁布,教育部https://blog.csdn.net/cccfroccc/article/details/120759605
5.河南省教育科研网根据《河南省教育厅等十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豫教基〔2023〕300号)和《河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教资保〔2023〕217号)精神,持续推进全省中小学科学教育及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应用、创新实践、融合发展,现决定开展第二批“河南省中小学人https://www.ha.edu.cn/newfront/edu_filereading.aspx?id=13055&Index=9
6.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支撑教育这场研讨会“因A.I.而能”昨(10)日,“书香南岸,因A.I.而能”面向现代化的南岸智慧教育发展研讨会在重庆市珊瑚初级中学举行。活动以提升区域中小学校长、教师的信息素养为目的,充分展示和发挥南岸区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的示范作用,助推区域教育信息化稳步发展。现场,正式启动“重庆市南岸区中小学优质课程资源大赛”活动,打造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平台https://www.cqcb.com/hot/2019-12-11/2033154_pc.html
7.英荔教育:以AI想象力创造力教育助阵中小学科学教育高品质发展科学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源泉,发展科学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途径,提高科学教育水平是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关键。英荔教育将持续深耕人工智能想象力创造力教育领域,以人工智能为载体,为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贡献力量! 以下为《意见》全文—— https://tech.china.com/article/20230531/052023_1299711.html
8.ICAIE20252025年人工智能教育国际会议2025年人工智能教育国际会议(ICAIE 2025)定于2025年5月14-16日在中国苏州隆重举行,会议聚焦AI赋能个性化、游戏化与跨学科融合教育新纪元展开讨论。 希望通过此次大会,为人工智能教育的专家学者、行业先锋、企业发展人提供一个分享研究成果、讨论存在问题与挑战、探索前沿科技的国际交流平台。为保证本次会议的学术质量,吸https://www.icaie.org/
9.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服务平台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公布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培训师与培训基地名单(第三批)的通知 通知通告 2024-10-17 2024年全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第二十八届教师活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教学课例征集项目指南 业务工作 2024-06-05 https://ai.eduyun.cn/
10.科学新教材培训心得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战略定位是为国家输送人才,是为国家战略服务的。人工智能在这次的信息科技新课标里面总共出现了81次,分布在课标的各个部分,因此可见人工智能在义务教育中的重要性。 信息、数据、算法,这些是人工智能的基础,而人工智能反过来又能促进信息、数据的处理,它们是相辅相成的;而一些经典的算法,表面上看https://www.cnfla.com/xindetihui/2702002.html
11.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据光明日报报道,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途径,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鼓励各地各校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课后服务项目和研学实践,推动产学研用结合,研发一批人工智能教育学习类课程和教学案例,为教学提供支持。 @心若晴天:将人工智能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营造浓厚https://szb.ptxw.com/h5/html5/2024-12/13/content_141582_18085492.htm
12.中国人工智能教育网4月2日,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例展示和实验校申报动员会在广州市花都区新雅街新雅小学举行。本次动员会由北京爱宾果科技有限公司发起,是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区建设项目在广州市的**次落地。该项目组将与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局紧密合作,遴选区内超过30所学校成为首批花都区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共同为广州花都青少https://www.caai-edu.cn/
13.教育部公示!陕西省6所中小学入选人工智能教育基地1月11日,教育部公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单,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共推荐184个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公示期为2024年1月11至17日。其中,陕西省6所学校入选,快来看看你的学校上榜了吗?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 公示名单 陕西省 西安高新区实验小学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 http://m.cnwest.com/sxxw/a/2024/01/11/22236698.html
14.搭云端,展风采助双减东阳市吴宁第四小学2019年下学期,我们学校单江波老师,制作了一个名为《还珠亭》的课程,课程以卢宅还珠亭为原型,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测量、分析,然后在计算机中用3DOne软件制作了一个还珠亭的模型的各个组成部分,接着用3D打印机打印出模型,最后拼接而成。 之江汇学校空间里建立有STEAM专栏,专栏下建立有学校关于STEAM项目的子http://www.dyedu.net/index.php?r=space/school/portal/content/view&sid=2133003045&id=15031457&cid=2579213
15.《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教材(初中版)》(蔡耘郭邵青)简介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教材(初中版)》,作者:蔡耘 郭邵青,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最新《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教材(初中版)》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教材(初中版)》,就http://product.dangdang.com/26912553.html
16.98所中小学自选人工智能课程方案深圳南山创新推出AI教育“双选会”3月18日上午,在深圳华侨城中学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双选会”:包括腾讯、越疆、大疆、优必选商汤科技、强脑科技等在内的6家高科技企业亮出了“青少年人工智能课程方案”,南山区98所中小学的校长参会考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学校的课程方案——为推进中小学新一代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南山区教育局创新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805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