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创新教育从小学AI,遇见大未来专题栏目

新学期,新期待~为了让老师们拥有一个充满AI的新学期,我们在暑假对众多产品进行了迭代升级,有超智能的课堂,超好用的工具,超有趣的资源......快来“教育超有品”,解锁AI教学新玩法。

2017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加快推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要强化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2022年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人工智能正式列入国家课程,实施教学督导;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表示,要推进基于探究实践的科学教育,激发中小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培养学生科学兴趣,提升科学素质、增强科技自信自立;202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一系列文件与规划,都说明科学教育,已是势在必行;学习AI,即是遇见未来。

人工智能创新教育方案架构图

科大讯飞AI创新教育通过在中小学课堂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培养中小学师生在人工智能方面的“鉴赏力、理解力、应用力”,创新开发了以“AI课程为核心,AI教具为基础,AI服务为保障”的人工智能创新教育2.0解决方案。关于人工智能教育教学,教什么、学什么、怎么教、怎么学?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应用平台

依托教育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服务平台”和科大讯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打造面向区域级的“教-学-练-评-培-管”全覆盖的人工智能创新教育应用平台,旨在为区域提供标准化AI教学资源、AI师训,助力区域实现教育均衡。

AI课程体系

在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指导下,联合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共同编著《人工智能》教学指导用书和课程资源,并正式纳入教育部《2020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进行全面推广应用。《人工智能》教学指导用书涵盖了AI概念、大数据、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智能语音、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主流人工智能知识点,发行总量超过10万册。

AI实验体系

配套人工智能教材和课程体系,构建“感知→验证→探究”三级实验体系,覆盖小、初、高学段500多个知识点体系,助力一线教师开展人工智能能课程教学。

感知实验

验证实验

探究实验

人工智能实验教具

①小飞8号

小飞8号是面向人工智能课堂教学场景,专项研发的匹配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人工智能》课程指导用书使用的类人型教学机器人,旨在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强互动的人工智能体验和实验。该机器人集成了一系列高精度传感器以及多种AI技能(包括避障、防跌落、循线等),采用一体化设计,通过编程工具和智能教具技术,实现硬件互联互通并具备AI大模型能力。

②未来派V

未来派V基于国产自主可控的AI芯片提供算力,不仅配备了AI能力开发板、多种输入类和输出类传感器(例如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旋钮等)、动力电机(包括编码电机和伺服电机)等丰富的外设组件,还支持自由搭建机器人型态,共可搭建100+创意造型并实现丰富多样的功能,更适合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新创造能力。

未来派V教具部分学生拼搭形态

③特色主题教具

为满足各学校多样化的科创教学需求,方案还提供以下特色主题教具(包含课程资源)。

人工智能素养评价

记录学习轨迹过程,即时反馈与学期素养评价结合,全面了解学生学情情况,根据中央电化教育馆人工智能素养框架,依托北京师范大学AI素养评价模型生成学期素养评价报告。

AI成效服务

①教师培训服务

②赛事及活动服务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用,全面营造AI学习氛围,全面覆盖包括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NOC)、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1024青少年科创实践活动等项目,同时支持超80%的区域赛事及活动,提供AI教育教学成果展现舞台。

承担AI科普教育社会责任

2024年3月,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AI学习”专栏上线科大讯飞自主开发的24个课时AI主题课程和26个课时AI科普视频课。

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创新教育已在全国3600余所学校落地生根,覆盖28个省级行政区域(含港澳特别行政区),授课教师6000余人,服务师生超200万人。课程开设形式主要有:大班课、社团课、校本课、融合课(含校本STEAM课)。

截至2024年8月,助力培育了55所经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认证的全国人工智能实验校,为“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50个试点区、13个试点区(培育)提供技术支持,沉淀了2000余个优秀课例,全国白名单选拔赛获奖作品600余件,区域选拔赛获奖作品2000余件,为中小学生的数字素养培养提供了强有力支持,以实际行动践行“用AI,点亮学生的未来”。

THE END
1.教育部部署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通知,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途径,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通知明确,要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实施常态化教学与评价。进一步完善相关课程中人工智能教育要求,小学低年级段侧重感知和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小学高年级段和初中阶段侧重理解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高中阶段侧重项目创作和前沿应用。鼓励各地各校将https://paper.dzwww.com/ncdz/content/20241216/Articel03005MT.htm
2.教育部: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人民政协网12月2日,记者从教育部了解到,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通知,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途径,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通知明确了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总体要求。坚持立德树人,满足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人工智能引领构建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生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https://www.rmzxb.com.cn/c/2024-12-13/3647529.shtml
3.积极打造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体系2024年12月17日 西江日报 版面 浙江诸暨市明德小学在落实国家智慧教育课程的同时,积极打造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学校开设趣味编程、C++语言、机器人搭建、无人机创客等普惠式课程,同时引进了AR虚拟现实科普实验室,在动手操作中了解人工智能、感受科技魅力,给孩子们播下科学梦想的种子。 诸暨市教育体育局https://appszb.xjrb.com/html5/2024-12/17/content_145046_1638504.htm
4.人工智能课程将被纳入中小学基础教育人工智能将成为中小学必修课程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不同于高等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受教育者专业的技能、习得精深的知识,而是旨在为青少年打下未来身体发展、人格发展、学力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当今,人工智能被视为影响第四次工业革命和教育革命的标志性技术,人工智能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也已成为社会共识。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颁布,教育部https://blog.csdn.net/cccfroccc/article/details/120759605
5.河南省教育科研网根据《河南省教育厅等十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豫教基〔2023〕300号)和《河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教资保〔2023〕217号)精神,持续推进全省中小学科学教育及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应用、创新实践、融合发展,现决定开展第二批“河南省中小学人https://www.ha.edu.cn/newfront/edu_filereading.aspx?id=13055&Index=9
6.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支撑教育这场研讨会“因A.I.而能”昨(10)日,“书香南岸,因A.I.而能”面向现代化的南岸智慧教育发展研讨会在重庆市珊瑚初级中学举行。活动以提升区域中小学校长、教师的信息素养为目的,充分展示和发挥南岸区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的示范作用,助推区域教育信息化稳步发展。现场,正式启动“重庆市南岸区中小学优质课程资源大赛”活动,打造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平台https://www.cqcb.com/hot/2019-12-11/2033154_pc.html
7.英荔教育:以AI想象力创造力教育助阵中小学科学教育高品质发展科学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源泉,发展科学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途径,提高科学教育水平是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关键。英荔教育将持续深耕人工智能想象力创造力教育领域,以人工智能为载体,为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贡献力量! 以下为《意见》全文—— https://tech.china.com/article/20230531/052023_1299711.html
8.ICAIE20252025年人工智能教育国际会议2025年人工智能教育国际会议(ICAIE 2025)定于2025年5月14-16日在中国苏州隆重举行,会议聚焦AI赋能个性化、游戏化与跨学科融合教育新纪元展开讨论。 希望通过此次大会,为人工智能教育的专家学者、行业先锋、企业发展人提供一个分享研究成果、讨论存在问题与挑战、探索前沿科技的国际交流平台。为保证本次会议的学术质量,吸https://www.icaie.org/
9.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服务平台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公布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培训师与培训基地名单(第三批)的通知 通知通告 2024-10-17 2024年全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第二十八届教师活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教学课例征集项目指南 业务工作 2024-06-05 https://ai.eduyun.cn/
10.科学新教材培训心得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战略定位是为国家输送人才,是为国家战略服务的。人工智能在这次的信息科技新课标里面总共出现了81次,分布在课标的各个部分,因此可见人工智能在义务教育中的重要性。 信息、数据、算法,这些是人工智能的基础,而人工智能反过来又能促进信息、数据的处理,它们是相辅相成的;而一些经典的算法,表面上看https://www.cnfla.com/xindetihui/2702002.html
11.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据光明日报报道,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途径,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鼓励各地各校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课后服务项目和研学实践,推动产学研用结合,研发一批人工智能教育学习类课程和教学案例,为教学提供支持。 @心若晴天:将人工智能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营造浓厚https://szb.ptxw.com/h5/html5/2024-12/13/content_141582_18085492.htm
12.中国人工智能教育网4月2日,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例展示和实验校申报动员会在广州市花都区新雅街新雅小学举行。本次动员会由北京爱宾果科技有限公司发起,是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区建设项目在广州市的**次落地。该项目组将与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局紧密合作,遴选区内超过30所学校成为首批花都区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共同为广州花都青少https://www.caai-edu.cn/
13.教育部公示!陕西省6所中小学入选人工智能教育基地1月11日,教育部公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单,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共推荐184个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公示期为2024年1月11至17日。其中,陕西省6所学校入选,快来看看你的学校上榜了吗?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 公示名单 陕西省 西安高新区实验小学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 http://m.cnwest.com/sxxw/a/2024/01/11/22236698.html
14.搭云端,展风采助双减东阳市吴宁第四小学2019年下学期,我们学校单江波老师,制作了一个名为《还珠亭》的课程,课程以卢宅还珠亭为原型,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测量、分析,然后在计算机中用3DOne软件制作了一个还珠亭的模型的各个组成部分,接着用3D打印机打印出模型,最后拼接而成。 之江汇学校空间里建立有STEAM专栏,专栏下建立有学校关于STEAM项目的子http://www.dyedu.net/index.php?r=space/school/portal/content/view&sid=2133003045&id=15031457&cid=2579213
15.《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教材(初中版)》(蔡耘郭邵青)简介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教材(初中版)》,作者:蔡耘 郭邵青,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最新《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教材(初中版)》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教材(初中版)》,就http://product.dangdang.com/26912553.html
16.98所中小学自选人工智能课程方案深圳南山创新推出AI教育“双选会”3月18日上午,在深圳华侨城中学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双选会”:包括腾讯、越疆、大疆、优必选商汤科技、强脑科技等在内的6家高科技企业亮出了“青少年人工智能课程方案”,南山区98所中小学的校长参会考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学校的课程方案——为推进中小学新一代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南山区教育局创新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805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