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进教室课堂“活”起来

“快看!‘小飞’和我互动了!”在江苏省无锡市太湖格致中学的人工智能实验室里,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操控平板电脑进行编程,看到“小飞”智能机器人依据指令完成操作程序指定的动作。憨态可掬的“小飞”机器人根据设定的结果,露出“酷酷”“茫然”等各种不同的表情。

随着5G、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教育领域不断深入应用,智能分析系统、个性化推荐算法等先进技术让课堂“活”起来,全新的教学场景让学习不只是听讲,还能帮助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表达观点的能力,学生们从接收知识的“听课者”转变为参与实践的“创想家”,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AI+大数据,正在不断推动个性化教学。

近年来,无锡经开区在“AI+教育”方面不断努力,探索科技育人新模式。据介绍,2021年,无锡经开区全面引入人工智能课程,针对小学、初中不同学段,开设“AI神奇动物”“超级工程师”等8门人工智能普及课程。

“课前,资源中心的海量优质素材支持我们更高效的备课;课上,通过智慧平板,老师们可以发布各种有趣的小训练,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还能实时收集学生的学情数据,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节奏。”太湖格致中学语文组老师董秀琴在接受采访时说,“智慧课堂为教与学带来了更多新的可能。”

“学校一直不断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的新模式和新方法,构建人工智能教育生态圈,打造了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为学生提供有趣的人工智能课程和实践机会。”太湖格致中学校长王万萌表示,“在科技创新竞赛、机器人竞赛、创意编程与设计竞赛中,格致学子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科技奖项。”

智慧课堂是智慧校园建设的核心环节。无锡市东绛实验学校全力打造智慧课堂,在云端平台的支撑下,老师和学生通过平板互联互通,深入教学全场景,备、教、批、辅形成了精准的教学闭环。

东绛实验学校副校长陈秋晓表示:“以往的课堂评讲,很难让同学们看到彼此的答题情况,现在,学生们可以利用平板及时拍照上传,我们就可以实时精准反馈、调整课堂进度。”

据了解,无锡市教育局于2024年3月印发了《无锡市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方案》,明确提出了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并于6月举办了“人工智能进课堂”(学前组)优质课评比活动,鼓励教师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实现教育与技术的有机融合。按照该方案,到2026年底,无锡市将构建人工智能典型校园应用场景10个,建设高水平人工智能实验室20间,认定人工智能教育重点学校30所,开发人工智能教育优质课程40门,培训人工智能教育师资超500人次。

当人工智能遇上传统书法,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日前,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光谷十八小的一个书法课堂玩出了新花样,学生们通过智能设备与“AI教师”互动,体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书法课程:“AI教师”利用先进的图像识别技术,实时分析学生的笔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学生们在AI的辅助下,不仅能够快速掌握书法的基本技巧,还能在练习中不断进步,提高书法水平。

近年来,东湖高新区大力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区内学校人工智能教学设施投放量、人工智能课程开设数量与类型、师生数字素养等日益提高。目前,“AI智慧书法课堂”系统已在东湖高新区的光谷十八小、花城小学投入使用。

AI也在赋能体育课堂,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在光谷四小的体育课上,操场上AI智能体测系统的大屏上面滚动显示孩子们的姓名、成绩等信息,而在室内操作后台则可以看到各个班级的体测成绩综合评分、排名、及格率等数据。在AI技术的助力下,传统的“笔+纸”记录方式已经从体育课上消失,体育课堂变得更加高效和有趣。

据了解,AI智能体测系统是武汉东湖高新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智慧教育社会实验”项目的一部分。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吕鹏向本报介绍,该系统综合运用物联摄像头、机器视觉、运动视觉算法、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自动完成学生体育和健康数据的采集,实现对学生体质检测的自主化、自助化、常态化,形成学生的体质健康数字画像。随着应用的深入,该系统未来还将支撑东湖高新区学生个体评价和群体评价,助力全过程体育素质管理。

数据赋能校园治理

“横坐标不变,将纵坐标变为原来的3倍……”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的课堂上,老师正在认真讲解,学生们全神贯注地聆听。与此同时,通过网络连接的另一端,生病在家的学生也能实时同步参与课堂。

据介绍,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的数字化校园建设起步较早,至今已走过将近20个年头。目前,学校已建成“云平台+数据中台+SaaS(软件即服务)应用+教育数据服务”第四代智慧校园应用和教育数据服务体系,从网络和信息安全夯实、硬件设施设备配置、智慧空间环境构建,到数智校园应用软实力深化推进、教学模式融合创新、学习资源个性化供给以及教育数据精准服务等多个维度,不断提升校园信息化的综合支撑与服务能力。

伴随大容量课程供给、师生双向多元选择的实际需要,该校还对选课系统进行了升级。在选课过程中,管理员能对选课进程进行监控,根据情况动态调整课程。选课结束后,系统还会自动输出多维度选课报告,便于管理者进行选课分析和组织分班。

依托数据中台、云计算、互联网架构等技术赋能,选课服务实现了计算资源随时动态增加,系统的高并发能力大大增加。“大部分学生从选课开始到完成只用了不到1分钟,实现了选课无延迟、零卡顿。”主管该校信息化工作的党委书记陈国才说,通过数据中台的搭建和应用,智慧校园系统能最大程度发挥数据集合同步的效用,为教师、学生处、校医、财务等多主体提供有力支持,形成“管理—应用—服务”的一体化工作流,这不仅提高了师生使用数字化系统的效率,也增强了他们在使用数字化技术时的获得感。

像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一样,众多学校正着眼教育大数据赋能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数据对智慧校园的支撑作用。

智慧校园的应用,还体现在智慧服务和智慧管理方面,通过升级校园管理服务平台,建设联动互通的一站式综合信息系统,更好地满足不同岗位的需求。在河北省辛集市,114家学校食堂接入市网络厨房系统,家长可通过手机观看食堂洗菜、做饭等流程,了解厨房内食品操作间、餐具清洗消毒间的运转情况,让学校的食品加工过程更加公开透明。在浙江省嘉善县,创新打造“校园智慧接送系统”,在城区6所学校推广,并实现迭代升级,惠及全县万余名家长,使校园周边交通高峰期通行率明显提升。

云端架起共享桥梁

近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的泾河源镇中心小学,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剪纸课通过在线互动课堂,连接了20公里之外的乡村小学。云端架起知识共享的桥梁,让两地学生得以同屏共学,共享传统文化瑰宝的魅力。屏幕两端,学生们兴奋地交流着剪纸技巧,剪刀在纸上翻飞,创意与欢乐在网线间流淌。

数字技术的运用使得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成为可能,不同地方的学校可以通过网络共享数字课堂,即使“远隔千里”,也能“线上相遇”,这对于促进教研交流,加强校际合作,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有重要作用。

针对城乡教学资源不均、师资力量短缺等问题,泾源县依托宁夏智慧教育平台的“在线互动课堂”,以“强校带弱校”“中心校带村小”的教学教研模式,让泾源县小规模学校师生享受到优质教学资源的大餐。校际互动教学整合线上、线下两种模式,线上通过主课堂名优教师主讲,辅课堂教师辅导,突破时空限制实现同步教学;线下以名优教师定期走教帮扶,农村小规模学校学生前往优质学校实地学习,实现县域内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互通共享,城乡、校际差距不断缩小。

泾源第四小学的教师佘艳萍是宁夏智慧教育平台的受益者,她说:“宁夏智慧教育平台不仅减轻了教师负担,更给教师的视野插上了翅膀,助力教师的专业成长。更重要的是,智慧教育平台能够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推进教育公平,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全面助推学生发展。”

随着大规模应用的持续推进,中国教育的优质数字资源覆盖面显著提升。近年来,中国着眼缩小区域差距,实施“慕课西部行计划2.0”,提供19.8万门慕课及定制化课程,服务西部高校学生5.4亿人次。立足推进乡村振兴,2023年启动首期数字支教创新试验,为1.4万名乡村中小学生,送去科普、艺术类等课程2500多节。如今,位于上海的华东师范大学志愿者,可以通过平台与几千里之外的云南省的小学生,共同体验传统文化、感知科技前沿、交流内心世界。

数字教育,正在让更多优质资源突破时空、联通城乡、跨越山海。

THE END
1.一台课桌=9间实验室,讯飞幻境“元宇宙+教育”在路上当技术平权出现在教育行业,教育内容素材等能通过人工智能数据化,可以将内容中的交互点提炼成数据,进行有效的反馈分析。从学生的学习事件、学习进度,到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等,以及教学内容的准确性、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教学效果的提升等,都能在大数据不断采集的过程中,形成及时的智能化反馈和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8928707562912042&wfr=spider&for=pc
2.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教学仪器与设备配备20240121.pptx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教学仪器与设备配备目录引言人工智能教育概述教学仪器与设备需求分析现有教学仪器与设备配备情况评估目录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挑战应对结论与建议01引言人工智能时代来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AI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教育行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小学阶段是学生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07031577.html
3.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人工智能实验室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装备广州飞瑞敖15年口碑,全国1000多所高校实验室建设案例,专注于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核心技术研发、销售及服务,打造“六位一体”人工智能课程服务体系,为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高校人工智能实验室建设及师资培训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人工智能教育城市合伙人、培训机构转型课https://www.frotech.com/
4.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发展中以《艺术课程标准》为导向的人工智能课堂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和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教体艺[2014]1 号】对学校艺术教育提出的具体要求,加强人工智能与传统绘画技巧及美术教学的融合,针对北京市中小学美术学科智能性教学进行深入研究,解决当前中小学美术教师在一线创新https://www.eol.cn/news/hot/hangye/202401/t20240124_2556365.shtml
5.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方案的教学环境布局与设施建设国外研究现状发达国家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方面起步较早,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教学体系和教育资源,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国内研究现状我国近年来也开始重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推动其普及和实施,但仍存在教育资源不均衡、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126/5020303124011100.shtm
6.利用乐造和畅言平台进行人工智能教学云梦县实验小学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实验校的建设成为了推动教育质量提升、效率优化的重要手段。按照孝感市教育局的文件要求,完善人工智能实验学校工作规划,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创新,实现教师队伍建设与人工智能的全面融合,助力我市教育数字化的发展。我校2022年启动人工智能实验校项目,通过构建先进的人工智能教学设备和教学平台,提升学生https://yun.xgjy.cn/index.php?r=space/school/theme/content/view&id=139978&cid=381453
7.2024年人工智能+教育行业发展研究报告界面新闻·JMedia本报告将主要聚焦AI技术对教育教学的赋能作用——这一主题,重点关注AI技术在“教学、学习、测评、管理”等各教育环节中的应用。因此,本报告中 “人工智能+教育”(后文简称:AI+教育)指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其中,人工智能技术包含但不限于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大模型、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知识图谱、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1549229.html
8.人工智能学习心得(通用28篇)人是最复杂情感动物,怎样才能教育好学生,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呢,那就是老师的爱,是人工智能永远无法做到的,我认为幼师这个职业是不会被取代的,人工智能的发展能够给我们许多帮助,现在也有许多幼儿园在教育教学中运用了VR、AR等技术,以后科技越来越发达我们的教学工作也会越来越便利。但是现在微博上有一件事也引https://www.yjbys.com/xindetihui/fanwen/3342600.html
9.教育装备网上海市徐汇区 启动人工智能教育区域整体试验 陕西宝鸡渭滨区构建家校社育人体系——家长孩子肩并肩成长 关于举办第85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的通知 人工智能时代未来教育院士论坛暨 第十届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 第84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在昆明 党建引领聚合力 产融结合促发展——产融分会二届三次常务理事会在京召开 http://www.ceiea.com/
10.理论网胜任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的专业型教师极为紧缺,欠发达地区更为突出。搭建完善的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实验环境耗资大、过程艰难。受教育资源短缺的影响,各区域学校教学条件差异较大。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智能设备欠缺明显,有的学校实验环境难以达到人工智能课程开设要求。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设备更新缓慢,教学环境尚不能满足教学需求https://www.cntheory.com/whjy/202404/t20240405_64088.html
11.关于组织参加2021年全区教育教学交流展示活动的通知人工智能等重大战略,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促进和激发中小学及幼儿园一线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改变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打造“技术创新课堂”、分享新媒体新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式、特点和作用,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创新,破解教育教学重难点问题,提升教师https://zn.nxeduyun.com/index.php?r=space/org/build/content/view&id=1945248
12.民生实事百姓有数⑨人工智能已走进各区中小学课堂为此,广州搭建并持续迭代优化“广州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平台”。该平台提供配套教材课程、教师培训课程、优秀课例等线上教学资源以及3D虚拟仿真实验室等虚拟实验中心,支持师生开展人工智能虚拟应用场景体验和课程实验,发挥互联网课程资源的辐射作用,支撑广州市中心城区以外区域开展教学,助力花都、从化、增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https://news.dayoo.com/guangzhou/202401/12/139995_54621021.htm
13.文明校园引领新时代AI教育潮流打造文明校园新标杆自2018年至今,我校师生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等重量级大赛中获得国家级、省级等科技创新类奖项二百余人次。 作为教育部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南昌市第二十三中学将承担起更重要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推动我校在AI教育领域的发展,同时也将继续http://23z.nceduc.cn/info/1015/2453.htm
14.武义县壶山小学乐读云端智慧新型教学空间建设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发(2017)35号)中明确指出推进编程教育、发展人工智能教育;教育部印发的《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中提到,教育要点之一是推动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推动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入应用。我国《教育信息化2.https://edu.sina.cn/2021-07-20/detail-ikqciyzk6516460.d.html
15.人工智能教学:人工智能的教育资源为教育领域的人工智能选择合适的设备 合适的设备可以帮助学生做好数字化准备,为他们接受高等教育和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即使学生们从不攻读计算机科学学位,如果他们善于认识人工智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他们也会为加入不断发展的劳动力市场做好更好的准备。 https://www.intel.cn/content/www/cn/zh/education/k12/teachers/teaching-ai.html
16.人工智能助推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心得(精选13篇)三、人工智能技术要在开放题评价与实践能力评价上寻求突破。 当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众多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对标准化教学评价和纸笔测验的过度信赖。客观题为主、采点计分为主要评分方式的标准答案,使得记忆性学习在教学中得到强化,而理解与应用的学习则相对被忽视,创新性的学习甚至被完全压制。因此,突破教学评价难题是https://www.jy135.com/jiaoxuexinde/913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