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教什么怎么教

一是人工智能课程定位模糊。人工智能课程当前多作为选修或校本课程,属于“个性化课程”。相当一部分中小学与课外培训机构缺乏对其清晰的认识,将传统的创客教育、STEM教育或编程教育中的教学内容,经过简单改造后直接搬到人工智能课堂中。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与人工智能学科本身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相去甚远。

二是课堂教学内容分化。有些教学内容没有考虑学生的基本认知能力和数理基础,倾向于讲授人工智能特定子领域的复杂模型和理论,以抽象性知识为线索组织教学。例如,在中小学课堂上直接讲授机器学习领域的“对抗网络”等复杂模型,学生很难对其有深入完整的认识和理解。有些教学内容则只强调体验式学习,侧重于简单的动手实践活动,学生通常难以学习到人工智能领域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相应地,教学资源建设水平也参差不齐。迄今为止,全国范围内已出版超过30种人工智能教材及配套资源,相当一部分是以购买实践环节所需的软硬件平台为导向,受商业利益驱动明显。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教什么

总体而言,人工智能学科的目标是研究和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的理论方法与技术,以构建不同形态的智能机器。智能机器既可以是硬件形态,如服务类智能机器人,也可以是软件形态,如围棋博弈程序。在中小学阶段,人工智能教育需要让学生了解智能机器的基本能力,理解人工智能处理问题与人类的异同,并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核心内容:

一是智能机器的感知能力。该项能力可以概括为“采集信息、了解世界”。各类传感器对外部世界的信息进行采集并提取有意义的知识,使智能机器了解世界,具备和人一样的“看”和“听”等能力。同时,智能机器还可以感知很多人类所不能或难以精确感知到的信息,例如地理位置信息(GPS)等。

二是智能机器的推理能力。该项能力可以概括为“逻辑思维、求解问题”。智能机器可以模拟人类逻辑思维过程,得到新的知识。例如可以像人类一样,进行归纳或演绎推理。虽然智能机器已经可以进行非常复杂的逻辑推理和问题求解,但是它们目前仍然不能像人类一样进行创造性思考。

三是智能机器的学习能力。该项能力可以概括为“观察世界、寻找规律”。智能机器通过对客观世界的观察,从中寻找到规律或模式,从而提高自身的性能。观察的结果通常以数据的形式存储和使用,智能机器用特定的模型找到适用于新情况的规律或模式,也就是机器学习的过程。模拟人类大脑结构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机器学习模型,在围棋博弈、图片分类等特定任务上已经超过了人类的能力。

四是智能机器的交互能力。该项能力可以概括为“理解人类、沟通交流”。智能机器需要用自然合理的方式与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包括理解人类复杂的语言与情绪等。当前的各种智能音箱和智能手机助理,都是这方面能力的体现。智能机器的交互能力目前仍停留在较为初级的阶段,仅仅相当于人类儿童的水平。

五是智能机器的道德能力。该项能力可以概括为“信息安全、摒弃偏见”。各类智能机器一方面正在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方便和高效,但另一方面也可能给我们带来负面影响和危害。例如,智能机器可能会侵犯个人隐私或制造“信息茧房”,也可能会从人类社会产生的数据中学习到带有“偏见”的知识。因此,需要引导学生深入认识这些问题的存在和发生的可能,具备自我防护意识和信息社会责任。

这些核心内容都易于被中小学阶段的学生理解和掌握,且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深度,便于教师设计具体课程内容和构建教学资源。

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如何设计

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可以基于上述核心内容组织和规范教学内容,同时需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基本设计原则。

其次,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课堂活动,不同学段之间要有明显区别。例如在小学阶段可以主要以体验性活动与课堂讨论为主;在初中阶段更多侧重于对基本原理的了解和简单实践;在高中阶段可以适当深化对重要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并组织综合性实践。针对同一核心内容,不同学段的课程设置需要由浅入深,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对于较为复杂的概念与方法的讲解,应尽量采用横向类比的方法,向学生直观呈现。

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需要遵从人工智能学科本身的知识体系和思想方法,让学生在体验中了解人工智能可以用来解决什么问题,在学习中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思想方法,在实践中思考人工智能会带来什么新的问题和影响。同时,要鼓励领域专家、行业协会、人工智能企业等社会多元主体参与,共建共享优质课程设计方案、工具和案例,协同解决优质教师队伍匮乏等瓶颈性问题,为人工智能课程在中小学大规模、高质量落地提供保障。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

主办: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承办:广州市越秀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THE END
1.人工智能小学生学什么课程在我国,针对小学生的教育内容通常不会涉及复杂的人工智能理论和技术,但可以培养他们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和基本认识。以下是一些适合小学生的课程和活动内容: 1. 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了解硬件和软件的概念,掌握键盘和鼠标的使用。 2. 简单编程入门:通过图形化编程语言如Scratch或编程游戏,让学生理解编程https://localsite.baidu.com/article-detail.html?articleId=28652925&ucid=Pj6vnHc4nWR&categoryLv1=%E6%95%99%E8%82%B2%E5%9F%B9%E8%AE%AD&ch=54&srcid=10004
2.有趣又有料,小学一二年级AI课程,快让孩子们看起来!南方+人工智能数字课程资源包 已准备好! 快来领取吧~ 课程介绍 生动有趣 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将生活中的AI以直观、易懂、有趣的方式展示给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让他们在看动画、听故事的过程中爱上AI。通过精心设计的互动,带领学生沉浸式感受AI,积极调动学生讨论AI,及时鼓励学生分享AI。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10/29/c8245112.html
3.人工智能要从娃娃抓起吗?AI课程的学习内容有哪些?AI 课程的学习内容有哪些? 国家在2017年就制定了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随后北京、长沙、广州、深圳、杭州等多地纷纷开展人工智能中小学课程教育。 中国首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材主编称:“我们的小学生如果不能适应将来机器人遍地走,人工智能到处有的未来时代的话,那是比较悲哀的”。https://zhuanlan.zhihu.com/p/622273266
4.小学教师对人工智能教学资源需求状况调查问卷17.请问您认为当前学校开展人工智能课程面临的问题有哪些?【最少选择1项】 A.学校不够重视B.课时安排少C.社会、学校、家庭不能很好配合D.师资力量不够E.开展实践活动较少F.辅助教学功能没有被充分利用G.缺乏经费和设备H.缺少好的教材I.其他 18.请问,您对小学开设人工智能课程有哪些具体建议? 更多问卷 复制此https://www.wjx.cn/xz/177174118.aspx
5.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为提高社会公民的数字化胜任力,增强国家竞争力,一些国家(或教育组织)在“人工智能+”的大背景下,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格物斯坦认为:不少发达国家也都按照智能社会人才的需求特征,调整中小学教育内容,加强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学习。分析国际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出如下特征: 引入智能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11915438
6.小学人工智能课程(页).pptx人工智能小学人工智能课程(页).pptx 30页内容提供方:133***6472 大小:4 MB 字数:约4.51千字 发布时间:2023-11-18发布于湖北 浏览人气:155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小学人工智能课程(页).pptx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https://m.book118.com/html/2023/1115/8055131013006006.shtm
7.人工智能课程,走进中小学!这些省市已“先行”!3月16日召开的“2023浙江数字教育大会”传出消息,人工智能将成为浙江中小学基础性课程和必修课程,中小学科学、数学等学科都将大篇幅融入人工智能教学内容。目前,信息技术已成为浙江省一门高考学科,中小学引入人工智能课程,将有利于学生打好基础。 事实上,浙江省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此前便已启动https://new.qq.com/rain/a/20230317A076SA00
8.人工智能学习心得(通用28篇)在18日下午分论坛中,很多同行教师提供不同学校具有特色的人工智能教育开展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参照案例,针对教材缺乏问题,对人工智能比较重视的学校有的建立区域教研和课程资源建设,有的开发人工智能课程、有的建立研学基地,还有的建立网络学习平台;针对师资问题,教师主要通过自学,网络学习与多参加线下培训https://www.yjbys.com/xindetihui/fanwen/3342600.html
9.民生实事百姓有数⑨人工智能已走进各区中小学课堂去年7月新修订出台的《广州市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试行)》明确提出,人工智能课程是广州市重要地方课程之一,要求每两周至少安排1课时。目前,人工智能课已进入“课表”。为了保障课程更好落地,广州研发中小学《人工智能》地方教材作为人工智能教育托底教材,已在全市1-8年级全面应用。 https://news.dayoo.com/guangzhou/202401/12/139995_54621021.htm
10.人工智能课程进中小学:重在培养思维方式—新闻—科学网人工智能成为国家重点工程,是因为人工智能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中小学开设人工智能课程是为未来做储备。 人工智能相关课程的开设并不是新近出现的,只不过长期以来应试化的教育关注的是中高考的核心科目,应试教育以外的科目并没有得到重视,现在国家考虑到整体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进一步提出在中小学开设人工智能相关课程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9/388523.shtm
11.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现状及建议——来自日本中小学据《2017年中国互联网学习白皮书之中国人工智能教育发展报告(基础教育)》中对全国中小学进行的问卷抽样调查发现,我国有93.49%的初中学校开设了人工智能教育相关课程,如编程课、机器人课等[7]。其中很多学校开设的人工智能课程主要是让学生们学习人工智能基础知识,体验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同年9月,教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514198497&efid=5Q2Zm6SXUW4giXhiJI9SKw
12.中小学人工智能跨学科的课程设计与课堂教学【摘要】中小学人工智能跨学科课程的落地需要学科交叉點。本文以人工智能与数学为例,将跨学科课程的落脚点设计为:建模。一方面建模是信息素养中计算思维的核心要素,另一方面建模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此外,建模的本质是源于并用于生产生活、人类发展历程中的实际问题,是面向真实问题解决路径的体现,适用于项目式学习。本https://www.fx361.com/page/2022/0617/10463685.shtml
13.小学人工智能课程.pptx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目录课程介绍与目标基础知识:计算机与编程机器学习基础概念与算法深度学习原理及应用场景目录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与应用计算机视觉技术与应用总结与展望01课程介绍与目标人工智能(AI)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旨在研究、开发能够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https://m.renrendoc.com/paper/311546682.html
14.科创教育乘风而行人工智能智领未来十二实验小学的身份承接青岛小学教育集团的《信息化下高效教与学》课题,帮助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在2022年推出《基于南京路小学教育集团人工智能课程建设的研究》成功申报了平度市教育教学“十四五”规划课题研究,拓宽了科技教师快速成长的通道,这些成绩给学校下一步的人工智能教育指明https://www.i3done.com/news/2023/3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