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于全面开展中小学生人工智能教育的提案》中,教育部曾明确表示:自2019年启动义务教育新课标修订以来,已基本完成基础研究、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在中小学阶段开设信息科技(原名:信息技术)课程,根据需要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其中。
老师怎么教?
首先要有教师信息化提升计划,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被启动,计划到2022年,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培训提高老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指导能力。
所以打造信息化教学创新团队,引领未来教育方向是能力提升的主要任务之一,充分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推动老师的专业提升。
人工智能教育进入中小学课堂的优势有哪些?
人工智能教育之所以受到国家政策大力推广,是因为对孩子来说,引导学生进入教育前沿领域很重要,让学生在“玩”中找到学习的乐趣,通过自己动脑和动手设计出自己独特的机器人伙伴,让学生们领悟到其中的快乐,在学习和比赛中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凝聚力,让他们知道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比赛中锻炼了他们的心理素质,让他们面对成功不骄傲,面对失败不气馁,让他们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学生怎么学?
小学生肯定不会让孩子去写复杂的AI程序,前期只是引导孩子借助编程工具做些科普类的学习和图形化编程学习。
国内人工智能教育图形化编程软件平台众多,几乎都可以实现交互游戏、语言转换、场景故事、简易搭建智能系统等。
推荐软件平台如下:
.......
软件名称:Mind+
软件特色:支持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支持Python/C/C++等高级编程语言,易上手。
Mind+是一款很容易上手的图形化开发工具,这个软件采用C++和Qt开发,界面精致,相对其他拼接指令式的编程软件,确实有一些新意。此软件通过抽象出软件开发中的命令流和数据流,模拟成图形界面中的红蓝折线,通过导线的流动体现出程序流程和数据传递的过程,使得初学者都很容易看懂。
Mind+有WEB端在线编程功能,打开即可使用,很方便,而且他们的社区教程也很丰富,是目前国内中小学生图形化编程学习、比赛使用较多的。
软件名称:Kittenblock
功能特色:采用模块化积木编程方式编程
KenRobot是由90后工程师李时念带领的工程师团队,用时约半年开发完成。该平台没有采用Blockly和Scratch框架,软件使用体验和界面设计都还好。
有图形化编程和代码编程两种版本,适合不同需求,支持arduino硬件,目前只有ArduinoUNO可以用,其它硬件估计很快就会更新上来,配套教程还不够完善,适合小学高年级及以上。
软件名称:慧编程
功能特色:支持图形化编程到Python代码编程,覆盖人工智能、物联网、数据科学
慧编程是一款软硬件结合的国产双模式编程软件,致力于提供专业的编程教育解决方案,支持图形化编程到Python代码编程,并能结合软硬件进行编程学习,覆盖人工智能、物联网、数据科学,契合跨学科需求,让学习者在软件中创作有趣的故事、游戏、动画等。
希望大家共同携手,学校主动担当起大任,和家庭、社会共建人工智能课后服务体系,为校内孩子们提供内容更丰富、更高质量的学科指导及素质教育,让我们的孩子不但要学,更要乐于学习人工智能教育。
本文来自博客园,作者:{Maker001}},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mc.dfrobo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