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标准.pdf

人工智能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驱动力量,正在深刻地改变

着各行各业,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新

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首次将人工智能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明确指出要完善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一直重视人工智能教育,两次颁布的《普通高

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和最新颁布的《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

(2022年版)》均将人工智能纳入到中小学信息科技教育的课程体系

之中,对完善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和提升全民人工智能素养起到了巨大

的推动作用。然而,我国的人工智能发展相对较晚,基础教育阶段的

人工智能教育也起步较迟,目前仍缺少一个相对完整的、小初高一体

化的人工智能课程标准,导致在课程内容选择与衔接、教学设计与实

施等方面缺少系统科学的理论依据。为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促进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小学的高质量实施,华东师范大学联

合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编写《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标准》,旨在为我

国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是一门旨在全面提升学生人工智能素养,帮

助学生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智能意识,激发智能

思维,提升智能应用与创造能力,培养智能社会责任的基础课程。本

课程标准以提升学生人工智能核心素养为宗旨进行学习目标设定,以

人工智能技术路径为牵引进行学习内容组织,以项目式学习为主要形

式进行教学实施。课程围绕人工智能核心素养,精炼学科大概念,吸

纳人工智能学科领域的前沿成果,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学习内容;课

程兼重方法学习与实践应用,通过丰富多样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案例,

鼓励学生利用智能化平台开展学习与实践;课程倡导跨学科主题的项

目式学习,将知识建构、技能培养与思维发展融入到运用人工智能技

术方法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本课程标准充分借鉴国内外人工智能教育研究的优秀成果,体现

人工智能的核心理念与方法,兼容现有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和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努力将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标准打造

成符合我国中小学信息科技教育实际情况,兼顾基础性、发展性和连

贯性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体

系。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人工智能学科具有多学科交叉性质,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内容具

有综合性特征。课程内容涉及数据、算法、硬件等多领域专业知识,

伴随着社会影响、隐私保护、伦理道德等众多社会公共议题。人工智

能课程的实施,需要融合多学科的知识与技术、覆盖各行业的应用形

力提升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整体理解与横纵迁移。

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内容体现基础性,注重实践性,课程内容符

合中小学生的知识体系和理解能力,强调以情境体验和动手实践驱动

知识习得。课程的开发需以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性教育为基础,以培

养学生的人工智能核心素养为宗旨,选取贴近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经

验的人工智能应用情境,让学生在环境体验和行动实践的过程中,感

受、理解、掌握人工智能的原理、方法和技能。在此基础上,引导学

生发现生活中应用人工智能的需求,鼓励学生尝试提出新的问题和新

的解决方法,并能够批判性地看待人工智能,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解

决能力、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以适应智能社会的发展。

人工智能是一门新兴学科,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是一门发展性的

课程。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的知识体系与时俱进,内容选择上需要与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保持同步,应有一定的前瞻性、开放性、灵活性,

允许课程中技术内容修订的可持续性。在课程组织上,各地区需要结

合当地中小学信息科技教育开展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必修和选修相

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课程组织形式,面向不同学习条件、背景

和能力基础的学生,开设适合的人工智能课程。

(二)基本理念

1.教育性

课程体系满足我国未来人工智能人才培养需求,提升学生对智能

技术发展的敏感度与智能社会的适应性,帮助其学会有效利用智能社

会中的技术、工具与服务,提高未来人才参与智能社会的能力。

课程开发要从人本主义出发,引导学生思考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过

程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思考智能技术为人类社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THE END
1.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发展中以《艺术课程标准》为导向的人工智能课堂培训招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和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教体艺[2014]1 号】对学校艺术教育提出的具体要求,加强人工智能与传统绘画技巧及美术教学的融合,针对北京市中小学美术学科智能性教学进行深入研究,解决当前中小学美术教师在一线创新课程中遇到的https://www.eol.cn/news/hot/hangye/202401/t20240124_2556365.shtml
2.人工智能(小学版)曾参与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制定工作、编写多种中小学信息学科相关教材和培训用书,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编写大学及研究生教材4种,翻译专著1部。作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全面重构和人工智能课程普及的积极推动者和实践者,提出的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课程实施方案具有广泛影响。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9年5 月16日在给国际人工智能https://www.yuntaigo.com/book.action?recordid=bGJhb29tYmM5Nzg3MzAyNTU2NjU3
3.人工智能(高中版)/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系列从1956年“人工智能”这一概念首次被提出开始,人工智能一直在充满未知的探索道路上前行。如今,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要求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秉承着普及人工智能基https://m.kongfz.com/item/25264039
4.最新解读!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发布,今年新学期近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情况。 义务教育课程修订总体情况如何?一起来看看介绍 一、修订的主要背景 1.中央作出新部署。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https://www.sztv.com.cn/ysz/yszlm/mt/yszsrgzs/78814467.shtml
5.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现状及建议——来自日本中小学同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将进一步推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同时将编写印发《中国智能教育发展方案》,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入应用[5]。 (二)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标准 现阶段我国中小学实行的《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版)》和《普通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514198497&efid=5Q2Zm6SXUW4giXhiJI9SKw
6.大数据人工智能…9月起将出现在浙江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上啦其中,八年级将新增Python课程内容。新高一信息技术编程语言由VB替换为Python,大数据、人工智能、程序设计与算法按照教材规划五六年级开始接触。 最新的教材目录显示,从小学三年级一直到九年级,内容都有不同程度的调整。 三年级新增了“信息社会”和“网络生活”,四上新增了“走进多媒体”、“制作演示文稿”和数字名片(https://blog.csdn.net/weixin_31741271/article/details/112228617
7.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探讨自2017年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要求广泛开展人工智能科普活动以来,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已逾六年。其间《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提供了政策依据和课程标准。目前,人工智能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成为社会共识,但http://www.bjhwtx.com/h-nd-195063.html
8.AI专题5个策略,让人工智能教育真实有效落地课程资源短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应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因为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课程在构建过程中,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课时的安排和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遴选、课程评价和综合教学场建设等方面,都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分歧。如有的学校将大学的人工智能课程稍加梳理就搬到了中小学,各种复杂https://m.zxxk.com/article/794589.html
9.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节选(2017年版)依据我国基础教育的国情,借鉴国际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参照先进课程体系的设计思想和已有经验,调整和优化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模块,提高课程标准的前瞻性。 4.依据信息技术学科的自身发展特征 依据信息技术学科理论性、工具性和实践性并重的特征,设计活动情境,注重学生在项目中学习;依托快速发展与日益更新的信息技https://www.jianshu.com/p/e61d2f4e9ffb
10.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通用49篇)《2022年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从六个板块进行阐述,分别是: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课程实施。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对核心素养的要求,既重视与小学科学课程和高中化学课程的衔接,又关注与义务教育阶段其他有关课程的关联。精心选择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化学课程内容,注重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https://www.yjbys.com/xuexi/xinde/3033992.html
11.引擎设计范文12篇(全文)[4]刘绍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必修4[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03-107 基于THML5移动智能引擎设计 第12篇 网站访问过程中客户端对服务器发出的请求导致服务器压力增大, 解决服务器压力瓶颈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技术是HTML5, 通过HTML5和JS的结合, 逻辑处理的大部分转移到客https://www.99xueshu.com/w/ikeyzwntrxhh.html
12.人工智能实验学校申报材料.docx总结与思考小学人工智能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完善,需要政府、科研院所、中小学校及大家共同努力,进一步切实推进人工智能课程建设。具体说:第一,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课程的顶层设计,制订好课程标准并快速推广中小学生人工智能课程的实践。第三,积极引进外部资源和技术力量,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深度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的教育技术平台,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32963879.html
13.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版)(共63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版目录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一课程性质信息技术作为当今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网络强国的战略支撑,信息技术涵盖了获取表示传输存储和加工信息在内的各种技术,自电https://www.zhuangpeitu.com/article/56943251.html
14.基于新课标的小学人工智能教学设计探微《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施行带来许多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给近年来备受重视的人工智能教学提供了改革契机,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笔者在调查分析小学人工智能教学现状并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重点就新课标理念下如何做好小学人工智能教学设计这一关键问题展开探究https://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ZSZJ202403013.htm
15.人工智能强势来袭,中小学校如何开展编程教育人工智能物联网但目前普通高中统编版人工智能教材还在统筹编写阶段,并且,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素养教育、信息科学课程的标准,目前也还未明确出台。记者走访发现,多地中小学老师在教学中多是沿用之前的信息技术教材,或者根据自主需要加入相关内容,编写人工智能课程读本等。 https://www.17aiot.com/ai/6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