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中小学课堂的整体建构

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中小学课堂,是贯彻党和国家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客观要求,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现实之举。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指出:“创新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课堂是培育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的主要场所,更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阵地。目前,学术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的研究成果中,关于“为何进”的问题进行了多维阐释,取得了系列成果,但关于“何以进”“如何进”等问题的整体研究相对薄弱。本文认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中小学课堂,不仅要在观念上把握好“为何进”的理论问题,还要在实践中把握好“何以进”“如何进”的路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就要遵循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以及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中小学生成长发展规律,从优化理念、直面问题、机制构建等层面加以推进,更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眼入脑入心。

一、优化理念: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中小学课堂的常态化

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中小学课堂的理念,目的在于解决好为何“进”、为谁“进”以及怎么“进”等问题的思想观念的总和。理念的优劣,往往直接影响着进度与实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中小学课堂不是为“进”而“进”,而是通过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的价值理念,不断增强其统领功能,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中小学课堂常态化的理念。进中小学课堂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作用,特别是要将其丰富内涵与时代精神贯穿于教书育人全过程。当前阶段的关键在于,要深入教书育人的具体环节之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情境、教学层次全面优化,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功能常态化。

(一)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加强引领

(二)教学情境:优化环境、营造氛围

(三)教学层次:因人而异、循序渐进

二、直面困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中小学课堂的主要问题

中小学课堂是学校立德树人的主阵地之一。当前,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还面临不少困境。而如何面对这些困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并不断优化中小学课堂教学,强化“教育发展,德育优先”的育人理念,是各个学校需要认真面对的重要现实问题。

(一)缺乏多课程的协同教育机制

(二)缺乏丰富新颖的教育方式

(三)缺乏与实际结合的教学内容

三、构建机制: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中小学课堂的有序运行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中小学课堂融合机制的现实关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中小学课堂融合机制的构建重在“融合”二字,即要将“融合”作为其关键环节。不仅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融合课堂过程中的生成与覆盖,而且注重融合机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中小学课堂成效的反馈与评价。这意味着教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理念、要求等要素融合到教育教学实践之中,“用自身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中小学课堂机制,其目标在于通过深度融合,营造“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的教育教学氛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理念、要求转化为中小学生的自觉行动。为此,要在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中小学课堂的融合机制上下功夫。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中小学课堂融合机制的主要类型

哪些类型的课堂能有效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基本内容这也是本文需要解答的重要问题。从大的层面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中小学课堂可分为理论课堂和实践课堂两类:在理论课堂方面,主要包括德育课堂、“学科德育”课堂和自然科学课堂;在实践课堂方面,主要包括校园实践课堂、校外实践课堂和网络实践课堂。

1.理论课堂方面:德育课堂、“学科德育”课堂和自然科学课堂

本文所指的理论课堂,主要包括德育课堂、“学科德育”课堂和自然科学课堂三大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中小学课堂不仅依靠在德育课堂上来完成,而且需要其他理论课程的协同配合,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中小学课堂的实效性。

首先,德育课堂是培育中小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充分发挥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需要将转化思维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也就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体系转化为德育课程的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和学生信仰体系。通过向教材体系的转化,应对和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比如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观念融入德育课程的具体章节,并将其作为章节重点内容在课堂上详细展开。通过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应对和解决“怎么教”的问题,譬如通过构建教学模块、开展项目化教学、优化教学载体等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研究宣讲同中小学生身心特点、成长规律相结合,用学生易于接受的表达方式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蕴含的真善美。通过向学生信仰体系的转化,应对和解决“为何教”的问题。如通过树立问题意识,将“书本知识转化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外化到学生思想道德行为中,凸显教学的问题性是积极有效的方式”,引导中小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其次,“学科德育”课堂是培育中小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拓展。如何落到实处需要做好三个“着力”并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一是要着力增强其他学科教师开展宣传教育的责任意识。这些教师不仅是学科教师的身份,也肩负着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任。不断强化这些教师的责任意识,有利于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进中小学课堂的力度和效度。二是要着力增强其他学科教师的问题意识。其他学科教师应根据世情、国情、社情的不断变化,立足中小学生成长环境、性格特点、学习需求、职业意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理论内涵、实践导向与现实情境和中小学生实际深度融合,以拓展中小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其判断力。三是要着力增强其他学科教师的导向意识。从内容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和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内容”。其他学科教师不仅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来看待,更要身体力行,坚持内容为核,真正在课堂上领会好、讲解好、传播好、弘扬好,实现知识性与价值性的有机统一。

再次,自然科学课堂是德育课堂的有益补充。自然科学课堂通过引导中小学生认识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引导其在认识和把握自然界运行规律的基础上,更好地掌握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水平。这意味着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课程的教师,不仅要教授好本专业、本课程的基本知识,也要在教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锻造中小学生的责任意识、工作态度、岗位担当和敬业精神。正如有学者所言:各个学科课程与教学活动应当深入挖掘、自觉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切实把课堂教学作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丰富课堂教学的价值内涵,把素质教育改革推进到一个新阶段、新领域。

2.实践课堂方面:校园实践课堂、校外实践课堂和网络实践课堂

“理论教育要结合实际进行,有实践环节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中小学课堂既要立足于理论课堂,也要延伸到实践课堂,打造全方位、立体式的教育模式,从而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中小学课堂取得实效。本文所指的实践课堂主要包括校园实践课堂、校外实践课堂和网络实践课堂三大类。

首先,校园实践课堂又可以分为校园文化建设实践课堂与课内实践课堂两个方面。课内实践课堂是通过案例教学、小组活动、情境教学等方法开展互动式、研讨式教学活动的实践教学课堂。校园文化建设实践课堂是一种借助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组织活动等载体来实现育人目标的校园实践课堂形式。在物质文化载体上,主要通过校园文化景观、宣传栏、校史馆等物质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基本内容融入其中,使校园人文景观达到兼具使用、审美、教育于一体的功能;在精神文化载体上,要聚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使命,立足学校自身的办学历史、办学定位、办学特色,提炼校园文化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汇点,从而营造诚信友善、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在组织活动载体上,要充分发挥校园中社团的引导作用,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文体科技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以及党的重大节日主题教育活动,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丰富内涵贯穿其中,引导中小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与践行者。

其次,校外实践课堂是通过挖掘和运用社会资源以培养中小学生实践能力的实践课堂形式。其意义在于有效弥补理论课堂与校园实践课堂空间不足的问题,将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场域扩展到社会这个“大课堂”。例如,通过开展社会公益服务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参观革命战争遗址、革命先烈故居、革命历史博物馆等,将爱国、诚信、友善等融入系列活动之中,有助于丰富中小学生的社会阅历与生活体验,培养其爱国情感与责任意识。再如,通过开展劳动教育,将劳动精神“与国内外重大事件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培育中小学生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与价值取向,增强学生对“爱岗”“敬业”等价值观念的自觉践行,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再次,网络实践课堂已然成为实践课堂的重要形式。在普及互联网的背景下,网络实践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中小学课堂的必然选择,具体可从两个方面加以推进:在思想认知方面,网络实践课堂应围绕“如何使用网络”“应具备什么样的媒介素养”等话题展开,引导中小学生理性认识网络——既要充分运用网络空间资源搜索便捷、教学内容丰富的优势,又要警惕网络空间各种信息鱼龙混杂、各种思潮甚嚣尘上的弊端,增强学生的辨别能力,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基础;在网络平台建设方面,网络实践课堂应集中建设一批集思想性、教育性、活泼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资源库,这些主题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既要有讲授本课程的名师参与,也要有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学生参与。通过多方参与、集思广益,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再是外界强加的负担,而是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自觉选择”,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提供共享资源。

THE END
1.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课程教学 小学课程 国家优质课程资源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一至二年级 三至四年级 五至六年级 初中课程 国家优质课程资源 七到九年级 高中课程 国家优质课程资源 高中学段 基础性作业 2024年精品课遴选 教师备课授课 体育 更多 美育 更多 劳动教育 更多 课后服务 更多 教师研修 更多 家庭https://www.zxx.edu.cn/
2.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智慧中小学 客户端下载 手机版 Pad HD版 桌面端首页 推荐 德育 课程教学 体育 美育 劳动教育 课后服务 特殊教育 教师研修 家庭教育 教改经验 教材 地方频道无障碍浏览 登录 注册 应用场景 帮助中心 平台应用 客户端 建议反馈家庭教育观念 家庭教育方法 家庭教育指导 家庭教育大讲堂 音视频永远相信孩子可以更好 家长https://basic.smartedu.cn/family/jyff/catalog?contentId=2ab939f9-c9fc-4516-b0f7-13f8d1a445c1
3.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网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网是由课程教材研究所指导建设,面向课程改革实验区、各级教研部门、中小学校和教师的基础教育课程资源专业平台。旨在为课程改革树立标杆和引领示范作用;为学校提升内涵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教师提升核心素养,实现育人目标。聚焦于一线教师和学校的https://coursechina.cn/
4.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课程教学 小学课程 国家优质课程资源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一至二年级 三至四年级 五至六年级 初中课程 国家优质课程资源 七到九年级 高中课程 国家优质课程资源 高中学段 基础性作业 2024年精品课遴选 教师备课授课 体育更多 美育更多 劳动教育更多 课后服务更多 教师研修更多 家庭教育https://web-bd.ykt.eduyun.cn/
5.教师听课网教师听课网(yanxiuwang.cn)是国内领先的优质课教学视频网站,免费提供中小学各学科优质课、公开课、示范课教学视频、说课视频及配套教案课件,视频包括高中各学科教学视频、初中各学科教学视频、小学各学科教学视频、幼儿教学视频。视频种类涵概优质课教学视频、观摩课教学https://www.yanxiuwang.cn/index.php
6.听课网听课网(tingkew.com)是国内最大的教学视频听课网站,提供中小学各学科优质课、公开课、示范课教学视频、说课视频及配套教案课件。http://www.tingkew.com/wap/
7.[好学网]好学网(huanle800.com)是专门为中小学生所打造的学习资源平台,里面的包含了中小学生所有的教学课程,经过分类细化整理,让你尽快的找到你所需的教材资源,是家长和学生的好助手!https://www.huanle800.com/
8.中小学精品课程平台下载单机100网为您推荐:在线学习app中小学精品课 中小学精品课程app针对全国各地所有的中小学生们使用的,所有的题库都可以让你自己去练习,还有丰富的课程目录让你自由选择,并且初高中所有的数学、物理公式上面也都包含了。 中小学精品课程平台介绍 面向全国中小学生教育教学的高清视频教学课程辅导宝典,是一款根据全国版本(http://www.danji100.com/app/161609.html
9.学科网学科网是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致力于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为教师提供优质的试题、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内容涵盖K12领域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全部学科学段,服务教师教学教研,服务家校协同育人。https://www.zxxk.com/
10.教育部发文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提出5方面举措二是丰富课程教学资源,着力解决教学辅助资源不足问题。遴选推出一批思政“精品课”,加强优质教学辅助资源包和活页、讲义等资源建设;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机制,建立一批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拓展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功能,促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解决教师兼职比例过高、专业能力不够强问http://www.xinhuanet.com/edu/20221111/676fb7e4197547619c24d58e73f5d992/c.html
11.中小学数字化教学官网义务教育历史新教材的特点和教学建议 PrevNext 1234 名师引领 桂立成:信息技术支持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 江爱国:数智时代物理实验教学新探索 曹培杰:从经师到人师,新时代教师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北京中学校长夏青峰:教育要处理好这3组关系 创新课程 https://zxxszhjx.pep.com.cn/
12.教育部公示!这些中小学课例入围部级精品课本届精品课活动在原有学科课程基础上,新增了特殊教育、实验教学类别,通过逐级遴选精品课,形成了较为灵活的优质资源遴选更新机制,能够源源不断地更新、丰富国家平台课程,满足教师对优质课程教学资源的需要。 作者:焦小新 下一步将把部级精品课作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优质课程资源的组成部分,强化资源推广应用,指导各地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401/t20240125_2111149040.html
13.小学语文小学作文[诗词名句]关于静心的诗句 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诗词名句]描写梅花的经典诗句 关于梅花的诗词名句有哪些 [诗词名句]描写花香的诗句 [诗词名句]关于重阳节感恩老人的诗句 [诗词名句]边塞的诗句经典 [诗词名句]寒露的唯美诗句 (精选)寒露的诗句 https://xiaoxue.ruiwen.com/
14.小学语文资源网小学语文资源网【部编版】(名师设计。精品荟萃)小学语文1-6年级:名著导读ppt课件(158份)07-20 【超大资源】(部编版)小学语文1-6年级阅读教学课程集锦(PDF版,111部打包)07-20 【超大资源】(部编版)小学语文1-6年级写作教学课程集锦(PDF版,234部打包)07-20 【终极之战】2024年中考(全七科)最后一套:押题预测卷(PDF原卷版http://xy.eywedu.com/
15.破题应试教育,中小学课程方案标准大调整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推进素质教育,但多年来应试教育问题仍是困扰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此次对中小学课程方案、课标的调整将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中小学教材内容、教师教学重点、考试命题方向都将随之而动,应试教育问题或将得到破解。 教育部教材局一级巡视员申继亮告诉南都记者,本次义务教育课程修订过程中,特别重视https://news.southcn.com/node_17a07e5926/6287df88df.shtml
16.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常出考点1.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地方课程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经济、特点和文化发展等实际情况而设计的课程,它是不同地方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反映了地方社会发展状况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地方课程对该地方的中小学课程实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它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https://www.zhaojiao.net/index.php/beikao/show-43.html
17.中国传统艺术融入中小学美术教学之实践内容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艺术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5.胡知凡.核心素养与世界中小学美术课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2020. 6.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7.王大根.核心素养在美术教学中的落实[N].中国美术报123美育·艺教 https://tpd.xhedu.sh.cn/cms/app/info/doc/index.php/91676
18.上海中小学全部调整为线上教学,空中课堂用户指南发布,课程免费附摘要:空中课堂的课程均为免费。 根据最新疫情防控有关部署,为确保广大师生安全和健康,经研究决定,今天(3月12日)起,上海中小学全部调整为线上教学,幼儿园、托儿所停止幼儿入园,各类培训机构和托育机构不得开展线下培训和托育服务。今天,上海市教委发布上海空中课堂用户指南。该用户指南主要用于帮助全市教师、家长、学生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do?id=460531
19.爱学堂国内领先的中小学MOOC平台爱学堂是国内领先的K12教育、中小学MOOC平台,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基础教育频道,打造一种中小学在线“同步教材+趣味+动漫+个性”的学习视频,给孩子优质的在线学习体验,从此让学习更美好!咨询:4009106555https://www.aixuet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