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初中历史教育教学叙事,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知识储备与教学顺序
二、教学案例分析
为了更直观地阐述知识储备与教学顺序之间的关系,现以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海水运动”为例进行分析[3]。水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纽带。本章以地球上的水循环开始,介绍了地球表面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最后以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结束。“人水关系”成为构建本章知识主体的脉络。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是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的要素之一,所以本课在本章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和理解的难点之一。
三、教学目标的设定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本课主要围绕以下三方面目标展开。
2.过程与方法。①创设问题情境,结合之前所学的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归纳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锻炼学生发现、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②通过案例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使用地图、知识迁移与类比、思维综合的能力。
3.教学重点。①运用气压带、风带解释世界表层洋流成因,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和模式。②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四、教材分析
五、小结
由于初中地理中对洋流这部分的知识涉及较少,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并没有世界表层洋流系统的概念。因此本次课在教学顺序上对原教材进行了一定调整,先进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知识和案例的介绍,再转到洋流的成因、动力机制和模式的总结。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洋流系统模式,学习如何利用洋流的性质和特征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和灵活掌握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一、虚拟仿真实验概述
二、虚拟仿真实验的教学应用
1.利用虚拟仿真实验探究电路短路问题
电路短路问题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虚拟仿真实验通过虚拟电学工具箱,增强了学生对于短路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保障解决变式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下为实验环节演示:
实验环节1:观察电源短路现象
第一步通过虚拟电学工具箱提供的电源、电表、开关、保险丝等组件,使用鼠标拖动组成一个短路电路;第二步将电源两极直接与开关两端相连并打开开关,(提问学生“将会出现什么现象?”)观察现象;第三步连接电流表(提问学生“将会出现什么现象?”)观察现象。通过实验演示,第二步中会出现“干电池短路”的警告语,第三步则会出现电流表超出最大值的现象。这一环节的虚拟实验使学生体验电源短路并了解电源短路会造成极大电流出现并烧毁电源、引发火灾的事故。
实验环节2:电源短路后的保护措施
第一步在已短路的电路(连接电流表)中串联保险丝并打开开关(提问学生“将会出现什么现象?”)观察现象;第二步得出结论,即保险丝断裂,电流表数值归零。这一环节的虚拟实验使学生认识串联保险丝是防止电源短路的措施之一,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展示闸刀开关、空气开关等防止短路的组件。
实验环节3:认识用电器短路现象
第一步组建串联电源与灯泡和并联电源与灯泡的电路,先打开串联开关,后打开并联开关(提问学生“将会出现什么现象?”)观察现象;第二步观察实验现象,即串联开关打开后两只灯泡均发光,打开并联开关后一只灯泡熄灭,另一只亮度增强;第三步向学生提出“为什么一只灯泡熄灭了而另一只却变亮了?”、“熄灭的灯泡被烧毁了吗?”“这种操作是否安全?”等问题并鼓励思考。这一环节的虚拟实验使学生认识用电器串联时,若其中某一用电器短路,则整体电路电流增大、可能烧毁其他用电器或者其他用电器使用不正常。
实验环节4:并联电路的短路现象
第一步组件两组并联电源与灯泡的电路,打开开关,(提问学生“将会出现什么现象?”)观察现象;第二步观察现象并得出结论,即并联电路中,若其中某一用电器短路,则其他用电器都不正常工作同时烧毁保险丝。这一虚拟实验可以使学生发散到多个用电器并联短路时的结论,即并联电路短路情况下所有用电器均不工作;家用电器一般并联使用并安装保险丝,同时需要合理避免电器短路。
2.利用虚拟仿真实验探究闭合电路中的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是拓展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虚拟仿真实验通过虚拟电学工具箱,设计闭合电路中欧姆定律的推导演示环节如下:
实验环节1:推导前的猜想与假设
第一步利用虚拟仿真实验中的虚拟电学工具箱,演示出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亮度现象;第二步演示出相同电压不同电阻下小灯泡的亮度现象;第三步提问如“电流的变化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电压不变,电阻增大,电流有什么变化”等并给出结论,即电阻相同,电压增大的情况下电流变大;电压相同,电阻增大的情况下电流变小。
实验环节2:探究电阻相同情况下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保持电阻不变,通过改变电池个数增大电压值,观察电流的变化情况并记录,得出结论和规律。即:在电阻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始终保持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不变,得出R=U/I的结论公式。
实验环节3:探究电压相同情况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保持电压不变,通过改变电阻的个数增大电阻值,观察电流的变化情况并记录,得出结论和规律。即:在电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电流随着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减小并且始终保持电阻和电流的乘积不变,得出U=IR的结论公式。
三、小结
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所以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可以结合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和传统实验,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通过实验环节的展示,使学生形成模块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将虚拟仿真实验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实验的兴趣和热情。
[1]户永清:在实验教学中引入虚拟实验技术的研究[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当今社会的信息化特征日益显著,新型程序语言层出不穷。在初中VB程序设计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程序言的学习兴趣,还能最大程度地简化教学流程、深化教学效果。
1.初中VB程序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师教学方法落后
通过调查发现技术教师的综合素质不达标,未意识到VB教学方法的重要性。部分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不重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教学方法生硬陈旧。初中生崇尚个性化生活,爱好新鲜事物、因此非常容易对毫无生机的VB课程产生排斥感。综上所述,教师若想彻底改善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对程序设计课程的兴趣,则必须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选用合理先进的教学方法。
1.2学生对VB程序设计的学习兴趣较低
初中生的心理素质相对较薄弱,在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后容易对自身提出质疑,从而逐渐丧失自信心。部分初中生没有及时解出某道数学题的答案,便开始怀疑自己的智商是否存在问题,在发现周围同学较快得到答案后便产生自卑心理,错误地认为自己“不是块学习的料”。在VB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笔者便经历过类似事件,一些学生未顺利解出课堂习题便认为自己不适合学习VB程序语言,降低了对VB程序设计的学习兴趣,在今后遇到VB程序设计问题时便会产生“题目好难,我解不出来”的错觉。
2.初中VB程序设计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
3.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策略
3.1如何选取教学案例
VB程序设计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应当保障所选取的教学案例的质量,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相应的基本原则。通常情况下,教师所选取的案例应当贴近生活,能够让学生产生亲切感、认同感。教学案例要服务于实际教学工作,脱离了课堂的教学案例非但难以提升教学质量,反而可能挫伤学生对VB程序设计的学习兴趣。案例的选取必须要抓住教学重点与教学目标,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接受能力,尽量将大的学习任务分解为小的学习任务,避免赋予学生过大的学习压力。
教师应当做好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工作,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困难之处,征询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与建议。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的过程中应当多征求学生的意见、多了解学生的看法,如此不仅能够强化学生自身的关系,为日后的教育工作提供便利,还能最大程度地提升教学案例的合理性,使得教学案例成为教师满意、学生喜爱的教学利器。
3.2采用趣味性强的教学案例
3.3采用贴近生活的案例
就目前情况而言,一些初中生并不了解VB程序语言对实际生活的益处,换言之是这些学生认为VB程序语言是空泛的、无用的,对实际生活没有帮助。为了让学生意识到VB程序语言对实际生产的作用,改变他们对VB程序设计课程的错误看法,教师应当选取或者设计一些贴近人们实际生活,与初中生其他学科联系密切的案例,从而激发初中生对VB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兴趣。在讲授“判断结果”这一概念时,笔者便选取了“手机解锁”这一生活案例。笔者对学生们说:同学们,分支结构中的“判断结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而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需要进行判断,我们可以判断一件事情的对错,而程序同样可以判断人们某个行为的对错。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现在你们大多数人都拥有智能手机,屏幕锁是保护手机安全的重要程序,屏幕锁分为指纹解锁、密码解锁以及图案解锁等类别,同学们的指纹、输入的密码以及绘制的图形等是解锁手机的关键信息,如果同学们正确地输入了上述信息,则手机能够被顺利地解锁,而如果所输入的信息有误,则程序会提醒你信息有误,这便是常见的判断结果。
3.4关于用好案例教学法的几点建议
③做好分层教学工作。客观上看,个体之间存在着智力差异,部分学生的学力有限,碰到稍难的问题便不知所措,而一些学生则非常享受VB程序设计学习的过程,较容易解决一些困难的习题。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分层教学工作,为有天赋的学生提供更加高深的案例,让这些学生接触相对复杂的计算机语言理论,进而最大程度地发掘天赋型学生的潜力。对于那些学习程序语言较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相对简单的案例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及时解决学生的困惑,在学生取得学业成就后及时对其进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与对VB程序设计课程的兴趣。
4.结语
新的发展形势下在初中推行VB程序设计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普及信息技术,能够为国家发掘、输送大量的信息技术人才。为了做好初中VB程序设计教学工作,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在课堂中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主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从而促进信息技术教育事业的长足进步。
【参考文献】
[1]陶兴荣.机器人教育可促进程序设计教学[J].教育与信息化,2011(02)
[2]韩志彪.浅谈初中程序设计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2(35)
1、历史故事引入初中历史教学的必要性
我们经常引用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0无疑是有理论基础的。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个性意志倾向胜,指对某种事物所抱有的积极态度和特殊倾向,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布鲁纳曾指出人的心理生活中存在两种本质不同的思维模式,即例证思维和叙事性思维,前者是哲学、逻辑学、数学等科学的思维方式,而后者则是关于人类条件、历史和社会生活的思维方式,是依赖于情境的经验。在七八年级学生眼中,数学比历史难学得多,因为他们的思维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叙事性思维,而故事恰恰顺应了这种思维,这也是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心理根源。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如能在学习中感到趣味性,就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而愉快的情绪会使人产生更有效率、更富有创造性的想法和问题的解决方式。对七八年级的初中生来说,学习需要和兴趣越强,学习内容就会越吸引他们,同样学习内容越是符合他们的需要和兴趣,就越是吸引他们深入学习和探索。
因此,将历史故事引入课堂,非常必要和有用,也适合初中七八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它使得教学的内容和过程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启发性,引起他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扩展知识面、提高课堂效率
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靠他的专业技能,另外85%要靠他的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这里的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可以用情商来表示,情商反映了一个人控制自己的情绪、承受外界压力、把握自己心理平衡的能力。如今有许多高校毕业的学生就业后,智商虽然较高,情商却很低,他们的工作能力、心理素质较差,尤其是家境较好的独生子女,他们可以说是/温室里的花朵0,在现实社会容易受挫折加重心理负担。初中学生一般处于12一16岁之间的青少年期。这一时期是人生中较特殊的时期,可以说是/一半是儿童,一半是青年0,是幼稚与成熟并存的时期。初中阶段也是世界观、人生观萌芽的时期,同时又是两极分化严重的阶段行为特征,心理特征不成熟,这一时期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和价值观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2、图示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率
现行初中历史教科书插图、图表、漫画、地图较多,它们生动地再现了历史的具体形象和时代风貌,是历史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运用图示教学法的第一手素材。在课堂上,简单的图片、图表经过巧妙地运用,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率。如教科书涉及的人物事件和诸侯国非常多,尤其要让学生准确记清楚战国七雄的名称和地理位置,以利于后面秦灭六国等内容的学习。对于刚上初中开始接触历史学科的学生来说,如此大的信息量,很容易出现畏难情绪
(二)有助于化难为易,解决难点,突出重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历史知识的过去性、具体性、综合性的特点,为图示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课堂中正确、恰当地使用历史图示,能化难为易,解决难点,突出重点,有效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讲述七年级上册《秦王扫六合》中的秦灭六国时,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先引导学生回忆战国七雄的位置,再出示图示,让学生观察出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是:韩、赵、魏、楚、燕、齐,然后设置问题“通过秦灭六国的顺序,能够说明秦使用了怎样的战略方针?”学生通过观察明确:秦灭六国的战略方针是“远交近攻”。图示把秦灭亡六国的先后顺序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化静为动,既帮学生记忆了“七雄”的位置,又掌握了六国灭亡的顺序,化难为易,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有助于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体系,提高学习能力
课程的现代化越来越要求教学要重视学科结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详细的资料是靠表达它的简化方式保存在记忆里的……除非把一件事物放在构造得很好的模型里面,否则很快就会忘记”。在这里,“构造得很好的模型”就是指我们通常说的学科的基本结构。布鲁纳还提出,任何一个学科有基本结构,不管教什么学科,都要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这里的“基本结构”就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基本规则。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这就是知识网络或知识体系。学生只有掌握了历史知识体系,才能最终做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四)有助于教师理清上课思路,提高教学能力
教育工作者都知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新课改后,初中历史教科书的难度降低,对教学要求却更高了,这对广大教师是一种挑战。教师要做到“授之以鱼”,乃至“授之以渔”,首先自身必须具备很强的理解掌控和驾驭教科书的能力。
结语:
文史结合法是初中历史教学的必经之路,历史教学不能只依靠自身的知识进行全部教学,必须进行学科整合,最好的整合学科就是文学,虽然在笔者的历史教学中还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是在笔者的尝试中,发现学生真的很喜欢这种教学方式。
[1]朱汉国,王斯德.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4]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通过多年的高一历史教学工作,对刚从初三毕业升上来的同学,对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模糊不清,思想上放松,上课随便,作业马虎,不知不觉中养成随便个性,学习态度不严谨,深入探究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欠缺。通过多年反思之后,我觉得上好第一课,从第一课寻找与初中历史不同之处,让学生知道高中高在哪里、应该如何才能把握好这个高、尤为重要。为了更好让学生把握好它们的区别,我准备了人教版七年级《夏商西周的灭亡》,先让学生复习这版块的内容。然后对照这高一第一课看《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这样做的目的让学生一目了然,对比起两阶段的知识更有直接性、实践性、探索性。我用“你觉得两课内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通过把握下面几方面来区分好初高中历史不同点,从而使教与学得有的放矢。
一、从难度看:初中简易,高中深细
二、从内容看:初中重事、高中重理
作者:刘琼单位: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霖田高级中学
3.忘带钥匙崔亚博
4.踏雪谢凌志
5.我爱我"家"俞虹莺
6.挂吊针记杨世宏
7.让青春的翅膀随梦飞翔——学生工作侧记徐忠奎
8.才女好色魏晓婷
9.经典的生命力散文选刊(理论版)崔海亮
10.元代文人生命之歌——散曲龚永标
11.余秋雨"从历史怀疑主义到历史参与主义"之评析沈韬
12.试论魏晋诗歌中彰显的侠义精神之嬗变蔺梅芳
13.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吴琳瑛
14.从跨文化视角看翻译语境及其移植赵敏
15.浅谈孔子之"仁"禹慧平
16.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左光华
17.爱国宣言曹希柱
18.新农村文化建设视角下的网吧市场现状与管理张宝珍
19.谈音乐表演艺术的情感体验张昌通
20.美术教学改革初探潘秀妹
21.浅谈中学班级管理艺术姬书明
22.浅析中学生行为习惯的规范化廖德珍
23.浅议张叔良与近代苏州报业庞红舟
24.救救孩子——对开展生命教育的几点认识曹木
25.畅想大学生思想素质工作体系的提高刘孟荣,王亚
26.春风拂面杨柳青细雨润心桃李开——浅谈班主任的情感教育艺术姚长猛
27.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个学生一个世界——新课程改革下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聂红
28.我国服装品牌发展与运作模式初探张朝阳
29.刍议交际用语牵手高考试题陈秀红
31.对等腰三角形分割问题的教学研究与反思高兴平
32.行动为导向教学模式下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初探窦俊霞
33.情感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丁红
34.揭开作文神秘的面纱李小萍
35.素质教育理念下的中学政治新课改赵爱红
36.新课改理念下中学化学有效教学的策略丁红
37.巧用留白艺术,昭显语文个性林建国
38.探究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教学张冬梅
39.数学教学离不开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刘献龙
40.巧析古诗词刘华
41.赏析创新示范课《乡愁》谭正坤
42.寻异路探古文胜景——高中文言文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王瑞红
43.散文选刊(理论版)英语教学与文化意识培养王秀琴
44.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白静
45.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马庆明
46.浅谈语文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张荧
47.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初探秦浩
48.探究如何提高高中英语写作能力赵会霞
49.试论体育的智育功能陈长义
50.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科学素质教育崔文华
51.中考作文复习的现状及应对策略浅探朱咏菊
52.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作用赵鑫源
53.整一块菜地,播下数学的种子于士春
54.浅析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兴趣培养韩静
55.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思索黄学勤
56.新课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两种类型郑民生
57.浅谈语文课堂的素质训练尹娜娜
58.浅谈如何解决学生习作中的汉式英语郭凤娟
59.如何培养职专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刘玉红
60.浅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刘爱霞
61.浅谈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杜丽丽
62.语文活动课的探索任广丰
63.巧用多媒体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王会超
64.浅谈新课改下的化学课堂设计孙造
65.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愉快教育张志强
66.浅谈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培养刘复建
1.怎一个"情"字了得——说刘云散文仵从巨
2.走进三毛的真情博爱世界刘丽丽hHTTp://
3.自我沉沦的代价——论毕飞宇近作中女性的悲剧命运郭廷梅
4.爱的味道——比较阅读《致橡树》和《我愿意是急流》李雪
5.生命的赞歌——谈金波童话陈曦
6.不能承受生命之重——诗歌《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读后任敬伟
7.论文学创作中的作家创作陈曦
8.再读《风波》:叙事运动节奏中叙事意味的彰显王凤玲
9.悠长的忧,悠长的美——论《故乡》的美学风格张开翔,李亚欣
10.挪威的森林谢凌志,曾海
11.落后的世情韩松
12.我家宝贝初长成张荧
13.浅谈利用图书馆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李荣莉
14.评估在图书馆管理中的作用钟惠荣,韦武
15.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张帅,钟会菊,刘凌云
16.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互动合作张燕
17.新课标下的音乐教师评价方法初探周恩莲
18.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和改善途径曹宇,贾绍宁,史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