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通过自身体验、阅读感悟、小记者提问和采访、讨论、提建议等活动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关心体谅父母的情感。
4.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体谅父母的辛劳,管理好自己,用自己的行动体贴父母。
教学难点:管理好自己,用自己的行动体贴父母。
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从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他们经过前三年课程的学习,在对父母的情感上有所发展,已形成了一些初步的爱父母意识,对人和事物的认识逐渐摆脱形象思维的特点,初步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再根据以上教材分析,为此,确定以下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学生课前观察和体验父母工作和生活的辛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的一日三餐是谁做的?生:爸爸妈妈。
师:除此以外,爸爸妈妈还为我们做了什么?生自由回答。
师:爸爸妈妈为我们付出很多,很辛苦!今天我们就来体会一下爸爸妈妈有多辛苦。
二、讲授新课
(一)活动与探究一:想一想,看一看
1.生阅读教材P24页三幅图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你有没有在家帮父母做个家务活?
你是否体会过父母做这些家务活的辛苦?
(二)活动与探究二:看一看,说一说
1.生阅读教材第25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和父母在一起时,你留意过他们在做什么吗?
你从哪里感受到小娟爸爸的辛苦?
(三)活动与探究三:看一看,议一议
1.生阅读教材P26页三幅图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父母工作的辛苦体现在哪里?
你有没有和父母一起去上过班了?
师小结:事先了解爸爸妈妈上班了,地方有什么规定和要求。特别要记住哪些是不能做的。在爸爸妈妈自己工作的时候,仔细观察。要注意安全,讲礼貌。
(四)活动与探究四:想一想,说一说
1.生阅读教材第27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通过上述采访,你能看出什么?
3.生完成教材P27空格内容,师指导、补充。
(三)课后实践:自己选择其中一项完成
1.如果要对父母的工作进行一次采访,你想提哪些问题呢?完成教材P28内容。
2.根据父母一日生活做一份生活小报,制作墙报,进行展览。
第二课时
(二)探究与发现
活动一:我能管好自己
1.录音介绍:
图片1:学校里,我把学习用品带齐,就不会麻烦家人给我送了!
图片2:在家中,我不能吃这么多冰糕,不然肚子一疼,家人又得为我操心了。
图片3:小亮,别走,在我家再玩一会吧!
不行!回家晚了,家人会担心的!
你觉得他们是怎么做到不让家人操心的?
2.你有过类似的情况吗?你认为怎么做才是管好自己?
师总结:确实向大家说的那样,我们把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管好,就是少给父母添麻烦,就是为父母分担了。
活动二:换位思考理解父母
1.学生扮演楠楠生病的场景
采访:a.此时此刻,你作为家长,面对这样的事情你有什么感受?你的心情怎么样?
2.那么,遇到这样的事情,怎么做就是不给父母添麻烦?
3.第三幅图P30王鑫买复读机,这会给妈妈带来的麻烦事什么?
4.联系生活,想一想,我们在平时给父母无意中增加了什么麻烦?
师总结:了解了前面三位同学的事情,大家现在静下心来想一想,你无意中给父母增添了什么麻烦?今后应该怎么做?老师相信,这节课之后你懂得了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问题,体谅父母,不给父母添麻烦。
活动三:为父母排忧解难
1.张小宇陪奶奶散步,他的父母有什么感受?
师:我们已经长大了,如果我们能做的更好,父母就可以少为我们操心了。
3.如果早上能按时起床,父母就可以。
如果自己会洗自己的衣服,整理自己的房间,父母就可以。
如果放学后我又快又好地完成作业,父母就可以。
如果我会,父母就可以。
师总结:孩子们,请让这些设想变成实际行动!让我们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会帮父母分担,做懂事的孩子吧!
4.《中小学生守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三)师总结:让我们好好体会父母的辛劳,懂得少让父母为自己操心,用管理好自己的行动体谅、体贴父母。
(四)实践作业:“我的事情我来做”记录表,班会评选“自立之星”。
教学目标:
4.通过自身体验、家务擂台赛、阅读感悟、小讨论、学习交流会等活动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承担家务活的积极性。
5.进一步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的意识和情感,培养学生家庭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从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他们经过前三年课程的学习,在对家庭的情感上有所发展,已形成了一些初步的爱家庭、做贡献的意识,对人和事物的认识逐渐摆脱形象思维的特点,初步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再根据以上教材分析,为此,确定以下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学生做家务的视频或照片,衣服,书架
一、游戏导入:“我来比划你来猜”。
师:刚才大家比划的这些都是我们在家里做的家务活,那家务活除了这些还有什么?
这么多家务活,你平时在家里都做过哪些家务?
师:听了大家说的,能看出来大家在家中确实做了很多的家务活,做家务的本事也在不断的提升,老师真为你们骄傲。
二、探究交流
(一)活动一:家务展示会
小组合作
活动要求:A.按照平时的做法做一做自己小组的家务
B.小组内聊一聊做这项家务的技巧和心得。
C.活动时长:3分钟
小采访活动:
师:看了他们的成果,你们有什么想问的?或者你特别想采访哪一组?
还整理过什么?教教大家你是怎么整理的?
师:刚刚在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同学都可以评为我们班的家务小能手。我们班的家务小能手可不止这些同学,让我们跟随视频看看他们在家中的优秀表现。
视频展示生活中做家务的过程
4.做家务的好处
播放录音:我先淘米煮饭,等家人下班回来做晚饭就轻松了。
我每天放学后负责喂家里的小羊,慢慢知道了小羊的习性。
我经常扫地,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为家人带来了干净的空间。
小组讨论:回想一下,自己在做家务的过程中有哪些收获呢?
师总结:就像大家说的,做家务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成年后的生活打下良好基础,可以增进对父母的理解,能够提高生活技能,让人自信。我们要尝试着做家务,不仅能够减轻大人的负担,而且在动手做的过程中,还会促进我们的成长!老师知道有人愿意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并且做的非常出色,但也有人有不同的想法,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做法
活动二:我愿做家务
1.播放课本35页录音:
提问:你怎样看待他们的行为?
(这些孩子都让谁帮他?(父母)
他们觉得做家务是谁的事情?(父母)
你如果是父母,还能听到什么话?
为什么会有我们听到的这些话?)
师:这些学生都认为做家务是大人的事情,他们是孩子,做家务跟自己没有关系,那你觉得做家务只是大人的事情吗?你的依据是什么?
2.《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9条中明确规定: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衣物用品摆放齐,学会收拾房间、洗衣服、洗餐具等家务劳动。
3.静下心来想一想,家务活应该谁来做?你身上有上面同学的影子吗?
如果没有,老师为你们点赞!如果有,请你从今天开始,做出改变,不当小公主,也不做小皇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因为作为家庭中的一员,我们有义务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为父母分担。
活动三:观点对对碰
师:做家务好处多,它不但能减轻父母的负担,还能促进我们的成长。可是据老师的了解,我们在生活中总是能听到这样的话。让我们进入观点对对碰。
1.同桌讨论:你想对下面这些观点说些什么?
b.我家都是爸爸妈妈和钟点工阿姨做家务,根本不需要我做。
c.天天干活,太累了!
三、总结与拓展:从大家的讨论中我们知道了,这些理由都是大家不愿做家务的借口。其实做家务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的难,只要你愿意去做家务,想做家务,老师相信你也一定能做好,也能成为家里的家务小能手。
这也是《中小学生守则》第3条:勤劳笃行乐奉献。自己事自己做,主动分担家务。对我们的基本要求,我们要用它来时刻规范我们的行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热爱劳动”的传统美德,希望这样的劳动美德能扎根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并在我们每个人的手里散发出更耀眼的光彩。
四、课后实践:为了培养学生主动做,愿意做的劳动习惯,制定了“家务记录表”,班会课交流做家务经验。
一、情境导入
1.师:有时我们确实想帮家人做些家务活,但家人对我们不放心等等,不让做,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讲授新课。
(一)活动与探究一:想一想,说一说
1.生阅读教材第36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大人为什么不让我们做家务活呢?
你有过那次的烦恼吗?说给大家听听。
师小结:有时候并不是我们不愿意做家务活,而是大人们不让我们做这个,不让我们做那个。他们总是担心。
(二)活动与探究二:阅读文中第37面的一封信。
1.生阅读教材第37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从这封信中你学到了什么?
你认为有什么好的方法与父母交流?
3.师小结
(三)活动与探究三:想一想,议一议
1.生阅读教材第38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假如你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你会怎么办?
(四)活动与探究四:与“家务活”签约
1.生阅读教材第39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假如有些家务活你不会做,你应该怎么办?
假如可以学,你会向谁学呢?
3.生阅读教材第40页内容。
小组合作,探究问题:除此你知道哪些家务小窍门?
你认为这些家务小窍门对你有帮助吗?
1.播放“家务小妙招”视频。
2.教师总结:我们要尽力料理自己的生活,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大人沟通,争取自理自立、参与家务劳动的机会,坚持做家务。
四、实践作业:为了坚持做家务,签订家务承诺书,班会评选“家务小能手”。
5.这些事我来做
力所能及干家务
与父母沟通
坚持做家务
3.通过自身体验、召开家庭会议、交流园、出点子、演一演、写承诺书、阅读感悟等活动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家庭责任感。
教学准备:PPT课件,学生课前准备家人之间相互陪伴、关心、支持的事情。
一、情境导入:小刚的爷爷生病了,爸爸妈妈都要上班。没有人照顾爷爷,该怎么办呢?
活动与探究一:想一想,说一说
1.生阅读教材第42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你有没有对家庭做过贡献?
你对作贡献保持什么态度?
3.播放视频:父母讲孩子在家的贡献。
师小结:家庭中的每位成员都很重要。家庭的幸福需要每位成员做出贡献。作为孩子,我们也要对家庭有所贡献。
活动与探究二:看一看,想一想
1.生阅读教材第43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你身边有个类似的事情吗?
小组内交流家人之间相互陪伴、关心、支持的事情,
师小结: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是不可缺少的。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陪伴,相互支持,相互关心,就是家庭成员对家庭的贡献。
活动与探究三:说一说,写一写
1.生阅读教材第44页内容(家庭创意)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你对家庭做过哪些贡献?
为家庭做贡献和你的心情怎么样?
3.观看“家庭手工小创意”视频。
师小结:作为家庭的一员,尽管我们的能力有限。但是也可以为家庭事务出主意,用我们的创意和劳动为家庭做贡献吧。
活动与探究四:演一演
1.生阅读教材第45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你认为上述方法怎么样?
你还能想到什么样的妙计?
师小结:孩子是维持家庭亲情的纽带,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为家庭做贡献。
三、总结与拓展
1.《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守则》:体贴帮助父母,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关心照顾兄弟姐妹。
四、实践作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制作家庭小创意,班会交流。
一、复习导入
活动与探究一:想一想,看一看
1.生阅读教材第46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假如没人做家务,朱晓家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家庭生活又会变成什么样呢?
如果出现了上述情况,你会怎么办?
师小结:家是一个特别的地方,这里有爸爸妈妈这样的大人,也有像我们这样的小孩。在家庭中大人要尽的责任,我们年纪虽小,但也要尽到自己的责任
活动与探究二:阅读第47面的阅读角
1.生阅读教材第47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你理解金轩爸爸所说的“负责任的精神”吗?
你认为自己具备这种精神吗?
师小结:家庭责任的承担,不能仅凭一时兴起,需要有负责任的精神,坚持到底的责任。
活动与探究三:看一看
1.生阅读教材第48面阅读角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假如你是文中的主人公,你会怎么办?
师小结:有了为家庭负责任的精神,我们就会处处为家庭着想。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会认为这只是大人做的。
活动与探究四:读一读
1.生阅读教材第48面的阅读角
你有一直承担的家务事吗?如果有,你收获了什么?
师总结:我们要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体会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重要性,能主动为家庭做贡献,尽责任。
三、总结与拓展:《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守则》:体贴帮助父母,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关心照顾兄弟姐妹。
四、实践作业:结合自己坚持的家务记录表,谈谈为家庭做贡献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