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反思(9篇)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商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的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究口算方法的全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

2教学难点:

理解用整十数除的口算算理。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口算。

20×3=7×50=6×3=

20×5=4×9=8×60=

24÷6=8÷2=12÷3=

42÷6=90÷3=3000÷5=

2新知探究

1、教学例1

有80面彩旗,每班分2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

(1)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从中你能获取什么数学信息?

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2)列式80÷20

(3)学生独立探索口算的方法

师:怎样算80÷20呢,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算一算,再说给同桌听一听。

学生汇报:

预设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口算方法:

a.因为20×4=80,所以80÷20=4这是想乘算除

b.因为8÷2=4,所以80÷20=4这是根据计数单位的组成

为什么可以不看这个“0”?(80÷20可以想“8个十里面有几个二十?”)

这样我们就把除数是整十数的转化为我们已经学过的表内除法。

(4)师小结:

同学们有的用乘法算除法的,也有用表内除法来想的,都很好,那么你喜欢哪种方法呢?

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同桌听。

(5)检查正误

师:我们分的结果对不对?请同学们看屏幕(课件演示分的结果)

(6)用刚学会的方法再次口算,并与同桌交流你的想法

40÷2020÷1060÷3090÷30

(7)探究估算的方法

出示:83÷20≈80÷19≈

师:你能知道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吗?你怎么知道的?你是怎样计算的?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生:求83除以20、80除以19大约得多少,从题目中的约等号看出不用精确计算。

师:谁想把你的方法跟大家说一说。

预设:83接近于80,80除以20等于4,所以83除以20约等于4。

19接近于20,80除以20等于4,所以80除以19约等于4。

2、教学例2

(1)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师:谁会解决这个问题?

150÷50

(2)小组讨论口算方法

(3)你是怎么这样快就算出的呢?

a.因为15÷5=3,所以150÷50=3。

b.因为3个50是150,所以150÷50=3。

这一题跟刚才分彩旗的口算方法有不同吗?

都是运用想乘算除和表内除法这两种方法来口算的。

师:在解决分彩旗和刚才的问题中,我们共同探讨了除法的口算方法,(板题:口算除法)口算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口算。

口算练习:150÷30240÷80300÷50540÷90

3、估算

(1)探计估算的方法

师:你能知道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吗?

你能估吗?请先估算,再把你的估算方法与同伴交流,看看能否互相借鉴。

(2)谁想把你的方法跟大家说一说。

(3)总结方法:把被除数和除数都看作与原数比较接近的整十数再用口算方法算。

(4)判断估算是否正确:122÷60=2349÷50≈8为什么不正确?

3巩固提升

1、独立口算

观察每道题,怎样很快说出下面除法算式的商?

如果估算的话把谁估成多少。

2、算一算、说一说。

(1)除数不变,被除数乘几,商也乘几。

(2)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商反而除以几。

3、解决问题

(1)一共要寄240本书,每包40本。要捆多少包?

你能找到什么条件、问题。你会解决吗?

240÷40=6(包)

答:要捆6包。

(2)这个小朋友也是一个爱看书的好孩子,她在看一本故事书。

出示条件:一共有120个小故事,每天看1个故事。

问题:看完这本书大约需要几个月?

问:要求看完这本书大约需要几个月?必须要知道哪些条件,你会求吗?

120÷30=4(个)

答:看完这本书大约需要4个月。

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本节课学习了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商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板书

口算除法

80÷20=

1.与身边熟悉的事物做比较感受百万分之一等较小的数据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据。

2.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并按要求取近似数。

3.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用统计图形象地表示数据。

(二)能力训练要求

1.体会描述较小数据的方法进一步发展数感。

2.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能按要求取近似数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在生活中的作用。

3.能读懂统计图中的信息并能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有效、形象地用统计图描述数据发展统计观念。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信心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2.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

3.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并能按要求取近似数。

4.读懂统计图并能形象、有效地用统计图描述数据。

教学难点:形象、有效地用统计图描述数据。

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

1.哪些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较方便?举例说明。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其中氢原子的直径约为0.0000000001米。

(2)生物学家发现一种病毒的长度约为0.000043毫米;

(3)某种鲸的体重可达136000000千克;

(4)20xx年5月19日国家邮政局特别发行“万众一心抗击‘非典’”邮票收入全部捐给卫生部门用以支持抗击“非典”斗争其邮票的发行量为12500000枚。

1.又一次经历感受了百万分之一进一步体会描述较小数据的方法:与身边事物比较进一步学习了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据。

2.在实际情景中进一步体会到了近似数的意义和作用并按要求取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3.又一次欣赏了形象的统计图并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1)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制作统计图表示这些主要河流的河长情况你的统计图要尽可能的形象。

(2)从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河流的河长与流域面积有什么样的联系?

(3)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出主要河流你认为河流年径流量与河流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系吗?

制作形象的统计图首先要处理好数据即从表格中计算出这几条河流长度的比例然后选择最大或最小作为基准量按比例形象画出即可。

(1)形象统计图(略)只要合理即可。

(2)从表中的数据看出河流越长其流域面积越大。

(3)河流的年径流量与河流所处的位置有关系。

五。后作业:

(一)教学知识点

1、与身边熟悉的事物做比较感受百万分之一等较小的数据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据。

2。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并按要求取近似数。

3、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用统计图形象地表示数据。

(二)能力训练要求

1、体会描述较小数据的方法进一步发展数感。

2、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能按要求取近似数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在生活中的作用。

3、能读懂统计图中的信息并能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有效、形象地用统计图描述数据发展统计观念。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信心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2、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1、感受较小的数据。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

3、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并能按要求取近似数。

4、读懂统计图并能形象、有效地用统计图描述数据。

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

请你用熟悉的事物描述一些较小的数据:大象是世界上最大的陆栖动物它的体重可达几吨。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它的海拔高度约为8848米。

1、哪些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较方便?举例说明。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其中氢原子的直径约为0.0000000001米。

(2)生物学家发现一种病毒的长度约为0.000043毫米;

(3)某种鲸的体重可达136000000千克;

(4)2003年5月19日国家邮政局特别发行“万众一心抗击‘非典’”邮票收入全部捐给卫生部门用以支持抗击“非典”斗争其邮票的发行量为12500000枚。

我们这节回顾了以下知识:

1、又一次经历感受了百万分之一进一步体会描述较小数据的方法:与身边事物比较进一步学习了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据。

2、在实际情景中进一步体会到了近似数的意义和作用并按要求取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3、又一次欣赏了形象的统计图并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1)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制作统计图表示这些主要河流的河长情况你的统计图要尽可能的形象。

(2)从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河流的河长与流域面积有什么样的联系?

(3)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出主要河流你认为河流年径流量与河流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系吗?

(1)形象统计图(略)只要合理即可。

(2)从表中的数据看出河流越长其流域面积越大。

(3)河流的年径流量与河流所处的位置有关系。

1、知识目标:掌握数轴三要素,会画数轴。

2、能力目标: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能说出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知道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3、情感目标: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重点:数轴的三要素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教学难点: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

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去观察、比较、交流。

(一)创设情境激活思维

意图: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自豪感。

2、联系实际,提出问题。

问题1:钟祥二中学校大门南75米是钟祥市统计局,100米是中国建设银行,在她北75米是海韵艺术学校,200米处是中百仓储,请同学们画图表示这一情景。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代表画图演示。

学生画图后提问:

1、马路用什么几何图形代表?(直线)

3、学校大门起什么作用?(基准点、参照物)

4、你是如何确定问题中各地点的位置的?(方向和距离)

设计意图:“三要素”为定向,用直线、点、方向、距离等几何符号表示实际问题,这是实际问题的第一次数学抽象。

问题2:上面的问题中,“南”和“北”具有相反意义。我们知道,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能不能直接用数来表示这些地理位置和学校大门的相对位置关系呢?

师生活动:

学生思考后回答解决方法,学生代表画图。

1.0代表什么?

2、数的符号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3.-75表示什么?100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继续以三要素为定向,将点用数表示,实现第二次抽象,为定义数轴概念提供直观基础。

问题3: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你能描述一下它的结构吗?

设计意图:借助生活中的常用工具,说明正数和负数的`作用,引导学生用三要素表达,为定义数轴的概念提供直观基础。

问题4:你能说说上述2个实例的共同点吗?

设计意图:进一步明确“三要素”的意义,体会“用点表示数”和“用数表示点的思想方法,为定义数轴概念提供又一个直观基础。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学生活动:带着以下问题自学课本第8页:

1、什么样的直线叫数轴?它具备什么条件。

2、如何画数轴?

3、根据上述实例的经验,“原点”起什么作用?

4、你是怎么理解“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的?

学生自学完后,请代表上黑板画一条数轴,讲解画数轴的一般步骤。

设计意图:明确画数轴的步骤,使数轴的三要素在同学们的头脑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同时得到数轴的定义。

①数轴的定义。

②数轴三要素。

练习:(媒体展示)

1、判断下列图形是否是数轴。

2、口答:数轴上各点表示的数。

3、在数轴上描出下列各点:1.5,-2,-2.5,2,2.5,0,-1.5。

(三)小组合作交流展示

问题:观察数轴上的点,你有什么发现?

数轴上表示3的点在原点的哪一侧?与原点的距离是多少个单位长度?表示-2的点在原点的哪一侧?与原点的距离是多少个单位长度?设a是一个正数,对表示a的点和-a的点进行同样的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归纳出数轴上不同位置点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四)归纳总结反思提高

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数轴?

2、数轴的“三要素”各指什么?

3、数轴的画法。

设计意图:梳理本节课内容,掌握本节课的核心――数轴“三要素”。

(五)目标检测设计

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数轴上的点都表示整数。

b.数轴上表示4与-4的点分别在原点的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都等于4个单位长度。

c.数轴包括原点与正方向两个要素。

d.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正数和零。

2、画数轴,在数轴上标出-5和+5之间的所有整数,列举到原点的距离小于3的所有整数。

3、画数轴,表示下列有理数数的点中,观察数轴,在原点左边的点有_______个。4.在数轴上点a表示-4,如果把原点o向负方向移动1.5个单位,那么在新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________。

1、数轴的定义。

2、数轴的三要素(图)。

4、性质。

附:活动单

活动一:画一画

钟祥二中学校大门南75米是钟祥市统计局,100米是中国建设银行,在她北75米是海韵艺术学校,200米处是中百仓储,请同学们画图表示这一情景。

思考:如何简明地用数表示这些地理位置与学校大门的相对位置关系?

活动二:读一读

带着以下问题阅读教科书p8页:

1、什么样的直线叫数轴?

定义:规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直线叫数轴。

数轴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数轴的步骤是什么?

3、“原点”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

练习:

1、画一条数轴

2、在你画好的数轴上表示下列有理数:1.5,-2,-2.5,2,2.5,0,-1.5

活动三:议一议

小组讨论:观察你所画的数轴上的点,你有什么发现?

归纳: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在原点的____边,与原点的距离是____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____边,与原点的距离是____个单位长度。

1、数轴上表示-3的点在原点的_______侧,距原点的距离是______;表示6的点在原点的______侧,距原点的距离是______;两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个单位长度。

2、距离原点距离为5个单位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

3、在数轴上,把表示3的点沿着数轴负方向移动5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则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__。

附:目标检测

2、画数轴,在数轴上标出-5和+5之间的所有整数。列举到原点的距离小于3的所有整数。

3、画数轴,观察数轴,在原点左边的点有_______个。

(一)知识点目标:

1.了解正数和负数是怎样产生的。

2.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

3.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二)能力训练目标:

1.体会数学符号与对应的思想,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符号化方法。

2.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师生合作,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理解负数,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师生互动与教师讲解相结合。

地图册(中国地形图)。

引入新课:

1.活动:由两组各派两名同学进行如下活动:一名按老师的指令表演,另一名在黑板上速记,看哪一组记得最快、

内容:老师说出指令:

向前两步,向后两步;

向前一步,向后三步;

向前两步,向后一步;

向前四步,向后两步。

如果学生不能引入符号表示,教师可和一个小组合作,用符号表示出+2、-2、+1、-3、+2、-1、+4、-2等。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这样的符号的地方很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带有特殊符号、表示具有实际意义的数-----正数和负数。

讲授新课:

1.自然数的产生、分数的产生。

2.章头图。问题见教材。让学生思考-3~3℃、净胜球数与排名顺序、±0.5、-9的意义。

3、正数、负数的定义:我们把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在这些数的前面带有“一”时叫做负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十”(正号)表示正数。

举例说明:3、2、0.5、等是正数(也可加上“十”)

-3、-2、-0.5、-等是负数。

4、数0既不是正,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0℃是一个确定的温度,海拔为0的高度是海平面的平均高度,0的意义已不仅表示“没有”。

5、让学生举例说明正、负数在实际中的应用。展示图片(又见教材p5图1.1-2-3)让学生观察地形图上的标注和记录支出、存入信息的本地x银行的存折,说出你知道的信息。

巩固提高:练习:课本p5练习

课时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能说一说吗?

课后作业:课本p7习题1.1的第1、2、4、5题。

活动与探究:在一次数学测验中,x班的平均分为85分,把高于平均分的高出部分记为正数。

(1)美美得95分,应记为多少?

(2)多多被记作一12分,他实际得分是多少?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物体,认识基本的几何体,数学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新教材教案生活中的图形(一)。

经过比较不同的物体学会观察物体间的不同特征,体会几何体间的联系与区别。

(1)幻灯投影p2的彩图,利用现实生活的背景让学生说出熟悉的几何体(如球体、长方体、正方体等)

(2)展出圆柱、圆锥、正方体、棱柱、球的模型,让学生分别说出这几种几何体的名称。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圆柱、圆锥的共同点与异同点,然后学生回答。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棱柱、圆锥的共同点与异同点,老师巡场指导。

(3)学生回答问题。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答案,并对每一种答案再交由学生共同讨论它的正确性。

(4)幻灯演示,棱柱的两种类型:直棱柱与斜棱柱,一般棱柱仅指直棱柱。

(5)组织学生讨论

如何对以上几何体进行分类:

1)按底面

2)按侧面

学生上台动手将这几种几何体进行分类,老师让学生试着说明归类的理由是什么?无论学生说什么老师都应用鼓励的目光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

投影p3的图片让学生感知这是现实生活中的一角,可能是书房的一角可能是教室的一角,让学生分组讨论:

(1)、上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长方体、正方体类似?

(学生在回答桌面时老师应指出桌面是指整个层面)

(2)上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圆柱、圆锥类似?挂篮球的网袋是否类似于圆锥?为什么?

(3)请找出上图中与笔筒形状类似的物体?

(4)请找出上图中与地球形状类似的物体?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类似于棱柱、圆柱、圆锥与球。

与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通过感知不同的物体体验现实生活中原来有如此多的几何体,几何体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也学会简单地区别不同的物体。

p4习题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巩固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2、掌握数轴的意义及构成特点,明确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3、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教学重点】

数轴的意义及作用。

【教学难点】

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直观对应关系。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自制课件

问题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m和4.5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景。

学生结合上述问题分组讨论,明确以下问题:

1、怎样用数简明地表示这些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的相对位置关系(体现距离、方向)?

2、举例说明生活中类似的事例;

3、什么叫数轴?它有哪几个要素组成?

4、数轴的用处是什么?

5、你会画数轴吗并应用它吗?

课本p10练习

自我检测

(1)数轴的三要素是;

(2)数轴上表示-5的点在原点的侧,与原点的距离是个长度单位;

(3)数轴上表示5与-2的两点之间距离是单位长度,有个点;

(4)如图,a、b为有理数,则a0,b0,ab

(1)数轴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2)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数学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

1、课本14页习题1、2

2、完成“自我检测”

3、个性补充

⑴画一条数轴,并表示出如下各点:±0.5,±0.1,±0.75。

⑵画一条数轴,并表示出如下各点:1000,5000,-2000。

⑶在数轴上标出到原点的距离小于3的整数。

⑷在数轴上标出-5和+5之间的所有整数。

教学目标

80÷20

1、通过丰富的实例,学生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的几何特征,感受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分析、猜测和概括等能力,同时渗透转化、化归、变换的思想。

3、养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的方式。

重点:认识点、线、面、体的几何特征,感受它们之间的关系。

难点:在实际背景中体会点的含义。

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球、棱柱、棱锥模型

多媒体演示西湖风光,垂柳、波澜不起的湖面、音乐喷泉、雨天、亭子……随着镜头的切换,学生在欣赏美丽风景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垂柳像什么?平静的湖面像什么?湖中的小船像什么?随着音乐起伏的喷泉又像什么?在岸边的亭子中我们寻找到了哪些几何图形?从中感受生活中的点、线、面、体.

课件演示:灿烂的星空,有流星划过天际;汽车雨刷;长方形绕它的一边快速转动;问:这些图形给我们什么样的印象?

观察、讨论.让学生共同体会“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让学生举出更多的“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例子。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利用学具完成教科书第114页练习(动手转一转)

设计意图:教师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观察感受,经历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通过合作学习,感悟知识的生成、变化、发展,激发学生的联想与再创造能力。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印象,化解难度。

教师展示图片(建筑或生活的实物等),让学生找找生活中的平面、曲面、直线、点等。

让学生找出生活中更多的包含平面、曲面、直线、曲线、点的例子。

1、课本112页观察,并回答它的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后得出结论:面与面相交得到线,线与线相交得到点。

2、113页练习(提供实物,议一议,动手摸一摸),思考以下问题:

这些立体图形是由几个面围成的,它们都是平的吗?圆锥的侧面与底面相交成几条线,是直线还是曲线?正方体有几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几条边?

让学生自己体会并小组讨论得出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1、“当你远远地去观察霓虹灯组成的图案时,图案中的每个霓虹灯就是一个点;在交通图上,点用来表示每个地方;电视屏幕上的画面也是由一个个小点组成;运用点可以组成数字和字母,这正是点阵式打印机的原理.”说说你对上述这段叙述的理解和体会.

THE END
1.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本知识点详细讲解艳儿数学老师 江苏 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所属专栏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电子版课本详细视频讲解从头到尾 共13集 1人已购买 上一集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本视频详解 下一集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本视频详细教程~《数轴》俄罗斯出现物种泛滥,出动直升机都灭不完,当地人不敢吃,为什么 萌物奇闻园 83https://m.163.com/v/video/VV946TN0E.html
2.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视频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学期)同步课堂教学视频【全51讲】。同步辅导超清数学网课视频,和课本完全同步。 001-有理数混合运算的知识精讲 002-有理数的加减法——典例剖析 003-有理数的乘除法与乘方——典例剖析 004-有理数混合运算——王牌例题 005-有理数混合运算知识回顾 http://www.xg51.net/video-down.asp?id=1098
3.七年级(初一)数学上册课本教学视频(人教版知名讲师团15讲)简介:七年级(初一)数学上册课本教学视频共15讲,由国知名的七年级(初一)数学讲师团队授课,内容包括: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圆形初步认识等等,授课内容讲解细致、全面。并且配有相应的课件,欢迎同学们在线学习或下载观看。 名称 下载 观看 https://m.jczhijia.com/CourseChaptersList/2129.html
4.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教学视频与课堂实录本专题共收录139个《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视频,希望对您的教学备课有帮助。https://www.renjiaoshe.com/jiaocai/31_shipin.html
5.七年级数学人教版整式教学视频加减视频讲解综合数学七年级数学人教版整式教学视频加减视频讲解 【精品推荐】 提分神器--初中英语语法易错题专训 10倍速抗遗忘轻松记牢英语单词 最受欢迎的全国各大网校VIP课程 下载地址: http://www.gufengnet.com/6349.html 快速记忆初中英语单词视频: https://share.weiyun.com/mLCmrLDn http://tui.guyuenglish.com/news/12260.html
6.获奖课教学视频视频介绍初中数学优质课教师听课网初中数学优质课:初中数学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几何意义》获奖课教学视频视频信息介绍,由老师执教。https://www.yanxiuwang.cn/Course/play/course_id/207069.html
7.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视频,2017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视频,2017年获奖视频优质课视频在线观看,配套课件教案https://www.zhav.com/v_758269.htm
8.初中数学初一人教版优质课教学视频提供初中数学初一人教版优质课教学视频和各省市初中数学初一人教版优质课、展示课、公开课等初中数学初一人教版名师课堂实录,为广大教师朋友提供一个优质而便捷的教学视频在线观看平台。https://v.chazidian.com/shipin/shuxue/chuyi/renjiaoban/msjt/2/
9.人教版(2024)2024简介:【人教版(2024)】2024-2025学年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系列教学课件,精心编制,欢迎下载使用! 太棒了,价格优惠,而且教材完全对应上了,真的省了很多做课件的时间 平时上课时间紧这个可以充分缓解时间不足的问题,内容齐全,突出重点,很详细,非常时候备课 资料很全,视频课件教案都很详细,对老师帮助很大,建议入手 https://www.21cnjy.com/special-273240.shtml
10.部编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整式的加减》获奖课教学视频本课 部编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整式的加减》获奖课教学视频+PPT课件_甘肃省由优质课视频网收集整理,优质课视频网视频主要涵盖中小学优质课视频,公开课视频,示范课视频,获奖课视频,说课视频,模拟上课视频,模拟试讲视频等,通过多年的不断更新与完善,优质课视频内容丰富,是一个强大的教师优质课听课平台,如果您需https://www.yzksp.com/shuxue/cz/154974.html
11.七年级下数学教案(精选11篇)七年级下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分析: 《有理数的乘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章第五节内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从教材编排结构上,此节内容共3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后学习的,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和延续,也是后续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科学计数法和开方及指数https://www.ruiwen.com/shuxuejiaoan/5443371.html
12.初中数学503个必考知识点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初中数学】填空题答题技巧及解题方法来了! 【初中数学】七八九年级教学视频 【初中数学+教学视频】九年级下册 【初中数学】微课+电子课本+中考真题+中考复习+知识点大合集 【视频+课件+练习】七上数1.1 正数与负数 【七上数】1.2有理数 【视频】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1相交线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0006265/article/details/109954830
13.小学?初中?高中?各学科网课教学视频年级语文所有学科教学视频 小学阶段: 『 部编版 』小学语文 ? 国家云课堂 1年级 | 上 2年级 | 上 3年级4年级 | 下 5年级 | 下 6年级 | 下 『 人教版 』小学数学 ? 国家云课堂 1年级 | 上 2年级7年级 | 上 8年级 | 上 七年级上下册 7年级 | 下 8年级 | 下 八年级上下册 『 北京版 』https://learning.sohu.com/a/619142108_805151
14.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6篇(全文)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第1篇 有理数 第一章)课时2(正数和负数 1.1 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课时1第 0了解正数和负数的产生;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理解正负数表示的量的意义;知道 也不是负数.,既不是正数 重点 正、负数的意义. 难点 负数的意义..1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 一、新课导入 导入新课,:https://www.99xueshu.com/w/fileq67w5vta.html
15.数学优质课研讨课公开课堂实录教学视频,小学数学,初中数学,高中一年级 39:00 《整理房间-分类》优质课教学视频-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一年级 14:48 8.6《解决问题2》人教版数学一上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尹依婷 一年级 37:15 6《11-20各数的认识》人教版数学一上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唐二泸 一年级 32:36 3.4《分与合》人教版数学一上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陈曼莎 https://www.sp910.com/shipin/shuxue/#!/stealingyourhistory
16.2.3.3近似数(教学教学设计)20242.3.3近似数(教学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教学精品教学设计(人教版2024).docx 9页内容提供方:wei187 大小:19.67 KB 字数:约5.64千字 发布时间:2024-08-14发布于河北 浏览人气:80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813/8063010034006120.shtm
17.[2024]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PPT课件(全册打包).rar下载2024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2.1.2 第2课时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ppt课件(共19张PPT)-2024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pptx--点击预览 2.3.1 第2课时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ppt课件(共16张PPT)-2024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pptx--点击预览 https://www.163wenku.com/p-7780340.html
18.初中5.3.1平行线的性质试讲课教学课件ppt这是一份初中5.3.1 平行线的性质试讲课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532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及其综合运用-2021-2022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材配套教学课件人教版pptx、531平行线的性质第2课时知识点导学导练+检测含答案2docx、532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及其综合运用教学设计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https://www.51jiaoxi.com/doc-12343148.html
19.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2.2平行线的判定(1)教学设计宜城教育资源网www.ychedu.com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2.2平行线的判定(1)教学设计《5.2.2平行线的判定(1)》教学设计课题与课标、教材的分析 课题《5.2.2平行线的判定(1)》课标分析:掌握基本事实: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探索并证明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http://sx.ychedu.com/SXJA/QLJJA/550486.html
20.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第六章几何图形初步综合综合与实践设计学校田径运动会比赛场地R·七年级上册情境导入学校体育场是学生进行各类体育运动的主要场所.下图是400米标准跑道图,这节课我们将从数学的角度,为学校日后举行的田径运动会规划比赛场地.活动目标通过合作探究,了解不同运动项目场地设计的要求,为日后举行的田径运动会规划比赛场地.活动准备1.材料用具卷尺、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52834109.html
21.初中数学课件初中数学论文初中数学竞赛新人教版名师视频同步辅导 本站公告 总下载排行榜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上册课本 第七章 可能性194106 ·初一(上)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华师大版)150374 ·初二(下)期末数学检测题(一)109403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课本(下册)106652 ·初二(下)第一学月考试数学试卷88535 https://www.czsx.com.cn/
22.数学优质课,数学公开课,数学示范观摩研讨课视频徐长青 - 优质公开课视频专辑 倍数的特征 - 优质公开课视频专辑 第十三届小学数学教学 - 优质公开课视频专辑 一年级数学视频 36:99 《乘车》展示课教学视频-国培计划-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能手张老师 点击:0 41:55 《认识几和第几》示范课教学视频-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https://www.99at.com/shuxue/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