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负责人:周佳伟,女,讲师,中级工程师,沈阳工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教师。主讲《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与应用》、《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C语言程序设计》、《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等专业课程。擅长通过项目式和理实融合的教学方式将企业经验融入课堂,以实用高效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组建大创团队、指导学生参与”职业技能大赛“与创新创业比赛,将“赛课融通”的理念带入课堂,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参与《工业机器人基础》、《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精品课建设与申报,参与校级教改1项。获得“1+x证书试点工作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师资培训”资质。有从事电子产品开发10年的企业工作经验。申请发明专利1项、新型专利3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一、课程简介与教学内容设计
图1职业技能大赛机器人系统集成赛项要求
二、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的教学内容设计与评价考核体系
1.教学内容设计
本门课程分为四大模块,分别为基础理论部分、手动操作部分、编程控制部分和工作站编程实战部分,层层递进。
评价考核体系
本课程采用“平时表现+作业质量+过程实践+期末考试”的考核方式,从理论、实操与能力多维度对学生进行考评。教学与考核相互对照形成闭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1)平时成绩(占10%):
图2平时考勤与课堂表现
(2)作业质量(占20%):
作业以视频形式录制实操过程为主,利用超星学习通,通过视频查看学生们在操作中的问题和不足,督促学生及时改正。共计发布5次实操作业,上传操作视频,以编程和操作的质量、规范度和认真程度来进行考核。
图3操作视频作业及教师批改情况
(3)过程实践(占30%):
过程实践考查项目中各关键任务的操作和完成情况。使学习和考核更加全面化、系统化。
图4过程实践考核
(4)期末考试(占40%):
主要以上机实操的方式进行期末考试,通过在学习通发布期末试卷及考试要求,上机完成编程和实操考试,将完成的机器人工作站文件保存并上传到学习通完成试卷提交。
三、依托超星平台进行线上教学实施
1.基于“赛课融通”的课程拓展导学激发学生动能
图5课程中的“赛课融合”
2.丰富的线上精品课建设课程资源支撑课堂教学
基于线上精品课建设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素材,包括软件操作视频、现场操作视频、案例视频、课件、作业库、试卷库等等。方便学生学习以及测试学生的学习效果。课程以任务驱动的方式,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教师可以提前布置预习任务,学生可以利用线上课程资源,通过课件、视频、案例等内容的学习,充分做好预习和复习。
图6线上课程资源建设
3.理实融合学生操练提升实战技能
图7教师演示和学生实操练习
4.多样的互动环节激发学生兴趣
多样的互动是激活课堂的”密码“。利用超星学习通可以方便快捷的展开各种形式的师生互动,是提升学习效果的不二法宝。
图8多样的师生互动
四、线上教学的启示
图9线上教学建设为理论课和实训课提供双重支撑
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的今天,为了更好的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应该转变传统教学思路,充分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发挥其灵活便捷的优势,提升教学效果,多做有效的尝试和改进。
同时,新冠疫情也促使职业院校各项赛事发生了转变,赛项更多的趋向于”虚拟仿真“和”软件操作“等线上赛项,因此也给日常教学和备赛工作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因此,基于线上教学的”赛课融合“的必要性也日渐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