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全国各地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的建设进展
从现有媒体已发布的资讯看,当前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的建设进展主要分为三种情况:
这种情况可以以北京市、天津市为代表。
天津市由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建设首批3门市级人工智能通识课——“人工智能导论”“人工智能与创新”“生成式人工智能原理及其影响和应用”。3门课程在2024年秋季学期率先面向全市高校全面开放。
2.已于秋季学期按照课程与行动计划完成课程的(试点)落地
部分举例:
南京大学:南京大学面向全体本科新生开设“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在全国高校中首开先例。“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分为“1+X+Y”三个层次,包括1门必修的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X门人工智能素养课、Y门各学科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前沿拓展课。9月13日,南京大学2024级本科新生人工智能通识课第一讲开课,南京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为近4000名新生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发展现状与趋势,带领学生们走进人工智能的世界。
同济大学:同济大学发布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提出“1+N”的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创新发展思路。57个教学班级课号、涵盖的9个学科大类、百余名授课教师、上课地点一应俱全,只等年后春季学期开学,“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通识精品课即可全面开课。
3.仍处于筹备阶段,部分在校级/院级层面尚没有具体安排,以老师的自我探索为主。
02和鲸重磅发布人工智能通识课解决方案
在课程筹备的过程中,教学内容的编排、实验实训的设计、教学平台的选型以及算力资源的配备等诸多问题将阻碍课程建设的推进步伐。
和鲸现重磅推出人工智能通识课“教学平台+精品课程+实验资源”一体化方案,拿来即用!助力高校于2025年春季学期快速启动课程,达成教学模式革新与成效跃升!
缺平台支撑?
和鲸AI通识课实训平台,开机即用,千人并发,算力不受限
*若对千人并发感兴趣,和鲸可提供高校落地案例参考,详情请咨询和鲸工作人员
缺课程内容?
和鲸提供完备课程材料,无需重新设计,从0到1,即刻开课
缺实验资源?
低代码拖拽降低实践门槛,AI+学科全量资源,助力多背景学生同堂共学
03他们都在与和鲸合作
在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先行一步且进展迅速的院校都在与和鲸合作。
南京大学计算机基础和教学部×和鲸科技
7月11日,南京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部与和鲸科技、智谱AI共同举办签约会,就校企三方如何以“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为合作起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展开了热烈且深入的研讨。和鲸社区在第二课堂的组织与开展模式方面的积淀,将通过数据、项目案例、实训实践资源、活动、竞赛等多种形态融入至课程建设中,推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养成。
和鲸科技助力某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实现全校覆盖
今年9月,某高校的人工智能导论课程基于和鲸ModelWhale教学实训平台,实现了面向全校数千名学生的全覆盖开课计划。
鉴于授课对象大部分是大一新生,实践采用低代码拖拉拽的方式,学生通过连接组件便能形成分析流程并直接运行生成结果,在听讲后立即上手操作,达到了课程“既要激发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又要帮助学生形成初步认知,且不能纸上谈兵”的目标。
由于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人数众多且学科背景各异,单靠一位老师显然无法完成教学任务,需要数十位老师共同授课。和鲸社区为老师提供丰富教学资源,老师们可以依据所教学生的学科背景,挑选适宜的数据和项目作为案例进行授课,实现了多学科融通,让不同学科背景的新生上好同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