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油田管线;测试方法;研究分析
1设备选用
油区内管线都是金属管道;对于金属管线探测,由于金属管线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与周围高阻介质之间有明显的电性差异,这种差异是用电磁法探测地下金属管线的物性基础。因此本工区拟计划使用两套RD8000管线探测仪,R8000仪器性能先进,功能齐全;由多个收发频率和探测方法可供选择;并且若排除周围环境的干扰,能实时探测到准确的管线埋深值。
2管线探测作业方法和流程
2.1管线探测作业方法
对于油田金属管道的位置和埋深一般采用电磁法进行探测;探测方法分为三种:(1)直连法;(2)夹钳法;(3)感应法。
2.2管线探测定位、定深方法
利用RD8000管线探测仪,采用的定位、定深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管线探测定位方法主要有两种:a.峰值法(极大值法);b.谷值法(极小值法)。(2)管线探测定深方法主要有:a.70度法;b.45度法;c.直读法。
2.3管线探测作业流程
2.3.1准备工作
(1)资料搜集;(2)现场踏勘与调查;(3)仪器检验;(4)准备外业工具;(5)准备作业许可。
2.3.2管线探测和管图绘制
(1)管线探测、调查;(2)控制测量;(3)管线点测量;(4)数据处理检查入库;(5)管线图绘制。
2.3.3质量评定检查
为保证管线测量数据采集的质量,必须要进行数据的质量评定检查工作,它是管线测量工作中缺一不可的工作;主要是实行探测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要求检查外业总量不低于5%。管线点数据的质量检查包括:管线点的几何精度检查、属性调查结果检查以及管线的漏探、错探检查等。
(1)《管线探测精度要求》:a.地下管线隐蔽管线点探查精度:平面位置限差δts=0.10h,埋深限差δth=0.15h(h为地下管线中心埋深,单位为厘米,当h
管线点的几何精度检查包括隐蔽管线点和明显管线点的检测。隐蔽管线点用仪器复测地下管线的平面位置和埋深;明显管线点应在地下管线出露点上重复量测埋深。用复查的结果分别按公式(1)、(2)、(3)计算中误差。隐蔽管线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mts和埋深中误差mth不得超过《管线探测精度要求》规定的0.5倍限差;明显管线点的量测埋深中误差mtd不得超过本规定《管线探测精度要求》规定的0.5倍限差。
式中:ΔSti-隐蔽管线点的平面位置偏差(cm);Δhti-隐蔽管线点的埋深偏差(cm);Δdti-明显管线点的埋深偏差(cm);n1-隐蔽管线点检查点数;n2-明显管线点检查点数;hi-各检查点管线中心埋深(cm),当hi
(2)地下管线探查中的属性调查的检查和漏探、错探的检查要求:a.地下管线属性调查包括管线类别、材质、规格、特征点类别及附属设施。b.管线类别识别错误属错探管线,应重新调查;管线材质、管块总孔数、特征点类别四项合并成一项统计,即所检查管线点总数的四倍为计数总项,检查错误率小于或等于总项的3%时,调查工作质量合格,否则不合格;c.管线规格包括管径和方沟(或管块)断面尺寸,其量测限差为±5cm,检查错误率小于或等于3%时,调查工作质量合格,否则不合格。d.检查中发现漏探的管线应及时进行补探,并按规定的程序重新进行检查。
首先,在探测工作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要求探测组绘制详尽的草图,未知区域的探测工作尽量在当地油田向导或者油方施工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可以说:所有准备工作做完后,管线探测工作才能做到准确高效;否则,需要进行反复纠错的重复工作。其次,在利用管线探测仪(RD8000)进行探测工作时,应时刻观察探测仪器屏幕上信号、电流、和深度值的变化;善于采用接收机上电流方向的箭头来识别目标管线(RD8000)。
项目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应对方法:(1)精确定位时用峰值,长距离追踪时用谷值。(2)仪器操作不规范。追踪探测管线时,接收机向上摆动,而不是平行平稳摆动。(3)管线点点位设置不合理。(4)直接在管线分支点、转;(5)折点处测量埋深,在管线分支点、转折点处采用交会法定位。(6)确保野外探测记录的完整性――记录项目应填写齐全、正确、清晰,不得随意擦改、涂改、转抄。
最后,管线探测是一项经验性的工作,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总结工作经验,只有不断的积累经验,才能做到工作的有的放矢和万无一失!
关键词:招投标远程异地电子商务实践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国家电网公司作为世界500强全球第七和国内第三的特大型央企,是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经营区域覆盖全国26个省(区、市),供电服务人口超过11亿人,处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地位。物资资源作为公司核心资源之一,是公司健康持续发展、电网安全建设运行的重要保障。
1物资集约化管理概述
自2009年实施物资集约化管理以来,持续推进组织体系变革,完善制度建设,以打造集中统一、协同高效的物资供应链管控平台为引领,持续建设集中统一的物资采购机制、主动高效的物资供应机制和全面专业的质量管控机制,不断扩大集中招标采购范围,物资管理的供应保障能力、集中管控能力、资源统筹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稳步提高。
国家电网公司集中采购主要通过公开招标方式进行。2012年,国家电网公司集中招标采购总金额3230亿元,同比上升40%,节约资金254亿元,物资一级集中采购率96.2%,公开招标采购率超过99%,招标采购电子化率100%。
2集中招标采购的特点
国家电网公司坚持集中采购,充分发挥集团化运作的优势,不断拓展集中采购的广度和深度,压缩采购管理层级;不断规范采购行为,打造“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招标采购品牌形象,具有以下鲜明特点。
2.1覆盖全业务、贯通全流程的信息系统。物资集约化信息系统以ERP和ECP为核心,形成了从计划申报、采购招标、合同签订、供应质量、履约评价全流程管控。
2.2覆盖全方位的物资管理标准化体系。遵循“统一分类编码、统一型号种类、统一技术参数、统一技术规范、统一技术接口”的“五统一”原则,设备材料与服务的采购标准,均已公开出版发行,在公司系统推行标准化采购。
2.3一级部署的电子商务平台。实现采购招标投标评标全过程电子化,做到“流程统一、操作公开、过程受控、全程在案、永久追溯”;建设涵盖40省级个单位、共28494名评标专家的评标专家库,实现了公司系统评标专家资源共享。
2.4集中监控的电子评标场所。依托公司内网建设完成遍布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26间电子评标室和29间电子监控室,配有电子安检设备、专家指纹识别系统,远程图像监控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安装通讯信号屏蔽装置,实现技术评审区和商务评审区的物理隔离,可同时容纳2000人进行评标工作。
2.5创新开展资质业绩核实和履约评价。对供应商的基本情况、资质业绩、生产能力、供货质量、履约服务进行定期核实和评价,结果上传到电子商务平台,并实现与招标采购评标过程的联动。
3远程异地评标的含义及研究
3.1远程异地评标的工作目标
开展远程异地评标工作的目标一是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平台的资源优势,从而提高评标工作效率和效益;二是实现对于重点项目、特殊物资的高效评标,保证评标结果的规范、公正、客观。三是解决专家系统内交流、出差造成的不能到场评标等问题,保证专家抽取结果的严肃性;四是实现评标过程更公开、公平,使国家电网公司采购过程进一步合法、合规。
通过大胆尝试和开拓,逐步总结和提升远程异地评标管理创新的实践性,使远程异地评标工作经验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
3.2远程异地评标的含义
国家电网公司组织开展的远程异地评标遵循“评委异地化、评标远程化、管理网络化、监察实时化”的原则,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利用电子评标室,由招标采购人组织、邀请其他一个或多个省级单位的评标专家与招标人所在地的评标专家同时完成同一招标项目的评标,并可通过远程图像监控系统进行监督的创新评标模式。
3.3远程异地评标适用范围
远程异地评标的适用范围包括国家电网公司及其下属单位组织实施的全部物资和工程服务招标采购;适用招标项目为电网通用的设备和材料、电网工程设计、施工监理、服务,技术成熟、标准统一并且潜在投标人能够形成充分竞争;同时适用于对高新技术有特殊要求的物资或服务。
3.4远程异地评标的技术开发与研究
在充分利用现有电子商务平台和电子评标室的资源基础上,对于远程异地评标进行了以下技术开发和研究。
(1)固化评标细则和评分模板。在统一技术标准的基础上,实现各地评标专家在电子商务平台依据相同的评审规则进行评标。
(3)强化保密和监督。建设完成评标监控中心,实时监督全国226间电子评标室的工作情况,并永久录制保存。招标人和监督机构可以随时监控评标全过程。
(4)统一操作流程。制定和下方远程异地评标管理规定和工作规范,对招标公告、专家抽取、开标、澄清、否决投标、评分、授标、公示、资料整理等9个关键环节、35个关键步骤进行统一和规范。
4远程异地评标的实践与应用
4.1试点应用实例
2011年10月,国网天津电力和国网上海电力,在国网天津电力第五批物资采购招标,选择电力变压器标包,由上海专家2人,天津专家7人,组成专家组,成功完成了同一项目的远程异地评标工作实践,验证了远程异地评标的技术可行性,招标采购金额800万元。实现了“一次策划、一次组织、一次实践、一次成功”。
4.2推广应用实例
2013年2月,国家电网公司组织在“总部直接组织”2013年第一批配(农)网物资协议库存招标采购中,实施了大范围的远程异地评标工作,分散在全国26个公司的1000名评标专家同时开展评标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减低了评审成本。
2013年8月,国网天津电力和国网山东电力在在国网天津电力第六批电网工程设计、施工、监理采购招标中,首次将远程异地评标应用至施工和服务招标采购中,招标采购金额1.8亿元。
5经验总结
2013年5月1日,《电子招标投标法》颁布施行,对于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国家电网公司电子商务平台)提出了“标准统一、互联互通、公开透明、安全高效”和“市场化、专业化、集约化”的工作要求,国家电网公司开展的远程异地评标探索及实践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具有极强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5.1树立了责任央企良好形象
通过对大型国企实现招标采购统一规范管理、资源有效配置、具有良好的管理示范效应。打破了区域壁垒和地区垄断,为广大供应商创造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和环境,树立了责任央企的良好形象。
5.2有效防范了招标管理风险
集中招标、远程异地评标采购模式的建立,使分散的风险实现了集中管控,使隐蔽的权力得到了公开监督。规避专家被公关包围,便于监督管理,有效防范了招标采购廉洁风险和物资管理风险。
总结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工程师质量部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工程师质量部工作总结范文1首先非常感谢公司领导对我的信任,给予了我体现自我、提高自我的机会。感谢单位领导和周围同事在工作上对我的指引和帮助。单位宽松融洽的工作氛围,团结务实的文化底蕴,使我融入公司这个大家庭,进人工作角色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能够加入这个对企业发展长期负责的团队,是我莫大的荣幸。现将我的试用工作情况、所负责的工作现阶段存在的不足以及本人的工作计划作如下总结汇报。
一、在工作上我的主要收获、初步掌握的技能:
1、基本了解了产品生产工艺;
工序排程、人员现状、分组情况、分工方法、岗位职责。
2、初步了解了产品技术标准;
国家以及行业标准,本公司所在行业的一些基本信息。
3、结合市场方面、顾客方面对产品品位的定位情况,按执行公司要求进行明确区分。
并具备担当产品质量审核质控岗位所需的工作技能。能依据产品使用性能客户要求,进行合理的制程品质控制。且能对质控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原因分析、判断,及时处理制程品质事故;从而指导完成检验、试验工作的实施。
1、检验工作使用文件情况;
没有形成文件的检验作业指导书,目前生产线检验员只是依据检验表格上的项目进行检验。大部分方式和方法来自于已往的经验和彼此间信息传递。这样的运作会导致检验自行其事,不利于对检验人员的管理。
我计划待进一步掌握了详细的信息后,拟制本部门用于生产用的检验作业指导文件。
2、生产过程的质量实际情况没有详尽的数据和记录;
没有数据和记录的统计不利于分析、指导和控制生产。
我将会在今后工作时计划对制程首、巡、末检建立完整的记录控制;〈如现阶段没有落实的外观检验记录、工序不合格品数量记录、不良品返工记录、首检不符要求的记录。〉努力开展,实施这项工作,加强监督、检查,确保质控工作落到实处。
3、现阶段我司检验员的对质量工作的认识理解不是很到位,有部分新员工入职时没有进行相应的教育、培训。
以至于部分检验人员不能单独完成产品检验和产品性能试验工作。
我计划建议本部门组织开展有关的教育、培训〈如:AQL运用、机械知识、五金知识、工艺装备认知、工具使用、仪器认识、机械识图、质量概念等〉,并结合技能状况进行考核、评比。
4、不合格品的管理;
现阶段的不合格品管理无详细的记录亦无台帐式制度,这样不利于质控工作展开,往往使同样的问题重复出现,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不合格品的产生。
工程师质量部工作总结范文2时光飞逝,岁月如梭,眨眼间大学毕业一年有余。在这期间,我在水电八局砂石分局从事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工作。在工作实践中,我不仅加深了对学校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对以前书本中没有接触或接触不深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1、设计质量,首先,要从源头抓起,重视设计质量的控制。
2、施工质量,施工质量是现场质量控制的中心,如何保证施工质量管理,是施工管理的重中之重。
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人员、机械设备、施工方案、材料以及环境。因此,进行施工质量控制也要从以下这方面入手。
由于现场的施工员不是专业的质检人员,在初期对工程建设的认识和质量意识方面,存在一些不足的情况,我们在周会上都会要求施工员参加,直接或间接的指明质量问题的重要性,对其灌输工程质量意识,使其对工程建设的质量要求和质量目标有了基本的了解和明确的认识。此外,在每周的周会上,对于施工中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如砼缺陷、埋件定位偏移等,与分包商一起进行分析,明确指出不足的地方,并限期纠正,从而促使分包商在管理方面不断的完善,提高了质量意识和核电意识。
3、验收质量,在施工前,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设置见证点,当施工达到这些步骤时承包商预先通知施工员。
对于见证点,首先通过施工班组自检,在获得施工员、质检员及监理工程师质量计划上签字放行之前,不能进行后续的工作。只要这四级质检都能切实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工程质量就可以保证。但因为队及班组一级的质量控制人员均由分包商技术员和班组长担任,这样就存在施工者本身,既是施工的具体执行者,也是其施工结果的验证者,缺乏质量验证所需的独立性。因此,质量验收主要依靠质检员和监理工程师。
在验收过程中,要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执行设计文件、合同中所规定的标准。标准是检验施工质量的尺度,数据库是基础,施工质量是否符事要求,必须通过严格检查,以数据为依据。在施工检查时,经常会碰到承包商提出这样或那样的理由,要求放松标准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每个质检人员都应态度明确地支持质量标准要求,严把质量关。对于设计的确存在问题现场无法实施的,则必须通过正常的进行变更或澄清,然后实施。
工作越久,越觉得自己知识、能力的匮乏,像对合同的理解运用、施工进度的预估控制以及作为枢纽对现场各单位的施工协调等,感觉自己做得不是很好。不过幸运的是,经过请教同事,明白了努力的方向;对于进度控制,要尽早进行,只要能保证设计文件不出问题,现场人员、机械设备、材料到位,安装预编施工进度进行施工,进度控制基本可以保证;对于现场协调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在工作中要多注意其他工程师是怎么处理问题的,注意学习,另外要多思考,多尝试,多咨询,建立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
按合同和程序工作只是对一个工程质量管理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如何灵活运用合同和程序,合理解决许多合同中不明确或合同外的事务,才是对工作能力的真正考量。通过观察学习其他工程师和各位领导的工作中解决这类问题的方式,我的工作能力有了一定提高。我知道,只有不断的努力学习和积累,不断反省进步,戒骄躁,踏实工作,提高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才能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施工质量管理工程师。
工程师质量部工作总结范文3按照公司的统一布署和要求,紧紧围绕“永恒”建设项目,以低耗、高效、保质、按期的目标全面履行工程部管理职能,在工程管理工作中认真负责,勇于创新,协调配合,真扎实干。现将全年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二、从3月中旬开始,我协助叶总与珊瑚沙社区就场地平整事宜进行十多轮协商,最后双方确定分以下三步实施:
1、双方明确a30、a29、a33区块土方工程量,其中a30区块为1__0m3,a29和a33同为60000m3。
2、双方明确施工内容:排水、清淤、土方施工。
3、双方明确土方平整单价为18元/m3。
最后双方确定总价为350万元整(一次性包干)。
三、3月中旬,为桩基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的招标工作开始做准备工作。
四、经实测“之江建设局”提供的市政标高与实际市政道路标高不符,规划提供四线图与宗地实际测绘的数据有出入,后反映给设计院,设计院以实际测量数据调整了总评。
五、拟定监理单位及桩基单位的补充协议及土方平整合同。
六、配合小潘申办施工许可证,在申办前期,我对各项申办工作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和研究,熟悉其中关键环节的政策和法规。
千方百计确保全年各项既定目标实现,较好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任务,工程部的全面建设也跃出了一个新的台阶。
工程师质量部工作总结范文4从事建筑行业多年以来,分别从业于建筑__单位,对建筑行业的项目管理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同时参加了系统的理论学习,目的是要为这个行业做更多更好的事情,那么,发现自己最短的那块板,寻找适合自己的突破口就成为当务之急了。也是比较渺小的,无论对事还是对人,都需要认真“格物”方才奏效。以下是我今年的工作总结。
一、坚持思想政治学习
爱岗敬业,用心敬业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每一项工作顺利开展并最终取得成功的保障。一年以来,我在行动上自觉实践上述宗旨,用满腔热情积极、认真、细致地完成好每一项任务,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以及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坚持公开透明原则。平时生活中团结同志、作风正派、杜绝吃拿卡要等违法乱纪行为,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侵蚀,在基层赢得较好声誉,处理问题能力不断提高。
二、辛苦的工程建设实践
__项目是在大楼主体竣工后的内装修施工阶段策划、设计、研发、安装的,吸收了四家科研单位设计研发,十数个单位配合。期间外出考察十几次,组织头脑风暴式专题会数次,接触了一大批该行业的领军人物,研发出了几十种专用灯具和控制产品。熬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最终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示范工程,经数次专家和行业单位的参观评价,工程规模和研发程度在国内处于水平。
三、自省和自励
一、认识与学习
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从事设计工作是机遇也是挑战。我有幸成为__集团建筑设计院的一员,在刚刚开始工作的这一年,尽快适应了工作的环境,融入到设计院这个集体中。在领导及各位同事的关怀、支持与帮助下,认真学习钢结构设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积累经验。
这一年学了提工程量,工程量报价,门式刚架的设计,通过做这些工作,对钢结构轻型房屋设计的认识逐步提高,各构件的连接与设计更加全面、经济合理。在此期间,通过办理资质升级文件,整理简单的资料,锻炼了耐性,认识到做任何工作都要认真、负责、细心,处理好同事间的关系,与集团各部门之间联系的重要性。
二、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通过近一年的工作,使我认识到自己的学识、能力和阅历还很欠缺,所以在工作和学习中不能掉以轻心,要更加投入,不断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周围的领导学习,向同事学习,这样下来感觉自己还是有了一定的进步。经过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已具备了一定的设计工作经验,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项工作任务,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努力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积极提高自身各项专业素质,争取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具备较强的专业心,责任心,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这一年以来,本人能敬业爱岗、不怕吃苦、积极主动、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刚刚步入社会开始工作,经验不足,特别是设计工作是相对比较艰苦的工作,在工作中边学习边实践,要多动脑筋,认真看图纸、看懂看透,熟悉设计规范;有些时候工作中比较懒散,不够认真积极,工作效率有待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工作经验还是很欠缺的,应当更加努力的学习与实践。
关键词:电力设备安装工程安全管理隐患
1安全管理在电力设备安装工程中的重要性
近些年来,国内的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项目安全事故频发。据调查发现,现场施工人员普遍缺乏安全操作意识是导致安全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要确保电力设备安装工程顺利实施,重点在于强化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而安全管理则是加强现场施工人员安全教育的主要途径。当前,在国内大部分电气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现场管理者普遍存在“重质量与成本控制,轻安全管理”的问题,造成现场施工过程中水电供应不充足,甚至引发火灾隐患,影响施工进度的同时也对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极大的威胁。如果国内的电力设备安装工程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首先要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意识,严格遵守“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根据施工建设的需要,在单位内部构建一套严格的安全管理体系。工程项目的监管部门,要恪尽职守,指派专人全程监督现场施工流程,严格按操作规范检查施工人员的操作步骤,严格现场管理,消灭一切安全隐患,提高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和安全系数,严防安全事故发生。
2电气工程中的常见安全隐患
2.1接线问题进行接线施工时,操作人员普遍缺乏
安全防范意识,部分重要的工序流程没有受到重视,为日后的电器施工埋下安全隐患。比如,相线直接与灯头螺口的线柱连接,处理开关的过程中未切断相线;未及时清理腐蚀剂等。因施工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差,导致线路搭接工序相对混乱,从某种程度来讲无疑为安全事故的发生提供了“温床”。
2.2穿线施工进行穿线施工时,如果管道直径太小,但设置导线数量相对要大,导管的内部散热空间受限,致使导线绝缘层加速老化,也不利于现场的安全施工。
2.3避雷系统的施工安装避雷系统时,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连接有多套可选方案,如采用构造柱的四根主筋沿墙体或构造柱内敷设,或采用镀锌圆钢施工。引下线施工过程中,若漏接或漏焊某处圆钢,就可能使得引下线无法正常发挥作用,进而使整个避雷系统失去避雷作用,由此引发安全事故,因此说漏焊也是引发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
3有效防治隐患的安全管理措施
3.1加强员工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为顺利开展电气施工活动,首要任务便是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对于未施工的电力设备安装施工项目,可由项目经理统一指挥工程监理部门开展以现场操作人员为主体的安全生产培训活动,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安全知识考核,不断强化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形成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良好局面。在现场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施工人员麻痹大意,要定期进行安全知识考核,促使其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从而有效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使现场安全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3.2构建合理、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电气施工项目
经理和监理单位首先要熟悉安全生产和规范的操作流程,熟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立足实际,制定一套安全生产实施细则,用以指导施工建设。监管部门应认真研究以往的安全事故资料,重点排查容易存在安全隐患的重点部位;积极推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监督责任分解至各部门、岗位,促使全员参与安全管理,坚决杜绝“不作为”问题出现,一旦发现隐患,逐级追究安全责任,并落实相应的奖惩措施,杜绝违规操作。除此之外,还应建立健全监督反馈机制,进一步完善施工设计图纸审查制度、技术交底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全方位动态跟踪监督现场施工人员的操作流程。监管人员要根据操作规范和技术要求对现场施工全过程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监督,力求将一切安全问题扼杀在摇篮里,确保电气施工活动顺利开展。
3.3加强施工安全设施的管理电气施工项目能否顺利实施,除了依赖于严格的现场安全监管,还需完善硬件设施,从制度和设施上为安全生产提供“双保险”。管理者要定期督促设备管理人员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防止其因长期沾染污垢而逐渐丧失安全防护功能。闲置的安全防护用具必须按编号存放在指定的位置,切忌乱堆乱放,影响正常的施工秩序。除此之外,施工范围要提前对安全防护设施的操作人员进行规范操作的教育和培训,指导其规范操作。将要安装的电气设备必须经过严格的使用性能即安全测试才允许投入使用,以免其在安装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用电装置同电气设备一样,安装前必须验证其安全性能;重点排查电气设备的绝缘和接地部分,防止其漏电;对于工程的电气、电子产品,应重点测试其绝缘、接地部分的性能;在进行电力设备的维修前,应事先进行安全测试,尽量提高维修操作的安全系数。
4结论
长期以来,我国电力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常伴有设备损坏、人员伤亡等安全事故的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作业人员对于必要的安全用具不够重视、缺乏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导致操作违规、工序错误,从而埋下安全隐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电气工程的施工规模不断扩大,若要实现安全生产,就必须加强安全管理,通过教育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通过对设备的管理保证产品、用具的质量安全,只有采取多方位、全过程的监督、管控才能有效规避安全隐患,保证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常晓颖等.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之我见[J].民营科技,2011(11):245.
一、对闪烁体部及各个工序的学习与认识
在蒋经理、张老师等领导的关心下,由师父韩工和小闫的悉心指导和帮助,先后深入部门各个工序进行观摩与学习,对每个工序都有了初步的了解,熟悉并了解了各个工序及作业的任务与流程。
1)晶体生长
通过理论学习与主动实践,了解了晶体生长的工艺流程,如设计配料与装料、抽真空与封焊工艺、装炉、温场设计、调试与记录以及出炉等,每个作业都有很多技巧,均为非实践不能领悟的技艺,在以后的工作中需向王师傅等同事求教,加以深入学习并掌握。
2)晶体加工
晶体加工是部门最重要的工序之一,同时缘于工作所需,入职以来在加工学习的机会较多。加工主要有晶体条(块)与阵列等作业,还包括内外圆、划片机、铣床、车床等在内的大型加工机床等。通过同事们悉心的授教与自我总结,使我获益匪浅。其中个别作业可独立操作,如img-m2d二维影像测量软件的应用、晶体打磨与抛光等作业。
3)阵列
阵列是部门最重要、要求最高的工序之一。阵列置于二楼,主要包括灌胶、打磨与抛光(底表面、侧面与端面)、大nai封装、性能测试(光输出、余辉等)等作业。在刘工、姚工等的指导下,对晶体测试、封装、阵列及晶体条的打磨与抛光均有了初步的认识。学会了独立用特氟龙封装需要光输出测试的晶体,同时结合理论学习,熟悉了性能测试基本原理等有关知识。另外,由于岗位工作所需,在小闫师傅等的指导下,学会了独立操作金刚石线切割机进行cwo晶片切割、籽晶加工等操作,也掌握了一些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4)提纯
提纯不像其他工序那么显眼,但是对部门却极其重要。在同事的指导下,我了解了提纯的几个基本作业,如溶料、水浴洗料、过滤、煮料、水浴结晶、真空烘料等。企业对生产废料的处理及回收利用都是非常的重视,特别是对于生产原料极其昂贵、加工废料比例极大,存在潜在污染环境等因素的企业,提纯工艺更具有全局意义。并且由于近期原料供应紧张,提纯的重要性尤为凸显。
5)塑料闪烁体
塑闪工序生产的塑料闪烁体为部门填补了有机闪烁体领域的空白,可以发挥塑料闪烁体尺寸大、价格低、产品尺寸形貌多样化等优点,与部门传统优势产品——无机闪烁体(csi(tl)等)形成优势互补。该工序主要包括原料的分馏与提纯、聚苯乙烯的聚合(添加发光物)、加工、打磨与抛光、测试与封装等。目前,塑料闪烁体在产品闪烁性能、成本控制上还有很多需要改进与提高的地方。
6)科研
所有的科研活动都必须要源于生产,服务于生产。所以,自从我被安排到科研岗位,在师父韩工与小闫的影响下,我深知要想搞好科研,除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必须要立足于生产,扎根于生产一线。自己不仅要能够开发出新的产品,还要能够全面了解甚至大体上掌握新产品的生产、加工、测试、包装、市场及原料的回收利用等工序。同时只有科研人员在全面掌握产品从研发到生产再到销售等的全部流程后,才能在其过程中发现问题与不足,才能逐步改进、创新,最终促进科研,使科研更有价值。
目前,部门主要的科研项目有大尺寸nai项目、半导体材料tlbr项目、纯csi项目及cwo研制项目等,本人所在岗位属cwo研制项目组。
二、对本职岗位的学习与认识
在张老师的带领下,由韩工等前辈同事将cwo项目从无到有、从立项到搭建生长炉、从无数次的温场设计与调试到第一个晶体的试生长,从晶体存在大面积开裂、粘锅、着色、性能低劣等缺点到能够生长出完好、着色明显改善、性能显著提高的晶体……他们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与努力,收获了宝贵的经验,为进一步提高晶体性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相信在这样的一个团队里,自己的科研能力会得到很好的锻炼,个人的各种素养也会得到全面提高。深信我一定能够和这个团队并肩作战,把cwo项目顺利开展下去。
三、存在问题与解决思路
目前cwo项目组可以生长出完好、通透的晶体,但是与其他研究者类似,遇到致命的难题——晶体着色严重。晶体着色导致晶体光自吸收严重,光输出难以达到要求。另外,晶体还存在(010)面严重解理的缺点,导致晶体生长,特别是晶体加工过程产生掉片、开裂等现象。
1)着色机理
2)分析与解决思路
①钨酸镉分解挥发
由于没有确定钨酸镉分解温度,难于可靠的判定cwo原料高温下是以分子形式还是以分解的氧化物形式挥发为主,也不利于工艺的改进,故可以做热重差热测试,分析其分解温度,再想办法从设备与工艺上解决。
②确定缺陷种类
晶体着色归根结底是由于晶体存在大量的缺陷产生的,那么探索晶体中存在的是何种缺陷,更确切的说是晶体中到底是以什么缺陷为主,对寻找改善晶体着色方法有根本的指导作用。故研究晶体中空位、杂质等缺陷以及生长产生的结构缺陷等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应该是可以通过科学仪器进行测试分析的。如果存在大量的晶体生长缺陷,那么反复的掺杂也只能是事倍功半,我们必须得从生长工艺与方法上下功夫。
③掺杂
对于目前认为的主要以cd空位及wo3色心等引起的缺陷主要采用掺杂的方式加以解决。我们从掺杂机理及杂质离子的消色机制去分析并选择掺杂的离子。文献报道,由于nb和tb的离子半径和w接近,可以占据w挥发产生的w空位,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光输出;另外,nb5+具有高温变价释放氧从而补氧空位的作用;过量的cd源可以抑制或弥补cd空位的产生等。结果表明cd、nb、tb的掺杂(单掺与共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掺杂、生长工艺等还不成熟,其效果还不是很明显,需要做进一步的探索工作。
稀土元素的掺杂,这里主要指gd3+离子的掺杂。据报道gd3+离子的去色效果非常好,但是掺杂浓度一般不超过0.1%,否则会变成淡蓝色。这主要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是gd3+离子本身有发淡蓝光成分,另一个更主要的原因是gd3+离子的敏化作用,起到了能量传递的作用,使得吸收波长蓝移,从而使吸收光谱的吸收限向高能端移动,提高晶体发光效率。
鉴于氧空位难以排出,可以采用阴离子掺杂的方式达到排除空位的效果。据文献报道,f-离子可以作为最佳阴离子掺杂,因为f-与o2-离子半径等极其相似,同时f-还可以起到增加光输出的效果。
④原料的纯度、籽晶的加工、晶体生长及退火工艺等因素都对晶体的闪烁性质有很重要的影响,有待开展进一步的探索工作。当然面临的科研难题远不止这些,相信通过逐步的探索、分析与归纳,我们一定可以克服这些难题。
四、下一步计划
就前面所言,在这个拥有卓越领导和勤奋同事的优秀团队里面,我觉得这两个多月取得了巨大的收获。诚然,由于专业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工作经验欠缺等原因,使我在很多地方还存在不足,如待人接物还有欠缺、仪器设备操作熟练程度还有待加强、材料性能与深入的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科研能力还有待提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