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妇女权益保障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我国实行男女同工同酬B.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C.宪法并未明确要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D.我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答案
C
2.下列哪项属于宪法对特定人的权利保护()
A.保护开发区人民的权利
B.保护老少边地区人民的权利
C.保护妇女的权利
D.保护特区公民的权利
3.妇女等弱势群体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所以他们享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A.对
B.错
B
4.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因此劳动法给予妇女的劳动保护与男子相同。()
A.正确
B.错误
《妇女权益保障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于()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A.1998年6月29日
B.2005年8月28日
C.1992年4月3日
D.2008年12月27日
6.《妇女权益保障法》是我国第一部以()为主体、全面保护妇女各项合法权益的基本法。
A.公民
B.妇女
C.妇女儿童
A.妇女联合会
B.妇女委员会
C.委员会
A
8.《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妇女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可以()。
A.要求劳动仲裁
B.依法要求劳动仲裁
C.向人民法院诉讼
D.要求质量监察部门进行质量认定
9.根据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是()的责任。
A.各级妇联组织
B.各级计划生育组织
C.各级人民政府
D.全社会共同
D
10.制定法律、法规、规章和公共政策对涉及女性权益的重大问题应当听取()的意见。
B.基层组织
C.国家健全机制
D.红十字会
11.“禁止性骚扰”内容首次出现在我国哪部法律中()
A.《宪法》
B.《妇女权益保障法》
C.《劳动法》
D.《劳动合同法》
12.根据《妇女权益保障法》关于妇女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人单位在录用职工时,在劳动合同中可以规定限制女职工生育的内容
B.用人单位应施行男女同工同酬
C.用人单位可以因结婚、怀孕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
D.用人单位在入职、晋职方面,应优先考虑女职工
13.《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实行()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取必要措施,逐步完善保障妇女权益的各项制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国家保护妇女依法享有的()权益。
A.计划生育,合法
B.计划生育,特殊
C.男女平等,特殊
D.男女平等,合法
14.《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和()权利。
A.劳动,民事
B.劳动,社会保障
C.就业,社会保障
D.劳动,社会经济
15.《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国家积极培养和选拔女干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培养、选拔和任用干部,必须坚持()的原则,并有()的妇女担任领导成员。
A.男女平等,少数
B.男女平等,固定比例
C.男女平等,适当数量
D.机会均等,少数
16.《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在()等方面,应当坚持男女平等的原则,不得歧视妇女。
A.晋职、评定职称
B.晋级、评定职称
C.评定职称和专业技术职务
D.晋职、晋级、评定专业技术职务
17.《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
A.一年,一年
B.六个月,一年
C.一年,六个月
D.六个月,六个月
18.任何违背妇女意愿侵害妇女权益的违法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19.下列权利中,不属于《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的妇女依法享有的权利是()。
A.婚姻家庭权利
B.社会保障权利
C.环境友好权利
D.文化教育权利
20.根据《妇女权益保障法》关于妇女合法权益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妇女拥有离婚的最终决定权
B.离婚时母亲优先享有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权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妇女代表应占5%以上
D.农村妇女与男子在划分责任田时享有平等权利
21.徐某,女,外贸公司职员。工作期间,公司老板丁某经常对徐某实施性骚扰。根据《妇女权益保障法》,徐某可以采取的维权措施不包括()。
A.向当地妇女组织投诉
B.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
C.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D.提请公安机关依法给予丁某行政处罚
A.未满14周岁
B.未满15周岁
C.未满16周岁
D.未满18周岁
《民法典》
2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法律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消费者等的民事权利保护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A.中年人
B.商人
C.公务员
D.妇女
24.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A.15
B.30
C.35
D.60
25.以下哪项不属于婚姻里禁止的行为。()
A.包办、买卖婚姻
B.借婚姻索取财物
C.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D.夫妻分居
26.《民法典》规定离婚后不满()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
A.一周岁
B.两周岁
C.三周岁
D.四周岁
27.按照《民法典》的规定,下列属于可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的是()。
A.重婚
B.因受胁迫而结婚
C.未到法定年龄结婚
D.直系血亲之间结婚
28.《民法典》对婚姻家庭部分的法律规定作了重大修缮,其中规定,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不如实告知的,该婚姻的效力为()。
A.效力待定
B.有效
C.可撤销
D.无效
29.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夫妻应当()。
A.互相忠实
B.互相尊重
30.家务劳动补偿可否约定?()
A.可以
B.没有规定
C.规定不明确
31.家务劳动补偿可以在()时提出。
A.婚前
B.婚后
C.离婚
32.根据《民法典》,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周岁。
A.18
B.20
C.22
《反家庭暴力法》
33.《反家庭暴力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15年12月27日通过,自()起施行。
A.2016年1月1日
B.2016年5月1日
C.2016年3月1日
D.2016年10月1日
3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规定,负责妇女儿童工作的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反家庭暴力工作。
A.乡级以上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C.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D.市级以上人民政府
35.《反家庭暴力法》规定,反家庭暴力工作遵循()原则。
A.惩处为主,预防、教育与矫治相结合
B.矫治为主,预防、教育与惩处相结合
C.教育为主,预防、矫治与惩处相结合
D.预防为主,教育、矫治与惩处相结合
36.根据《反家庭暴力法》,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妇女、重病患者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给予特殊保护。
A.孕期
B.生病
C.哺乳期
D.孕期和哺乳期
37.根据《反家庭暴力法》,家庭暴力受害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
A.人身伤害禁止令
B.人身安全保护令
C.人身接触限制令
D.家庭暴力告诫令
38.人身安全保护令由法院以形式作出()。
A.判决
B.调解书
C.裁定
学完以上知识点
我们来做几道小题测测吧!
普法小灵通
考试规则:点击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1.妇女等弱势群体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所以他们享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种说法是()
A.对的
回答错误
解析:《宪法》第五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B.错的
回答正确√
解析:这种说法错误,《宪法》第五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2.根据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是()的责任。
回答错误×
解析:《妇女权益保障法》第四条规定,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3.按照《民法典》的规定,下列属于可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的是()。
解析:《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规定,禁止重婚。
解析:《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二条规定,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
解析:《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解析:《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八条规定,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4.根据《反家庭暴力法》,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妇女、重病患者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给予特殊保护。
解析:《反家庭暴力法》第四条规定,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孕期和哺乳期的妇女、重病患者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给予特殊保护。
5.根据《反家庭暴力法》,家庭暴力受害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
解析:《反家庭暴力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