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平台犯罪形态刑法规制探析

网络平台犯罪与互联网技术的迭代更新高度融合。与传统网络犯罪将网络平台作为犯罪工具不同,进入互联网3.0时代,网络平台类型不断丰富并与线上、线下全方位互动,网络平台犯罪呈现新的特征。根据提供内容不同,网络平台大致可分为互联网接入服务平台、互联网内容服务平台以及公共服务平台。作为网络生态的模块,平台通过组建市场、提供交易规则,形成并深度参与市场竞争,用户的聚集效应实现最大化,为新型网络犯罪提供了空间。

一、网络平台涉罪类型特征

第一种是传统的通过直接建立专门网络犯罪平台。这类犯罪的显著特征是,犯罪分子是网络平台的所有者,在网络平台上开展犯罪活动。网络犯罪是目的,平台则是其犯罪工具。

第二种是网络平台提供客观帮助的犯罪。该类型涉及共犯以及帮助行为正犯化。包括两种入罪途径:一类是通过特殊罪名的解释,纳入传统罪名进行刑法规制;另一类是刑法修正案(九)增设的,即通过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进行规制。

第三种则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即平台因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而构成犯罪。针对该类网络平台怠于履行管理义务行为,刑法修正案(九)专门增设了拒不履行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进行刑法规制,并通过司法解释明确了平台在何种情况下因用户或者第三方的网络犯罪行为应承担刑事责任。

二、问题困境

(一)网络平台作为义务不完备。一方面,网络平台事前、主动审查义务缺失。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刑事责任的客观前提条件是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目前,网络服务提供者安全保护义务主要是通过制定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实网络安全保护责任,采取防范计算机病毒和网络攻击、网络侵入等危害网络安全行为的技术措施。而据此要求网络平台履行对违法信息内容,包括商品、服务的合法性等承担主动事前审查、监控义务,存在明显困难和较大争议。

(二)网络平台义务履行可能性缺乏专业判断。义务履行的可能性是判断网络平台是否能够实施合法行为的核心标准。由于缺少专业、系统技术水平检测监管机制,导致网络平台以“安全管理技术实施不具备可能性”作为免责辩护。所以需要专业的第三方机制,对网络平台的辩解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判。否则,平台怠于提高安全技术应用和管理水平,一定程度是变相的结果回避行为。而是否因成本投入、引流需要等效益因素未及时填补技术漏洞,怠于履行安全管理义务,目前尚无法通过客观机制对其评判。

此外,平台为逃避追责,大多会以“技术中立”进行责任抗辩。如平台以提供隐藏房间的方式为直播违法内容提供“擦边”服务,即提供隐藏直播号出售山寨奢侈品等交易活动,直播人员戴口罩、无声直播,平台提供商品选购、支付链接,或视频传播平台对“影视片段”提供传播帮助。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为该类违法行为提供技术帮助。

(三)网络平台服务提供者不作为犯罪认定途径冲突。网络平台不作为犯罪的刑事责任认定有两种途径:一是不纯正不作为犯罪;二是根据不履行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的刑事责任。但二者适用存在冲突。构成后者犯罪的客观条件之一是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的,这必涉及到改正措施或者期限要求是否明确、合理等判断因素。而网络平台服务提供在接收到到用户举报后未及时删除诽谤、毒品、赌博等违法信息、淫秽图片,从而导致访问流量达到具体罪名入罪标准,网络平台服务商可以不作为方式直接构成共同犯罪,则直接跨过拒不履行网络安全管理义务入罪的前置程序——经监管部门责令改正。

三、规制方法

(一)明确网络平台作为义务。网络平台服务提供者应当在其能力范围内履行合理的涵盖事前审查的审查义务。这主要由网络平台对终端信息数据具有比政府监管部门更强的控制能力决定的。所以平台服务商的事前审查义务应与平台的控制能力相当。针对内容提供平台,如腾讯视频、优酷等,其服务器内本身就存在作品或者信息,对提供的内容具有完全控制性、排他性,要求平台主动承担事前审查义务并无障碍。而针对接入服务提供平台,如百度搜索等,因平台与内容本身不存在技术层面的控制关系,加之数据信息的海量性以及加密性,导致这类平台几乎不可能对传输信息进行实时控制并辨明真伪,即对偶然引发的刑事风险不具有可归责性,所以不承担监督、审查义务。而缓存、储存服务平台作为一种特殊的专用数据储存服务器,主要为用户访问平台提供信息传输效率,如百度网盘等。基于平台特征,其并非信息的最初传播者,也不同于单纯的网络中介平台,所以可适用“避风港原则”设置其作为义务,即要求承担“通知+删除”的协助义务。

(二)探索建立技术检测机制论证义务履行可能性。一般认为网络平台作为一种公众使用的网络工具,其义务履行可能性的判断应采用“平均人标准说”,即根据案件发生之时,平台服务商的技术能力应以业务相似、经营规模相近的网络平台服务商的一般技术水平为标准,且技术监管措施适用不能强加不合理的经济成本压力。可见,目前论证义务履行可能性的判断标准较低,导致部分网络平台不愿意投入更多资本在安全管理技术领域,从而产生一种消极的“安全技术停滞垄断”局面。作者建议应建立相对独立的第三方技术水平检测监管机制,优化参考对象,健全参考标准,促进网络平台提高技术监管措施,打破“投机”网络平台提出的“技术水平不具备可实施性而拒不整改”的诡辩。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以上)

THE END
1.公职律师说法丨从网络虚假信息看舆论法律责任澎湃号·政务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众多网络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自媒体时代,网络流量与财富紧密相连,不时有虚假信息在网络上横行,不仅损害了个人的名誉权,还可能引发社会恐慌,扰乱公共秩序。因此,网络虚假信息的法律责任问题不仅关系到网络空间法治建设,更关系到公民个人权利保护和社会和谐稳定。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60408
2.网络服务平台是否要承担赔偿责任网络上面的平台有很多,很多平台都是提供服务的类型,消费者在网络服务平台上面消费的时候,就可以享受到它们提供的服务。但有些消费者觉得它们提供的服务不好,那么网络服务平台是否要承担赔偿责任?看看华律网小编收集的资料。一、网络服务平台是否要承担赔偿责任 需要。网络交易法律关系的多重性与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承担https://www.66law.cn/laws/208952.aspx
3.网络平台承担的法律责任法律问题网络交易法律关系的多重性与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承担责任的关系。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明知或者应知销售者或者服务者利用其平台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该销售者或者服务者承担连带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四十四条 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273793941085231045.html
4.网络平台侵权责法律责任是如何认定的?导读:网络平台侵权责法律责任的认定是,只要利用网络侵犯他人民事权益的,那么就需要承担法律的责任;作为被侵权的人就可以要求侵权者停止停止侵权、而且还可以要求删除、屏蔽、以及断开链接等必要的措施。 网络平台侵权责法律责任是如何认定的? 根据《民法典》(1日实施)规定: https://www.64365.com/zs/1237019.aspx
5.长短视频著作权侵权纠纷中网络平台运营者的责任当前,传统长视频平台和新兴短视频平台都在同时向用户提供长视频、中视频和短视频,网络视频平台运营者可能是网络服务提供者,可能是网络内容提供者,也可能是二者兼具。 依据民法典、《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网络内容提供者和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著作权侵权责任并不相同。网络内容提供者应当承担著作http://www.bj315.org/llyj/202405/t20240511_43412.shtml
6.网络平台法律责任探究(豆瓣)平台的三分法和相应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附录附上了各国关于平台责任的规定。避风港原则得到广泛使用。平台的审查义务扩大化。 0 有用 柠檬小丸子 2021-11-21 17:37:10 偏学术论文逻辑性很强 > 更多短评 3 条 我要写书评 网络平台法律责任探究的书评 ··· ( 全部0 条 ) 论坛 ··· 在这本书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129267
7.《网络平台治理与法律责任》(周学峰)简介书评网络暴力治理法治化研究后监管时代下网络借贷的法律治理研究共享经济背景下网络平台契约劳动的法律规制研究政府信息公开研究多维视角:流通、开放、实证网络平台治理与法律责任中国参与全球互联网治理研究:基于国际法理的视角灾难性损害补偿制度研究 当当自营 商品详情 http://product.dangdang.com/25327081.html
8.专家热议网络平台法律地位与责任独家近日召开的“网络文化消费法律问题研讨会”上,来自司法界、学界、实务界的专家学者就网络平台的法律地位与法律责任展开了讨论。 近来,以“快手未成年妈妈直播事件”“郑州空姐顺风车遇害案”为代表的一系列违法犯罪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些事件的背后都离不开网络平台的参与。面对线上、线下发生的违http://www.mzyfz.com/cms/benwangzhuanfang/xinwenzhongxin/zuixinbaodao/html/1040/2018-05-31/content-1338905.html
9.《网络平台治理与法律责任》全文免费在线阅读–起点女生网手机版《网络平台治理与法律责任》是周学峰 李平创作的心理学小说。本书主体部分共分为十章,第一章系从多视角对网络平台的基础理论进行阐述。第二章至第七章系对网络平台法律责任的国别研究。我们选取了美国法、德国法、英国法、日本法和韩国法作为研究对象。我们将网络平台的法https://m.qdmm.com/book/1016541308/
10.网络主播与平台之间的法律关系及责任网络主播与平台之间的法律关系及责任 一、 现状检视: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中输入网络主播直播等关键词进行搜索,共搜索到判决文书818篇,从案例数量上看,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网络主播是随着共享经济的兴起而出现的一种新型职业。主播注册直播平台的账号之后就可以在直播平台进行直播,网络主播类别多样,以B站为https://www.114dbzp.com/article/index.php?c=show&id=4499
11.网络商品交易平台的法律责任包括哪些律师普法3.京东、淘宝等网购平台承担责任有前提: (1)不能提供销售者、服务者真实名称、地址、有效联系方式 (2)并不是绝对直接承担连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四条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销售者或https://www.110ask.com/tuwen/17413643856344325969.html
12.侵权案件中第三方网络服务平台的法律责任研究侵权案件中第三方网络服务平台的法律责任研究 杜文钰 开通知网号 【摘要】: 电子商务繁荣发展的今天,手机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电子设备,人们不仅通过电脑进行交易,通过手机第三方网络服务平台进行的电子交易也越来越多。基于手机第三方网络服务平台的线上交易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消费者与商品经营者或线下服务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184-1018042493.htm
13.P2P平台应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和义务(精选7篇)根 据政府相关监管机构的要求P2P平台不得提供担保、搞资金池,但P2P模式引入中国后各平台分别以第三方机构担保、保险、保证金或债权收购等各种方式承诺 债权到期后进行刚性兑付,也有少数平台认为平台属于中介性质表示不会对逾期债权进行刚性兑付,那么对于这些不承诺刚性兑付的平台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和义务有 哪些?本文试图结合https://www.360wenmi.com/f/fileih7l0fxm.html
14.网络交易平台在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的责任边界从业务形式上来看,此类平台经营者仅仅提供技术服务和网络基础设施的建立与维护,不作为平台上交易关系中的一方,也不对交易信息和交易内容提供任何担保或背书。从法律责任上讲,平台经营者基于与网络用户之间的服务协议(包括网络注册、登录协议等),主要是从技术服务上保证网络交易环境的稳定,保证交易内容和交易信息的顺畅传输https://www.acla.org.cn/info/b4c7fac82fa74c6d9fdf72fb4ca12553
15.宁波seo优化:浅析网络搜索引擎平台的法律责任键词:隐私书搜索引擎法律责任搜索引擎搜索引擎简介搜索引擎服务提供商主要通过新的搜索引擎技术为网络用户提供服务,然后再讨论责任法律搜索引擎服务提供商,它应该是针对搜索引擎如何,什么功能特征,更清晰的设计,以及在国家搜索引擎服务部门结合现状分析后,可以您检查了搜索引擎服务提供商涉及违规和权利的法律领域,因此您可以https://www.leseo.net/ningboseoyouhua/2019/0209/1061.html
16.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民事法律责任探析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民事法律责任探析,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民事法律责任,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利用互联网购买美食已经成为了生活的常态。网络食品交易在为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https://wap.cnki.net/lunwen-1020906044.nh.html
17.“互联网广告平台的法律责任探讨”沙龙成功举办专家畅谈“二跳”广告经过将近两个小时的深入探讨,与会专家形成共识,一致认为互联网广告平台的法律责任应当与其控制能力相匹配,应当严格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广告主对广告内容负有第一责任,针对“二跳”广告要求平台承担超过其能力范围的审查责任,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网络无限链接的特点和互联网新业态的现实,有可能给平台赋予过高的审查责任,而http://www.ce.cn/xwzx/fazhi/201806/15/t20180615_29449128.shtml
18.社交平台有法律责任吗?图片新闻法律资讯社交平台有法律责任吗? 导读:社交平台是否具有法律责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主要取决于其在特定情况下的角色和行为社交平台需要对其用户的行为和内容有一定的监管责任,并且在知识产权侵权、诽谤、网络欺凌等问题上可能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社交平台有法律责任吗?https://www.maxlaw.cn/n/20240331/11035597306729.shtml
19.热点!互联网广告各参与主体的法律责任及违法处罚法规解读《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一步细化了各类互联网广告活动参与主体的法律责任,将于2023年5月1日正式施行。为方便各类主体清晰了解相关法律责任,以下食品伙伴网分别梳理了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平台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和违法处罚。 http://law.foodmate.net/rule/show-222194.html
20.网络直播行业纠纷频发,平台与主播关系及法律责任解析从法律规定来看,守约方可以选择主张违约方承担一项或者多项违约责任。当事人认定网络主播不得在其他平台从事直播工作,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应当有效。但笔者检索发现,在诉讼过程中,直播平台主张主播继续履行双方签署的竞业限制协议的案例较少,且得到了支持。笔者认为,主要理由有以下几点:http://www.bjhwtx.com/h-nd-248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