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生打车取消后,手机两天接到两百条骚扰短信。/晨报记者
张先生并非是唯一一名在经历出租车乘车纠纷后,遭遇垃圾短信报复的受害者。对于张先生等人而言,如何证明乘车纠纷和垃圾短信之间的关系,成了维权的最大难题。
垃圾短信阻碍手机运转
张先生家住浦东,由于路途较远,他有时会通过预订出租车的方式去单位。2月15日的一次预订,却使张先生陷入巨大麻烦中。
2月15日晚,张先生使用打车软件“快的”,预订了一辆2月16日7时40分的出租车。不久,软件显示,一名称呼为“钱师傅”的强生出租车司机抢到单子。令张先生疑虑的是,这名钱先生在“快的”的评分只有三颗星。张先生说:“我叫了这么久出租车,从来没有遇到过打分这么低的。”
尽管心有疑虑,张先生还是保留着这张订单。然而,第二天早上发生的一系列情况,使张先生下定决心,坚决拒绝前来接客的出租车,并取消订单。
张先生说,他取消订单的原因有两点:首先,按照他的经验,预订车辆都会提前10分钟左右联系他,但是这辆出租车却提前了40分钟,这很反常。其次,来接他的车辆并非原来预订的钱师傅的车辆,而是其他车辆,这令他很不安。
随后,张先生找到了司机停车不走的答案。他发现,手机号被泄露了出去。大量垃圾短信开始不断轰炸他的手机。
这些短信和陌生来电,一度使他的手机无法正常使用。
多次投诉后短信终于消失
由于发往张先生手机的短信多为网站验证码短信,张先生很难通过设置屏蔽的方式将这些短信拒收。通过投诉维权,成为张先生拯救自己手机的唯一方式。
令张先生感到欣慰的是,在2月18日和被投诉出租车上层领导联系过后,垃圾短信开始渐渐减少,到19日,垃圾短信已消失。张先生认为,是车队上层和司机的谈话起了作用。
多名市民曝遭遇类似报复
记者调查发现,张先生所遇到的在乘车纠纷后遭垃圾短信报复的情况并非个案。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市民,在乘车纠纷后遭遇垃圾短信的骚扰呢?
晨报记者调查发现,群发垃圾短信操作的简易性,造就了此类猖獗报复的主要原因之一。
【记者调查】
发垃圾短信成本低
晨报记者调查发现,市面上有一些骚扰软件。想要利用垃圾短信对他人进行打击报复,仅需知晓被报复者的手机号码,就可以轻易实现将大量垃圾短信群发到个人手机上。
在一个短信轰炸平台上,记者看到,该软件用户仅需在对话框中输入被打击报复者手机号,并点击开始轰炸按钮,就可以将大量垃圾短信发放到被报复者手机上。该平台的“轰炸说明”对此行为这样解释:“通过互联网第三接口发送短信给对方,全程免费,不会显示您自己的号码。”在免费服务中,该软件可每天限对一个号码进行10次轰炸。
此外,该软件还提供收费服务,用户每星期仅需缴纳10元钱,就可以实现对被打击者的定时“轰炸”服务,每天三次,每次200条。
根据该网站显示,已有629个网友在这个网站上对其他人进行短信轰炸。
【专家观点】
取证复杂导致维权困难
上海信息安全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张凯说:骚扰行为并非不犯法,只是取证太难。
对张凯的这一说法,12348法律援助热线的法律专家表示认同。一位法律援助专家说:“这件事情如果司机不承认,那么取证是非常难的。乘客需要通过电信供应商来调查是谁给他们发了这些骚扰短信。找到这个平台后,还需要确定是谁在这个平台上输入了他们的手机号码,这个取证过程非常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