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高新区注册一家房地产经营开发公司需要哪些资料?”“在都江堰开办一家养老院需要什么手续?”“注册一家科创企业有什么办理流程和资料?”……
一个个数字背后,是企业发展信心增强,是市场主体活力持续向好,是来成都投资兴业的高涨热情。数据暖意,透出成都市场主体的生机与活力。
信心足
企业开办咨询排名第一
“看好成都环境与市场”
2月初,成都市民胡先生拨通了12345热线:“我想咨询一下,开设一家家庭式养老院需要办理什么手续?”胡先生表示,他十分看好养老市场的前景,他认为都江堰环境优美,适合从事养老、康养行业。
成都市12345亲清在线每天都能接到数个“胡先生”和“鄢女士”们的咨询。
数据显示,1月28日至2月5日,12345助企热线平台共收到企业诉求1287件,较去年春节后同期增长653%;至2月7日12:00,共收到企业来电来信1878件,较去年同时段增长801%。从咨询投诉主体来看,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意向投资兴业的市民居多,占比超过90%。
行动快
成都1月市场主体同比增长17.24%
“干事创业有劲儿”
有些人在咨询的路上,有些人已经付诸行动。
蔡娜告诉记者,公司的主营业务为高新技术软件开发,公司选择落地成都高新区的原因之一就是看中这里的营商环境。“从注册企业就能看出,企业办事是很方便的。并且对于创业企业还会有政策扶持、税收优惠,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蔡娜说,“同时,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人才多,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这些因素都是非常重要的。”
企业开办咨询度高、新登记市场主体持续增长,反映了成都对企业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记者从成都市市场监管局获悉,2023年1月成都市新登记市场主体21685户,新增注册资本594.28亿元;截至1月末累计市场主体364.87万户,同比增长17.24%;累计注册资本151535.9亿元,同比增长12.35%。
加速度
多举措提振经济发展
市场主体“强起来”
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不仅让企业和百姓收获了沉甸甸的获得感,更让成都这片投资热土活力涌动。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刘泉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生存发展的土壤,环境优则企业强。各地区各部门秉持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以多措并举的‘硬措施’持续优化发展‘软环境’,市场主体投资兴业热情不断激发。”
为优化营商环境,开年以来,成都市多措并举,增添经济发展“加速度”。
1月28日,成都市12345亲清在线正式上线。平台创新集成了12345助企热线、蓉易办、蓉易享、蓉易见四大企业服务平台,打造政企互动的“总客服”、便企利企的“总平台”,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便捷、优质、高效、公平的服务。2月9日,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发布《成都市支持市场主体纾困加快经济恢复的政策措施有关实施细则》,一次性全额补贴最高10万元,进一步助力重点旅游企业健康成长,帮扶文旅企业纾困发展。2月10日,成都出台《关于聚焦产业建圈强链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政策措施》,从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精准配置资源要素、全力做优服务保障三个方面,提出三个部分十条政策措施,破解“链主”企业“四链融合”和产业带动力不足、创新型企业集群不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偏弱等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痛点、堵点。
优化营商环境,让市场主体“强起来”,也同步反映在活跃的市场环境:一批重点项目迎来新进展,一批建筑工地开始动工,一批岗位火热招聘——
未来医学城迈入新阶段,首批迎来4个科学家团队、2个技术平台;2024成都世园会主会场正在开展基础施工,目前建设内容主要集中在园区核心建筑、绛溪河综合治理、外围配套等方面;2023年成都人才春季网络招聘大会于1月31日正式启动,目前参会招聘单位已超400家,提供需求岗位预计将达1万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