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办实事清上加亲(政策解读·聚焦新型政商关系(上))
领导干部逐步转变观念,服务企业有待进一步落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型政商关系,概括起来说就是“亲”“清”两个字。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经济工作中积极推动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各地领导干部有没有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在同各级党委政府沟通政策时,民营企业家敢不敢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各项涉企政策执行中,民营企业的获得感是否增强?记者在多地展开调查。
——编者
主营生物科技识别的圣点科技,原本生产研发团队在广东、浙江,如今选择搬到山西。“就是看中了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对于企业发展的帮助。”谈到与政府部门的对接,负责人马晓龙连说大不一样。
一是态度。“很多事都不用操心。往往是我们还没说话,项目促进部、投资合作部的干部就来了。哪些项目需要和哪些部门来对接、希望多少天内办结……这些都是常听到的。”马晓龙说。二是实效。“对接我们的是财政运营部一名干部,可以直接联系表达企业诉求。”公司副总经理苏博远说,刚进驻时在市场推广上遇到困难,这个干部帮了大忙。此外,综改区定期与企业召开联席会,提升项目备案、环评等程序的办事效率。
百名干部走千企、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去年以来,桐乡百余名领导干部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听取意见建议,确保规上企业和重大项目走访全覆盖。截至目前,走访企业3000多家,征集企业反映问题数百件,解决率近90%。
联系企业存在形式主义,有的干部怕惹麻烦、沾是非
被问及企业在正常经营中,有没有遇到或听说领导干部以权谋私等行为,大多数民营企业家表示“没有这样的问题”。但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在山西,一名长期从事农产品加工行业的民营企业负责人介绍,自己在不少县域都开设有农产品加工厂区,有的对民营企业“很好”,有的则不然。他讲述了在忻州市某县的遭遇。
通过招商引资,他将加工厂区办在当地某乡镇。办理土地手续时,测量等程序都通过了,也拿到了土地使用证,正准备开工建设时,当地国土部门来了一拨人,说是又来测量。已经测量过了,为啥还要测?打听一圈才知道:原来该部门有一个科室“养了不少闲人”,为了“挣点”就找了借口又来测量。这位企业主很无奈,最后说:“直接把1万元测量费给你们,你们就别来了。”
吕梁市岚县县长乔云认为,当地亲清政商关系的社会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不少领导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地位、作用认识不够,与企业家打交道怕说闲话、怕惹麻烦、怕沾是非。“这些问题制约着我们县民营经济的健康壮大”。
如今,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开始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但在具体工作中,各地也面临着新问题新情况。
“尽管现阶段当地一大批民营企业反馈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但部分联企干部的服务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存在走过场和形式主义等现象。”桐乡市经信局副局长商洪林举例,征集企业反映的实际问题和意见建议时,有的干部应付了事,记录融资难、招工难等具体问题时描述不清楚,给问题分解交办带来难度。同时,大部分联企部门的主管责任意识不强,对本部门联系人的联企进度情况监督不力,后期对解决问题跟踪服务不到位等。
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陈小华介绍,当前该区聚集了2万多家民营企业,但管理部门的机构设置比较精简,无法针对所有类型的民营企业做到贴心服务保障,只能从总体上对准发展堵点痛点,更多的是由工业、商务、科技、金融等职能机构分类施策。
调查还发现,一些地方对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在理解上存在误区。个别领导干部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以前存在亲而不清,现在则是清而不亲,干脆“你做你的、我做我的,互不来往、不闻不问”。
列出清单、做好台账、强化督办,切实增强企业获得感
目前,一个集问题交办、政策推广等为一体的桐乡“企情在线”APP正逐渐成为当地联系企业的绿色通道。领导干部在走访企业时,只须点点鼠标,就能完成对企业信息、问题的提交传递。企业负责人也可以在APP上随时反馈问题,查看解决进度。
“服务企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长期坚持。”商洪林说,下一步将完善APP功能,实现服务企业常态化。更重要的是,把线上反馈的问题在线下落实解决,进一步完善协调机制,增强部门联动,通过组团走访、联合会商、专题协调等方式,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针对项目落地难、实体经济融资难、企业经营难、涉企合同执行难等民营企业反映突出的问题,山西各地列出工作清单。省级层面,山西综改区今年将取消下放市级行政职权事项114项,试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无审批管理,开工前审批事项减少86%。
县域层面,岚县制定全县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工作方案。四套班子领导干部每人联系一个民营企业,市直三个单位联系3户民营企业,县直94个单位按区域各自联系相应的民营企业。兴县听取民营企业在主题座谈会上的建言,在制度建设方面试行企业承诺制、探索无审批管理改革落地见效。
论策
让更多干部深入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清”靠法律、制度,企业家要依法经营、向创新要效益;“亲”则重在政府,要主动为企业服务。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优化营商环境,才能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山西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焦斌龙
在实际工作中,政商交往亲清尺度把握不准,部分领导干部只讲“清”不讲“亲”,存在不敢为现象,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成了民营企业的新痛点。建议研究制定具体规定,明确领导干部同企业家交往的“度”,把握好企业家同领导干部交往的“道”,让更多干部放心大胆地深入企业,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蓝顿旭美食品公司董事长郝旭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在服务时把民营企业负责人当成亲人一样看待,真正想他之所想、急他之所急,但是必须做到清廉处事,不能有利益瓜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