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仁寿双堡乡地处仁寿东南、荣威山脉末端,距仁寿县城40公里,东距成渝高速公路20公里。与资中县龙结镇、罗泉镇毗邻。这里地处偏远,缺雨少水,属于"干旱"乡,靠天吃饭。在双堡乡竹林店有一支廖氏,他们是是发祥公世系。
一、仁寿双堡廖氏是发祥公世系
人俊--哲士-昭德-长寿-发祥,江西旧班、湛田班次、鸡田班次、大田班次以及三田新班次与湖南宝庆府发祥公辈分都一模一样,证明仁寿双堡廖氏是发祥公世系。
而且鸡田记载的是“野鸡田”,大水田是“黄堡大水田”,秧田是“桃花坪大秧田”,这些地名记载进一步证明仁寿双堡廖氏是发祥公世系。
二、仁寿双堡廖氏入川祖是文秀、文龙公
发祥公--德行--仕富--介容--景月--福清--仁传--廖思--宗贤--彦皋--祖盛、祖兆、祖济;祖盛--文秀、文龙。
文秀公:生于康熙二十六年丁卯岁(1687)九月二十六日寅时,祖籍湖广宝庆府武冈州龙管乡二都大地名扶塘小地名唐家冲南岳庙石山庙,享寿八十四岁,殁于乾隆三十五年庚寅岁(1770)九月二十七日未时,葬蜈蚣形,妣谭氏,生于康熙二十九年庚午岁(1690)十二月三十日戊时,系二都小地名毛藜山唐家冲石山庙生长人氏,享寿六十八岁,葬柏林湾。生六子:运文、运芳、运陞、运恒、运洪、运达。
文龙公:字俊英生于康熙二十九年庚午岁(1690)十一月二十一日戊时,系湖广宝庆府武冈州龙管乡二都大地名扶塘小地名唐家冲南岳庙石山庙,寿八十二岁,殁于乾隆三十八年癸巳岁(1773)九月十六日。妣姚氏(祖籍长沙乡下)入川。生五子:运泰、运贵、运才、运学、运连。
请湛田宗亲协助查找以上地名。
三、德行、德珩是同一个人
四川仁寿族谱同一个地方把“德行”既写成了“德行”,又写成“德珩”,所以说其实“德珩”,就是“德行”。
四、德行公不止三个儿子
湖南宝庆府发祥公世系族谱记载,德行公妣宁氏无出,妣肖氏生仕隆、仕兴、仕庠公三个儿子。但是仁寿族谱资料显示,德行公继妣卢氏生世富。这样看来德行公不只是三个儿子而是四个儿子:仕隆、仕兴、仕庠、仕富,
四川仁寿这一支廖氏的族谱资料一直没能看到:“堡垒”没有攻破
早在七、八年以前,我就认识一位廖鸿昌宗亲,他在成都煤田工作,在一次他们的工作会议期间我们相约查看族谱资料。鸿昌宗亲老家是仁寿“双堡乡竹林店”的,当地有族谱资料(暂称“仁寿族谱”),他手里是拍照复印件。他们辈分也是“世代振鸿名”,是湖南宝庆府发祥公世系,他是长辈。
前几天我去拜访了鸿昌长辈,他现在已经在“省上”工作了,就在天府广场。他把他的族谱资料全部烤给我了。
廖鸿昌
我一直希望能够看到他们的族谱资料原件。但是一直没能如愿。
一、为什么如此看重这一套仁寿族谱?
二、仁寿族谱在廖鸿康手里
当时鸿昌字辈是是通过廖鸿康(大九)从廖鸿建(二九)手里借过来看了一个晚上,急急忙忙拍照下来的。为了能够看到“仁寿族谱”,我做了许多努力,甚至是“九牛二虎”之力,当时这个“堡垒”一直没有攻破,或者是到目前为止“堡垒”没有攻破。
三、请仁寿当地宗亲迂回联系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但是看来“功夫”还没有“到位”,没办法,多次联系均无果,我只有求助帮忙。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会发扬“愚公移山”精神,继续寻找“突破口”,力争攻破“堡垒”。
四、仁寿廖氏族谱证实是发祥公世系
族谱资料显示:人俊--哲士--昭德--长寿--发祥--;江西旧班、湛田班次、鸡田班次、大田班次、三田新班等与湖南宝庆府发祥公世系完全一样;证明仁寿双堡乡这一支廖氏是湖南宝庆府发祥公世系。
五、仁寿双堡廖氏是发祥公--德行--仕富世系
族谱记载:德行妣卢氏生殁存于老谱生子仕富;仕富妣陈氏生介容;介容妣尹氏生景月;景月妣张氏、邓氏生福清;福清妣黄氏生仁傳。其世系为:
德行--仕富--介容--景月--福清--仁傳--
辈分为:德仕介景福仁
现在湖南宝庆府湛田的一修、二修、三修《廖氏族谱》在四川中江廖鸿顺手中,我请他给我拍照了有关于德行公的有关记载:湖南宝庆府《廖氏族谱》“三田”老谱以及“四田谱”显示德行公是三个儿子:仕隆、仕兴、仕庠。
四田谱记载也是三个儿子:仕隆、仕兴、仕庠。
六、仁寿双堡廖氏是两兄弟入川
双堡乡地处仁寿东南、距仁寿县城44公里,与资中县龙结镇、罗泉镇毗邻。我正在联系当地廖氏宗亲,希望有机会去那边走一走。
廖鸿昌长辈告诉我,现在的地名:双堡乡梁桥村十二组。老地名:双堡乡革新五队、九队,绝大部分都是廖姓本家。双堡乡附近的河坝头还有一支廖姓本家,比我们祖先晚上川的,不知道他们有无家谱。我刚才联系了我们村卫生院医生廖康平(名字辈),他那里有一份复印件,他说可以去看一下。
廖鸿昌整理的族谱资料显示:仁寿双堡廖氏是两兄弟入川:
发祥--德行--仕富--介容--景月--福清--仁傳--思--宗贤--彦皋--祖盛--文秀、文龙
祖盛妣周氏生文秀、文龙,系湖广宝庆府武冈州龙管乡二都,大地名扶塘,小地名唐家冲。祖籍南岳庙石山庙。兄弟自雍正入川。
查找族谱工作在继续
进一步的考察在继续
致谢:仁寿这一支廖氏的发现,廖鸿昌有不可替代的贡献。感谢他。
绵竹西南一支廖氏是发祥公德行-仕庠公世系
今天我要去绵竹访问一位廖鸿华宗亲,他要陪我去他们老家“西南镇”查看族谱资料。
绵竹“西南镇”的右边是县城,左边是土门,前面是遵道,后面是板桥。我们今天要去的地方是西南镇醒狮村尙家坝,过去叫雎(ju)水关。这里虽然只有3家姓廖的,但是有一本手抄本《廖氏族谱》资料,是廖鸿原保存的。
其世系:发祥公--德行--仕庠--介鼎--景初--福纯--仁弼--
都江堰蒲阳廖家碾廖氏是发祥公德行-仕庠公世系
2017年6月22日,与都江堰廖世昌宗亲联系,希望去他陪我再次找一找“廖家碾、廖河坝”。
一、蒲阳镇街上有两家廖氏铺子
二、终于找到这一家人了
左起第四位廖鸿明(2011年拍照)
三、廖鸿明是老革命
四、蒲阳廖河坝廖氏是发祥公德行-仕庠世系
“本支百世”族谱资料显示,蒲阳廖河坝廖氏是发祥公德行--仕庠世系,包括“源流诗”、“江西旧班”、“湛田班次”、“鸡田班次”、“大田班次”、“三田新班”等与湖南宝庆府发祥公族谱资料完全一致。其世系为:
一代祖德行公妣肖氏生三子仕兴(卢氏)、仕隆(藜氏、王氏、卿)、仕祥(湖南族谱为仕庠,肖氏、胡氏)。
二代祖仕祥妣肖氏生四子介福、介有、介莫(王旁,湖南族谱为介瑛)、介瑄,妣胡生介鼎。
三代祖介鼎妣钟氏生景初、景阳。
四代祖景初妣张氏生子四:福绳(湖南族谱记载为“纯”)、福纪、福贤、福葵。
五代祖福绳妣张、刘、王氏生子三:仁表、仁弼、仁振。
六代祖仁弼妣周氏生子三:思节、思郮、思仰。
七代祖思节妣叶氏生宗轩、宗韶。
八代祖宗轩妣杨氏--彦模--祖焕--文旭--运泰--启歌--家荣--声贤、声举、声旭、声友、声庆。
十五代祖声友妣王氏生子三:世荣、世华、世富。
十六代祖世华生于咸丰元年辛亥(1851)七月十一日已时,在崇宁县北门外万佛寺侧近生长人氏,卒于光绪十八年正月二十八日,墓在万佛寺侧。妣谢氏生于咸丰二年(1852)壬子十二月十五日午时在崇宁县北门外天枢桥侧近生长人氏,在生子四:代发、代友、代福、代贵。
十七代祖代发生于光绪五年(1879)己卯四月初二子时在崇宁县北门外万佛寺侧近生长人氏,妣唐氏生振卿。
代友生于光绪十一年(1885)乙酉十月初五戊时在灌县东门外蒲阳场下坝廖家碾侧近生长人氏,妣李氏(在崇宁县北门外后五甲桂花场贤人坝)生振发、振明。
代福生于光绪十五年(1889)已丑五月十九日午时在灌县东门外蒲阳场下坝廖家碾侧近生长人氏,妣尹氏(在灌县北门外大食杠)。
代贵生于光绪十八年(1892)壬辰八月初八日午时在崇宁县东门外前二甲杨家河心侧近生长人氏,妣袁氏(在灌县东门外金马场工场袁家油碾),生振金。
十八代祖振卿生于宣统二年(1910)庚戊二月初四日丑时在灌县东门外蒲阳场下坝廖家碾侧近生长人氏,妣贾氏生鸿明、鸿全......
五、蒲阳廖河坝廖氏是从崇宁县搬过来的
崇宁县即现在的四川郫县唐昌镇,十六代祖廖世华生崇宁县北门外万佛寺,墓在万佛寺侧。其长子廖代发也生于万佛寺;次子代友则生于灌县东门外蒲阳场下坝廖碾家。说明这里的廖氏1851年之前就来到了崇宁县即现在的郫县唐昌镇。1879--1885年期间搬迁到灌县蒲阳镇。后来四子代贵又生于崇宁县东门外前二甲杨家河心,原因不明。
六、族谱资料记载有误
都江堰蒲阳廖氏族谱把发祥公名字以及“行文贞”秩序写错了:将“发祥公”的名字记为了“廖選”、“巽”:汝表公起查原籍本江西吉安府太和县土著落籍湛田,查鼻祖公諱選别谱巽,生三子:德贞、德文、德行,始迁湖广宝庆府,长次顺序以及野鸡田、黄堡大水田、湛田的位置都写错了。
”
四川郫县三道堰豆彰堰廖氏是发祥公大水田后裔
四川成都郫都区(郫县)三道堰豆彰堰青杠树村,现在这里打造成为了旅游景点:“中国十大最美乡村”,成都西门“沙西线”可以直达,在快到三道堰的路边。9月16日彭州廖氏廖鸿根、廖鸿典、廖汉洲、廖明清、廖明述以及廖文伦、廖名龙相约来到这里旅游寻亲,在这里发现有一支廖氏,根据他们的口传辈分、神龛供奉的始祖以及简单的族谱资料,确定这里是发祥公大水田后裔。
湖南宝庆府(现邵阳市)武攸武冈、洞口、隆回一带廖氏“四田”始祖发祥公长房德行公居湛田、德文公居鸡田、德贞公居大水田、德据公居秧田。发祥公后裔遍布湖南、湖北、四川、贵州、重庆、云南以及广西、辽宁等地。
廖昌全、廖国清、廖昌庆、廖德厚、廖国友、廖国明
一、与当地宗亲座谈初步认定是发祥公大水田后裔
因为这里是最近开发的旅游景点,据彭州廖氏宗亲廖汉洲介绍,此前他们也是在村委会的名单里面发现有姓廖的,于是就专门到廖家人的“农家乐”来消费,因此建立了联系。今天廖鸿根宗亲把当地廖国明、廖国清宗亲介绍给了我。
廖国明是今天接待我们的老板,他这里叫“欣鸿园休闲庄”,他们是五兄弟,还有一个哥哥廖国辉,他父亲廖昌元。
廖国清,77岁,他有两个兄弟廖国勇、廖国辉,他下面是廖敦平、廖敦贵。他父亲是廖昌永(元),他爷爷廖承林(字和生),他爷爷是三兄弟,据说是从什邡红岩子搬过来的,他能够背出来“彦凤吉光懋、继述承昌国、敦崇显达才”。
第三位宗亲廖国友宗亲过来了,62岁,看样子喜欢喝一点酒,晚上他从家里蒸了一碗鸡蛋过来。他告诉我现在这里有十多家姓廖的,上百人吧,他爷爷廖承志(名人哦),父亲廖昌和(字海请),他两个儿子:廖敦峰、廖敦山。
问了好几个有没有家谱资料,都说没有。汇总这些聊天信息,也只是口传,没有文字资料,所以只能说“初步”认定是发祥公大水田后裔。
二、柳暗花明又一村
因为都说没有族谱,那就不是“山重水复疑无路”,而似乎是“山穷水尽已无路”,好事情总是会被我遇到,真的出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意境。廖国友说他叔叔廖昌全家里可能有家谱,听到这个消息,我顾不上吃饭,我请他带我去找他。鸿根把我拦住了,都一点多了,先吃饭,不然那么多人等你不好。于是廖国友骑车把廖昌全杰过来了(今天他们小学的同学聚会),我们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廖昌全,70岁,其世系:廖述元--廖承德--廖昌全--廖国强,他能够背出来“彦凤吉光懋、继述承昌国、敦崇显达才---”。我问他怎么背得下来那么多,还几次问他有没有族谱,都说没有,但是总觉得是“吞吞吐吐”,我说我只是看一看,廖国友也帮着说,老人家终于同意带我去他家里找一找。
三、神龛供奉的祖先也是寻亲的依据
吃完午饭,我亟不可待,请廖昌全带我去他家里。在“豆彰堰”大部分村民都并入新农村建设,廖昌全还是住他的老房子,这里还是属于“中国十大最美乡村”景点,“白头河”、“府河”在这里交汇,他们家就靠近河边,以前廖家人就在这里开“碾房”、“榨油”,“豆彰堰”现在变成了一座吊桥。如今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风景非常的优美。我们一路聊天一路摆故事,不知不觉就到了廖昌全家里,来到堂屋,我抬头一看,神龛是新的,但是内容引起了我极大兴趣。在四川这边大部分神龛供奉的是“天地君亲师位”,廖昌全家的神龛虽然是新的,但是内容是老的。
百代流芳
姬勇法脉源流远、世綵传徽德泽长
供奉本宗堂武威郡廖氏门中历代始高曾远祖考妣香位
左有雄兵,右有猛将
供奉陸曹楚地随来传道阴司公公廖梅英杨法富肖法贵......
高祖考明德妣周氏;曾祖考继尭妣唐氏;祖考述元妣周氏;显考成德妣刘氏,显考成长。
神龛上面的廖梅英,正是德贞公派下大水田世系“德万添梅正”的“梅英”。这一点也证明这里的廖氏是“大水田世系”。
四、虽然是一点点族谱资料但是很珍贵
大水田的辈分是:德万添梅正、原仲仁思宗、彦凤吉光懋、世代振鸿名、继述承昌国、敦崇显展达才、盛朝隆建立、富贵应常来。
因为“德萬”两个字,加上廖梅英,以及上面的辈分资料,可以确定:成都郫县三道堰豆彰堰青杠树村廖氏是发祥公大水田德贞公后裔。可喜可贺,又找到一支发祥公大水田廖氏。
五、三道堰豆彰堰廖氏世系
廖梅英......--廖明德--廖继尭--廖继先、廖继元(廖继先、廖继元以下世系有待核对)。廖昌全的爷爷是廖述元、父亲是廖成德(族谱里面没有找到)廖述元--廖成德、廖成长;廖成德妣刘氏生二子三女,长子廖昌元、次子廖昌全,女廖昌蘭、廖昌芳、廖昌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