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射阳发布公众号推出贯彻县十六届四次党代会精神专题访谈②,继续邀请各镇区、各板块主要负责人,谈认识体会、话落实举措。
工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不仅是物质财富的源泉,更是科技发展的前沿阵地。只有准确把握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厘清发展思路,坚持把经济建设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才能不断夯实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县委书记吴冈玉在县十六届四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要“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县挺起高质量发展脊梁”。那么,究竟该如何坚定不移实施好“工业强县”战略,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好县党代会精神,今天,我们邀请了重点镇区、部门负责人进行交流访谈。
郭静融媒记者
过去,我们讲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指的是要建设基础比较稳固的农业,技术比较先进的工业,门类比较齐全的服务业。当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度推进的进程中,就工业而言则更多地聚焦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等层面。高纺区作为全县最具影响力的纺织工业现代化示范区,将如何落实县委关于“加快高端纺织产业向功能性面料、家纺、服装等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这一要求?
孟冬冬
高纺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县十六届四次党代会聚焦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提出高端纺织产业要全面对标《纺织工业提质升级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为方向,加快纺织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这为我们更好奋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提供了战略指引和战术指挥。
高纺区将坚决落实县党代会部署要求,全力以赴筑链条、强园区、优环境,坚决把纺织产业打造成绿色低碳的生态产业、创新驱动的科技产业、效益显著的富民产业,努力为射阳“绿色发展走在前、蓝色崛起做示范”挑重担、扛重责。
要坚持“链式思维+集群发展”释放聚变效应。围绕拓展品类、提高品质、做强品牌,开展纺织机械、织造印染、家纺服装全产业链“建圈强链”行动,前道重点跟踪发展质态好的纺纱、织造类成长型企业,后道重点推动向功能性面料、智能穿戴、深度睡眠、轻量保温等消费新趋势延伸拓展,突出浙江、苏州、福建等重点区域,发挥海宁招商联络处作用,加快落地吉盛祥纺织、红绿蓝纺织、港龙纺织等一批头部企业,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3个,其中50亿元以上2个,10亿元以上项目7个。
要坚持“数字智能+绿色低碳”激发双向赋能。依托中纺联江苏纺织大数据研究院、两化融合工作基地等平台载体,全面推行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服务,梯次培育“数字化—智能工厂—未来工厂”,促进资源在线化、产能柔性化,新增高企5家以上,培育省“专精特新”企业3家,实现企业“数字换脑”、产业“智”变升级,创成“全国纺织行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加大“三项清理”工作,深入开展建设用地、污水排放、用电能耗、经济效益和安全环保综合评价,焕发产业项目发展新空间,全年培育销售超亿元企业20家,超5亿元4家,超30亿元1家,争创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要坚持“向外辐射+向内联动”推动共生共荣。联合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实施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支持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资源、共享能力,“隔墙配套”“园内耦合”“区域协同”,全力构建“大中小”紧密关联、“上下游”协作配套、“产研金”融通互进的产业生态。鼓励支持沙印、题桥等龙头企业组建联合体,稳定国内市场、开拓海外市场,赋能更多中小企业融入大企业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围绕项目成长全生命周期,压茬推动埃迪尔丝绸等签约项目早筹备、快开工,沙印智能纺织等在建项目再提速、早投产,步步衔接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同步推动题桥纺织、顺龙纺织股改上市,加快荣鸿纺织股改步伐,确保2025年主板上市。
抓项目就是抓未来,项目引建作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硬支撑”,其重要性可谓不言而喻。就进一步提升项目引建质效,新的一年,项目中心将如何以机制优化引导思维转向,以质效提级助力产业项目转型,从而激发我县工业发展内生动力?
詹琳
县重大项目推进服务中心主任
县重大项目推进服务中心作为职能部门,将坚决贯彻落实县党代会部署要求,全力实施重大项目攻坚行动,强化“统”的功能,优化“推”的举措,强化“铺天盖地”亿元以上项目,突出“顶天立地”10亿元以上项目,确保2024年全县新签约、新开工、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160个、90个、60个;确保50亿元项目数量超去年,100亿元项目再突破。
一是强化领跑意识,奋力招大引强。牢树链式理念。围绕主导产业链,聚焦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三大任务”,运用以商引商、乡贤招商、异地合作招商等方式,加大链主项目攻坚力度,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后劲。优化招商机制。强化镇区、部门“一把手”外出招商,优化运行24支专业招商队伍、“6+2”招商联络处(北京、苏州、深圳、海宁、株洲、宜宾6个境内招商联络处,韩国、欧洲2个境外招商联络点)。突出资源共享。整合全县资源建立招商信息发布中心,以数字化形式展现全县产业基础、资源禀赋、投资优势,以VR实景呈现可用土地、厂房及未来规划布局,菜单式、点对点精准匹配客商需求,提高洽谈效率。
二是坚持顶格思维,着力换挡提速。精制会战图谱。锚定开、竣工目标项目,推进荣鸿二期、蓝水新能源等一批10亿元以上项目投产达效,推动兰邦特种纤维、信达LED等62个市重大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组织系列活动。制度化组织“单月开工、双月观摩”四季竞赛活动,赛数量、赛质量,赛速度、赛成效。高位保障推进。县镇联动,织密“一把手项目”责任网格,坚持县领导领办、部门协办、镇区主办,节点式推进、销号式退出。
三是优化过程调度,突出精准高效。筑牢预审关口。由发改、工信、财税、科技、安全、环保等部门骨干组成预审专班,从全县名校优生库筛选产业人才组成风电装备、动力及储能电池、粮油果蔬加工、高端纺织、精密结构件、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光电显示产业链研究专班,从产业政策、安全环保、科技创新、营销税收、发展趋势等不同维度深度研判,实现产业与人才的同频共振。高效督查调度。分板块、分产业、分规模编制镇区项目专报、产业项目周报、10亿元项目快报,“制导式、作战式”汇集信息、反馈要求、指导落实,充分展现“敢想敢干、善作善为”的射阳人的精气神。科学提升质效。完善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平台,集成竣工项目能碳占比、税收营销占比、水电要素占比,搭建项目综合绩效评价体系,每月通报亩均税收、营销、能耗排污指标,树立项目“质效为本”鲜明导向。
蔡荣
高创园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项目为王,招商为要。新的一年,县高新科技创业园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县党代会的部署要求,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关键和核心,聚力提升招商质效,争当“全市镇街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一方面要围绕现代产业体系,加大招商力度。依托县“4+3”主导产业和镇智能装备、医疗健康两个主导产业,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严格落实招商引资“三四五”,深入开展“产业大招商”,瞄准“珠三角”,深耕“长三角”,拓展京津冀和成渝经济圈,掯实以商引商、驻点招商、乡贤招商,破题中介招商、基金招商、市场化招商,突出重大项目和外资项目招引,确保全年签约新帮成净化设备、汽车配件产业园、捷登储能电池等亿元以上项目18个,努力在50亿元以上项目招引上实现突破。
一方面要聚焦项目跟进服务,发力项目建设。始终坚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服务到让企业不好意思为止”的服务理念,努力创塑“来合德、合得来”的营商环境。聚焦项目转化率、产出率、贡献率,强抓成熟项目,落实全生命周期、全要素保障服务机制,明年开工建设锦裕电力、星唯科技等11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竣工投产日邦新能源、玖源固态电池、明科医疗等10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跟踪落实海源科技、西兰花提取萝卜硫素全产业链、京东冷链云仓、恒之鲜农产品深加工、金晟达水稻育种等农业项目;实施万达广场、恒星康养中心等三产服务业项目,全力筑牢经济发展的“压舱石”。
企业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创新则是引领企业行稳致远的不竭动力。盘湾镇作为全县工业经济重点镇,将如何夯实举措引领企业创新发展,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
陈进之
盘湾镇党委书记
企业是驱动发展的主体,企业家是最宝贵的资源。盘湾镇将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全力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
要鼓励企业股改上市。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大胆拥抱资本市场,支持韩塑新材料加快引进产业投资人,迅速扩大销售规模和营利水平,今年年底初步具备申报上市辅导的条件。推进苏茵新材料上半年完成股改,推进高士达、景中景尽快进入股改。对企业在股改过程中形成的税收,设定一定的奖励政策。要助力企业主动创新。在率先推行工业链金融助力企业加快发展基础上,进一步做优供应链金融产品,深化与金融机构合作,惠及更多实体企业。要引导企业技改提质。持续抓好专精特新、高企培育,鼓励企业技改增效,在引进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同时,对生产流程进行数字化改造,打造智能车间、绿色车间,全年技改企业15个以上,争创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4家、国家高新企业6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