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文明网

九月的凉都,田畴披绣闼,乡野奏强音。绿树掩映下的村落、阡陌纵横的水泥路、宽敞明亮的休闲广场、夹道而立的太阳能路灯……一个个美丽乡村星罗棋布地镶嵌在群山碧水之中,绘就了乡村振兴新画卷。

落别乡牛角村油菜花田里的幸福家园。(资料图)

近年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紧紧围绕市委“解三难、促三融、建三园”的部署要求,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全力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持续强队伍、建机制、增活力,大力实施“素质提升、龙头引领、强基固本、聚才汇智、基层善治”五项工程,把农村基层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筑牢战斗堡垒强基固本夯基础

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全面完成922个农村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大力推广网格化党组织设置,持续完善组织架构,健全“行政村党支部(党总支、党委)—网格(村民小组)党小组(党支部)—党员联系户”的组织体系,推动“组织建在网格上、党员融入群众中”,着力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

组织力就是凝聚力,就是战斗力。坚持把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作为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关键举措,持续抓好村“两委”班子运行情况动态监测管理,围绕“六访六看”开展村“两委”换届“回头看”,通过调研回访排查出74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建立“五个一”联系包保机制,采取“一村一策”整改提升,协调解决各类问题和困难150余件次,推动基层党组织焕发了新活力。

钟山区大河镇大桥村。(资料图)

选好一个人,就能带好一班人、建好一个村。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推行“五访三荐”工作法“下深水”选人,切实把优秀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全市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比例达到98.31%,村“两委”干部平均年龄达37.63岁,35岁以下的占46.37%,大专以上学历占46.86%,实现学历年龄“一升一降”、结构功能“一优一强”,使村级队伍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领航乡村振兴的堡垒先锋。

锻造骨干队伍群雁高飞头雁领

乡镇党委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龙头”。持续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建设,注重选拔熟悉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的优秀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乡镇党政正职、班子成员中具有2年以上乡镇领导工作经历或3年以上乡镇工作经历的分别占95.38%、88.08%,班子结构功能得到进一步优化。坚持树立基层鲜明导向、拓宽选拔任用渠道,选调189名市、县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有培养潜力的年轻干部到乡镇任职,下派9名市直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到乡村振兴任务较重的乡镇挂职,选拔80名“五方面人员”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实现65个乡镇全覆盖。

观摩学习促提升,擂台比武激干劲。按照分层递进、逐级推荐、定期开展的思路,组织开展乡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擂台大比武·书记微论坛”活动。采取走村观摩、擂台展示、书记论坛等形式,聚焦“五比五看”赛成绩、晒成果、比实效,以“党员群众评、行业部门评、相互之间评”现场打分评定等次,营造了“比学赶超”浓厚氛围。今年以来,共组织79个乡镇(街道)1164名乡镇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开展观摩比武活动63场次,参与群众达7300余人次。

尽锐出战强管理,真帮实扶助振兴。健全乡村振兴驻村干部的选派、管理、培训、考核的长效机制,严格资格条件、选派程序,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全市选派616支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1849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制定出台“四清单”“四考评”驻村帮扶管理机制、促进驻村干部作用发挥十二条措施,开展关爱驻村干部子女教育“五项行动”,市级每年统筹安排150余万元财政资金,为驻村干部购买100万元人身意外伤害险、进行健康体检,推动广大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真蹲实驻、真帮实扶、真抓实干。2022年以来,全市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认真履行“一宣六帮”职责,召开群众会、院坝会、小组会7200余场次,走访群众50余万人次,帮助协调项目472个、资金1.43亿元,办理实事8300余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300余起。

人才汇聚添活力,服务下沉促发展。深入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倍增计划,组织博士教授服务“四化”、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等活动,开展能人回乡、秀才返乡、企业下乡“三乡”行动,匹配1520名农业专家到乡村振兴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培育基层文化人才8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1500余名、农村实用人才9.3万余名。抢抓新一轮东西部协作重大机遇,用活用足中央定点帮扶资源,协调争取帮扶资金2176万元,实施帮扶项目26个,引进科研技术成果6项,实现了人才下沉、科技下沉,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人才动能”。

壮大集体经济强村富民路更宽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全市坚持以“三变”改革为引领,印发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文件17个,有力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较快增长,累计培育合作社4160个,创建全国500强合作社5个、国家级示范社23个、省级示范社53个,带动55.8万户农户成为股东,入股承包地200余万亩,受益农民185.36万人,帮助群众吃上了“产业饭”,走上了小康路。

飘香茶园采茶忙,绿水青山处处景(资料图)。

加大扶持力度,提升“输血”质量。建立健全领导挂帮集体经济薄弱村机制,采取领导领衔示范、干部带头包保的方式,5名市领导领衔发展10个农业特色产业,示范带动县、乡两级领导包保推进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从发展思路、产业项目、技术指导、资金筹集、经营管理、市场销售等方面给予指导帮助,推进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薄弱村”清零取得实效。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财政资金扶持集体经济发展,2019年以来争取资金2.55亿元、扶持村255个;市级财政每年从农业专项资金中划拨200万元,择优对符合奖补条件的村按5万元/村、10万元/村两个标准进行奖补,形成资金、技术等各类资源叠加效应,增强了“输血”功能。

注重党建引领,增强“造血”功能。大力推广“党组织+龙头企业+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组织方式,围绕猕猴桃、刺梨、茶叶等农业特色产业建立党组织166个,探索推广集体经济产业发展型、资产经营型、资源开发型、服务创收型、工矿辐射型、异地置业型等“六种模式”,有效扩宽村集体创收路径,推动集体经济稳步持续增长。截至目前,全市集体经济积累达8.05亿元,收入达1.46亿元、村均15.84万元,655个村集体收入超过10万元,基层党建的“深根”让集体经济发展的“枝叶”更加茂盛。

引领基层治理乡村沃野展新颜

乡村治,百姓安。全力推动基层党建与网格化管理有机融合,全面落实“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对全市1万余个村民小组进行分类统筹、编组化网、定岗定责,科学划分农村网格4500余个,组建农村网格党支部、党小组2500余个,推选联户长9万余名,打造“党小组+网格员+十联户”基层治理“铁三角”。全面规范村级组织“六项”制度,探索以村民小组(网格)为单位建立“组管委”,进一步规范村级组织管理,充实基层治理力量。水城区推行“片管委”治理模式,进一步完善了村级治理层级,缩小了村级管理和服务半径,被列入2022年省级“一县一试点”改革试点。

水城区米箩镇倮么村。颜春匀摄

环境美,百业兴。依托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网格员等工作力量,建立党员“乡村建设责任区”,实行干部分片包保、党员分区负责,设置党员环境整治责任示范区1000余个、党员责任岗4600余个,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乡村建设、基层治理的先锋模范作用。各村党组织整合各类资源力量,设立环境卫生“积分兑换超市”,推行村民“积分制”管理模式,引导村民积极开展“新农屋、新庭院、新生活”乡村清洁行动,参与垃圾分类处理、改厕改圈、生活污水规范排放等工作,最大限度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和治理活力,改变了过去农村“有新房无新貌、有新房无新村”的脏乱差现象。

风景如画的野玉海景区成为旅游热点。(资料图)

乡风淳,民风正。健全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体系,大力推行乡村治理“两榜三评议”制度,制定《村民自治评分细则》,通过量化评比、群众评议、乡贤评理的方式综合评定得分,实行先进“红榜树德”、后进“黑榜亮丑”,引导党员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治理、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形成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充分发挥村党组织领导作用,全面提升乡村德治水平,开展“大操大办、人情攀比、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专项整治,创建全国文明乡镇1个、文明村9个,省、市文明乡镇59个、文明村480个;深入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组织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1.1万余人次,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10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69个。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凉都大地上,一幅幅自然和谐、载满乡愁记忆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正徐徐铺开,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正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生根发芽,全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不仅迎来了美好的春天,更将拥有灿烂的明天!需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接续奋斗、勇毅前行!

THE END
1.甘州区沙井镇:深入推进“强基固本”工程助推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沙井镇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以开展强基固本工程为抓手,坚持不懈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推动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抓实班子建设,夯实基层基础。深化实施“头雁领航”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3NTAwNzA2Nw==&mid=2247532132&idx=1&sn=e59c0b5aff6040dd5e441e981122c51b&chksm=fcb751e350cd687e850aa70107089cacefe6d7081852a918417ce12424da2ac5a088c5b15e6a&scene=27
2.强基固本筑堡垒全面提升基层党建水平支部基层党组织强基固本筑堡垒全面提升基层党建水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事关党执政大厦的地基稳固。把基层党建工作抓好了,我们的基层党组织就牢不可破,我们的党员队伍坚不可摧,党的执政地位就坚如磐石,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无https://www.163.com/dy/article/J1LOU2I20552OHAQ.html
3.强基固本夯基础提质增效重落实(精选5篇)强基固本夯基础 提质增效重落实 ——2014年语文考纲读解体会 丹凤中学2014届高三语文组 王书良 2014年的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与去年相比,语文学科没有变化。这表明,今年的语文考试试卷结构、试题设置和命题要求将会按照近三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考试新课标卷的体式命制,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将继续保持平稳态势。年年岁岁花相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a64flg.html
4.强基固本夯基础笃行不怠再前行该公司创新推出“六个确认 八项紧盯”管理法,从班前会、升入井、交接班、开工前、特殊操作、安全风险管控等“六个确认”再到紧盯薄弱时段、紧盯重点环节、紧盯重点区域、紧盯重点人员、紧盯变化管理、紧盯管理漏洞、紧盯重点岗位、紧盯零散岗位不动摇等“八项紧盯”的环环相扣,细分安全重点环节,明确重点内容,形成了https://www.sanqin.com/2022-09/23/content_9813595.html
5.强基固本夯基础勤学苦练强本领2020级新生基本功考核工作圆满本次基本功考核的成绩显示,大部分学生的基本功达到了学院要求的合格水平,但仍有个别学生基本功还有待进一步强化。掌握扎实的基本功是学好一门专业的基石,而强化基本功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不断重复练习。本次基本功考核既检测了新生入学一个月的学习成果,又为学子之间互相交流和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达到了预期效果。https://www.sntcc.cn/news/yaowen/202010/438.html
6.强基固本,夯实管理基础12篇(全文)强基固本,夯实管理基础 第3篇 吐哈油田围绕年产油气当量“近期500万t、远期1 000万t”的战略发展目标, 全面实施以质量计量和标准化管理、流程管理、制度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基础管理建设工程, 力争用3年到5年的时间, 实现质量提升成效明显、计量检测科学准确、标准体系先进接轨、业务流程规范优化、制度建设完整有效的https://www.99xueshu.com/w/file6fce7rya.html
7.守正创新共奋进踔厉奋发谱新篇丨中共广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02强基固本夯基础,真抓实干促提升 抓好党支部“强基固本”工程、“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创优争星”工程,开展软弱涣散党支部排查整改行动、“五基三化”攻坚年行动。加强基层党建各项保障;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支委,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覆盖率达100%,落实党支部书记、支委相关待遇。全面提升组织生活质量,https://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wm/20230531/content-1558356.html
8.县委组织部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谋划(四)以固本夯基础,以品牌显特色,筑牢全面深化改革的“战斗堡垒”……县委组织部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谋划2024年,**县委组织部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围绕深化理论武装、干部培养选拔、人才战略实施、基层党建创新、党员队伍建设、自身能力建设等关键领域https://www.wm114.cn/wen/246/491304.html
9.强基固本夯实党建基础党群融合助力乡村振兴7月12日至1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新疆考察调研,看望慰问干部群众时强调“要把社区基层党组织建好,真正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抓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固本之举,基层就是支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只有基层组织强劲有力,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才能激发广大干群的蓬勃朝气,助力乡村振兴。 https://www.wxrb.com/doc/2022/07/25/188916.shtml
10.大理州森林消防支队驾驶员培训队注重强基固本夯实驾驶员技能基础为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支队驾驶员队伍专业技能,不断增强遂行多样化应急救援运输保障任务的能力,近日来,大理白族自治州森林消防支队本着“思想引导、严格训练、增强本领、确保安全”的原则,在驾驶员培训中,紧盯车辆安全,灵活方法举措,科学严密组训,确保了驾驶员培训质量。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04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