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清廉重庆建设是市委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部署。清廉市场建设是清廉重庆建设9个单元之一,旨在防范化解与市场有关的腐败风险和不正之风,打造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诚信经营的清廉市场,激发经营主体干事创业热情,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净化政治生态。清廉市场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市级有关单位、各区县聚焦市场领域关键环节,紧盯重点任务,突出示范引领,运用改革办法,全面推进清廉市场建设。为集中展示我市清廉市场建设的生动实践、先进典型,营造清廉市场建设良好氛围,特开设“清廉市场建设”专栏,持续推出市级部门和各区县清廉市场建设改革举措系列报道,进一步发挥典型引领作用,推动互学互鉴,促进全市清廉市场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本期刊载沙坪坝区发展改革委案例。
沙坪坝区发展改革委围绕贯彻落实全市推进清廉重庆、清廉市场建设系列安排部署,聚焦破解制约企业准入、经营、发展的困难问题,深化制度改革,打造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诚信经营的清廉市场,持续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净化政治生态,2024年7月荣获清廉重庆建设标杆案例。
一、推进清廉市场建设的具体举措
(一)推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一是落实亲清政商关系行为清单。成立沙坪坝区民企国企协同发展机制改革工作专班,常态化开展企业大走访大谈心、“红岩沙商成长”系列活动,全面加强与民营企业、民营经济人士会议沟通、书面沟通、约谈沟通。二是建立健全助企解困工作机制。制定《沙坪坝区服务企业机制改革工作方案》,建立了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区助企解困工作领导小组,搭建了从区级领导到镇街部门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责任科室的“一企一专班”,全力推动企业问题“发现—收集—解决—督办”全闭环解决。三是全面加强营商环境智慧监管。在全市率先搭建区级营商环境智慧监管平台,创新开发“沙磁三为码”(为基层服务、为企业服务、为群众服务),有效发现和纠治破坏营商环境的各类问题,防范腐败滋生蔓延。
(二)持续提升市场准入效能
一是优化市场准入服务。在全市率先实现食品经营许可(饮品制售)证照联办,率先发放新办经营主体开业“领航包”,实现办理流程、填写模板和法律法规“一扫可查”。推行个体工商户全区通办,创新推出企业开户扫码导办、视频教办、管家帮办,持续简化企业开办流程。二是畅通企业迁移办理。印发《沙坪坝区服务市场主体发展专项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做好优化企业跨区县迁移工作的通知》,通过压减办理环节、减少跑动次数、优化迁移服务,进一步提升跨区县迁移便利度。三是强化公平竞争审查。结合全面从严治党实际,持续强化制度规范建设,制定区级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年度工作要点,印发《公平竞争审查会审工作规范(试行)》《沙坪坝区涉公平竞争审查举报处理办法(试行)》。
(三)着力推动公共资源阳光交易
一是深化数字化监督运用。紧盯窗口和交易部门廉政风险,运用智能化手段实时监控网站、业务管理、OA办公等系统,全面推行“电子化监督”,打破时空限制、强化交叉监督,运用“技防”手段规范专家现场身份认证。二是创新招投标服务模式。印发《沙坪坝区限额以下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及小微工程项目发包管理办法》,率先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创新采用“不见面”开标,常态化推进远程异地评标,持续提高服务效率。三是优化保证金减免退还。建立投标保证金退还红牌、黄牌内部告警监督机制,增加退款审批流转环节倒计时报警提示,同时推行电子保函替代传统投标保证金退缴。
(四)开展信用沙坪坝提升行动
一是建设特色信用应用场景。制定《信用沙坪坝提升行动方案》,重点围绕经济发展、营商环境、民生福祉、政府公信4大领域建设10大应用场景,深化应用场景创新、释放信用经济红利。二是构建信用监管新格局。充分运用企业公共信用评价结果,在粮食安全、食品药品、环境保护、医疗卫生、物业管理、税务征收等40个领域构建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机制,提升重点行业领域监管质效。三是推广实施告知承诺制。依托“信用沙坪坝”向社会公开《重庆市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实施方案》,通过上报信用承诺代替部分证明材料,减少企业负担。
二、取得的突出成效
2023年以来,沙坪坝区发展改革委围绕落实市、区推动清廉市场建设安排部署,切实走好政策制定“最先一公里”、企业解困“最后一公里”、主动服务“多走一公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全市区县公平竞争审查中获最高评价等次A++,2023年市场准入效能评估居全市第2,区营商环境智慧监管平台获得市纪委监委认可并在全市推广,企业帮办入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24年第一批优秀案例,推动清廉市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一)亲清政商关系不断改善
(二)经营主体准入更加便捷
(三)公共资源交易更加透明
(四)社会信用体系不断完善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20030050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