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岁神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为观测天体和地球运动的需要而编定的。它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十二地支为一循环,又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天干十相配,组成六十干支,用以纪年、纪月、纪日以及时辰。道教沿用此中国古代天文成就,称六十甲子各有岁神,每岁轮值,为值年太岁,俗称岁君,各有名号。
明朝永乐年间,敕建了北京白云观瑞圣殿,到了清初,改瑞圣殿为元辰殿,殿内供奉六十甲子神像,其中文武兼备,喜怒各异其态,各持枪剑,或抱琴执笏,各司其事,各显神通,轮流管理人间一年祸福,被尊为值年太岁,其后道教至今为止一直称太岁为「大将军」。
每年农历的正月初八晚举行祭祀六十甲子神仪式,届时设坛,坛中间燃点三台,左辅右弼七星,共十三盏灯,另灯花一百零八支,跪诵北斗经及顺星诰。在道而言,能助炼性修身。在俗家则祈祷福寿,一心顶礼,致力于本命元辰。
所以,太岁并不是凶神,而是守护神。
与太岁相顺则吉,相逆则凶。
冲克的结果不一定不好。而要看本命八字的喜用情况。弱者忌冲,冲则拔;强者喜冲,冲则发。一般来说,喜用之神,忌冲,冲去则凶。忌神,喜冲,冲去则吉。八字过旺,若没有克制,则夭折贫寒终生不顺。所以,八字过旺,冲克则发达发财。相反,八字过弱,喜生扶,忌冲克。
所以,犯太岁,未必就是凶。不犯太岁,未必就是吉。
岁者,年也。太岁,也叫岁君,就是掌管一年运程的值年神灵之一。一年一换,当年轮值的太岁神叫值年太岁(流年太岁)。太岁神在所有神中,影响力最大,素有年中天子之称,掌管人世间一年的吉凶祸福,主宰全年运程。
最早,人们在家中摆设太岁神位,晨昏供奉一年。主要是为了安稳心神。因唯有心神稳定自在,才能启发灵智,净除诸贪恶习,达到真正的消灾解厄,无所贪求,才能济助于人,广造一切种种善德,增长无上福乐。后来演变成每逢岁初春节期间,为自己的本命神烧香、叩拜、送上奉献。特别是逢到自己出生的干支之年,俗称「本命年」,更是必须朝拜自己的岁神,祈求健康平安,逢凶化吉,即现在所说的拜太岁求平安好运。
那么,下面是六十甲子神全图,查查你的保护神是谁?
(一)甲子(1924·1984·2044)
甲子太岁,名金濂,亦名金辨,明时降生于山阳。
金辨在明代正统三年(1438年)升为佥部御史,协助处理宁夏地区的军事事务。在任内,金辨推举贤德的人才,任用有才能的人,受到众人一致称赞,称他办事公正无私。
宁夏地区长年缺水,原有五条水渠,其中鸣沙洲、七星汉和伯石灰等三条水渠,由于缺乏维护而导致淤塞。金辨就请求朝廷拨款,及时疏通,使一千三百余亩荒田得到灌溉。当时为了鼓励有钱的人救灾,皇帝下令称,凡是有拿出大米一千石以上救灾的人都将得到皇帝颁发的证书,证书上还将加盖皇帝的玉玺印章。金辨得知以后,就上书皇帝,称边境地区和内陆不同,米价比较昂贵,因此希望在边境地区也能表彰救灾拿出不到一千石的人。皇帝听取了金辨的建议并且接受了,于是,边境地区的粮食储备得到了充裕,百姓的生活也得到了保障。
(二)乙丑(1925·1985·2045)
乙丑太岁,名陈材,字俊卿,宋时降生于金华。
陈材的体力和手劲都超过普通人。曾经在五更黎明时候,途经田间碰到老虎,与老虎徒手搏斗将老虎打死。
后来在科举考场里,考场失火。由于考场按照惯例开考后大门紧锁,遇到大火考生无法逃逸。陈材以右手攀住墙壁左手托住同场考生,让考生们踩在自己肩膀上逃生,救出了考生数十名,名扬天下。
陈材被选为安丘县知县(今山东省安丘县)时,有窃贼偷盗了县库的金钱。陈材单身一人手持弹弓去追赶窃贼。第一发击中窃贼的左眼,第二发击中窃贼的右耳。窃贼遇见如此神射吓得跪倒在地。陈材就命令众窃贼将偷盗的金钱完整无缺地送回金库。众窃贼不敢违抗乖乖地遵命将金钱送回。陈材将众窃贼各打了三十杖以示惩罚后予以释放。
御史听到陈材如此处理方法大为不满,给他加上了放纵贼寇应该罢免的罪名。陈材拂袖而去,回到了故乡。
(三)丙寅(1926·1986·2046)
丙寅太岁,名耿章光,亦名耿章,明时降生于鲁地。
耿章是山西巡抚耿如杞的儿子,性格刚强正直,一丝不苟。耿如杞受到陷害,被关进监狱里。耿章就到监狱中服侍父亲。耿如杞被极刑处死,耿章就写血书代父伸冤,申诉父亲清白。整个朝迁都为之震动,官吏们都表示悲伤和同情。
崇祯年间(1628-1643),耿章以进士的身份出任曲沃知县(今山西省西南部的曲沃县)。因为当地设有蒙城驿站,加重百姓负担,耿章挺身而出,以祖宗的制度请求减少民众负担,结果得罪大官,被排挤,不得不离任。
临行的时候,耿章在官衙内留下一副对联:“解印空传去害马,移山何日是坚城”。意思是:为了去除百姓的灾害,我宁愿放弃我的官职。我企盼通过不懈的努力,曲沃什么时候才能够成为防护坚固、百姓团结的城市呢?
当地百姓怀念他的恩德,后来在他仙逝以后把他列入“名宦”每年祭祀。
(四)丁卯(1927·1987·2047)
丁卯太岁,名沈兴,明时降生于建宁。
沈兴身材不高,但是强壮精悍,眼睛明亮,炯炯有神,能照得出人影。沈兴做事足智多谋,光明磊落。洪武年间(1368-1398年),沈兴任建宁右卫指挥使司的后所屋户。他建造城墙,固守防护。对外挡住了盗贼的侵犯,对内保护了百姓的治安,于是建宁的民众都能安居乐业。沈兴仙逝后,他的儿子沈亮、沈镛、沈泽和沈重等都继承了他的事业。
(五)戊辰(1928·1988·2048)
戊辰太岁,名赵达,三国时降生于河南。
赵达在年少时就跟随汉朝的侍中单用学习方术。赵达思维精密,他从天象观测到东南方有王者之气,于是就从中原脱身,渡江到了东吴,投身于孙权。赵达精通计算之术,深谙算术的原理,因此遇到难题也能立刻计算成功。看到飞来的蝗虫,赵达也能够立刻计算出飞蝗的数量。他能够预测潜伏的事物,几乎没有一个人能预测到的,回答疑难问题,也能神机妙算一般。有人曾经拿出小豆几斗,倒在席子上面,赵达立刻报出了豆子的总数,后来人们检验豆子数字,结果果然同赵达所说一样。东吴的孙权每有出征,常常要赵达预测征讨的成败,出兵征讨的结果也同赵达预测的相同。
后来,赵达还预测自己归天的日期,精确到某年某月某日。果然,到时之日,赵达仙逝而去。孙权曾经要向赵达学习方术,赵达视作天机秘密,不肯轻泄。于是孙权就故意怠慢赵达,因而赵达一生并未出任官职。
(六)己巳(1929·1989·2049)
己巳太岁,名郭灿,明时降生于安阳。
郭灿在科考中得举人,起初任直隶知府。由于邻近地区盗贼猖獗,郭灿认为如果等待盗贼临城的时候再动手剿灭就晚了,于是,他选拔精锐的将士,趁盗贼不备的时候,在二更天主动出击,歼灭了盗贼。
郭灿的父亲郭朴,出身进士,曾被任命为编修。郭灿继承家学,孝顺父母,得到宗族中人共同称赞。
郭灿任知府时主张宽容和解,而且宽严适当,事事斟酌民众的利益和损失,执行法规制度一丝不苟。
(七)庚午(1930·1990·2050)
庚午太岁,名王济,宋时降生于深州饶阳。
王济之父王恕在开宝年间任秀州知府。当时盗贼蜂拥,城市失陷,王恕被杀。王济匍匐在父亲遗体上号啕大哭,并发誓为父报仇。盗贼被震撼,释放了他。王济将父尸骨藏匿山谷后,向讨伐盗贼的军队元帅朱乙献策。
王济性格刚强正直。先后任临河主簿、大理丞、镇州通判。因不畏权贵,秉公执法,宋太宗下诏书奖励王济,并让他出任监察御史。王济上书太宗,提出治理天下,爱护百姓的十项办法,所言都能够切中时弊。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他升任为洪州知府,兼江南路安抚使。当时发生干旱民众饥荒,王济亲自监督官吏煮粥赈灾,每天亲自品尝后再发给灾民。王济临终时,还进言宋太宗,提出吸收贤良,远离谀臣,停止一切非急需的土木工程等建议。
(八)辛未(1931·1991·2051)
辛未太岁,名李素,唐时降生于陇西。李素,字贞一,七岁丧父,贫不能家,母夫人提以归教,畜于外氏,以明经选主之弘农簿,又芮城尉。德宗贞元初,李泌为陕虢观察水陆运使,素为从事。以课迁尉京兆鄂,选主万年簿。宪宗元和初,衢州饥,任衢州剌史。后迁苏州。二年,盐铁转运使李镝谋反,诸州刺史,手无与敌。李素将左右,与贼将姚志安战于州门,不胜。贼呼入,公端立,责以义。皆敛,兵立不逼。素被桎梏,钉于船舷。未及京口,铕败,素获免。民抱扶迎,尽出。天子使贵人持紫衣金鱼以赐。五年,拜河南少尹,行大尹事。减民赋钱,岁五十万,请缓民输期一月。诏天下皆缓一月,公之断,治不收声,事常出名。
(九)壬申(1932·1992·2052)
壬申太岁,名刘旺,明时降生于三万卫。刘旺,都指挥使,牲刚方敦学,行以名教,加固边防,鞠躬尽瘁。成化间,鞑靼兵入边骚扰,旺与子塔斯于古城堡设伏伺之。敌至出战,援绝矢竭,突围不得出。鞑靼兵索之,刘旺父子俱曰,我为国家守边关者,誓与边关共存亡,遂俱殁于阵。
(十)癸酉(1933·1993·2053)
癸酉太岁,名康志睦,亦名康志,唐时降生于灵州。康志,宇得众,姿魁伟,工驰射。累迁大将军。讨张韶,以功迸平卢军节度使。李同捷反,略千乘,志挫其锐,遂下蒲台,尽夺其械。加检校尚书左仆射。徙泾原,封会稽郡公。康志父康日知以谋略止李惟岳之叛乱,康志子康承训平南诏盗边,攻拔徐州勋,纵击之,斩首万级。康氏一门忠君爱国。
(十一)甲戌(1934·1994·2054)
甲戌太岁,名施广明,时降生于桂平。施广,成化元年举人,任训导。自幼倜傥,有大志,家贫力学,博通经史,刻苦励行,言动不苟,署学事教规,克举若师儒。师范尊严,诲人不倦,诸生心悦诚服,勤学慎行。为诸生时,拾金还主。迨迁官,则捐俸泽枯,至老不衰,乡评推重。
(十二)乙亥(1935·1995·2055)
乙亥太岁,名任保,明时降生于福建建宁府。年二十三,举乡试,登进士,升府同知,时倭寇犯境,保统兵力战,自书其姓名于腹背手足,日:死战,吾贵也。不可弃先人之遗体,兹用以识,庶得收葬焉。闻者感泣。又与其兵同寝食,或连日夜,粒米不入口。或露宿草莽,植立泥淖中,未尝稍自异。由是,其兵日奋,败贼于海上。病中报贼至,保裹疮出,海涛如山,南人习舟者皆失色。保独意气弥,厉手剑,麾舟师,捣之,贼大败,俘斩百余。明年,倭寇平,升山东布政使参政。
(十三)丙子(1936·1996·2056)
丙子太岁,名郭嘉,元时降生于濮阳。郭嘉,字符礼。慷慨有大志,由国子生登迸士第,授林州判官,历翰林编修、广东帅府经历、京畿漕运副使,拜监察御史,擢广宁路总管。时辽东乱,贼势日炽,嘉孤城无援,因竭家所有衣服财物,犒义士,以励其勇。贼遣使胁降,嘉杀其使,开门督战,力竭而死之。谥忠烈。
(十四)丁丑(1937·1997·2057)
丁丑太岁,名汪文,宋时降生于婺源。汪文,字质甫,宝庆二年进士。有神力,善智谋。时盗群起,连跨州郡,镇巡抚束手无策,文多设疑兵,深人盗区,擒斩万级。后在征战中,粮运不继,众心危惧,文诡言远攻近交,帅兵先进,发其窖藏,军不得乏,乱赖以平。授神策将军,屡战有功。
(十五)戊寅(1938·1998·2058)
戊寅太岁,名鲁鉴,亦名鲁先,明时降生于西大通。先之祖明初率部落归附太祖,授为百夫长,令居庄浪子,累官至庄浪卫指挥同知。正统末,先嗣父职,擢署都指挥佥事。成化四年,以士兵从征,贼平,迸署都督同知,寻充左参将,分守庄浪。十七年,先充左副总兵,协守甘肃,俄命充总兵官,镇守延绥。致仕,先有才勇。遇敌,辄冒矢石。数被伤,不为阻。弘治十五年卒,赠右都督。
(十六)己卯(1939·1999·2059)
己卯太岁,名龙崇,亦名龙仲,宋时降生于永新。仲好读书著述。陈恺帅九江,重加礼聘。建议筑永新城,人民赖以保障。京尹赵与权表监酒米税,修中兴政要,书成,与权檄迸,荐授从仕郎。复修宋朝帝学增释二百卷,再进儒林郎、史馆校勘,卒于京邸。与权取诏语表其墓曰忠勤先生。
(十七)庚辰(1940·2000·2060)
(十八)辛巳(1941·2001·2061)
辛巳太岁,名郑旦,亦名郑但,明时降生于歙。但字希周,嘉靖癸未迸士,历官浙江右布政使。有诗名。若"花明沛上宴,香起洛中尘"。"河影城头坠,秋声塞上生"。"棘道黄云上,蛮村白草傍"。"箐道千盘临戌堡,山城百雉入边州"。皆出浑沦,不落轻靡。时人称但家敦伦理,朝励官箴,有德之才,炳为辞藻。
(十九)壬午(1942·2002·2062)
壬午太岁,名陆明。陆明,明时降生于铜陵,天顺六年壬子科举人。明终身好书,末尝一日不读,循道以守官而不谄其上。时有兄弟争财者,为辨其曲直,而卒使之感悟让财,相与同居。莅事严毅,措置有方,凡百兴作,民不知劳而事已毕。
(二十)癸未(1943·2003·2063)
癸未太岁,名魏仁,明时降生于华州。魏仁,宇子行,少好学,永乐元年举人,二年进士,任训导。其师为出妇所告,坐系狱。仁乃肉袒以箭贯耳,抱师子,潜伏道旁,候车驾而持章叩头。骑虎贲惧惊乘舆,举弓射之,犹不肯去。旄头又以戟叉伤仁胸,仁犹不退。衰泣辞请,终感帝心,雪师耻。
(二十一)甲申(1944·2004·2064)
甲申太岁,名方杰,宋时降生于福建。方杰,嘉定时知同安县,缓催征,平冤滞,兴堤防,清浮田,勤荒政,倡教化,不阿上官,不假贵要,治称最。父老以三善名其堂,一日田无废土,二日市无游民,三日狱无宿系。万民称颂之。
(二十二)乙酉(1945·2005·2065)
乙酉太岁,名蒋尚,亦名蒋崇,元时降生于东阳。崇纯谨无伪,自守甚笃,遇人恒抑抑然,若畏之者。或有纷纠,出片言谕之,则又翕然。服箪食豆羹不继,室庐不足蔽风雨,崇安之。唯拯患扶难,则竭志虑不遗余力。人求之以田,崇亦予之不吝。乡民无不崇敬,劳疾时,问者无虚日。及死,莫不哀伤。
(二十三)丙戌(1946·2006·2066)
丙戌太岁,名白叔敏,亦名白敏,明时降生于闽地。敏洪武十八年任潮州知府,兴学校,课农桑,持身清白,不敢以私。诸子弟遵其教,习服清素,革纨绔淫靡之俗。时潮多,绝户荒田。税粮令民铍纳至鬻子女不能给。敏奏除之,人怀其德。
(二十四)丁亥(1947·2007·2067)
丁亥太岁,名封益,亦名封济,明时降生于湖广。封济,洪武中举人,任湖广岳州知府。时乡民聚为盗,积岁难平。济亲往贼所,贼皆罗拜,弃兵甲,愿抚,贼平。岁饥,置义仓以备荒,酌常平挤籴法疏闻,上嘉之,迁户部侍郎。
(二十五)戊子(1948·2008·2068)
戊子太岁,名邹锐,亦名邹铛,明时降生于芜湖。铛字克刚,永乐初由监生任河南按察司副使抟贵州布政司左参政,寻升通政。茌任处事精详,政尚德教,不事苛虐,不避权势,所至斥矗摘奸,甚惬民心。体貌清臞,性行廉恪,居官既久,家无厚积。年八十余,卒于家。
(二十六)己丑(1949·2009·2069)
己丑太岁,名傅求,亦名傅佑,宋时降生于考城。傅佑,字命之。天圣二年迸士甲科,授大理评事知兖州僊源县,有吏能。历梓州路转运使,因县吏冒取播州田,致夷獠恐乱,佑驰往按状,黥吏置岭南,患遂息。徙陕西,自康定用兵,移税输边,民力大困,佑令输本州岛,转钱以供边勰,民受其惠而兵食亦足。累迁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熙宁六年卒,年七十一。
(二十七)庚寅(1950·2010·2070)
庚寅太岁,名邬谲,亦名邬桓,元时降生于新昌。邬桓,宣德中,任溧阳县丞。桓幼好学,有志节,躬处节俭,每以振施为务。在任锄强扶弱,去蠹除弊、赋役为之均平,隶胥不得勾摄为奸,于是良善获安。秩满,数千人诣阙保留,得升知县行事,愈励于前。末几,卒于官,百姓思慕不忘。
(二十八)辛卯(1951·2011·2071)
辛卯太岁,名范宁,字武子,东晋时降生于南阳。为人才气豪迈,笃学通览嫉恶虚浮。任余杭令,兴学校,养生徒,风化大行。迁临淮太守,封阳遂乡候,为豫章太守,大设痒序,遣人往交市盘石,以供学用。资给众费,一出私禄远近至者千余人,讽诵之声,有若齐鲁,开豫章好经学之风。
(二十九)壬辰(1952·2012·2072)
壬辰太岁,名彭泰,明时降生于凤翔。彭泰,幼聪慧,洪武二十七年甲戌进士,任侍讲。泰为人刚介,居官泊然如布素,勤于政务,动以古人自励。始未第时,聘同里贫家女。及发解,其家以陋辞亲戚,复以女貌陋止之。泰不可,竟成婚,恩爱甚笃。
(三十)癸巳(1953·2013·2073)
癸巳太岁,名徐干,亦名徐单,汉时降生于陕地平陵。单少习武,糠慨勇猛,上疏愿奋身佐班超平西域。遂以单为假司马,将弛刑及义从千人就超,击破蕃辰,斩首千余级,复拜单为军司马,与超大破乌孙。西域五十余国悉纳质内属焉。
(三十一)甲午(1954·2014·2074)
(三十二)乙未(1955·2015·2075)
乙禾太岁,名杨僊,宋时降于淄齐之地。杨僊,少好僊术,淡薄名利,隐游诸山,人山与虎豹为戏,狎之如鹜雏。郢州朱司户仰慕杨僊,留其居家数载。杨僊不图俗利,不拘俗礼,言简薏赅,科事如神。一日,酒酣曰:我辞世矣。无疾而逝,葬山中。后二载,朱往京师,忽见于道,吉笑如旧。诘所以,不言。朱归,发墓视之,乃空棺,因创塔于墓。
(三十三)丙申(1956·2016·2076)
丙申太岁,名管夷吾,亦名管敬仲,字仲,春秋时降生于齐国颖上。管仲,少时家贫,与鲍叔牙游,鲍叔牙终善遇之。仲三仕三见逐于君,鲍不以为不肖。仲三战三走,鲍不以为怯。仲幽囚受辱,鲍不以为耻,并进仲于齐桓公,任仲于齐。仲以齐国滨海之宜,治国以定人之居,治人以三选为上卿,治法以择善而用之,治军以内政寄军令,治税分肥瘠而征收,通货积财,富国疆兵,与俗同好恶。治外招携以礼,怀远以德,尊王攘夷,九合诸侯,遂始霸诸侯。桓公四十一年,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疆于诸侯。管氏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存《管子》,有其遗说。
(三十四)丁酉(1957·2017·2077)
丁酉太岁,名唐杰,字子文,唐时降生于安乡。少习武,有奇力,举武科。时南方寇乱,杰奉旨南征大战,斩赋首并首级一百三十二颗。乘胜征贼于桃花冈,复斩贼首并首级五十八颗,大有奇功,升官赐蟒服银两,功勋德望,一时推重。
(三十五)戊戌(1958·2018·2078)
戊戌太岁,名姜名武,亦名姜武,字我扬,明时降生于保德州。姜武举天启二年武会试,授大同威远守备。崇祯初,迁大水峪游击,筑杏山城,迁宣府西域参将,击斩大盗王科。移守宣府右卫,擢通州副总兵,护诸陵。十五年,从保定总督杨文岳往援开封,诸营溃,悉奔。独武一军,坚壁不动。侵晨,贼军大至。武督麾下血战,杀数百人。力竭被执,大骂,为贼磔死。赠特迸荣禄大夫,右都督荫外卫,世袭总旗。
(三十六)己亥(1959·2019·2079)
己亥太岁,名谢廷辅,亦名谢太,明时降生于临晋。谢太路拾遗金四百两,覆衣坐山中,不得其人,归置梁上。明日再往,则有乘骑奔号而来者,邀与归,具盘餐,探物还之。其人感泣曰:我为主人营官事,蒙全躯命,愿以半酬。谢太不许。请白当事,又不许。后五世孙魁官翰林。
(三十七)庚子(1960·2020·2080)
(三十八)辛丑(1961·2021·2081)
辛丑太岁,名杨信,汉时降生于陕地。汉武帝元鼎时杨信出使匈奴。信刚直屈强,忠贞不二,不辱使命。单于见杨信一介儒生,素非贵臣,屡加刁难。单于欲召入,杨信节不离手,单于乃坐穹庐外见之。是时,武帝东拨胞溃貉、朝鲜为郡,西置酒泉郡阻断胡羌通道,并西通月氏、大夏,分裂匈奴之援国。杨信说单于欲和亲则以单于太子质汉。单于欲折其词,挫其气,乃以缯絮食物为和亲之首,终末果。后遣信归。
(三十九)壬寅(1962·2022·2082)
壬寅太岁,名贺贲,亦名贺谔,元时降生于鄂县。谔有才略,善攻战。关中兵后,积尸满野。谔为大冢收瘗之。后助世祖,以总管京兆诸军奥鲁。尝于毁垣中得白金七千,时世祖以皇太弟受诏征云南,驻六盘山,乃持五千两助军。卒,追封雍国公,谥贞献。
(四十)癸卯(1963·2023·2083)
癸卯太岁,名皮喜,亦名皮时,魏时降生于渔阳。时名将皮豹子之子,少好武略。高宗以其名臣子,擢为侍御中散迁侍御长。吐谷浑部落侵凉洮河,诏时为平西将军,广川公,领凉州诸军讨平之。又拜为使持节侍中,都督秦雍荆梁益五州军事,所至,申恩布威,民大悦。太和元年,刘准、葭芦戌主杨文度窃据仇池,时追奔西人,攻葭芦,斩文度,传首京师。转散骑常侍安南将军,豫州刺史,诏让宽怠,以饮酒废事,杖罚。卒赠本官,谥日恭公。
(四十一)甲辰(1964·2024·2084)
甲辰太岁,名李诚,元时降生于渭南。李诚,宇克诚,渭南人,为陇右宪司掾,擢知三原。性至孝,操履清诘,居官宽而能察,威以济惠,任德缓刑,劝农兴学,屏除奸盗,钤柬群吏兵,盗贼闻其名而不敢人。时河南寇贼不轨,天兵徂征,转粟挽刍。赋役倍他日,诚量户高下而均其徭。民不告病,一境安堵,时称循良,廉能足称焉。
(四十二)乙巳(1965·2025·2085)
乙巳太岁,名吴遂,宋时降生于安徽。吴遂,字至道,嘉熙四年七月知休宁县。善发奸伏,邻邑疑狱,皆求讯。岁大旱,遂求城隍神三昼夜,乃大雨。乞蠲租科,降救饥者四万八千。时两淮民流徙人境者四十余万,遂亟加慰抚,旁郡流民焚劫无虚日,独遂县太平,境内肃然,无敢哗者。
(四十三)丙午(1966·2026·2086)
丙午太岁,名王缜,明时降生于东莞。王缜,字文哲,为人敦伦,寡言笑。弘治癸丑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出使安南,却所馈金,不辱使臣体。迁礼科,核南畿屯田,划革宿弊,擢工科都给事中。正德间,擢山西参政,改云南右布政使,转福建左布政使,迸副都御史巡抚,讨姚峒贼有功,赐钞币。以干清官灾疏,答天谴四事,皆切时弊。巳卯夏,宁藩煽乱,荆襄震动。文哲下令设备,民心遂安。嘉靖改元,文哲疏陈十事:正大本,法祖德,广延访,重诏令,禁奢侈,求贤才,恤民穷,正风俗,复旧制,重人命。多见采纳。迁南京户部尚书,疏辞不许。时畿内大饥,文哲赈恤,请内帑银五万两给之。寻卒于官,午六十有一,赐祭葬。
(四十四)丁未(1967·2027·2087)
丁未太岁,名缪鉴,亦名缪丙,宋时降生于汴地。缪丙,宇君宝,好读书,躬行孝弟,乐施与人,不求人仕。靖康之难,丙迁江阴,居城东之瓠岱,耕读怡乐,采菊篱下。既殁,有《效鼙集》行于世。世称其性成而孝第,学优而从仕,莅官而辨治,三者备而不显于位,勇于退而优游。
(四十五)戊申(1968·2028·2088)
戊申太岁,名徐浩,唐时降生于越州。徐浩,字季海。浩父峤善书,以法授浩。浩尤工草隶,世状其法日:怒猊抉石,渴骥奔泉。初以文学称,擢明经,张说称其才,繇鲁山主簿,荐为集贤校理。以识符命之伪诈,迁都官郎中,为岭南选补使,领东都选。肃宗立,四方诏令,多出浩手。迁辞瞻速,而书法至精。又参太上皇诰册,宠绝一时。迸国子祭酒,为李辅国谮,贬庐州长史。代宗时,迁工部侍郎,出为岭南节度使,拜吏部侍郎。德宗初,召授彭王傅,迸郡公。卒年八十,赠太子少师,谥日定始。
(四十六)己酉(1969·2029·2089)
己酉太岁,名程宝,五代十国时降生于南汉。后唐高祖时,程宝官承旨,忠勇不屈。爱州将杨廷艺时养假子三千人,密图复交州。交州守将李进受其赂,不以闻。长兴二年冬,廷艺举兵围交州,汉主遣承旨程宝,将兵往救。未至而城陷。李迸遁归,汉主杀之。程宝遂攻杨廷艺于交州,以战败死。
(四十七)庚戌(1970·2030·2090)
庚戌太岁,名倪翼,亦名倪秘,宋时降生于罗源。倪秘,号儋斋。修髯广颡,气和行朴。与人交,终始一致。家饶而性尚俭素。庆亓五年特奏名,官潮州秋曹。邻境有蛮窃发,秘一单骑至营,抚之以恩,谕之以理,蛮咸信服。后因与太守争一死囚,不遂其意,拂袖而归。朝廷嘉之,特迸秩奉议大夫,再召为丞,不起。年八十余卒。
(四十八)辛亥(1971·2031·2091)
辛亥太岁,名叶坚,明时降生于闽县。身长八尺,膂力过人,善武艺,能骑射,武举得魁。时山寇作乱,坚修城筑堡,率民守护,又被檄招怀,直造巢穴,谕以祸福,寇悉听命。晚年优游乡里,为人糠慨,不事谀佞,博古尚礼。
(四十九)壬子(1972·2032·2092)
壬子太岁,名丘德,降生于宋。丘德,政和进十洪皓隶卒。建炎三年,洪皓奉命使金,丘德等五人俱副使。皓屡拒金之高官厚爵,日万里衔命不得御两宫。金怒,遂流递皓与丘德等于冷山。土庐乌舍,苦寒薪尽,马矢煨面。须发俱白。被扣十五年,仍以诗文忧国忧民。绍兴十二年,皓与丘德等四人被释归宋。
(五十)癸丑(1973·2033·2093)
癸丑太岁,名朱得,明时降生于灵璧。朱得,洪武初,以万户,从渡江,下江东,收常婺,克武昌,平苏湖,转战南北,以功升常山中护卫佥事。调福州右卫,文勤于职,倭犯沿海,率众剿,军声甚振。
(五十一)甲寅(1974·2034·2094)
甲寅太岁,名张朝,明时降生于如皋。张朝,洪武初年,设黄平所。朝自贵州卫千户,改任黄平军政修举。天资凝重,才兼智勇,常衣皂甲,乘黑马,执铁简,出人敌阵,往来如飞。尤能练十卒,知几料敌。严治肃理,盗贼窜逸,境内帖然。
(五十二)乙卯(1975·2035·2095)
乙卯太岁,名万清,元时降生于建昌南城。万清,字仕廉。沈静,尚志节,由迸士官至枢密院使。至正中镇守建昌路总管府。辛丑四海不宁,遂弃任归家。洪武初,窜人闽地,明太祖屡征,以一女不事二夫、一臣不事二朝为由,不就。使人求得之,贬和州知州,不就,卒。
(五十三)丙辰(1976·2036·2096)
丙辰太岁,名辛公义,亦名辛亚,隋时降生于狄道。开皇初,授宣纳中士,征讨平乱,累迁扫寇将军。安辑边境,勾检诸马牧,所获十万余匹从军。亚除岷州刺史。岷俗畏疫,一人有疾,合家避之。病者多死。亚欲变其俗,凡有疾病者,皆辇来安置听事厅廊,悉满。亚亲设一榻,昼夜处其间。所得秩俸,尽用市药,病者多愈。亚召其亲戚喻之,诸病家子弟皆惭谢而去。合境之内,呼为慈母。
(五十四)丁巳(1977·2037·2097)
丁巳太岁,名杨彦,宋时降生于候宫。杨彦,字邦杰,幼警敏,卓荦过人,常取前贤文集纵观作歌行。及长,志在泉石,不乐仕迸。每乘牛往来村店,自称东里野民,常人山之穷尽处。尝被召见,还作归耕赋。无意迸取,日事唱酬,优游自适。终迪功郎。
(五十五)戊午(1978·2038·2098)
戊午太岁,名黎近,亦名黎卿,明时降生于安徽。卿甫弱冠,遂以著述为事。宣德间,应文学才行,卓然出众,授铜陵丞政教兼举。升知高安县时,徭贼据城东南,卿出榜谕降之。负固,辄火其巢。然御隶太严,为权臣所忌,系狱十年。狱中作太平铙歌、鼓吹曲、太平等颂英庙。嘉叹释之,改知泌阳。
(五十六)己未(1979·2039·2099)
己未太岁,名傅康,亦名傅党,宋时降生于须城。党父任知古田县,猾胥匿簿书,赋人日少,籍其家出所匿,复得实色计以饶。当人为司农寺丞,除知汀州,时兄壅守漳,其父往来就养,乡人荣之。徙知南剑,发奸摘伏,吏不敢欺。适寇起,亲率治军,奋力鏖战,贼皆溃去,百姓开城,呼日傅父。
(五十七)庚申(1980·2040·2100)
庚申太岁,名毛子廉,亦名毛梓,金时降生于临潢长泰。材勇善射。辽季群盗起,募勇土,梓应募,以捕盗功授东头供奉官。天辅四年,招谕临潢,梓率户二千六百来归,令就领其众。天会三年,除上京副留守。久之,兼盐铁事。天眷中,除燕京曲院都监。梓茌临潢十余年,吏民畏爱如一日。
(五十八)辛酉(1981·2041·2101)
辛酉太岁,名石正卿,亦名石政,元时降生于河南。石政,泰定间为万泉尹。直而不华,勤而能慎,政尚廉平,善化平民,有义气,劲直不屈。谳狱平允,讼无冤滥。致仕平生,廉介不阿,卓有定守。岁饥,出谷赈济,又煮粥施药,全活甚众。
(五十九)壬戌(1982·2042·2102)
壬戌太岁,名洪钟,亦名洪充,明时降生于钱塘。洪充,成化十二年迸十,刑部主事,迁郎中,奉命安辑江西、福建民。弘治初,再迁四川按察使,历江西、福建左右布政使,擢右副都御史,巡抚顺天,整饬蓟州边备,增筑塞垣,减防秋兵。岁省费数万计。于所部潮河川凿渠屯种。正德初,督漕运,迸右都御史,改掌南京都察院,迁刑部尚书,掌院事。五年春,湖广盗起,充以本官总制军务,破灭沔阳贼。保宁贼蓝廷瑞等聚众十万余,延蔓陕西、湖广。充设方略,悉就擒,以功迸太子太保。未几,乞归。嘉靖三年卒,谥襄恩。
(六十)癸亥(1983·2043·2103)
癸亥太岁,名虞臣,亦名虞程,明时降生于昆山。虞程,明成化戊戌科迸土,初任车驾司主事,改武库,复调车驾,升四川参议累官布政使参议。刚正不屈,不避劳怨。历官二十年,清慎自持。居蜀二年,急流勇退。居家苦节,不问公府,笃于孝友。清苦节操,居家尤着。
灵华至德,即太岁统领殷元帅,地司太岁殷大天君,讳姓殷名郊,居北帝地司纠察司,被尊为“正将地司太岁”、“地司荡凶院都雷杀伐主帅”、“神通莫测天尊”,同时也是雷部三十六天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