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新时代、新征程,教育工作与时俱进,但教育的根本使命,其实始终如此。2018开局之年,潍城区教育局负责人韩吉东谈起新年的“治教理政”,一条条逻辑清晰,如数家珍。“教育没有一招制敌、一劳永逸,教育工作要慢工里出细活,所有创新要符合根本,所有措施要一天天地‘熬’,在实践中检验和校正。”韩吉东说,2018年,潍城区确立了“一七六十”的工作思路,通过优化组合使教育资源向好转变,通过区管校聘使绩效考核向实转变,通过职称改革使教师激励向积极转变,通过一校一特色使学校发展向品牌转变,助推市区西部板块崛起。
创新机制激发教育发展内驱力
崭新亮丽的教学楼,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孩子们灿烂的笑容,秩序井然的队列,一声声礼貌的“老师好”,校园食堂里安静的就餐环境……1月2日,走在2017年潍城区新改扩建学校之一的潍州麓台学校中,不禁感慨,这里的城郊学校,和想象的不一样。这是加快推进重点学校项目建设的成果初显。
2018年,潍城区将统筹规划全区学校的优化布局,特别解决西关片区、北关片区“大班额”问题。扩建大胥家小学、新建大胥家中学等6个项目,也随着站南广场的开发速度配套跟进,提升办学条件。
大力发展学前教育。规划投资2000万元,启动庞家幼儿园等6处幼儿园建设,新增学位1000个。
持续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办好潍州麓台学校、潍坊光正实验学校、潍坊枫叶国际学校等高端现代化民办学校,推广“多学校一校长”试点,到2019年完成“全国义务教育发展优质均衡区”创建工作。
深化校长(科长)管理改革。实施校长现代治理能力提升,深化校长职级制改革,加强校长及校长后备人才培训,提升校长办学水平。
深化区管校聘、教师职称改革。推进以“按需设岗、分层聘任、跨校交流、绩效考核”为主的师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教师“区管校聘”改革,逐步建立教师层级发展机制,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激励政策,全面激活人力资源。
创新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诚信制度体系建设,落实师德考核前置审核制度。
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开展学校(科室)星级评价,分五星级、三星级、准星级进行评定,建立起与教育综合督导互补的科学评价体系。
深化督导机制改革。完善“互联网+教育督导”机制,改进督导方式,提高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优化综合督导指标,突出教学、教师、改革等重点。努力创建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
严控质量深化课堂改革,提升教育教学核心竞争力
2017年12月底,潍城区第二期班主任培训班在潍坊枫叶国际学校举行。知名心理学专家、潍坊医学院副院长井西学教授和寿光市圣城小学的张玉芝老师作专题辅导报告。“这次班主任工作培训,不仅仅是一次业务知识的学习,更是一次思想认识的提升。”潍城区实验小学胥丽老师收获颇多。
坚持立德树人。举办全区教育系统班主任培训班,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班级管理等方面打造研究性、学习型、专业化的班主任队伍,提振班主任队伍的精气神。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落实十二项育人制度,深化德育课程建设,强化特色品牌建设,构建立德树人要素模型结构。
深化课程课堂改革。加强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以育人为目标,立足地域文化,搭建“人格健全、终身发展”的课程体系,引领区域教育实现内生式发展。借力“双改行动”,深入挖掘课程建设增长点,依托学校联盟,共享教育教学资源,争创市级改革示范校。
提升学科质量。实现中小学学科质量检测全覆盖,建立质量检测档案,加强横向、纵向比较,注重对学校的客观增值评价。小学加强学科规范教学、养成教育和兴趣教育,与初中课程搞好衔接;初中搞好教学教研,加强对学生个性特征、认知规律、兴趣特长等方面的研究。强化中考命题研究,引导学科教师研究学科知识。完善初中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构建更加科学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构建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教育教学体系,共享“智慧教育”优质资源和服务,创建“互联网+教育”示范学校;推进云课堂、电子书包、移动学习、在线学习、微课程、翻转课堂、专递课堂等教学模式,引领互联网与教育深度融合;加快创客教育、STEAM课程建设;组织学校师生参加各级各类青少年科技创新、电脑制作、机器人竞赛、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等活动;探索基于云平台的“学乐智慧课堂”;实施中小学校无线网络全覆盖。
持续加强实验教学。举办青年教师实验教学技能大赛、组织安排实验教师培训、举办学生实验技能大赛等活动,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小学上好科学课程,组织做好2018年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评价工作;中学开齐开全实验教学课程,持续加强学生实验操作,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健全内涵保障教育综合发展水平,打造教育品牌
加大创新教育工作推进力度。设立创新教育专职教研员、建立创新教育研究机构,普及创新教育理念,落实创新教育核心素养渗透学科教学。推进数字化等创新实验室建设。请进创新教育专家做指导。对区级创新教育工作组织第三方评价。举办读书节、书法比赛、系列创新作文大赛等创新教育活动平台。
持续提升书香校园建设。图书馆(室)每年新增图书生均不低于一本的数量要求,开展多形式的图书漂流活动,教师办公室、教室图书角全面到位,凸显图书育人功能。
推进“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建设。打造文化底蕴深厚、办学风格鲜明的特色学校。加强特色学校建设验收检查,督促学校不断创新中发展。以科研为依托,系统规划,逐步落实,丰富和完善特色学校品牌建设质量。
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借助潍城历史名人、文化底蕴,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校本课程,注重非物质文化课程建设。制定《潍城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节实施方案》,在全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节”活动,利用经典诵读、主题演讲等形式,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举办国学大讲坛,邀请名家讲座,加强师资培训,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全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计划。
明确思路推进教育现代化
2018年,潍城区确立了“一七六十”的工作思路,以深入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目标,以开展“党建工作、校长治校育人能力提升年”为主线,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引领,以完善建章立制为保障,以“学、做、树”活动为载体,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以“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为支撑,以教育内涵发展为根本,凝心聚力、奋发有为、干事创业,进一步提振精气神、树立新形象、再创新佳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全力打造潍城教育品牌。
“通过优化组合使教育资源向好转变,通过区管校聘使绩效考核向实转变,通过职称改革使教师激励向积极转变,通过一校一特色使学校发展向品牌转变,通过这些转变,使教育系统行风作风在潜移默化中同步转变。”——五个转变,助推市区西部板块崛起。
机制体制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是根本,综合发展是目的,这一切,都要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导向,通过组建项目团队、开展课题研究、加强督查落实,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以实现换挡提速、新旧动能转换。
2018年的潍城区教育,风景这边独好!(潍坊晚报)
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明办主办技术支持:山东天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