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社会认知情况调查烟台教卫烟台教卫

摘要:目的:分析当前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社会认知情况,探讨医学院校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为改善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人才需要状况,提高社会认知水平提出对策措施。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抽取312名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的社会成员为调查对象,开展关于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社会认知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调查表明,社会成员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社会认知度整体偏低,社会对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持肯定态度,对就业前景比较看好。社会认知程度主要受职业因素的影响。结论:医学院校应结合自身医学学科优势,建立明确学科方向和课程体系,增加专业知识,进行实践教学,提高创新能力,改善专业认可度,增强师资和生源力量,提高专业认同感。

关键词: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社会认知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最快的新兴专业,截止2015年,该专业下高校已经设立515所[1],其发展规模超过了很多学者的意料。随着招生学校和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各种问题不断凸显。该专业的培养目的不明确,培养方案不统一,课程设置杂乱,毕业生就业不理想等,最值得注意的是社会各界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认识普遍不足,与该专业快速的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该专业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通过对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社会认知情况的调查,了解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社会认知现状,为改善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人才需要状况,提高社会认知水平提出对策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烟台市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社会各类工作领域的人群为调查对象,反应社会各方面对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社会认知情况的实际状况。

1.2调查工具

本调查于2017年4-6月进,主是采用自编问卷,问卷内容包括2个部分:基本信息和专业认知情况。本次共发放问卷312份,回收有效问卷为310份,有效问卷的回收率约为99.4%。

1.3数据处理

运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平行双录入问卷资料并进行逻辑审核。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

2结果

2.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10份,其中女性人数187人(60.3%),男性132人(39.7%),男女性别比约为1:1.52;调查年龄跨度较大,18岁以下(2.3%)、55岁以上(4.2%)所占比重较少;文化程度方面硕士及以上人数较少,仅占6.1%;职业以学生和企业职工为主。具体见表1。

表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项目

分类

人数

构成比(%)

性别

132

39.7

187

60.3

年龄

18岁以下

7

2.3

18-24岁

98

31.6

25-34岁

52

16.7

35-44岁

50

16.1

45-54岁

90

29.0

55岁以上

13

4.2

文化程度

高中及以下

109

35.2

专科

57

18.4

本科

125

40.3

硕士及以上

19

6.1

职业

学生

88

28.4

普通企业职工

126

40.7

政府或事业单位职工

31

10

医疗机构管理人员

3.2

其他

55

17.7

2.2认知程度

调查发现,35.3%的被调查者知道医学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64.7%的被调查者不知道医学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对医学院校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毫无了解,说明社会人群对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社会认知程度较低。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群体对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社会认知无统计学意义(p>0.05),尚不能证明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群体对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社会认知存在差异。不同职业对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社会认知有统计学意义(χ2=12.1779,p=0.0161<0.05)。其中,学生和普通企业职工的社会认知程度较高。详见表2。

表2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对医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社会认知状况[n(%)]

是否了解

χ2

P

2(1.9)

5(2.5)

4.0473

0.5426

29(26.9)

69(34.2)

21(19.4)

31(15.4)

22(20.4)

28(13.9)

30(27.8)

60(29.7)

55岁及以上

4(3.7)

9(4.5)

39(36.1)

70(34.6)

4.2203

0.2386

14(13.0)

43(21.3)

46(42.6)

79(39.1)

9(8.3)

10(52.6)

43(39.8)

83(41.1)

12.1779

0.0161

17(8.4)

8(7.5)

2(1.0)

18(16.7)

37(18.3)

2.3主要途径

如表3所示,对医学院校公共事业专业的认知主要途径是“通过身边亲友同学的介绍了解”(40.0%)和“通过网络平台、电视新闻、媒体报刊了解”(38.4%)。

表3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了解途径

了解途径

通过网络平台、电视新闻、媒体报刊了解

119

38.4

通过身边的亲友,同学等介绍了解

124

40.0

通过大学的招生宣传了解

16.8

大学时期通过学校了解

在工作中了解或招聘中招聘信息中了解

41

13.2

73

23.6

2.4就业前景

虽然被调查人群有116人(37.4%)对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社会认知程度偏低,但是仍有86人(27.7%)的人认为“就业前景非常好”,社会需要该专业的人才,有很大的发展机会;有91人(29.4%)的人认为“就业前景一般”,;只有17人(5.5%)的人认为“就业前景不好”,该专业社会需求低,就业需求差。见表4。

表4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前景评价(%)

就业前景

构成比

就业前景非常好

86

27.7

就业前景一般

91

29.4

就业前景不好

17

5.5

完全不了解,无法预测

116

37.4

2.4适合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院校情况

表5显示,大部分调查对象认为适合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院校主要集中在综合类、管理类和医学类。其中,社会对医学院校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大多数持肯定态度,被调查人员中86.1%的人认为医学院校适合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表5适合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院校情况(%)

院校

综合类

理工类

师范类

医学类

财经类

管理类

比例

66.8

15.8

23.2

58.1

17.4

61.3

93.9%的人认为医学院校开设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需要学习医学知识,并表示医学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优势就是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有利于卫生事业的发展。社会对医学院校管理专业的就业认知范围较窄,主要认为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适合的领域主要是医药卫生领域。

表6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适合就业领域(%)

就业领域

医药企业

慈善行业

金融行业

高校

78.4

66.5

52.0

26.5

11.9

21.9

2.5目前影响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因素

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我国仍处于不成熟阶段,国内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起步晚,故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我国发展还面临挑战,调查结果显示,阻碍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因素是:该专业在我国仍然处于不成熟阶段(43.2%),进入公共部门的途径狭窄(38.1%),就业范围广却无针对性(33.6%)。详见表7。

表7阻碍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因素(%)

频数

阻碍发展的因素

社会制度

100

32.3

国家体制

本专业没有相应的研究生专业可以继续深造

62

20.0

进入公共部门的途径狭窄

118

38.1

就业范围广却无针对性

104

33.6

该专业理论实践性不强

79

25.5

该专业在我国仍处于不成熟阶段

134

43.2

学生素质不够强

44

14.1

学生掌握科技技能偏低

67

21.6

3讨论与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社会认知程度低,受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多因素的影响,社会人群对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认识比较模糊,公共事业管理对普通的社会大众来说,只是一个专业名词,实际认识不足。同时,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起步较晚,就业范围广却无针对性,该专业的优势和影响力都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社会认可度低,社会认知度也较低。提高社会对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认知度,提出以下建议。

3.1提高师资和生源力量,提高专业认同感

公共事业管理是建立在国外经验和基础上得来的,缺乏充足的国内资源做土壤,大部分教师都是抽调其他专业,这样老师虽然知识丰富,但缺乏对本专业的清晰认知,也缺少公共管理专业的专业共识。大学里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极少数学生是通过第一志愿录取的[2],大多数同学都是从是其他专业调剂来的,对该专业的信心和满意度均不足。应该向学生和老师大力宣传公共事业管理核心精神和专业信心。只要有了属于自己的专业理念和专业认同感才能更好的创造出专业成就,提升专业认知度。

3.2建立课程体系,增强专业知识

3.3进行实践教学,提高创新能力

加强实践课程的运用,以社会工作需求为导向确立培养方案[7]。绝大多数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理论教学所占比重较大,但实践教学很少,基本只有实践见习、专业实习等一些流于形式的实践,同社会实际接触不多,即使在专业实习基地实习的重视程度也不如对临床医学和药学等专业,并且实习并没有医学专业的比较良好的实践程序,学生理论学习的知识没有办法在实践中锻炼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公共事业管理的实践实验室的建设,增加学生实验教学时数,同时可以进行案例教学,实时进行实践学习,应该让学生进行实践学习,学习实际工作需要的问题,从各种实践角度去深刻了解专业知识,在实践中了解国内公共事业管理发展的现况,将课程教学有效的转化为学生实际的知识和技能。在人才培养计划上提出明确的实习计划要求,加强对实习过程的实习工作监督、实习质量的教学考核,共同提高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8]。同时可以扩大实习范围,在更多适合的岗位进行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增加社会认知水平同时也有利于个人实际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五一,磨玉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例[J].经济视野,2014.(11):424.

[2]侯蕊,甘月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社会认知状况的调查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29(1):40—42.

[3]金洪磊.浅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设思路[J].民族教育研究,2010(2):71-76.

[4]赵韶韵,郑建中,董魁等.我国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2,29(6):400-402.

[5]郑锴,任丽平,王柳行等.新形势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凝思[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3,34(1):78-79.

[6]于青.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体系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5,35(6):861-866.

[7]冯秀梅.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视角下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建设[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2):191-192.

[8]景琳,张瑞华等.中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科学化研究[J].中医教育,2005,24(3):1-3.

THE END
1.教育教学学院举办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示范观摩课 2024-04-10 每页15 记录 总共78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1/6 跳转到 Copyright ? 2018 版权所有:滨州医学院外国语与国际交流学院 鲁ICP备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 电话:0535-6913383 邮编:264003 邮箱:bzmu_admission@163.comhttps://wygjjl.bzmc.edu.cn/912/list.htm
2.滨州医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入口(滨州医学院教学管理信息服务平台滨州医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即:滨州医学院教学管理信息服务平台,是滨州医学院学生考试管理、成绩查询、教学管理、教务管理综合平台。 滨州医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平台登录提示: 学生用户名为学号,教职工用户名为工号, 初始密码为“身份证号码后六位” 滨州医学院教务科咨询电话: 0535-6913063http://www.sulaixue.com/yxwz/jwxt/22938.html
3.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教学管理系统升级改造项目中标(成交)公告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教学管理系统升级改造项目中标(成交)结果公告 一、项目编号:SDGP370000000202102010071 二、项目名称: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教学管理系统升级改造项目 三、中标(成交)信息: 标包:01 供应商名称:烟台正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2014-12-25 https://mnews.tianyancha.com/ll_37kp4jgqpp.html
4.http://211.87.240.166/jwglxt/滨州医学院教学管理信息服务平台密码滨州医学院教学管理信息服务平台http://211.87.240.166/jwglxt/ 忘记密码了?http://www.17xuexiba.com/jwc/25849.html 登录 用手机扫一扫,滨州医学院综合教务系统 | 教务处首页系统 功能简介 一、综合教务系统的功能简介: 1、学生可通过登陆综合教务系统,可以完成查询本人学籍信息、教学培养方案。http://www.17xuexiba.com/jwc/25849.html
5.季度工作总结(精选18篇)1、完成在院230余人的实习教学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安排轮转科室、组织院级临床讲座、技能培训,督导教学查房、教学病例讨论,学生考勤、出科考试、学风医德教育、评选优秀实习生等工作。 2、接收滨州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学生6人,办理实习手续,并按照分管领导的`指示,送到县疾控中心实习。接收乡镇医院进修人员2人,各医学院校https://www.gdyjs.com/shiyongwen/gongzuozongjie/542140.html
6.滨州医学院教学管理信息服务平台http://jwgl.bzmc.edu.cn/jwglxt/雨竹林高考网小编整理分享滨州医学院教学管理信息服务平台http://www.xuecan.net/bm/19223.html 滨州医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入口http://211.87.240.166/jwglxt/ 用户登录 滨州医学院教学管理信息服务平台http://jwgl.bzmc.edu.cn/jwglxt/ 用户名http://211.87.240.166/jwglxt/xtgl/login_slogin.html 密码 滨州医学院http://gk.yuzhulin.com/jwc/833.html
7.广州新华学院教学管理信息服务平台账户登录 扫码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登录 常见问题账号查询https://jw.xhsysu.cn/
8.菏泽学院教务管理系统登录太阳能灶菏泽学院教务管理系统登录(二)菏师专校字[2003]78号 - 菏泽学院教务处 菏泽学院文件 菏院政字[2009]22号 签发人:郁章玉 菏泽学院大学生研究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实施办法(试行) ***章 总则 ***条 为着力构建我校实践教学体系,推进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与创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有利于https://hb.baidajob.com/article-3995494.html
9.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研究生及住培教学管理系统采购项目招标公告点击链接下载附件,查看详细内容: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研究生及住培教学管理系统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项目概况: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研究生及住培教学管理系统采购项目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海逸恒安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获取若附件无法下载,你可以尝试使用360https://www.zbytb.com/s-zb-45016222.html
10.循环系统功能与疾病基础(山东联盟)—智慧树网孙晖·滨州医学院团队教师 副教授 孙晖,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生理学教研室副主任。山东生理学会理事,美国神经科学学会会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会员。教学方面主要承担各专业本专科及留学生《生理学》、《麻醉生理学》、《机能实验学》及教改班循环模块、神经模块的教学工作。科研方面主要从事离子通道在神经系统疾病http://coursehome.zhihuishu.com/courseHome/1000007655
11.工作计划范文20篇5、积极筹办,争取在新的一年里成立烟台市中医骨伤学会。进一步完善滨州医学院教学课件及管理等。 6、争取一项骨科专业科研立项。加强科室专业学习。 7、引进骨科专业(西医)研究生一人。 8、继续派出进修一人到上级骨科医院进修学习。 9、提高服务质量及技术水平,加强诊病系统流程管理,力争无医疗纠纷发生。 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ongzuojihuafanwen/gongzuojihuafanwen/20221103190251_5857869.html
12.骨科工作计划20篇5、积极筹办,争取在新的一年里成立烟台市中医骨伤学会。进一步完善滨州医学院教学课件及管理等。 6、争取一项骨科专业科研立项。加强科室专业学习。 7、引进骨科专业(西医)研究生一人。 8、继续派出进修一人到上级骨科医院进修学习。 9、提高服务质量及技术水平,加强诊病系统流程管理,力争无医疗纠纷发生。 https://www.ruiwen.com/gongzuojihua/6531745.html
13.滨州医学院教学管理信息服务平台jwgl.bzmc.edu.cn/jwglxt/xt滨州医学院教学管理信息服务平台http://jwgl.bzmc.edu.cn/jwglxt/xtgl/login_slogin.html温馨提示: 教职工用户名为工号;学生用户名为学号;为帮助您获得更好的体验,推荐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网站标签:滨州医学院 教学管理 信息服务平台 jwgl.bzmc.edu.cn https://www.xinzhandao.com/siteinfo/107712.html
14.医疗卫生人才培养12篇(全文)但几乎所有专职教师和负责教学管理的行政领导普遍感到不满意,也有点力不从心,对未来专业发展感到困惑,担忧:第一:医学院校以医药为主,医疗保险处于被边缘化地步,短期内难以改变局面,长期也看不到希望;第二,投入不足,导致教学设施和条件差;第三,教授医学知识的教师属于别的院系,无法有效管理,对保险专业学生也不重视https://www.99xueshu.com/w/ikey92fes05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