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记者张钰芸)“2024年护理员职业发展共创公益活动”日前在上海举行。活动以“前行的力量”为主题,聚焦我国养老护理员职业发展现状,发布了《2024养老护理员职业现状调查研究报告》。该活动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主办、福寿康智慧医疗养老服务(上海)有限公司承办。
据预测,今年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2035年之前,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2050年60岁以上的老人将达5亿左右。居家养老(占老年人口95%以上)是主要养老场景。无论是选择机构养老还是居家养老,都需要大量的养老护理人员,这就必然需要一支与之相适应的规模可观的养老护理员队伍。
具备专业素养的养老护理员队伍是高质量养老服务的根本保障。2024年伊始,国家多部门发布关于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把“加快高素质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纳入国家有关发展规划,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困局将长期存在。庞大的老年群体尤其是数量众多的失能失智老人已经成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时不可忽视的重要国情要素。”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于建伟在致辞中表示,失能老人照护是刚需,农村养老服务是短板,我们要聚焦刚需和短板,引导和支持社会养老资源向刚需和短板倾斜,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护理员所从事的是充满大爱的职业,护理工作是需要人文关怀的工作。”他表示,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愿携手各方,共同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发展,积极为广大养老护理人员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提升他们的职业认同感,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尊重。只有养老护理员有尊严,失能老人的晚年生活才会有尊严。
本次活动聚焦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发展,核心发布了《2024养老护理员职业现状调查研究报告》。该报告由福寿康集团、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联合主编,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公益支持。
《报告》对分布于全国23个省区市的7000余名养老护理员进行深度调查与分析,揭示其职业现状概貌,从培训体系、优化结构、政策与保障机制建设、技术创新、职业价值、服务供给体系等多维度对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提出发展建议。《报告》指出,基于我国人口结构现状和发展趋势,需从积极老龄化的国家战略高度以及养老行业高质量发展视角,构建养老护理人才的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重点加强居家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健康中国研究院研究员王永梅,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上海市城市经济学会会长罗守贵,均为报告编委会成员。王永梅教授将去年的首版报告与今年的报告进行对比,分析了两版报告各自的特征与差异,认为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是今年报告的调查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