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舒心就业、幸福教育、健康沈阳、品质养老工程办好各类民生实事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奋斗三年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实现新突破沈阳要这么干!
“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三场)今日召开
沈阳市教育局局长
孙常福介绍情况
党的二十大作出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等一系列重大部署;省委、市委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就加强养老服务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我市“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始终将“品质养老”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要求我们全力以赴扎实高效推进。市民政局立即行动,高位谋划,强力推动,全力打造有温度、有质量、有特色的“品质养老”民生工程。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2023年“品质养老”工作的重点任务和采取的具体举措。
一、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凝聚推进“品质养老”工作的强大合力
2022年2月,我市成立了由市委、市人大、市政府有关领导同志牵头负责的“品质养老”工作专班,建立了周调度、月考核、季拉练工作机制,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高位推进“品质养老”各项工作。今年,我们将继续紧盯“品质养老”各项目标任务,始终坚持项目化推进、清单化管理、责任化落实,扎实推动各项任务落细落实落到位。将始终坚持各部门齐抓共管、齐头并进,合力推动惠企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为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将大力加强对各地区的工作指导,积极引导各地区强化担当、主动作为,奋力寻标、对标、达标、夺标,着力掀起“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工作热潮,持续为“品质养老”加快发展积蓄强大势能。
二、打造“五大项目”,不断开创居家养老服务新局面
三、落实“三大举措”,不断展现社区养老服务新面貌
启动“品质养老”进社区、进村屯三年计划,有效促进各类优质服务资源不断向老年人身边聚集,今年,将实现386个社区和431个村屯达到品质养老创建标准。一是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结合老旧小区改造,以高于国家要求的配建标准加快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确保社区(村屯)养老服务“有阵地”,实现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达标率100%。二是引进培育社区养老服务专业队伍。调动企业、社会组织等各界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积极性,激发养老活力,确保社区(村屯)养老服务“有队伍”,做到老年人的事情有人问、有人管,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化养老服务。三是开展“舌尖上的幸福”老年人助餐暖心服务。创新老年人助餐服务模式,通过建设社区食堂、开放养老服务机构餐厅、开展老年餐集中配送等形式,为老年人提供就餐、送餐、订餐等服务,打造老年人助餐点300个,全省覆盖范围最广。
四、实施“三大工程”,不断实现机构养老服务新发展
五、强化保障措施,不断夯实“品质养老”工作基础
总之,2023年,全市民政系统将继续提高站位、深化认识,做实做细做优“品质养老”民生工程,努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确保在银发浪潮中实现直道冲刺、弯道超车、换道领跑,在民生赛道的比拼中争先进、争一流、争排头,以一往无前的奋进姿态走好新时代新征程民政的“赶考之路”,向全市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
发布会上还回答了
问
近期,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通知,2023年继续把“双减”督导作为教育督导“一号工程”。作为全国9个“双减”试点城市,结合“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市教育局在推进“双减”提质增效方面什么新举措,请您介绍一下。
随着我市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人对就近就便享受养老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我们注意到,今年市民政局启动了品质养老进社区、进村屯三年行动计划,能否为我们具体介绍一下?
答
市民政局局长孙海燕:实现“家门口”的高质量养老服务是所有老年人及其家人的迫切需求。正是基于这一实际情况,市民政局在分管市领导的大力指导和各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启动了“品质养老”进社区、进村屯三年行动计划。通过落实基础类、提升类、示范类养老社区和村屯创建标准,真正实现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并通过一年强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全覆盖,确保我们的三年行动计划真正落地落实。今年,我们将指导各地区按照社区总数的40%、村屯总数的30%推进“品质养老”培育工作。到2025年,确保每个社区和村屯都有为老服务场所、专业化服务队伍和符合老年人需求的服务项目。具体来说,将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推动服务设施进社区。在城市地区,每1-3个社区配置1处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每个社区配置1个社区养老服务站;在农村地区,每5个乡镇至少建有1所农村中心敬老院或民办养老机构,每个村(屯)因地制宜建设养老服务站、互助幸福院等设施,最大限度满足老年人家边养老需求。二是推动服务主体进社区。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重视多元化社区养老服务供给主体的引入和培育,加大本土养老服务企业培育力度,指导各地区通过公益创投、奖励扶持等形式,做强一批服务力强、运作规范、信誉良好的本土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参与社区养老服务,带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多元化发展。三是推动服务项目进社区。引导养老服务主体以不同地区老年人需求为导向提供照料护理、助餐、助浴、助洁、探访关爱、文化娱乐、健康指导、老年教育等养老服务项目,全面提升社区、村屯居家养老综合服务能力。
市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李建国:“舒心就业”的基本内涵就是瞄准企业和群众就业中的难心事、操心事、闹心事,精准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就业公共服务。开展“舒心就业”进企业,我们的目的就是以“管家型、全链条、全天侯”的服务模式,针对企业在就业用工、人才资源、技能培训方面存在的难题,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高质量人力资源对接服务。具体包括4大类18项服务内容:
一是配置类服务。主要包括代理招聘、人才招聘会、直播带岗、人才测评、高层次人才寻访对接5个方面内容。
二是政策类服务。主要有政策现场宣讲、个性化政策服务、政策网络小课堂3个方面内容。
三是提升类服务。主要是企业内训、职业技能提升、职业技能竞赛、职业生涯规划4个方面内容。
四是保障类服务。主要涵盖高层次人才服务、档案管理代办、职称代办、人事外包、人力资源咨询、劳动争议预防服务6个方面内容。
同时,我们也将认真落实正在开展的“领导干部进企业,服务振兴新突破”专项行动,组织干部走进企业,宣传就业政策、化解就业难题、提供就业服务,当好“信息员、服务员、联络员、协调员”,实现“舒心就业”让企业更安心、更顺心、更放心的目标。
请介绍下《沈阳市社区(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诊疗工作模板》的有关情况?
沈阳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涛: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和诊疗工作方案,我们结合沈阳实际,制定了《沈阳市社区(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诊疗工作模板》,同时,为便于操作,配套形成了《沈阳市社区(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诊疗工作导则》《沈阳市社区(村)重点人群新冠病毒感染防控诊疗工作流程图》及《新冠病毒感染分级诊疗医联体组成情况表》,进一步压实“乙类乙管”责任,科学精准协同高效做好社区(村)防控诊疗工作,具体概括为“14333+N”工作模板。
“1”即建立一个直达一线、上下贯通的工作体系。落实五级书记抓疫情防控要求,实行专业机构下沉、医疗服务嵌入、职能部门支撑,村(社区)防控体系与县、乡(区、街道)协调联动,工作指导和诊疗资源手段直达一线、上下贯通。
“4”即实施高效运转的四级分类分级诊疗制度。建立覆盖全域的医联体,组建19个城市医疗集团和4个县域医共体,搭建新冠病毒感染分级诊疗体系,优化就医流程,做好分级诊疗和分类救治。
“N”即搭建全方位多维度支撑机制体系。建立应急状态医疗机构动员响应、区域联动、资源调集机制,打好整体战;建立危重症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一体化救治机制,储备“可转换ICU”床位数占比4%;建立临床用药监测预警机制,实现快采快进快运快出,缩短调配周期;开展“党派我来的”温暖行动,建立基础底数、群众诉求、紧缺物资、重点人群“四张清单”,打造有爱有善、有暖有伴的服务体系,全力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
下一步,我们将推动《沈阳市社区(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模板》《工作导则》等工作的落实落细,全面提升我市基层首诊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