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从一个四岁小男孩的嘴中讲出。男孩是抖音达人“城阳电工电路”的铁粉,从两岁起就开始看王建省发布的电路维修视频。小男孩最大的爱好就是各种电路电器,未来的梦想是当一名电工。
“城阳电工电路”王建省的小铁粉
短视频、直播平台的出现使得各个阶层、不同地域的劳动者画像变得尤为清晰。他们劳动,他们建造,他们有无数的同行者,他们值得所有人的尊重,他们兴高采烈地过着平凡又珍贵的生活。
知识带货小众维修工具也能成为“爆款”
“这是一个有含金量的案例,修电不但找到了金子,还查出了盗窃案。”这条发布在抖音“城阳电工电路”账号上的视频,有将近70万的浏览量。
业主找到王建省,说家里所有电器都带电,他用工具排查半天,发现原来是“熊孩子”把一串铂金项链塞进了插线板里。可是当他把铂金项链拿掉,再次断开电闸,地线依旧带电。
视频结尾,收工路上的王建省感慨道:“好了,这样我就完成了电路的检修。虽然找到了故障原因,但心里边还是高兴不起来。而我做这些算不算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呢”他引用了《士兵突击》中许三多的话来回答自己:“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
王建省来自山东菏泽,做过空调组装工人、服务员、工厂操作工。2004年,他自学考取电工证,在电缆厂跟老师傅们苦学技术,成为骨干。2014年,王建省辞职在青岛城阳区开了间小维修店,为招揽生意,他注册了抖音账号“城阳电工电路”。
于是王建省开通了抖音橱窗,上架一些他觉得实用顺手的电力维修工具。他上架商品的原则之一就是自己必须用过,且觉得好用。华而不实的维修工具,即使佣金再高他都会拒绝。有一次,一个数字万用表商家找他带货。那款电表看上去精致小巧,价格也颇为昂贵。“我问厂家有没有某个功能,厂家说有。我说你不用给我讲,我懂这个东西,根本没有那个功能。”
王建省在维修现场使用电笔检测
王建省还发现,选择退款的买家往往是因为不会使用,因质量问题退款的倒没有几个。他就开始在视频中更新这些产品的详细使用方法,甚至还给万用表的厂家录制了视频版的使用教程,无论在哪个渠道购买这个产品,都可以借助这个教程学习。“要让大家会用,会解决实际的问题,这是我必须做到的。不然的话,他买个工具干啥,跟烧火棍没区别。”此外,他还和厂家约定,凡是从他橱窗下的订单,在售后响应等服务上必须提升一个等级。
或许,很多人觉得电力维修离自己的生活很远,这些工具一年也买不了一件。但王建省的抖音橱窗显示,已有76万人下单了114万件维修工具。这无疑是当下蓝领人群的新收入渠道——用专业技能给普通人补上一节“生活课”,即便是小众的维修工具,一样可以成为“爆款”。
王建省在直播销售维修工具
倘若只靠传统的线下维修,王建省可能赚不了多少钱;但有了抖音的加持,他不仅线下生意爆单,还获得了预期之外的收入。这份收入让王建省在日常工作中变得愈发松弛。如今他再接单维修,收费往往低于市场价,修不好甚至会不收钱。“我不图这个活能挣多少钱,我用这个案例来帮助其他人。另外,我卖点东西,再有点收入,这样就补回来了。”或许,正是在这样的心态下,王建省才会在拿掉插座上的铂金项链后,进一步排查整栋楼的地线问题,进而救了全楼人的命。
王建省经常鼓励自己的电工同行一同加入创作。“我不止一次地提倡全国电工,无论有活干没活干,都尝试做抖音宣传,把自己宣传出去,让大家找到你。这里能直观地看到你的技术怎么样、水平怎么样,还可以互相交流。”王建省说。
一手非遗,一手助农她回归大山带动全村致富
与王建省的坚守不同,贵州姑娘张国丹则是在人生赛道切换之间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张国丹是一名90后女孩,出生于贵州黔东南黎平县三龙侗寨中罗村。2012年从湖南工商大学毕业后,她在广州一家皮具外贸企业工作,后来自主创业开了一家皮具厂,年收入将近50万。张国丹把老家的妈妈和三个弟弟妹妹全都接到了广州,希望给家人更好的生活。
可不幸就在这时发生了。2015年冬天,独自留在老家的村医父亲,在上山砍柴时意外去世,给全家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张国丹回到她出生的侗族寨子,收拾父亲的遗物。父亲是一名音乐爱好者,经常去各个村寨教村民们唱侗族大歌,也一直致力于“抢救”即将消亡的侗戏和侗歌。张国丹打开父亲的电脑文件夹,发现里面记录了大量侗族大歌的珍贵影像。
张国丹心中为之一震。彼时彼刻,一个想法逐渐在脑海中成型。她决心留在老家,将广州的工厂转让给他人,专注侗族文化的记录与传承。她注册了抖音,起名“村姑阿香”。
张国丹用抖音记录侗族传统文化
身着侗族民族服装,制作古法辣椒酱的张国丹
辣椒酱通过质检后,张国丹在抖音店铺上架了她售卖的第一款产品——辣椒酱。商品上架那天,张国丹并没有抱特别大的期待。她像往常一样睡去,结果第二天醒来,发现店铺所有商品都卖光了。这是张国丹第一次见识到抖音电商的巨大潜力,她大受启发:为何不继续走电商这条路呢如果做好了,一直发愁的经济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实际上,在她翻山越岭寻访大歌演唱者的那几年,就经常有村寨里的老人拿着家里的农产品问她:“这个你收不收能不能帮忙卖出去”她开始把当地农产品和刺绣品放到抖音销售,很快订单纷至沓来。当她把舅舅家的大米和几乎全镇的大米、辣椒都卖光之后,妈妈终于不再提让张国丹回广州的事。“你就干你的,我就种田,(即使干不成)大不了咱们也不会没得饭吃。”妈妈说。
后来,张国丹在记录侗族大歌之余,带着乡亲们一起做电商,把贵州山里优质的香禾糯、胭脂紫米、红米、山茶籽油卖到全国各地。“我去记录那些老人的歌声,他们对我产生了信任,才会卖给我。”张国丹说,也只有自己能找到种植老品种的人。
张国丹在摘禾
从2019年起到现在,张国丹以老家黎平县为原点,把周边几个县的老品种农产品都消化完了。她引以为傲的香禾糯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特色农产品,“没有吃过我们家乡的香禾糯,就不知道糯米能有多好吃。”2020年,张国丹在抖音电商把香禾糯打出了名气,定价18元一斤依然供不应求。很多消费者会为高品质买单,也间接提高了给农户们的收购价。加上打包发货、拍摄运营的工作人员,很多人在家门口就能增收。
“一个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高的能拿5000多。”张国丹说。去年有一次,村里的叔叔阿姨领了工资后集体去买电动三轮车,成了当地一景。还有一次,隔壁村一位收购紫米的老板爽约。张国丹了解情况后,很快就帮村民把紫米销售一空。“我去村里时,村民杀了一只羊来招待我,把我感动得不行。”
如今,这个曾经走出大山的姑娘已经扎根土地,成为脚踏实地的劳动者。凭借抖音这件新农具,张国丹非遗、助农两手抓,既是传播文化的歌者,也是电商平台的新农人。曾经,探访传统文化让她找到不为人知的深山美食;现在,电商收入又让她得以把这条传承路继续走下去。面对家乡和乡亲,她对自己选择的这条路更加坚定。
张国丹和村民在一起
老实人直播带货掉粉50万他说只赚能力范围内的钱
2019年,因为一条“赚了300块”的18秒短视频,在船厂做打磨工的任海龙走红抖音。很多网友在留言中诉说喜欢他的原因——“眼里有光,有希望。”
“我今天赚了300块。要是每天都能挣300块,我就带姑父去旅旅游。”“上个月挣了7000多块,这个双11买了一箱纯牛奶。”想必很多网友仍对任海龙彼时的样貌印象深刻,他的脸上总是蒙着洗不掉的铁屑粉尘,笑起来露出一口白牙,眼睛在黑夜中格外明亮。
拿到工资的任海龙,满眼是光
爆火后,任海龙接到很多合作邀约,有推广的、加公会的、约直播的,还有人承诺给他100万,他都一一拒绝。他对走红后展露在面前略带陌生的世界,有着天然的警惕与自觉。一种朴素的价值观深深影响着他:人要踏踏实实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钱,伸手够自己能够到的东西。
众多品类中,任海龙最终选择了农产品。这是他与张国丹不谋而合的地方,无论是主动选择还是无心插柳,从乡村走出来的他们都将目光重新投向脚下这片土地。他们都曾与土地有着最为紧密的连接,自然,土地带来的馈赠也让他们最为熟悉。
任海龙在果园里直播
但相比很多急着变现的人,任海龙太不“上进”了:一周更新不了一条视频,十几天开不了一场直播,平均一个月只卖一两种水果。不熟悉的“爆款”不卖,“爆单”了,把控不住物流、售后也不卖。水果卖得早就意味着竞争少、价格好,然而当季的热品别人都卖了一个来月,任海龙却总想往后拖,“让它口感更好一点”。大自然和竞争激烈的市场不等人,越往后赚得越少。很多时候,把握住了时机,一晚上就能挣一个月的钱,但任海龙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一顿饱跟顿顿饱要分得清。”
任海龙对“货真价实”有着切身的体会。过去在船厂时,他和同事也会网购,常常到手后才发现上当。“当时我就想,要是我以后卖东西,就得一直卖好的,没有那么好就不能夸得有多好。”所以,即使有大把机构供应商可以为他承担复杂的前期选品工作,他依然坚持走了一条最难、最笨、赚钱最慢、风险又高的路——亲自跑果园。
任海龙和果农在果园
他一头扎进这个陌生的领域,一年到头漂泊在外,跟着季节,从一个地方换到另一个地方。一路上,他被骗过,被调包过货,甚至被人威逼收下坏果以至于报警。带货第一年,赚的钱除去成本,和在船厂打工时几乎差不多,第二年才好转起来。
任海龙在抖音主页的背景图片,仍是他离开船厂那天拍的——工友们聚在一起,笑着目送他离去,任海龙恋恋不舍地扭着头,挥别工友,走向更大的世界。但他始终没有忘记来时的路,他说:“我文化低,见识少,没有大家夸的那么好,唯一擅长的,就是凭双手努力生活。”
任海龙的抖音主页
平凡的劳动者千千万万,任海龙、张国丹和王建省只是他们的缩影。令人欣喜的是,曾经默默无闻的他们,终于在时代的浪潮中走到台前,让人们再次看到属于劳动者的光荣。
这也是抖音电商“寻找同行者”所期盼的。广袤天地间,相信会有更多人与他们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