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6.04.27
高校辅导员在线出品
学生在哪儿,平台和诉求就在哪儿,我们辅导员就要到哪儿去。面对最有活力、最有潜力、最有张力的青年学生,网络思政教育任重而道远,唯有扎扎实实坚持“学生为本,思想至上,内容为王”,精准服务,精确引领,精细供给,完成良性互动,实现师生从游。
要把握好“形而下”和“形而上”两个度。“形而下”是坚持以服务切入,以网上网下深度协调来牢牢黏住学生。“形而上”是立足思想引领,遵循“内容为王”的建设规律吸引学生,最终落实为网络正能量和青春中国梦。
“保持开放系统心态,熟悉互联网思维,搭建协同传播平台,组建多层参与团队,规范新媒体运营制度,提高网络媒介素养,改善校园网络文化,探究网络思政规律”,辅导员层面开展网络思政教育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持续学习和系统规划,提高其科学性和实效性。
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是科学定位,充分利用自身学科背景,结合学生工作需要,定制出高质量的网络原创思政教育作品,网络生存主要还是靠优秀的作品。二是掌握规律,摸清网络传播规律、高等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规律,将三者有机结合,并及时跟进学习新事物。三是保持定力,在一元多样的思潮激荡中,保持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的定力;在纷繁复杂的日常事务中,保持独立思考的定力;在热闹非凡的生活娱乐中,保持安心服务的定力。
网下十年功成就网上一分钟。如果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思政教育不是想出来的,也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在工作中悟出来的,既要“高大上”,又要“接地气”。辅导员要善于把握时机,捕捉学生需求,且能将各个媒介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网络思政教育立体式、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力求将网络打造成与学生交流、沟通的平台和辅导员思考传递、延伸的平台。
网络时代下,辅导员要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握四个关键:一是辅导员要提高素养,积极占领网络思政阵地。二是辅导员要敢于亮剑,主动克服“本领恐慌”。三是辅导员要勤于发声,坚持传递网络正能量。四是辅导员要善于发声,做好“网络育人”工作。
学生的某个顿悟,可能不需要长篇大论去书写或者很费力去唠叨。三两句言语、不经意的一幅图片就能让学生有所思考,茅塞顿开。打打卡,做个行动派,以我们的日常的生活传递正能量吧。
移动互联网时代,辅导员应该重新定义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实现辅导员角色从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过渡,要用好“用户体验”的互联网思维,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从2013年9月起,我的辅导员博客“5月的向日葵”已陪伴学生们走过快三年。我一直相信文字和影像是有温度、有能量,有创造力、感染力和影响力的。我很珍惜这些记录下的美好时光,我也相信多年后学生们会记得有一个温暖的阵地陪伴他们走过四年。
网络是95后大学生的“精神栖息地”,紧贴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善于耕耘好这片土壤,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套餐,实现“网上+网下”教育有效结合,当能使学生工作提质增效,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