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南大学成人继续教育面向社会招生,年满18周岁,中国公民均可参加,欢迎大家踊跃报名,切莫错过机会。
河南大学简介
河南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省部共建高校。创立于1912年,始名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始建于中国科举考试终结地——河南贡院旧址,1903、1904年最后两场全国会试在这里举行,上千年的科举制度在这里划上句号。1912年,以林伯襄为代表的一批河南仁人先贤,在欧风美雨和辛亥革命胜利的曙光中创办了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成为当时中国的三大留学培训基地之一。后历经中州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省立河南大学等阶段,1942年改为国立河南大学,成为拥有文、理、工、农、医、法等6大学院的综合性大学,是当时学术实力雄厚、享誉国内外的国立大学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经院系调整,河南大学农学院、医学院、行政学院分别独立设置为河南农学院、河南医学院、河南行政学院,水利、财经等院系也先后调入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校本部更名为河南师范学院。后又经开封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等阶段,1984年恢复河南大学校名。2008年10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签订共建协议,河南大学正式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2016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111计划”。2017年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建校百余年来,河南大学严守“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在一代代学人的精心铸造下,逐渐形成了“团结、勤奋、严谨、朴实”的优良校风和前瞻开放、面向世界,坚持真理、追求进步,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兼容并包、海纳百川,不事浮华、严谨朴实的河大精神,在推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教育振兴的过程中实现着自身的价值。在以范文澜、冯友兰、董作宾、冯景兰、罗章龙、郭绍虞、罗廷光、萧一山、樊映川、毛礼锐、姜亮夫、嵇文甫、任访秋、党鸿辛等一大批专家学者、院士为代表的名师执教下,河南大学已培养了近60万名各类人才。在河大校友中,有院士、学部委员57人,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近150人。不少校友如侯镜如、袁宝华、王国权、赵毅敏、尹达、邓拓、白寿彝、杨廷宝、高济宇、姚雪垠、周而复、吴强、马可、赵九章、梁光烈等都成为蜚声中外的社会名家。
目前,河南大学主要有开封明伦校区、金明校区和郑州龙子湖校区等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5500余亩。其中明伦校区近代建筑群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简介
河南大学继续教育培训部是河南大学从事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专门机构。是集油田和地方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知识更新和成人学历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培训基地,同时也是集团公司重点培训基地之一。
继续教育培训部依托河南大学高水平的师资和教学设施,一直本着“创特色、求发展、讲和谐、争一流”的办学指导方针,逐步形成了多学科、多层次、高质量、高层次的继续教育办学模式。稳步提高培训教学质量,主动为石油石化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河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成人高考函授招收专业
河南大学成人高考自考函授学费
河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成人高考自考函授学费是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些很大关系的经济越发达的城市,收费就越高,这个是受当地财政局、物价局、教育局等多部门共同制定的标准执行的。
河南大学成人高考函授怎么报名
河南大学校园新闻
新闻(一):8月9日下午,校长宋纯鹏,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功奇带队检查疫情防控门卫管理工作。
宋纯鹏、孙功奇一行先后检查了金明、明伦校区的门卫管理工作,对一线工作人员表示了慰问,询问了人员、车辆进出校园的管控情况,重申了门卫管理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性。宋纯鹏要求保卫部门:一是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管控,把好疫情防控第一道关口,坚决把病毒拒于校门之外;二是加强校园巡逻,堵塞安全漏洞,确保疫情防控期间校园安全有序;三是一线工作人员要做好自我防护。
新闻(二):高等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汇聚高层次人才、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承担高层次科研任务、产出高质量科技创新成果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国际上,以美国加州为例,上世纪60年代,面对当时入学人数剧增、内部结构混乱、恶性竞争激烈、州财政不堪重负等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时,加州颁布实施了《加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对自身高教系统进行一次较为系统的改革和调整。通过改革和调整,加州构建了层次分明、类别清晰、结构合理的高等教育体系,并催生了一批高水平大学。例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对美国军工、教育、农业发展等都作出了杰出贡献。它将农业服务作为首要任务,20世纪30年代,由该校教师设计的加州水利系统再次对加州农业发展产生了决定性影响,使加州快速发展成为美国农业领先的地区,成为高等教育史上的成功案例。
在国内,随着区域发展格局的变化,高等教育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区域发展布局。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圈快速发展,形成了人才、资源、科技平台等集聚优势,并催生一批高水平大学,为其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创新动力。以长三角经济圈为例,只占全国3.73%的土地面积、16.22%的人口规模,拥有全国四分之一的“双一流”建设高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持和科技支撑。据统计,长三角地区高校中有国家实验室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含省部共建)60个;2015—2020年,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3类人才,长三角分别新增58名、107名、353名,同期承担国家重大研发计划714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404项,成为长三角重要的科技创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