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语境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模式构建2024年第02期

[摘要]融媒体传播和互联网空间的开放性、多元性给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陕西科技大学“湖畔讲堂”互联网+思政课通过线上与线下交互融合、主体与客体多元互动、技术与内容协同创新、传统与新媒体共同促进等实践探索,提升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传播链条,构建出“1236”立体联动的协同育人模式,给新时代改进和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启示。

[关键词]融媒体湖畔讲堂思政课协同育人

基金项目:2022年陕西科技大学国际化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跨文化职业生涯教育体系的构建与探索》(GJ22ZD16);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互联网使用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机理及提升路径研究”(编号:2023WSYJ100269)。

当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观念、认知习惯发生了深刻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主动适应和引领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重大变革是高校思政工作队伍心怀“国之大者”,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因此,以高校自身网络生态和校本特色为基础,抓住媒体融合发展机遇,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价值理念和运行模式,积极应对融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政教育与网络环境融合的挑战与机遇,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时代所向、大势所趋。

陕西科技大学经过多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和探索,形成“湖畔讲堂”互联网+思政课这一独具特色且有一定影响力的网络思政品牌项目。该项目始终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时代背景和学情生情,从时代背景与大学生活相互交融的角度寻找话题和素材,始终坚持政治引领、创新为要,着力推动新媒体语境下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和新媒体的高度融合,显著提升了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育人成效。该项目大力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因势利导创新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通过“线下+直播、线上+视频”的方式精心打造出一档学科交融、内容鲜活、时代感强、学生喜爱、影响广泛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吸引、带动、激励更多青年学生奋发图强,凝聚了青春正能量。

痛点: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现状

1.新时代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针对性的必然要求

主动介入新媒体并研究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梳理较为优秀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可发现,学界更多地将研究重点集中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研究。如清华大学张瑜等人搜集大量资料,首次系统梳理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观的演进脉络、快速发展及理论创新,针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的规律性、逻辑性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总结;西南大学李颖等人回顾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的发展历史,深入探讨了新形态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造性地提出系统重构与协同共建、信息生产与供需平衡等观点;上海交通大学曹杰等人则聚焦网络议程设置这一新媒体技术,系统探讨了其在大学生思想成长、价值引领中的积极作用;黑龙江大学吴珩、武汉轻工大学徐伟琦等人则分别从“互联网+”和政治传播的视角下探讨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际遇和途径。

2.现阶段培育校本化、精品化网络思政作品的当务之急

缘起:“湖畔讲堂”对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新拓展

1.“湖畔讲堂”的定位及育人成效

“湖畔讲堂”互联网+思政课始终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传统的思政课堂搬到美丽的学校湖畔,让线下面对面的思政课与网络空间、新媒体技术紧密连通,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要内容,专注于时代背景与大学生生活相互交融的角度,不断寻找话题和素材,以手机、网络等互动传播媒介为载体,以学习强国、易班、官网、官微等平台为宣传途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共享、多功能互补和多移动终端转换,精心打造出多媒体融合、多学科交叉、内容鲜活、时代感强、协同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范式。自2019年实施至今,“湖畔讲堂”不断迭代更新,已围绕“理想·青春·使命”“穿越百年的对话”开展了14期主课堂(线下+直播)和23期分论坛(线上+短视频),产出了一系列主题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视频作品,开展各类线下教育活动43场,全网阅读量达50万余次,激发学生迅速形成探寻百年党史、续写奋斗华章的学习热潮,获得人民视频APP、央广新闻、陕西日报等媒体的广泛报道。

2.巧妙利用环境育人与网络育人的多重功效

研究表明,空气的湿度、温度、流速对人的心理健康均有影响。湖畔新鲜干净的空气,给人一种清爽舒适、沁润心肺之感,使人感到轻松愉快、悠闲自在,有利于身心健康,提升思维活跃度。走进学校,微风荡漾起湖波、自由跃动的鱼群、徜徉沉思的学生,形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科大湖”作为陕西科技大学重要地标,见证了学校创业、搬迁、奋斗的辉煌历史,是学校“三创两迁”大学精神的生动诠释。置于“湖畔”这一学术场景中,与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的碰撞、文化的交流,畅谈理想、人生、自由和奋斗,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中汲取精神伟力,可实现红色基因的传承与赓续,迸发出锐意、进取、创新的文化力量。现场直播、线上留言,各类网络APP传播共享这一开放、包容的思政课堂,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裂变传播和价值辐射,呈现出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效果。

3.“湖畔讲堂”“1236”建设模式

一个核心:“湖畔讲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引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引导广大师生真懂真信、真学真干。

三个维度:构建“开放场景+线下交流+线上传播”的3D(三维)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湖畔讲堂通过不断迭代升级,从2019年初期的“开放场景+线下交流”模式,到2020年搭乘新媒体快车道,实现了课程网络直播和线上同时空传播,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度和影响力。

六个作用:“湖畔讲堂”充分发挥政治引领、思政育人、精准服务、榜样示范、创新驱动、文化传承六大育人作用,将党史学习教育以故事叙事的模式全方位融入思政课堂,以小见大启迪青年学生,滋润心灵、塑造“三观”,将“灌输”变成“对话”,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触及思想、震撼心灵,进而提升责任感和使命感,争做时代新人。通过课前课后、线上线下的调研、座谈,收集师生意见建议,制订精准解决方案,真正做到“办实事、开新局”。打造一批先进的“榜样人物”,发挥教师示范、朋辈引领重要作用,不断驱动学院党建、学科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和教风学风的深度融合。通过“湖畔”这一品牌建设使广大师生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中寻找个人和学校的成长坐标,在全校掀起大力弘扬和传播“三创两迁”大学精神的热潮,实现了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双创功效,营造了浓厚的思政育人氛围。

对策:基于“湖畔讲堂”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

1.线上与线下交互融合,有效提升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一是进一步提高了队伍的网络技术和网络素养。为推动项目取得实效,团队成员积极学习各类新媒体技术,勇于革新教育观念,善于创新教育内容,灵活使用各种教育方式,尤其在文图处理技术、语言表达、仪容仪表等方面开展了长期深入的培养,提高了团队能力。二是推动思政教育深度改革,提升了队伍的教育能效。线上线下教育的交互融合绝非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简单相加,而是需要从理念、内容、形式、程序、方法等各个方面一体化设计线上线下的融合路径,充分发挥二者的独特优势和组合动能,将思政教育、网络育人、环境育人多方资源协调起来,实现教育方式变革,促进学生自主化、个性化发展。三是进行资源重组,改变资源呈现方式,实现了1+1>2的效益。为增强学生黏性,达到教育效果,本项目在网络思政作品的内容和呈现方式上做出了变革,做到顶天立地、以小见大、多维联动,推动了教学资源建设,革新了教学资源的呈现手段。

2.主体与客体多元互动,构建主动主导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

相较于传统的思政教育,网络思政教育中主客体的存在方式及其相互作用模式发生了巨大转变。本项目促进思政教育主客体形成开放、互信、共享的协同关系,挖掘学生的主体潜质,使学生从传统教育中被动地“听”和“学”,成长为与施教者具有平等对话能力和地位的实践主体,较好地实现了“自律自教”的客体主体化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湖畔讲堂”23期分论坛(线上+短视频)均由学生设置主题、整合内容、提出观点,并完成撰写和拍摄,充分体现了青年化的时代感,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实现了教师的外部牵引和学生的内部萌生,促使教育双方的主客体关系协同共进,在互联网上形成了知识传授和价值传导的大场域,营造了主动主导的良好生态环境。

3.技术与内容协同创新,打造“6Mode”形态的网络育人产品生产模式

“6Mode”即六种思政教育作品生产原则:一是把课堂融入湖景、校景,贯穿朗诵、人物扮演等增强情景性;二是通过“直播主课程+分论坛视频”的方式,精心策划网络议程设置;三是前置话题征集,为方向和内容做出正确指引,借助设置公众议程的方式改善舆论引导作用;四是以党史、人文历史、校史为素材,融入学生喜爱的话题,由师生共同进行内容创作;五是对主课程周边知识和话题进行深度挖掘,并将其制作成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短视频;六是通过嘉宾和学生平等对话,或叙说故事的方式,灵活构建线上线下互动、情景交融的思政教育第二课堂。

4.将传统优势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加快推进思政教育与网络生态系统深度融合

价值:基于“湖畔讲堂”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启示

1.积极掌握网络话语主动权,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初心和价值回归

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师生、朋辈在湖畔以沙龙的方式探讨党史学习教育收获,引导广大学生真正弄懂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将党史学习教育全方位融入“湖畔讲堂”,不断推动大学生在浩瀚党史中领悟大道,矢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同时,升华了友情、爱情、师生情,体现了浓浓的人文关怀和暖心陪伴,使学生成为各自成长道路上的伙伴,彼此给予心灵上的浸润。学校充分利用直播、视频等新媒体传播手段,将主流意识形态以学生喜爱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熏陶,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意见领袖,引领主流价值。这一过程使思政教育从浅层的知识维度、能力维度延伸到价值维度,从源头上坚持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内容输出,净化了网络生态,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切实做到了以主流价值观引领网络空间的话语权,以坚定的政治立场承担育人使命。

2.主动拥抱网络时代新媒体,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建设

3.大力构建协同育人新平台,培育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2]向宇婷,邓卓明.微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22(5):79-82.

[3]李新富,蒋博.融合媒体传播模式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路径探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6):36-39.

[4]周长群,刘坤雁.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5):157-160.

[5]仲昭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空间话语权掌控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0):64-66.

(田少宁、赵佳、宫玮、伍媛婷:陕西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陕西教育APP

百家号

抖音

公众号

微博

新华网

主管: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主办:陕西教育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

THE END
1.线上教育系统开发:打造高效互动的学习平台线上教育系统的互动性是其区别于传统教育模式的重要特征之一。系统应提供师生互动、付费问答、移动社群等功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习效果。同时,通过在线打卡、督导管理等功能,系统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据分析 线上教育系统应具备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实时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成绩变化等关键指标https://pbids.com/aboutUs/pbidsNews/1861300381964931072
2.网络教育的教学模式有哪些网络教育的教学模式有哪些 别拿青春赌明天 2024-08-04 17:12:38 推荐回答 别拿青春赌明天 2024-08-05 09:56:33 1、堂情讲授型模式:基于课堂情境的讲授型模式,教师课堂集中讲授,网络作为辅助工具可供教师进行演示或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和讨论等。 2、个别化自主学习模式:网络课程为学生提供学习内容和实施活动的https://m.yyk.iask.sina.com.cn/q/87Hy3Rr0ijCJ.html
3.在线教育平台5大模式东莞市数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商铺 认证 报价 请来电询价 关键词 在线教育平台5大模式 所在地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园区瑞和路1号2栋501室02 联系电话 18002820787 杨小花 18002820787 商业模式 杨小花请说明来自顺企网,优惠更多 请卖家联系我 产品详细介绍 在线教育的发展风起云涌,各家的在线教育平台也是层出不穷,相信http://dongguan.11467.com/info/20199530.htm
4.在线教育平台在线教育平台模式有哪些在线教育平台哪个好→摘要:在线教育平台模式有哪些?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早已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线教育也成为近年来的一大热门话题,大大小小的在线教育公司层出不穷,几大互联网巨头也纷纷进军这个领域。那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线教育的模式也在不断的完善,那当前在线教育都有哪些模式呢,在线教育平台哪个好,下面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在线教https://www.maigoo.com/goomai/204249.html
5.互联网时代下的教育变革:在线教学实践探索学院还进一步尝试“互联网+多导师教学”模式、“真实项目线上教学”模式,“以问题预设、小组讨论为主导”模式等,构建“新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老教师”一体化教师队伍培养机制,由优秀骨干教师担任主讲教师,经验相对欠缺的青年教师作为辅助,依托云服务平台、5G网络技术平台同时为多个班级学生进行在线教学,将信息技术http://m.jyb.cn/rmtzgjsb/202403/t20240312_2111166688_wap.html
6.透过淘宝模式看互联网教育,通识还是垂直?和传统电商不同,现在中国互联网教育行业放眼望去,还没有成长起来形成大品牌效应的“专项类细分网络教育平台”,当然传统的实体型教育机构形成大品牌、大影响的倒是不少,但是这些企业的成熟线下盈利模式都是基于传统实体教育,让他们在短期内颠覆自己的商业模式转战互联网也不现实。因此现在很多实体机构做互联网的目的基本https://www.36kr.com/p/201949.html?vt=related
7.在线教育平台创客匠人专注为教育培训行业提供集:线上教学软件、营销变现、招生拓客、品牌宣传等一站式的在线教育平台。专家分析 在线教育将引发高等教育变革 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表示,在线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知识传播模式和学习方式,将引发全球高等教育的一场重大变革。这场重大变革与以往的网络教学有着本质区别,不单是教育技术的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C%A8%E7%BA%BF%E6%95%99%E8%82%B2%E5%B9%B3%E5%8F%B0/1153310
8.课程网络教育资源平台 高玮 ● 8.4 数字化学习工具软件 高玮 第九章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学习资料 ● 9.1 概述与发展 董清爽 ● 9.2 基于融合理念的学习模式 董清爽 ● 9.3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新途径 董清爽 ● 9.4 融合模式下的教学评价 董清爽 绪章为什么学习教育技术 本章介绍师范生掌握https://higher.smartedu.cn/course/6260b1bef29a9e60d0f2630d
9.网络远程教学模式(精选十篇)对于远程教育而言,其教学途径经过函授、广播电视、卫星的发展,网络远程教学已经成为现代远距离教学发展的主流趋势。网络技术的应用,使远程教学更具有交互性、个别化、时效性、共享性和全球性,因而,教学模式也趋于多样化。Moodle作为一种教学平台,简单易学,能有效创设学习环境,为教师进行课程管理和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便利条件,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6ih5s0a.html
10.#1云计算概述:起源概念发展现状商业模式架构与应用云教育网 企业数据存储系统 … 云教育 基于云计算商业模式的教育平台服务 各个资源相互展示和互动,按需交流,达成意向,从而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效率 应用包含: 1、建设大规模共享教育资源库 2、构建新型图书馆 3、打造科学科研“云”环境 4、创建网络学习平台 https://blog.csdn.net/qq_33583069/article/details/111247042
11.西安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登录平台费用怎么样毕业证书西安交通大学网络教育的课程好通过吗? 总体来说相对于其他网络教育学院来说比较难一点,作业是练习册,必须上交学习中心,才能得到分数,本科还要参加全国统考,要是校本部的话就更难过的,毕竟人家还是有学风的嘛。 西安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教学模式 学院建成了一套基于卫星和地面计算机网传输平台的天地网远程教育支撑平台https://www.bsstar.net/zfile/post-594.html
12.中职在线教育平台官网入口,怎么注册各高校要创新在线教育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各项教学管理功能。教务部门要做到对本校每门线上课程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控;教师要做到对教学课程中每名学生完成各教学环节相应学习任务的管控;学生要积极配合教师完成线上学习任务,确保“教师真在教、学生真在学”,保证教学进度和效果。创新线上考核模式,坚持“https://www.zhijiao.cn/news/detail/77842
13.互联网教育相关资料01sennly站在行业里看,目前在线教育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还面临着很多现实的问题。 1、盈利周期太长 对网络教育企业而言,盈利模式就那么几种:内容收费、平台佣金、广告模式。但内容模式需要聚优质内容和口碑,平台模式需要聚交易,广告模式需要聚流量。目前而言,这些在线教育产品都没有很好的营收,就连已经上市的YY教育都如此。 https://www.cnblogs.com/sennly/archive/2004/01/13/4139515.html
14.2020年教育信息化发展分析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依托现有公共基础设施,逐步推动与区域教育资源平台和企业资源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共同服务于各级各类教育活动的开展。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月报》显示,“十三五”期间,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取得可喜成果,教师空间数、学生空间数、家长空间数均逐年递增,其中教师空间数量最多、上升https://www.ceeia.cn/news/detail_3517.htm
15.互联网+教育:在线教育五种商业模式三、O2O模式 Online To Offline,即“线上到线下”。 早期团购是O2O概念的鼻祖,团购在线上获得了大量流量,并将流量引入线下,此后逐渐兴起了O2O的概念。 互联网时代下,线下巨头教育机构开始在线上开展网络教育授课,或者原本在线上做教育的企业开始发展线下教育,打通线下和线上平台。这种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在线教育模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742550025&efid=SKTcUBYs2tFq_1nIiAbdIw
16.互联网赋能教师教育服务供给研究:内涵结构与机制结合国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规律,发挥新技术优势,构建以“互融—互联—互通”为特征的包含服务目标导向、服务供给决策、服务环境支持的三层教师教育服务供给结构。最后,通过搭建沟通平台落实目标衔接机制,融入“数字资源券”互联网认证机制,盘活教师网络空间服务机制,数据驱动完善精准服务供给机制,探索教师智力流转与网络https://www.eduwest.com/html/2021/qianyanlingyu_0518/428.html
17.新东方大学考试官网在职考研统招管综双证免考单证HOT在职公开课MBAMPAHOT教育硕士管综复试复试调剂 26考研26政英数(高效备考)26直通车(慧学诊断)26专业课(热门专业)26无忧(小班精研)26寄宿营(火热报名中)HOT免费公开课HOT 27考研27政英数(高效备考)27直通车(慧学诊断)27专业课(热门专业)27无忧(小班精研)免费公开课HOT https://koolearn.com/
18.西安理工大学:探索“1+4+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推动高校铸魂1.开设辅导员微课堂:打造辅导员线上开展思政教育的正能量、主旋律平台。借助微课堂模式,破解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政工作面临的碎片化和缺乏系统性等难题,通过集中备课、分散录播,借助短视频、微信推文、漫画、音频等方式,深入挖掘“四史”、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生命健康等教育内容,形成了一批系统科学、主题鲜明的线上课程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6457679582196932230&item_id=645767958219693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