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程网络教学8篇

再来看我国高校的网络课程设置。下面以济南大学(下面简称为UJN)为例加以介绍,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中,下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网络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5个本科专业。我们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计算机科学方向(CS)和网络工程(NE)专业为例,来进行分析。在课程编号设置上,我们采用同一门课程相同编码的方式,即“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网络工程两个专业中编号都是12305030,这样学生通过编号容易知道是开设的同一门课程。

2课程内容的对比

UIUC的网络课程在两个系中开设虽然相同,但是不同学期由不同教授讲授,一年开设两次,春秋学期都会开设,分别由CS系和ECE的教授来讲。不同系教授讲同一门课程,但在内容上有较大差异。CS系教授讲网络知识多一些,而ECE教授侧重电子通信方面会多一些。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不同学期的课程修学分。

以下是2012年春季CS系教授RobinKravets与2012年秋季ECE系教授NitinVaidya分别讲授的“CommunicationNetworks”课程内容与我们所开设的“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的比较,详细内容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UIUC的网络基础课程都是以Unix网络编程作为课程的第一部分内容,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而且是后续项目编程的基础。这是我们“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存在的一大缺陷,我们的多种版本的经典网络原理教材几乎都是以多层体系结构的构架来分章介绍,涵盖计算机5层体系结构,从物理层,链路层,互联网层,传输层到应用,以及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等知识,很多教材根本没有提及网络编程部分的内容,或者放在教材的最后章节中简单介绍。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了网络原理后,仅仅知道网络各层结构,没有真正从编程角度去学习。

再看国外大学对这一门课程的设置情况,由于不同教授的讲授,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侧重面不同的课程。而我们的课程内容相对固定,而且是以5层结构为核心,围绕5层结构从下往上,或者从上往下来讲解,内容相对陈旧,这些应是我们需要改进的。

3课程考核方式的对比

以UIUC开设的“CommunicationNetworks”本科生课程的考核方式为例,美国高校网络课程的总成绩由作业、期中成绩、期末成绩、项目成绩4项构成,如图1所示。在美国同一所高校中,不同的老师讲授同一门课程时,评定分数的标准有差异,但是总体上分类相同,百分比略微有不同。而我们学校开设的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的总成绩由四项构成:点名、作业、实验和期末成绩。从图1中可以看出,中美高校的网络课程考核方式存在巨大差异。

与美国高校课程成绩评定方式相比,我们的课程考核普遍缺少期中考试一项,而增加期中考,试,会在学期中间督促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查缺补漏,也能减少学生期末临阵磨枪的投机取巧现象。另外,从图1中可以看出,我们的课程实验评价占比与美国大学的项目在课程考核中所占比例是有较大差异的,我们的实验成绩占10%,而UIUC编程项目是占分值最高的,达到35%。这说明国外高校对于实验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我们,我们课程的实验是与讲课内容结合,讲了一章内容,然后让学生结合本章内容去做验证性实验,验证类试验偏多,综合设计型试验较少。而国外的项目成绩来自于开学初老师布置的编程项目,分组协作完成一个项目的编程,这个项目要求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完善。尤其对于计算机科学方向的学生而言,程序设计是未来工作的必备工具,因此,我们应该增加网络程序设计的内容。由上面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我们的实验内容过于零散,系统性不强,缺少贯穿课程的项目实现。对于计算机科学方向的学生而言,没有后续的网络课程内容,所以应该调整课程内容,增加网络编程,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的内容。

我们课程的作业和考试内容,偏重记忆性的题目、概念性题目居多,导致一个班级的作业答案就是少数的几个版本,无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国外高校的作业题目则极少有概念性的,多是要求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对问题进行探讨,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抄袭作业,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我们在改革中,应减少客观题所占的比重,增加主观思维类题目所占的比重,增加期中测试,并将期中成绩计入最终成绩,形成较为科学的考核评价方式,侧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新课改理念网络技术应用解决方案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信息素养,而《网络技术应用》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一个选修模块,以应用网络技术解决问题为主线,按照“分析问题―组建网络―使用网络―开发网站”这一线索呈现学习内容,目的是让学生理解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熟练使用网络工具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进一步体验网络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

一、学情分析

1.学生之间的知识结构与水平存在差异。我校属城乡结合学校,小学、初中信息技术开设情况参差不齐,有一部分学生刚进入高中就已经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并熟练利用计算机上网,另一部分学生由于条件限制还从来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主要是乡镇学校的学生),对计算机开关机这样的基本操作都存在问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呈现两极分化局面。虽然经过高中一个学期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这种差距逐步缩小,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基础较差的部分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已经可以熟练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中的一些常见操作;可以使用浏览器上网查询信息,但不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应用。

2.学生自身知识结构不平衡,缺乏信息意识。《网络技术应用》是一门工具性选修课程,学习《网络技术应用》的目的应该是把网络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为高中学习服务,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然而,目前大多数学生对网络技术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对计算机及网络应用仅限于某些方面和某几个操作,如很多学生可能是网络游戏高手、聊天高手、论坛版主,但他们对计算机及网络资源的应用更多的是为了娱乐,他们当中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利用网络技术支持学习。还有一部分学生对《网络技术应用》的学习是为了应对“考试”,因为学校开设这门课程,所以他们必须为了通过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而学,严重的“学”与“用”脱离。这些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利用网络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意识不强,在解决问题时没有一种内在的、自发的信息需求,不能灵活有效地发挥网络技术的工具作用。

二、更新课程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加强自主学习,深挖教材。教师更应该努力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培养自主终身学习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意识,认真钻研教材,剖析教材,充分理解新课改理念。比如教材第一章“网络的组建与运行”,理论知识居多,包括网络概念、网络功能、网络拓扑结构、信息交换技术、网络协议及分层结构等,这些对于学生来说既难理解,又感觉空洞。对于部分教材的处理,老师可以在实际教学中开展教学实验,利用学校的资源开展《网络组建与运行》的分组动手实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动手。在实践与实验任务中,老师将本章的理论知识糅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只有学生掌握相应理论知识后,才能顺利完成教学实验。同时在上课前,老师应认真备课,不仅应备教材,而且应该备学生,对学生做出诊断性评价,详细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对前驱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当堂课程知识的了解情况,以便在实验过程中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分组,做到有的放矢。

2.重视环境建设,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创新。环境对学生良好信息素养的养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强化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必须注重环境建设。首先要努力利用学校现有资源,给学生创造学习信息技术的大环境。一方面,要尽可能将现有物质条件提供给学生,从各种可能的角度营造信息环境;如学生校园电视台、信息学竞赛班、电脑制作小组、班级电教管理员等组织机构的建设就是信息环境建设的体现。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教学方式也是信息环境建设的体现。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直接反映了本学校的信息环境。另一方面,要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出发点,设计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适应的信息环境。为有效地创造课堂教学的创新环境,教师还应注意创造创新的大环境。如注意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并将其及时地反映在平时教学中。为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力,教师可以组织诸如网页制作比赛活动,对学生的创新成就进行奖励,并对优秀作品在课堂上进行评价、交流及展示。这样既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平台,又营造浓厚的崇尚创新、尊重创新的氛围。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网络教学;网络信息编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案例教学法是将案例讨论的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个个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承担着更多的教与学的责任,要求有更多的投入和参与。

网络案例教学,是指借助于网络教学平台,在网络中开展案例教学。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因特网为人们提供了廉价快捷的获取信息和沟通的渠道,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在技术上、经济上、方便性等方面具备了可行性。为了有效地在网络中开展案例教学,本文构建了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模式。

一、网络教学流程

为了更好的进行网络案例教学工作,首先了解一下网络教学的教学流程图,此教学流程图包括了整个教学过程。

从上图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网上教学流程,但是实际工作又是很复杂的。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个流程。

二、实施案例教学

此网络教学案例以“专题策划”为例,进行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主要对象是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目的是提高其动手能力。

1案例准备

为了能更好的实现网上案例教学,任课老师要详细了解学生大体的知识水平,例如Dreamwaver等基础知识,是否能应用自如,是否已经预习了理论知识。根据以上的情况,老师从案例库中查找适合教学目标阶段网络教学的案例,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恰当、巧妙的设计,当学生在面对这一案例时,会有种冲动,想立即着手解决这一问题,这就说明这个案例是成功的。

2案例讨论

(1)首先,进入案例教学页面,此页面就是自己设计的网络案例教学网站,在网站上给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创建了一个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使同学可以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才智,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电商精英。

(2)案例引入

给学生一个网络专题进行观察。此网络专题可以是老师自己开发的,也可以是某一网站的专题,例如新浪网的“奥运专题”,要引导学生从这个专题的各个部分进行观察。

①对其版面进行观察,布局是否合理。

③讨论该专题的优点。

④此专题有哪些不足。

根据上面讨论,给同学布置一个作业,作业要求如下:

每组结合网站设计的构思,策划一个网络专题,要求通过浏览各大网站,寻找近期时事热点,确定专题选题、角度及栏目,并收集专题需要的有关资料;合理组织内容,并完成专题页面的设计与制作。

(3)案例讨论

典型的案例讨论一般总是与下列问题的探讨联系在一起的:

①案例中的疑难问题是什么?

②哪些信息至关重要?

③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哪些?

④作出决策的标准是什么?

⑤什么样的决策是最适宜的?

⑥应制定怎样的实施计划?

⑦什么时候将计划付诸行动以及如何付诸?

⑧如何进行整体评价?

在许多案例讨论中,居核心地位的是解决案例中所包含的疑难问题或作出具体的决定,所以案例讨论可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开始;讨论疑难问题;提供备择方案;讨论如何实施。

(4)结论

在案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主要有这样三项:

一是检查学生对案例的了解程度。案例反映的是什么问题?这些问题会如何变化?所定的策略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案例中所要反应的问题?如此等等的诸多问题。这些都可以在教学中加以考察,并对学生予以评判。

二是调控讨论氛围。随着学生见解的增多和不断出现的新观点,教师有要对学生的意见做出适时的评判,并促使学生达成共识,以便减少冲突和分歧。

三是监督检查学生的学习进程情况。

三、案例教学的巩固阶段

要求学生会做一个网络专题不是目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融会贯通所学的知识,做出有自己特色的网络专题。案例教学另外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所以老师在学生完成过专题的过程中,组织学生集体讨论再交分组讨论,并结合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进行反思总结,这样能够对学生自己的思想进行再一次整理、补充,使之更加具体化、条理化和结构化。巩固阶段的另一种重要的方式是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然后通过网络交互环境提交学习报告。学生在讨论中吸收借鉴了其他学生的智慧,在完成个人反思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完善自己的问题解决方案,把最终结果简明的表达出来,以此更好巩固学习内容。

对案例分析报告的评估和对学生学习参与度的评估是案例教学,评估的两个重要指标。案例学习结束后,教师在公共区域中优秀的案例分析报告,促进学生问的相互学习,也是对优秀学生的鼓励和肯定。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平台适时统计学生的发言情况和撰写分报告、主报告、案例分析报告的情况,为学生参与度的评估提供客观评估。教师通过量表的形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分提供主观评估。

四、教学评价

网络案例教学评价应当包含网络案例库建设评价、教师导学评价、学生自主学习评价

(1)网络案例库建设评价

(2)教师导学评价具有清晰简洁的导学提纲,寓教于乐,融合态度、情感、价值观、责任感于教学之中,教师经常在网上讨论区发表意见和见解,教师能及时批改学生的网络作业,教师的教学组织形式符合学生学习习惯,在网络课程中,教师能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教师能够对学生的案例分析做出有针对性的评语或反馈,是否使教学媒体由教师展示教学内容的工具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取决于教师的主导行为是否朝着组织、帮助、指导学生学习的方向发生了变化。

(3)学生自主学习评价

上传下载信息的学生人次占全体学生的比例评价学生是否积极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指标之一。学生积极利用网络交互工具进行协商讨论、合作互助小组成员在协作过程中执行明确具体的任务,学生认真按教师预定的课程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及教师布置的作业,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创新能力及其在学习与发展中体现的学习成效。

(3)网络功能评价

参考文献

[1]孙军业.案例教学[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11—13

[2]吴功宜.计算机网络[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在计算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科学,2008(6):96—97

关键词:网络;英语教学资源;高职高专;英语课程;实践应用

作者简介:刘东(1974-),男,黑龙江人,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英语教学与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国家教育部教育司2004年1月颁布的《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1]。目前国内已有许多研究学者对网络资源辅助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情况进行过调查研究,但大多数研究的调查对象只限于学生或教师,很少能两者同时兼顾[2]。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网络英语教学资源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影响

二、网络英语教学资源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中的优越性

(一)拓展了英语教学环境

拓展了英语教学环境,创建语言情景激发学生说的欲望是网络英语教学资源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魅力之所在。比如某学院在口语课程中开始尝试双师教学,一名中国教师协同一名外教开展视频口语活动,一人负责“教”,一人负责“查验”,以立体的模式帮助学生反复训练语言。英语教研室将教师分为3个小组,分别重点研究课堂教学、听力教学和练习的创新,研究出来的创意则与大家共享,这样既提高了效率,也满足了各位老师的要求[5-6]。此外,该院教师还充分利用网络随时进行交流。英语沙龙和日语沙龙成为了学生练听说的开放式实训基地,外教在英语沙龙面向全体学生开办了特色课堂,让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中西方文化知识。外语系充分利用自主学习中心,扩充英语学习网络和日语学习网络,每天晚上六点到八点播放听力材料供学生学习。此外,该院还计划办好本院的外语教学电台外,制作课外辅导节目进行课外播放,并创办英语和日语辅导报,抓好外语月活动。

(二)为英语自学提供真实氛围

网络的发展为学生和老师都创造了真实的交际需要和交际氛围。对一个在中国学习英语的学生来说,还有什么比每天浏览“原版语言材料”的英语网页来了解天下大事,或者和一个英语国家的朋友通过电子邮件交谈更富有真实性和挑战性呢如线话英语学习网站,听说读写资源丰富,让学生随时随地都可学习。线话英语作为一家现代化远程英语口语教学机构,学生可通过登陆线话英语网站与外教老师们交流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了解中外文化的异同,参加英语SocialClub等多元化活动,在不同情境下运用英语,全面有效地提升英语听力及口语水平。

(三)促进学习形式更加多样化

网络资源教学的多样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由于兴趣的提高,被动的学习现已变成主动的学习;反过来,由于学习形式的多样化,更加增强了学习的兴趣。我们能够想象,一台连网的多媒体计算机,就像一名任你支配的英语老师,可以说他有求必应,有问必答,神通广大,他让你不出屋便知天下事,成为你学习英语的得力助手。比如某某教育信息中心还建起了覆盖全省的学校、教师、学生的教育基础数据库,以基础数据库为支撑建立起各类高中课改业务应用平台。其中有一项任务就是建立“样本校”管理系统,学校用户可通过专题网站“课改动态信息”“提交样本校申请”,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教育资源共享,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网络共享,大大缩小了教育教学的校际、地区差异,有力地促进了教育公平。“我们将以现代信息化技术,引导全省普通高中逐步实现国家课程改革的目标。”湖北省教育信息中心主任范义虎对未来信心百倍。

(四)促进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

[关键词]高职院校机械制图现代教育技术

[作者简介]张云(1977-),男,湖南东安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汽车与动力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机械工程;谢云峰(1973-),女,河南邓州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机械工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工程图学及先进制造技术;蔡妍(1978-),女,湖南东安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为信息管理。(广西桂林541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壮族自治区新世纪“十一五”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高职高专工程图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9B091)

“机械制图”课程是工科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其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读图和绘制机械图样的方法。该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技术基础课程。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其他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极大地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

一、高职院校“机械制图”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一是课堂讲授环节以理论讲授为主,辅助以模型、挂图等教学手段,通过理论讲解、现场绘制图样、分析模型和挂图,习题讲解等教学形式开展课程教学工作,在这一环节中,课程教学信息量较大,现场绘制图样、讲解模型和挂图等内容用时较多,教具教法较为单一,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是课程考核环节以卷面笔试考核为主,机械制造类专业辅以制图课程设计,作为考核的方式之一。考核方式单一,不能全面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二、网络技术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不断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断更新,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运用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进教学方法。另外,学生个人拥有计算机的情况较多,且多愿意以网络作为平台,进行沟通交流。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充分运用网络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师教学的实效性,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一)网络技术在课程准备过程中的运用

传统的课程准备工作,教师只能以教材为主,以教学辅助参考资料等为辅,在充分研习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开展课程准备工作。而运用网络技术,可获取更多的优质的教学教辅资源,有利于教师在课程准备过程中紧跟课程发展的趋势,及时更新、补充和调整教学内容;利用网络开展课程准备工作,对于任课教师之间可及时互通有无,共享资源,极大地提升课程准备的质量。

(二)发挥网络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在教学中,运用Solidworks和UG三维等应用软件进行模型的展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三维设计软件,绘制课程中相贯线、截交线的形成,绘制典型的组合体模型的立体图和各面视图,并将其进行旋转展示,向学生展示,从而提高学生对物体的空间想象力和领悟能力。

(三)利用网络技术实施课程辅导答疑

2.在线留言板辅导答疑。利用主流网站平台的留言板功能,建立学习问题和学习方法深入一对一交流,并将交流过程长期保存下来,形成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积累库。

3.教师博客辅导答疑。通过博客的形式,将课程教学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习题及解答、教学辅助参考资料等有关信息向学生公布。同时,学生可通过留言等方式提出疑问,教师也可通过留言等方式回答疑问。

三、结合实际情况,建设适合高职院校的“机械制图”课程网络课件

对于制图多媒体课件的建设和应用情况,国内各高等院校几乎都有该课程建设的各种类型的课件。其中早期做得比较好的大部分是重点大学本科院校,例如,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制图教研室的“现代机械制图多媒体CAI”课件,获得2002年的全国课件大赛二等奖;其他做得比较好的或获国家级奖项的还有武汉船舶学院的“机械制图多媒体课件”等。国内很多高职院校也做了适应自己学校的课件,近年来做得比较好的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职业技术学院等。

总体来说,国内大部分院校的制作都是比较简单的PPT形式,还有一部分是以“精品课”的形式出现,少部分属于网络课件性质。其中大连理工大学的即是以网络课件形式出现,其形式和内容在近十年过去后仍有很大的代表性和借鉴意义,以至于后来的很多院校都是以它的形式为基础进行组织或编辑和自己学校相适宜的各种课件。

根据课题项目的实施计划,本课题组借鉴其他兄弟院校的课件制作的优势,建设具有高职高专院校“以就业实践为目的,工学结合为导向”特色、符合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实际情况的网络课件,将使得制图课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得以进一步优化。网络课件的组成内容,如右表。

四、现代网络教育技术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网络教育技术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也不例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该技术的同时,除了注意到其优势的一面外,还应注意其相应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网络技术的作用,达到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一是在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各种教学手段,能够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加大教学信息的容量。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新的信息量的控制要合理,不能太过。否则,由于网络课件和教学过程类似放电影的过程,所以容易导致学生在还没有消化的情况下就进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会使学生因吃力而有昏昏欲睡的感觉。

二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很好地使学生进行网络化、自主化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构建虚拟的教学模型,使教学内容更加翔实,增加教学信息的存储量。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课下辛苦准备和制作的大量课件素材,由于高职学生的散漫的学习习惯,而不能做到自觉去学习和利用,所以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布置一定的任务,并在下一次课上进行抽查。这样,能达到物有所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机械制图》课程网络课件的组成内容表

五、结束语

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逐步实现网络学习、随时随地的学习,打破学习的断续性,实现知识点学习的连续性;大幅提高学习的效率。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对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的学生将会发挥极大促进作用。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势必会对“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各项改革创新提供更为广泛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周红.基于工作过程的机械制图课程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

[2]付淼鑫.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机械制图》教学质量[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5(3).

[3]张志,洪汉玉.利用网络技术构造《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辅导平台[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7).

2.1有利于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2.2有利于组织教学讨论

2.3有利于实现个体辅导

2.4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2.5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共享

群空间为上传一些教学资源提供了条件,可以将上课用到的PPT课件,实验素材,资料包及时共享,以便于学生浏览或下载,充分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3.1课程导入

《网络安全》知识涵盖面广,初学者容易畏难,可以就一些实际生活中发生的网络安全或黑客攻击事件作为讨论的主题。确定这一讨论主题目的是让学生尽量抛开对学习《网络安全》课程的畏惧心理,畅所欲言地来谈自己对这些攻击事件的想法。也可根据不同的章节的内容确定相对应的讨论主题,如在讲web应用漏洞时时,可以选一些最新的网站攻击事件让学生进行分析,发表看法,再引入针对这类攻击的防范措施,方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3.2定期交流

3.2.1学期初

着重于课程导学,包括课程的学习内容、目的、性质、要求、方法等介绍,在此阶段注重介绍课程学习的目的,以及今后可以从事的岗位类型,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克服心理障碍。

3.2.2学期中

适合于组织网络安全攻防专题讨论。教师拟定一些与实际工作情境结合紧密的案例进行剖析,使学生对网络安全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2.3学期末

适合组织专题复习与答疑。能够帮助学生对教材各个部门进行全面总结,指导学生进行考前练习、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等,为部分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在线解答。

3.3讨论形式

3.3.1在线答疑

在网上教学时,教师充当着重要的解惑角色,这种形式通常由学生提问,教师给予指导、解答,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获取对问题的正确认识,给部分内向学生解决学习困难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3.3.2专题讨论

根据《网络安全》课程的特点,依照教学内容的安排,确立适当的专题,有利于导学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探寻自己的观点,激发思维,不断强化对网络安全知识的实战技能,在相互交流中得到提高,创设出一种合作式学习的访问氛围。

3.3.3案例教学

结合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工学结合”的要求,引入部分实用性强且特点突出的网络安全攻防案例,创设学习情景,从而加深学生对各种不同类型和环境下网络攻击的防范。如在讲到网站注入攻击,引入一些知名网站被黑客注入攻击的典型案例,再请学生谈谈自己在浏览被注入攻击后的网站情况,最后引入注入攻击的判断技巧和防范措施。

3.3.4小组PK

网络安全课程已经在日常教学中按学生自愿组合的前提下分成了六个项目小组,

3.4过程控制

3.4.1引导学生上线后主动提问

3.4.2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充分鼓励上线学生发表观点,无论是对是错,均应当尊重,尤其对于一些不正确的观点,以鼓励为主,用合理的措辞及时指出,不能伤害学生的积极性。

[1]王珠珠,张伟远.我国普通高校网上教学平台及网站建设的现状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5(2)

[3]隗伟等.即时通讯类软件在群体学习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

作者简介: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高校;应用现状

引言

伴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成为促进教育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和有力措施。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内容是课程教学的信息化,而网络教学平台在教学信息化中发挥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近几年获得了广泛的应用[1]。

所谓网络教学平台是指具有组织、跟踪、评估、发送、呈现、管理学习内容与学习活动,促进学习者之间交互等一系列功能的计算机网络系统[2]。网络教学平台集成了网络教学所需的各种应用子系统和工具,是开展网络教学活动的技术支撑。目前,国内外已经研发了许多网络教学平台软件,比如国外的BlackBoard、Moodle、Sakai,国内自主开发的“课程中心”、“天空教室”、“清华教育在线”、“4A”等。它们都是通用型网络教学平台,从对教学过程(课件的制作与、教学组织、教学交互、学习支持和教学评价)的全面支持,到教学的管理(用户与课程的管理),再到与网络教学资源库及其管理系统的整合,集成了网络教学需要的主要子系统,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网络教学支撑环境[3]。

为推动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促进教学过程信息化,笔者对所在学校应用“课程中心”网络教学平台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调查背景与实施情况

武汉大学于2008年底引进了上海卓越公司开发的“课程中心”网络教学平台,在2009年为全校各院系教师开展了一轮培训,截至目前共有900余门课程利用“课程中心”平台建立了课程主页。根据学校教学发展规划,将利用“课程中心”平台实现全部本科课程上网,展示学校课程资源,促进教学过程信息化,同时面向社会提供服务。笔者对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进行了梳理统计,按“专业主干课程”、“一般专业课程”进行了分类。全校共有专业课程约3300门,其中专业主干课程约1500门,学校分期分批对课程教师进行培训。2011年上半年针对量大面广的专业主干课程教师进行了培训,经过培训又有近100余门课程建立了课程主页。

为深入了解广大教师对“课程中心”平台的看法,推进“课程中心”平台建设和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笔者设计了问卷并在培训过程中对参加培训教师进行了调查。共回收问卷392份,其中有效问卷(回答比较完整)376份。数据录入采用Excel软件,数据处理采用Spss15.0软件。

二、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问卷分五部分,分别为教师基本信息、授课情况、对“课程中心”平台作用的认识、对使用“课程中心”平台制约因素的认识以及对“课程中心”平台应用的建议。在376名调查对象中,“35以下”占158名(42.0%),“36-49岁”占190名(50.5%),“50岁以上”占28名(7.4%),职称分布与学科分布如表1所示。

1.教师授课情况

就教师主讲课程的课堂人数来说,“30人以下”课堂有49个(12.2%),“31-60人”课堂有157个(39.1%),“61-100人”课堂有129个(32.1%),“100人以上”课堂有67个(16.7%)。可见,“31-100人”课堂占了大多数,达71.2%。

教师上课采用的教学方法如表2所示,其中“基本上是课堂讲授”和“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少量讨论、交流”合计占73.8%。可见,教师上课普遍以讲授为主,互动交流偏少。就学科领域来说,人文科学课程的讨论、交流开展较多,而理工科课程的讨论交流开展较少,这与学科知识的性质有关系。

教师上课使用的技术手段如表3所示,其中95.2%的教师都需要使用“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上课,40.3%的教师需要使用“板书”。可见多媒体手段已成为教师授课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但传统板书也还有较大需求,多媒体技术手段使得“实物教具”的需求相应减少。而上课需要“访问互联网资源”的教师仅占16.1%,这说明教师教学过程的网络化、信息化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对“课程中心”平台作用的认识

“课程中心”网络教学平台集成了开展网络辅助教学活动的各项功能,包括上传教学课件或参考资料、课程通知、作业布置与提交以及组织网络讨论交流等。教师对“课程中心”平台本身各项功能的认同程度如表5所示,其中“上传教学课件或参考资料”最为大家所认同。

就“课程中心”平台在学校教学信息化中应该发挥的主要作用,教师的认识情况如表6所示,大多数(71.2%)教师赞同将其建设成为课程资源中心,也有较多教师(67.5%)赞同“辅助教学过程,开展‘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模式改革”。

3.对使用“课程中心”平台制约因素的认识

对“教师在使用‘课程中心’平台方面的制约因素”的认识情况如表7所示。由表可见,教师“教学精力投入不足”及相应的“学校政策激励不够,没有积极性”是两大制约因素。

对“学生在使用‘课程中心’平台方面的制约因素”的认识情况如表8所示,超过半数(53.2%)教师认为学生“缺少学习积极性”是主要制约因素,也有不少教师(36.5%)认为“教师缺乏对‘课程中心’平台的使用引导”是原因之一。

对“学校在推广使用‘课程中心’平台方面的制约因素”的认识情况如表9所示,多数(64.5%)教师认为学校“对教师开展网络教学活动的激励不够”是主要制约因素,也有不少教师(34.9%)认为“优质网络教学资源缺乏”是其原因。

4.对学校推广使用“课程中心”平台的意见或建议

在学校是否应该强制推行“课程中心”平台使用上,有不少教师(38.4%)明确持反对意见,典型意见的有:

“鼓励、支持,但不应该强制要求。”

“逐步推进,不应硬性规定必须采用。”

问卷还收集了不少教师对学校推广使用“课程中心”平台的意见或建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学校政策激励和平台功能完善。

在学校政策激励方面,典型的意见或建议有:

“建立适度的奖励和惩罚制度;依据不同的学科、专业,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信息化建设方面做不同要求。”

“我认为学校推广‘课程中心’平台要落实到具体课程,并采取一些有效的激励措施。”

“应该聘请真正优秀的老师制作录像(但请注意是真正优秀),而不宜所有教师都制作录像。”

“请给优秀课程建设发证书,作为年终考核和评职称的依据。”

在平台功能完善方面,典型的意见或建议有:

“继续加强、完善‘课程中心’平台功能,例如加快外网访问速度,适当增加课程网站空间,减少Bug…”

“继续完善‘课程中心’平台的功能,增强其便利性与可操作性。”

“建议与教务系统对接”

“课程的查找、分类混乱,建议明确分类,便于查找。…消息自动推送服务。”

三、调查结论与思考

从上述问卷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学校教师课程教学信息化和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情况如下:

1.教师课程教学多媒体手段应用已经普及,但网络化、信息化程度有待加强

调查结果显示95.2%的教师都需要使用“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上课”,充分说明教师课程教学对多媒体技术的需求已经普及。但无论课堂教学还是课外安排,教师对网络技术手段的应用需求都不是太高,这反映出教学过程的网络化、信息化水平还有待提高。

2.网络交流技术手段有一定需求,尤其是e-Mail技术的需求较大

3.教师认同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和作用,但反映学校推广使用政策激励不够

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教学平台的各项功能,包括上传教学课件或参考资料、课程通知、作业布置与提交以及组织网络讨论交流等都较受教师欢迎,而且多数教师(71.2%)赞同将网络教学平台建成学校的数字化课程资源中心。在教师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的制约因素上,半数以上(50.6%)反映学校政策激励不够,缺少积极性。

4.教师的引导作用、丰富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是促进网络教学平台使用的必要条件

从调查结果看,在促进学生使用网络教学平台方面,教师的引导作用是最主要的因素。而在学校推广使用网络教学平台方面,除了激励政策外,优质教学资源是教师最为关心的因素。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广使用网络教学平台,必须重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积累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

就如何推广应用网络教学平台,不少文献进行了有益探讨,其中谢舒潇等人以本校网络教学平台的推广为例进行了策略研究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十分值得借鉴[4]。笔者所在学校也从目标规划、政策激励、评估督促、技术培训、功能完善等各方面不断加大“课程中心”网络教学平台的推广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课程上网门数逐渐增加,已有近千门课程上网。经过十余年来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推广,已从个别教师应用多媒体手段发展到目前普遍应用多媒体手段。我们同样能预期,应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实现教学过程网络化、信息化也必将为广大教师所采纳。

[1]谢晓林,余胜泉.网络教学平台的新发展[J].开放教育研究,2007,(5).

[2]黎加厚.Moodle课程设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3]曲宏毅,韩锡斌.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进展[J].中国远程教育,

[4]谢舒潇,陈毓超.网络教学平台创新推广策略研究――以暨南大学网络教学平台推广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5).

收稿日期:2011-10-30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应用;对策

1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意义

当前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因为在这门课程中,大部分侧重于对理论方面的讲解,而忽视了对实践方面的教学,并且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是起着讲解知识的角色,而不能和学生有良好的沟通,教学内容也比较传统,理论知识占据了大部分,与实际工作方面的实训有所脱节,这从而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没有学习的积极性,领悟能力低,对课程内容不能够完全很好的掌握,对以后的计算机专业更加深入的学习不能奠定良好的计算机技术基础,学生对待这门课程没有创新力,动手能力差,不能成为技能型人才,所以一定要在高职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这样才能提升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2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中项目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项目教学法最重要的是需要一个完整的项目设定,在课堂中把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起来,项目教学法能够充分的激发出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把学到的知识点运用到实际工作、生活中去,这种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在教师的带领下,把一个完整的项目分解成小项目,然后让学生独自完成项目的分析和设计,包括最后的实施和最后的评价。项目教学法是一种能够最贴近实际生活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各方面素养,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掌握和了解教学内容。项目教学法有着很多方面的优势,包括项目内容的完整性,在教学中可以与实际的商业活动有必要的联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独立思考、设计的学习行为,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充分的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方法具有综合性的特性,可以和其他很多学科相互结合学习,这也大大地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3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应用方法

3.1要打破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性性质的教学

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更加注重理论方面的教学,忽略实践方面的教学,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到知识,项目教学法可以改变只是依靠想象力来理解理论知识,而是把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这样能够起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项目教学法能够把工作目标从简单到复杂过度,遵循单一到综合的教学模式,从原来的注重理论向注重实践方面过渡,把这门课程作为走向社会的一项技能。

3.2注重任务为载体,项目是驱动的教学模式

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不只是遵循教师传递知识,而是让学生自己在探索和实践中寻找教学理论的过程,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形成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在教学中要把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块分解为许多个小模块,并且要符合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能够通过因特网来掌握各项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应变能力。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学会利用情境来进行授课,在课堂中适当的提出问题以此来引起学生根深一层次的思考与讨论。

3.3选取适当的项目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步骤包括确定项目、制订计划、组织实施和成果展示和评估、归档等,其中必须选择合适、恰当的教学项目,选取项目的时候要以教学内容为根据,抽选接近社会工作的现实材料,但是其中也要包含重要的教学知识点,在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能自己发现身边实际的素材,这样更有益于加强对知识点的记忆。教师要对学生所完成的项目进行评价,学生能对自己钻研的项目进行总结和评价,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4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应该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选择实用的教材,在项目中要把整个教学内容全部概括在里面,但是分类要清楚,采用项目教学法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教材内容的难度要适中,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教师要依据教学方法选择相应的教材载体。因为每一个学生的自身素养都不一样,所以要采取分组的措施,按照学生的知识水平来划分小组,这样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相应的分工,既能做到独立思考,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一般知识难度比较大的项目教材内容要选择小组形式来完成任务。项目教学法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老师的教导要有一定的限度,学生要有问题不能解决,老师要采取引导性的指导措施,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包括教学中最后的总结也要让学生能够从中总结到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最佳思考方法,能够清晰的总结技巧。

5结束语

高职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能够充分的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课堂上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起来,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是一门实用性特别强的学科,所以在项目教学法中要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人才市场竞争能力,这样学生的就业前景才更加广阔,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总之,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中有很多的优势,能够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理想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学普,邵长文.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3(24).

[2]徐霞.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中的设计及其应用[J].电子制作,2015(8):129-129.

[3]文益民,谭爱平.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内容项目化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3).

[4]蒙芳.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大众科技,2010(7).

THE END
1.线上教育系统开发:打造高效互动的学习平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线上教育已成为教育领域的一股重要力量。线上教育系统作为连接教师与学生的桥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将详细介绍线上教育系统开发的各个方面,为教育机构提供一份全面的开发指南。 二、功能设计 学习平台 线上教育系统应提供一个功能完善的学习平台,包括课程展示、视频播放、资料下载、随堂https://pbids.com/aboutUs/pbidsNews/1861300381964931072
2.在线学习中心重塑教育未来之路协同办公系统1、资源共享:在线学习中心打破了地域限制,让优质教育资源得以共享,无论是知名大学的课程,还是专业机构的培训,都能通过网络平台,让更多人接触到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2、个性化学习:在线学习中心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需求和进度,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实现个性化学习。 http://www.istopclub.cn/post/1892.html
3.如何使用天津市基础教育网络教研平台进行教学备课?3. 教学功能 除了备课功能外,该平台还具有强大的教学功能。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在线布置作业、发布通知、开展讨论等活动。同时,还可以利用平台内置的视频会议工具进行远程授课和互动交流。 4. 数据统计与分析 天津市基础教育网络教研平台还具有数据统计与分析功能。通过收集学生在平台上的活动记录和作业完成情况等数据,系统能https://www.68jy.net/zixun/rukou/121426.html
4.智慧教育:智慧教育业务分析—上海艾艺二、智慧教育政策分析 2012年3月教育部发布《教育 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开启我国“教育信息化1.0”时代;9月,国务院明确“十二五”期间以建设好“三通两平台”的教育信息化工作为抓手,推进智慧教育。 1.网络宽带校校通 解决各级各类学校的宽带接入问题 https://www.adinnet.cn/bloginfo/2020_09/blog_5125.html
5.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数字化”主题获奖成果分析通过对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背后的职业教育数字化实践进行分析,总结了职业教育在大数据、智慧环境、在线学习空间、智慧信息系统、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数字生态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剖析了在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平台功能完善、学习环境数字化改造、虚拟仿真软件研发、院校治理能力提升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创新体制https://www.lnxdfwxy.com/info/1046/9319.htm
6.网络中心“管理服务”两章,加强了职业教育教学中信息化对产教融合办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验实训与顶岗实习、职业培训等的支撑要求;将原“基础设施”改为“支撑条件”,并将其中的一节扩展为新的一章“网络安全”,以适应当前网络风险管控的需要;将信息化组织管理保障的相关内容从原“总体要求”中抽取出来,新设立一章“http://www.xtzy.com/wlzx/detail.jsp?public_id=153330
7.中职在线教育平台官网入口,怎么注册各高校要创新在线教育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各项教学管理功能。教务部门要做到对本校每门线上课程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控;教师要做到对教学课程中每名学生完成各教学环节相应学习任务的管控;学生要积极配合教师完成线上学习任务,确保“教师真在教、学生真在学”,保证教学进度和效果。创新线上考核模式,坚持“https://www.zhijiao.cn/news/detail/77842
8.产品运营评价(知乎产品运营分析)?知乎产品运营分析 从一个备受专业领域喜爱的垂直知识社区到如今两亿用户的泛知识平台,知乎舍弃了很多——为了做用户下沉,知乎水化被人诟病,slogan曾一度被网友恶搞成“与世界分享你刚编的故事”。 今年四月,知乎发布了全新品牌片,并把slogan从 “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见解”换成了“我们都是有问题的人”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626120-1.html
9.2020年教育信息化发展分析本部分以可视化图表的方式,从数字校园建设与发展、数字资源开发与应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发展、在线教育发展规模以及教育信息化经费保障五个方面呈现“十三五”时期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情况,同时通过历年数据的对比分析,展示“十三五”期间我国教育信息化取得的丰硕成果。 https://www.ceeia.cn/news/detail_3517.htm
10.产品分析:为何斑马英语成吸金怪兽?四、产业链分析 在斑马英语应用中以及整个C端幼儿启蒙市场中,主要有三大参与方:平台方,内容消费者,投资者,不论任何公司以及产品想要生存以及更好的发展都必须平衡满足各方的需求,这十分考究一个产品经理的平衡决策能力。 下面将从斑马英语为引,探究一下在启蒙教育中三方究竟有哪些需求,以及斑马英语是如何满足并平衡各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412879648&efid=zblQwE8w7plsQQLXOcx_Nw
11.2023年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网络建设与运维项目比赛试题(一"网络建设与运维"竞赛共分A.网络理论测试(从公布赛题模块一中随机抽取100道);B.网络建设与调试;C.服务搭建与运维等三个模块。竞赛时间安排和分值权重见表1 GeekSec专注技能竞赛,包含网络建设与运维和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两大赛项,及各大CTF,基于两大赛项提供全面的系统性培X,拥有完整的培X体系。团队拥有国赛选手https://developer.aliyun.com/article/1501177
12.QT教程QT6Web应用实战QTqt6开发云端应用网络通信是 Web 应用的核心功能之一,优化网络通信性能对提高整个 Web 应用的性能至关重要。优化网络通信性能的方法有很多,例如,使用 HTTP_2 可以提高网络传输的效率,使用 CDN 可以减少网络延迟,使用数据压缩可以减少网络传输的数据量。 四、使用性能分析工具 https://blog.csdn.net/mtyxb/article/details/137740634
13.教育国产化OA方案信创OA国产化OA系统5、大数据分析平台,即BI报表系统 以“思想引导、学业引导、服务引导”为目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结合特定的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算法,着力开展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个性化教育引导、学生学习成绩预测、教学方式方法改善、重大教育决策制定、教务教学管理优化等教育大数据相关基础应用。 https://toppingsoft.com/html/jjfa/jianzhu/
14.新余市职业教育中心2021年质量年度报告通过政府采购招标完成了电子商务实训基地三个机房建设,为学校新增123个实训机位;持续推进完善智慧校园平台的各模块功能升级;智慧校园平台通过了信息系统安全二级等保测评;完成了79个教学终端的集中控制管理软件的采购安装,为学生营造了健康的网络教育环境,提升了教育信息化教与学的体验;学校新校区信息化建设持续推进中,已经http://jyj.xinyu.gov.cn/jyj/zdzy/2022-03/11/content_61ac8682b4a644e9a119ba6e471a8830.shtml
15.教师远程研修观评课报告(通用18篇)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情分析,将教学任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使新知识的建构更加自然顺畅,真正是水到渠成。采用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方法灵活多样,寓情感教育于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 在教学中,从课堂组织来看,四位教师对教学理论的理解无疑是深刻的`,并做了大胆的尝试。情景教学https://www.wenshubang.com/baogao/146203.html
16.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通用12篇)“三通两平台”:教育部提出要建立较为完善的教育资源云平台,形成资源服务的云模式。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力争实现四个新突破,即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新突破、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新突破、信息技术与教https://www.oh100.com/a/201703/503933_2.html
17.大连职业技术学院5、分析研究学院就业质量,探讨校外教育评价途径,促进学院人才培养质量。 谈谈高职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丁瑞 一、在高职教育中推行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1、高职教育的现状与素质教育的差距 高职教育不是天然的素质教育,它与素质教育有着一定的区别: (1)从教育目标来看 https://zzb.dlvtc.edu.cn/web/guest/detail?articleId=93F1A4D0-7578-5378-0D01-0E4E79AF8AD1
18.教育论文格式模板(精选7篇)显而易见网络教育中有大量的用户群体(学生和老师)参与;网络教育平台中教学教务系统和学生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两大系统;同时网络教育后台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实时的记录、跟踪、分析和监控;老师根据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行为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学生根据个人学习进度及时调整学习进度和学习强度。https://www.yjbys.com/bylw/lunwengeshi/106578.html
19.最全盘点:2021年优秀网络安全并购交易网络性能管理公司LiveAction收购了网络检测和响应(NDR)提供商CounterFlow AI。该交易将为LiveAction的网络性能监控和诊断平台,添加用于安全事件检测和响应的加密流量分析功能。NetOps和SecOps团队正面临着隐藏在不断上升的加密流量中的高级安全威胁,并且在协调分类警报和潜在事件方面浪费了过多的时间。今天的企业需要网络性能https://www.51cto.com/article/683067.html
20.中国视频会议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24年版)目前,视频会议平台提供了高清视频、实时协作工具和集成的会议管理功能,支持大规模的线上会议和虚拟事件。随着5G网络的普及,视频会议的质量和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提升。 未来,视频会议将更加融入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提供更加沉浸式的会议体验。AI将用于优化视频质量、翻译和字幕服务,以及情感分析以改善会议效率。虚拟现实https://www.cir.cn/R_ITTongXun/09/ShiPinHuiYiWeiLaiFaZhanQuShiYuCe.html
21.湖南省教育阳光服务大厅湖南省教育阳光服务网络平台是集办事指南、政策咨询、信息公开、投诉受理、舆情回应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网上服务平台,由各级教育阳光服务网上大厅、教育阳光服务管理系统和教育阳光服务监察系统组成。 1.各级教育阳光服务网上大厅:省、市州、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基于本单位政务网站(门户网站)开设子站、页面、专题或栏目,统一http://fuwu.hnedu.cn/web/article_detail.jsp?id=ff80808150943e2c0150a38f98cd02a5
22.短信验证码解决方案可以看出,准确的市场分析是市场营销的关键,因此教育机构在进行短信群发招生之前,有必要进行市场分析。而在正规短信平台上,也会有数据统计和分析功能。它可以对不同的内容进行多次测试,并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为培训机构提供用户群体方向,以确保短信群发的有效性。 https://www.1086sms.com/fwzx/jjfa_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