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市信访局工作规则利川市信访局机关管理制度政务

1.实行局长负责制。局长领导和主持本局全面工作,对市委市政府负责。涉及本局的重大决策和政策问题,由局长主持局长办公会议或班子会议研究决定后组织实施。

2.副局长协助局长工作。对具体分管的业务工作和股(室、中心)工作情况定期向局长汇报。涉及重大问题的处理与决策,须向局长请示。

3.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负责分管工作,并对局长、副局长负责,按需要参加局长办公会或局班子会议,对分管或代管工作定期向班子汇报。

4.正、副局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应紧密团结,密切协作,民主决策,坚持集体领导。

5.正、副局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应按“一岗双责”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做好分管股(室、中心)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带头勤政廉政,坚持原则,模范遵守、执行本局各项规章制度。

7.领导班子以分管工作为主,确因外出、请休假等,应与其他班子成员沟通协调,确定班子成员承担相应工作任务。

二、股(室、中心)工作规则

1.股(室、中心)由股(室、中心)长(主任)主持工作。股(室、中心)人员不能同时请(休)假,因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股(室、中心)人员出现同时不在岗时,必须与其他股(室、中心)协商,由其他股(室、中心)处理紧急事务,以保证工作的连续性。

4.股(室、中心)之间应加强衔接,防止信息不畅、各自为政,遇重大工作任务,在局领导班子同意的前提下,应服从统一调度。

5.全体干部职工应紧密团结、分工负责、密切协作,廉洁奉公、不谋私利,不搞本位主义。

6.局办公室应履行好综合协调职责,统筹安排局长办公会、班子会所研究、部署的各项工作,其它各股(室、中心)应认真落实。

三、会议规则

(一)局长办公会议

1.局长办公会议由局长、副局长和办公室以及相应职能股(室、中心)有关人员组成。

2.局长办公会议由局长召集并主持,局长因故不能到会时,由局长委托的副局长召集和主持。

3.局长办公会的列席人员,由会议主持人确定,参会人员的通知、会议记录等会务事宜,由办公室负责落实。

4.局长办公会的主要任务: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州、市各级党委政府的指示、决定及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研究确定股(室、中心)请示本局的重要事项;讨论拟报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要事项;听取机关各股(室、中心)重要工作情况汇报;研究确定某项业务工作的专题事项;安排阶段性工作;研究确定机关工作中的重要事项;研究其他重要事项。

5.会议的议事原则:提交局长办公会讨论的事项,须事前做好准备,书面提出明确的意见、建议或方案,会前由相应股(室、中心)与分管领导进行搓商,并由分管领导与局长进行沟通,确定议题的可议性;提交局长办公会讨论的议题,须事前告知办公室,由办公室主任汇总后报会议主持人确定,开会时书面发至班子成员。

7.因故不能参加局长办公会的,应在会前向会议召集人请假并告知办公室。

8.会议筹备的资料,会后统一由办公室收存或销毁,参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有关保密规定。

(二)组织、出席会议规则

1.班子成员、分管领导组织所分管工作会议,原则上应报局长同意,填发会议审批表在办公室备案,办公室应按会务要求及时作好通知、会务安排等事项。

2.上级通知参加的会议,原则上由指定的会议出席人参加会议,因故不能参加的,由出席人提出意见建议向局长(副局长)请示后,由指定人员代开。

四、公文处理规则

1.办公室统一处理和管理本局非涉密公文。

2.凡外来非涉密公文均由办公室文书人员负责签收、拆封、登记、分送、督办,急件、要件须随收随处理。

3.凡外来非涉密公文由办公室文书人员填写公文处理单,送办公室主任阅后,关乎全局的文件呈局长批示,送分管领导阅处(单项的业务工作可呈分管领导批示),再交有关股(室、中心)办理,并跟踪督办到位。重大事项办理结果要向局领导汇报。

4.凡外出开会所带回的公文必须交办公室文书人员统一处理。

5.凡局领导指示需承办的公文,办公室文书人员应进行催办,办理完毕的公文必须注明办理结果,并归档保存。

6.公文处理必须做到及时、准确,不得拖拉积压。

7.办公室文书人员应每季度清理检查自己所管理的公文,年底将所有公文原件进行清理、归档,由办公室统一管理,以便查阅。

8.涉密公文按照以上规则由保密员进行处理,并保存(交回)。

五、信访工作规则

1.严格执行《信访条例》和接访规范化要求,履行信访职责,妥善处理信访问题,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信访秩序,做到信访矛盾纠纷不激化、不扩大、不造成越级上访和群体信访。

2.受理、转办、交办的信访事项要建立台账,做好登记管理工作,严防资料丢失,重要信访事项要实行一案一卷,立卷归档。

4.精心组织领导“三访”工作,遇市领导接访,尽量坚持对口原则,精心安排接访的信访事项,特别要对领导包保的信访事项事先安排约访。

5.加强对信访事项的催办、督办工作。对于超越和滥用职权,以及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适用法律法规错误或者违反法定程序,侵犯信访人合法权益的部门或工作人员,按《利川市信访工作问责实施办法》予以建议查处。

利川市信访局机关管理制度

为加强机关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根据单位工作实际,特制定以下机关管理制度。

一、岗位责任制度

1.局领导班子实行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按照各自分工,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协调配合,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局长主持本局全面工作,副局长协助局长工作,并对局长负责。局长外出时,由指定的副职临时主持工作,局长和副局长同时外出时,由指定的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临时主持工作。

2.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工作中的重大事项经局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重要紧急事项,副局长或其他主管副科级干部可临时处理,但同时必须向局长报告,事后必须向局领导班子成员集体报告和通报有关情况。日常工作按其分工负责处理。

3.副局长、副科级以上干部按其分工做好分管工作,或受局长委托做好其他工作,对工作中的重要情况和重大问题,应及时向局长报告。涉及政策性问题,要认真调查研究,及时向局长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建议,经研究确定后执行。需要请示市委、市政府和上级部门的应请示后按批复执行。

4.局领导班子在工作中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做到依法依规履行职责。自觉接受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人大、政协的监督以及上级部门的业务指导。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和配合,充分调动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坚持勤俭办事的原则,带头执行会议决定和各项规章制度。

5.局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深入实际,扎实工作,善抓主要矛盾,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抓好检查督办,提高工作效率。

6.局领导要带头落实好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责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夯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分管领导要履行好分管责任,以上率下,严于律己。要在严管干部的同时关心爱护干部,为他们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州委“实施细则”、市委“十项规定”,驰而不息反对“四风”。要带头坚持原则,维护大局,加强团结;带头廉洁自律,抓好廉政建设,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反对自由主义;带头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基本知识和业务技能,学会用科学的理论体系指导工作,不断创新。

7.各股(室、中心)负责人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执行局班子会的决定,自觉维护集体领导权威,接受上级部门的指导。

8.股(室、中心)实行股(室、中心)长(主任)负责制,负责履行本股(室、中心)的工作职责,带头做好本职工作,按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9.各股(室、中心)要主动向分管领导汇报工作情况,重大问题要及时请示汇报,做到不越权、不违规、不误事。

11.各股(室、中心)之间要相互支持,协调配合,不得相互推诿。

13.局机关工作人员除做好本职工作,履行岗位职责外,还必须服从统一调度,按时完成临时性工作任务。

14.严格按照德、能、勤、绩、廉的要求,公平、公正做好干部职工的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15.法定节假日值班和重要节点值班,视为上班,实行领导带班,机关干部职工轮流值班,确保节假日期间值班工作高效、有序、平稳。

二、考勤制度

2.严肃工作纪律。上班期间不得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严禁在上班期间玩手机、看电影(电视)、打游戏、闲聊、炒股、网购等行为。凡被上级机关或纪检监督部门巡查暗访通报的,当年年度考核不能评定为优秀等次。

三、财务管理制度

1.加强财务管理,严格遵守《会计法》《审计法》、“八项规定”及其它财经纪律,落实单位财会集中核算制度,实行收支两条线。合理合规安排使用资金,按有关要求及时公布账务收支情况。

3.严格控制财务开支,坚决杜绝乱列乱支。一次性开支5000元以下的由分管机关的领导批准,一次性开支5000元以上的需经局长办公会或班子会集体研究决定。各股(室、中心)办公业务开支要厉行节约,精打细算,确需开支由各股(室、中心)提出计划,征得分管领导同意,分管机关的领导审核后,方可开支。

4.机关各股(室、中心)需要的办公用品必须填写申报单,由分管机关的领导审核同意后,由办公室统一购买,实行领取登记制度。私自联系购买的不予报销,原则上每月报账结算1次。

5.出差和下乡实行报告备案制度,须填写《利川市党政机关国内公务差旅审批单》,市内下乡由分管机关领导审批,市外出差由局长审批,均须报办公室备案。出差和下乡后按标准如实填写《差旅报销明细表》,差旅费报销标准按《利川市党政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利财发〔2018〕23号)文件执行,市外出差要求在出差结束后1周内报销完毕,市内下乡要求在次月第1周内报销完毕,否则不予报销。差旅费填报必须经局办公室初审。

6.因公外出考察、学习、开会等外出公务活动一律实行公务卡支付,必须在结束后及时报账。因公出差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单独租车,因特殊情况确需租车的,必须报局长批准。乘客车凭票据报销,乘坐飞机、火车(含动车、高铁)和轮船按财政部门规定标准报销。

7.购置、处置大型固定资产(设备)必须经局长办公会或班子会集体研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由局办公室负责办理。

10.其它财务支出,按有关规定执行。

四、会议制度

1.做好会前准备。局班子会、局长办公会在重大决策前要认真调查研究。局班子会、局长办公会和局职工会在开会前要明确会议主题,拟定会议议程,做好发言准备,做到主题明确,简洁高效。

2.按时参加会议。会议决定后,由局办公室通知与会人员,必须按时到会,不得迟到、早退,无特殊情况不准请假或代替开会。

4.严格会风会纪。市级及以上会议必须按照会议通知精神,由指定人员按时参会,严禁代会,严禁迟到早退,严禁被上级问责。

5.严格会议管理。由本部门本机关、市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各股(室、中心)提请召开的会议,履行分类审批手续后召开,其会议管理、费用报销严格按《利川市市级党政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利财发〔2014〕110号)文件执行。

五、学习制度

1.局机关的学习由局办公室(机关党支部)具体组织、安排。主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上级文件、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和业务知识等。

2.机关支部和机关干部学习要建立考勤、档案、通报、在职自学、经验交流、抽查自查、党课教育、考核激励、全民阅读、道德讲堂等学习常态化机制。

2.学习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学习要力求生动活泼,通过运用网络教学、举办学习讲座、读书交流、典型推介、知识竞赛、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等形式和途径,培养职工学习兴趣,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不断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

5.机关干部集中学习讨论和党支部的学习讨论,均要做好学习记录。要加强学习的自觉性、系统性。局办公室(机关党支部)要不定期对学习情况进行检查、考核评定,评定结果与年终评先表模挂钩。

六、公务接待制度

1.公务接待由局办公室统一安排,原则上各股(室、中心)按业务对口接待。办公室要根据来文来函情况,严格按照《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利川市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规定统一安排,报分管机关领导审批。住宿费用由来客结算。

2.公务接待本着节约适度的原则,须填写《国内公务接待事项审批单》、《国内公务接待事项清单》,并报分管机关领导审批,财务报销时,须公函(通知)、发票、菜单、接待审批单、接待清单五项票据齐全,财务才能予以报销。

3.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范公务接待工作。禁止部门、单位、股(室、中心)之间借各种名义用公款相互吃请;禁止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培训学习期间,不得用公款互相吃请;禁止报销招待同学、同乡、战友及其他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工作日午间不得饮酒,晚间不得酗酒。

4.特殊情况下,经分管领导同意、局办公室备案后,对口接待股(室、中心)可自行接待来客,但接待必须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原则上不得签单。接待工作完成后,凭公函(通知)、接待审批单、接待清单、菜单和发票方可申请报销。

七、用车管理制度

1、机关公务用车实行用车申报制度,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率,节约开支。

2、公务用车需提前通过网上申报,经办公室审核通过后,由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根据工作的轻重缓急进行合理安排调度。

3、因公出差、下乡需申请使用公务用车的,需提前填写公务差旅审批单,由分管领导或分管机关领导签字同意后,再申派公务用车,并作为报销差旅费的依据。临时紧急用车的,需报分管领导或分管机关领导同意,待公务活动完成后补办上述手续。

4、严禁公车私用,严格按照用车范围申请用车,严禁将城区规划辖区外的36个村用车变通处理为保障范围内用车。城区规划辖区外的36个村用车实行个人付费原则,在个人当月车补中据实扣除。

5.单位原则上不允许租车,特殊情况需租车必须经分管机关的领导同意后,按照经济高效的原则进行租车。

6.中央及省、州、市有新的规定按有关规定执行。

八、资产管理制度

1.本局公款购置的所有资产都是国有资产,必须认真清理登记,切实加强管理,决不允许国有资产流失。

3.笔记本、中性笔、茶叶等易耗办公用品由办公室统一采购和管理,建立领用登记制度。

4.局机关购买物品(含书籍)等资产,必须交财产保管人员验收登记签字后,再按程序报销。

九、公文制发、文件传阅及保管制度

1.公文的制发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坚持做到文风朴实、文字精炼、表述准确。

2.坚持“谁主管、谁拟稿”的原则,做好文件起草及会签工作。公文由有关股(室、中心)拟稿后,交分管领导审核后,由主要领导审定签发(含文件制发、文件传阅)。发文稿经领导签发后,必须履行发文登记手续,做到先登记后付印。文件的起草、校对、装订、分发均由起草股(室、中心)负责。

3.制发文件,要严格遵守发文程序,确保发文质量。对公文格式、排版及印制不符合规定的,一律不准盖章。公文印制完成后,领导签发单、文件稿、正式文件(1份)在年终时由各股(室、中心)交局办公室存档。

4.严格控制发文数量和范围,尽量少发文,发短文。重要文件和时限性较强的文件要及时分发。

5.对收进发出、内部运转的重要文件、资料必须编号登记,并履行交接签字手续。

6.对上级和有关部门送来的重要文件,按来文路径分别由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局办公室具体负责登记,按传阅程序及时送阅。

7.公文尽量采用电子政务进行传阅,所有干部职工需及时阅处文件,纸质文件阅处后及时写明处理结果。要爱护公文,不得在文件、材料上勾划、涂改,文件、材料阅后应及时归还办公室文书人员。

8.密级文件,只限确属工作需要的人员传阅,在收文、登记、传阅、保管、立卷、归档、归还等流转过程中,由保密员负责,严防泄密、丢失、损坏。

9.干部职工出席上级会议带回的文件、材料,在传达贯彻后,应交办公室妥善保管,严防丢失。

10.为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年终各股(室、中心)应将当年的各类文件、资料、刊物按归档要求进行整理归档。

11.机关要加强档案管理,按年度分类做好文件资料的立卷归档。

十、档案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保密法》、《档案法》,确保机关档案的安全和完整,未经分管机关领导批准不得复印和外借。

3.建立档案查阅登记制度。凡是需要查(借)阅档案的必须填写《档案查(借)阅申请表》,任何人不得转借或将档案带回家中。

4.档案管理人员要认真钻研业务,热爱档案管理工作,经常保持档案室清洁卫生,严防虫蛀、鼠咬、霉变,分管领导要经常检查档案工作。

5.档案人员要坚守工作岗位,加强库房管理,作好监测登记,有针对性地落实防护措施。

十一、印章管理制度

2.重大财务合同、人事合同等需经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签字同意后,方可盖章。

3.做好印章使用登记,重要文书局办公室盖章后留存1份归档。

4.特殊情况使用印章,必须经主要领导批准。

十二、保密工作制度

(一)领导干部阅读处理密件密品保密制度

1.阅读、处理密件、密品应在办公室内阅读和处理。不得将密件、密品带回家中和带入不利于保密的场所。

2.非经制发机关批准,不得擅自复制密件、密品。

3.未经批准,个人不得私自留存密件、密品,不得携带密件、密品外出。

4.阅读、处理密件、密品过程中,阅读者之间严禁横传。阅读、处理完毕后,应及时交保密员统一保管。

(二)干部手机使用保密制度

1.严禁在使用手机时谈论国家秘密。

2.不得将手机带入涉及国家秘密会议的会场。

3.不得将手机带入谈论涉及国家秘密事项的场所。

(三)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制度

1.坚持“涉密信息不上网,上网信息不涉密”原则。

2.严禁公共网和涉密网混用。

3.严禁涉密计算机存储介质密与非密混用。非涉密计算机严禁储存、处理、传输国家秘密,涉密计算机存储介质禁止在非涉密计算机或设备上使用。

4.严格执行《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四)涉密会议保密制度

1.会议筹备阶段要严格制定会议方案;选择符合保密要求的会议场所;明确和制定会议工作人员、参会人员的保密纪律、责任、义务;做好会议文件、资料和其它物品的起草、印制、分发和保管等环节的保密工作。

2.会议召开期间要向与会人员宣布会议保密纪律、设立警戒范围,核查核对进入会场人员身份,检查会场,集中保管文件、资料和其它物品。

3.会议结束时要及时收回涉密文件、资料和其它物品;明确规定会议涉密文件、资料的传达、阅读范围;总结会议保密工作。

(五)密码电报使用与管理制度

1.办理密码电报,应由主管领导批准阅办范围。

2.转发、拟复密码电报,坚持密来密去的原则,不得密电明传、明复。

3.递送密码电报须密封并由专人专车接送。

4.阅办密码电报必须在办公室进行。

5.密码电报由专人签收,并进行登记。

6.密码电报应放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场所。

(六)泄密事件报告与查处制度

1.泄密发生后应按规定的时限及时向上报告。

2.泄密事件查处工作坚持实事求是和依法办事的原则。

3.配合各级保密工作部门及检察、国家安全、公安、纪检、监察机关查处泄密事件。

4.发生泄密事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

十三、“三重一大”监督管理制度

1.“三重一大”是指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

2.凡属“三重一大”的事项,都要经局长办公会或班子会研究决定,按规定程序运作,严禁个人说了算,严禁暗箱操作,严禁弄虚作假,严禁国有资产流失。

3.要按照“三重一大”的运作规程,建立严密的监督链条,实

行责任倒查制。对违反运作规程造成严重损失或恶劣影响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4.“三重一大”工作实行月清单制,并报所属纪工委备案。

十四、环境卫生制度

1.干部职工要保持公共卫生区域清洁卫生。

2.各办公室、股(室、中心)(室)卫生自行负责打扫。

3.讲究公共道德,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

4.深化“六城同创”活动,搞好责任区域“五个一”活动。

5.局办公室负责监督单位美化、亮化、净化、绿化工作。

7.严格执行公众场所禁烟制度。

十五、内保制度

1.维护单位内的社会治安秩序,预防和制止违反治安管理的行

为。

3.积极参加治安灾害事故的抢救工作,救助遇困人员。

4.对单位内的安全防范工作进行巡查,及时整改安全隐患。

5.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干部职工法治意识。

6.积极开展并完成上级部门交办和所在社区、公安派出所共驻共建的其他任务。

十六、值班制度

1.节假日值班和特殊情况下安排的值班人员,要负责本办公区域的机关安全工作。

2.严格执行上级规定的值班制度,重要情况及时向领导汇报。

3.值班人员要按要求坚守岗位,做好上传下达工作。

4.按规定做好来访群众的登记、接待工作。

十七、安全管理和应急工作制度

1.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安全管理原则。

2.分工负责,落实责任。局长为委机关安全工作总负责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各股(室、中心)(室)负责人和具体工作人员为具体责任人。

3.内部安全管理做到勤管理、勤检查、勤整改,重点加强用水、用电、用气、用火、文件、资料、票据等管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4.坚持安全例会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工作例会,研究安全工作,处理有关安全事宜,并做好安全记录。同时组织职工学习,加强安全教育,常敲安全警钟。

5.坚持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凡发生安全事故,必须立即报告领导,以便视其情况逐级上报,不得迟报、误报、漏报或瞒报,对重大安全事故不及时上报的,要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十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制度

1.成立机关综治组织机构。局长对综治工作全面负责,副局长及其他成员对综治工作具体负责,办公室统筹负责机关的综治工作。

2.认真贯彻执行综合治理工作的各项规定及要求。

3.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办好自己的事。

4.积极开展法治教育,增强本单位职工安全防范意识和法治观念。

5.做好本单位的安全防范工作,严防发生各种治安灾害事故。

6.抓好意识形态、反邪教和禁毒工作,做到本单位内部无“黄赌毒”、无邪教活动、无非法宗教活动。

THE END
1.学校手机统一的管理制度(精选14篇)学校手机统一的管理制度 篇4 一、总则 1、学校禁止学生在校园内携带、使用手机,以确保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2、学校将定期不定期开展手机的检查,对发现携带手机的.学生,按不同情况视其情节处予以纪律处分,同时,责令学生写出书面检查,并通知家长填写手机保管协议,由学校统一保管至https://www.ruiwen.com/gongwen/zhidu/647710.html
2.上班时间手机统一保管是否合法上班时间手机统一保管是否合法 大多数是合法的,但是涉及侵害员工的隐私等,就不合法。 一般来说,员工有随身携带自己购买的手机的权利,根据《劳动法》中规定如果企业在依法制订的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员工不得将手机带入工作场所,那么这种规定无可厚非。 但是有两个问题需注意,一是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要符合法律规定的https://m.66law.cn/laws/1062705.aspx
3.手机管理制度(通用22篇)手机管理制度 2 一、总则 1、学校禁止学生在校园内携带、使用手机,以确保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2、学校将定期不定期开展手机的检查,对发现携带手机的学生,按不同情况视其情节处予以纪律处分,同时,责令学生写出书面检查,并通知家长填写手机保管协议,由学校统一保管至学期末,学期末https://www.yjbys.com/zhidu/3656414.html
4.田园外语实验小学关于手机管理实施方案5.加强课堂教学与作业管理,教师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四、建立学生手机(电话手表等通讯设备)统一保管和使用制度 1.以年级为单位,设置固定的保管场所,组长为第一责任人,班主任协助管理。对于学生确有携带手机进校园的需求,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设备关机由班主任老师收缴,https://xxgk.mhedu.sh.cn/fwxxgk/detail.jsp?id=35732&node_id=846
5.单位上班统一保管手机是否合法单位上班统一保管手机一般是合法的,但不能涉及员工的隐私。通常员工有随身携带自己手机的权利,但如果企业在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员工不得携带手机进入工作场所的,员工应当遵守规章制度。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https://www.lawtime.cn/tuwen/615967.html
6.北京市教委:中小学设统一集中保管学生手机设施设备南方plus各区和学校要加强落实《通知》各项要求的条件保障,合理设置校内统一集中保管学生手机的必要设施设备。明确手机保管的工作制度和规范,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避免手机丢失或损坏。北京市教委还表示,各区要加强对学校工作的指导,将学校手机管理纳入日常监管,加强工作检查,建立通报整改制度,确保工作落实。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102/20/c4816143.html?colID=59&firstColID=59
7.手机管理制度(精选19篇)四、学校将实行手机统一上交保管制度,并设立上交、取回时间段,具体规定如下: (一)白天:每天上午和下午上课前10分钟为手机上交时间,下课和放学后为手机取回时间; (二)晚间:每天晚自习上课前10分钟为手机上交时间,次日早读课后为手机取回时间。 (三)以寝室为单位(走读生单列),上交手机分袋保管。 https://m.fwsir.com/fanwen/html/fanwen_20150929160224_312732.html
8.生产车间手机集中保管制度生产车间手机集中保管制度 (总1页) 手机集中保管制度 一、目的和范围 1、U前部分车间员工存在在班期间手机上网、聊天、听音乐、看小说等不良现象,严 重分散工作精力,极易引发产品质量和安全事故,为杜绝此现象,特制定手机等 电子通讯视听产品集中保管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林林厂所有员工的日常管理及考核。 二、手https://www.docin.com/p-2779328524.html
9.南海中学分校2018级新高一学生入校报到须知还可以借用班主任的电话与家长联系。为了便于管理和为同学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规定不能将手机、小灵通等通讯工具带进校并使用。否则,学校暂扣并由学校统一保管一个学期,屡教不改者会视情节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9、如果违反学校宿舍规章制度学校会如何处理?http://nhzxfx.nhedu.net/zsxx/201808/t20180823_218975.html
10.整理档案技巧各单位应建立健全会计档案的查阅、复制登记制度。各单位保存的会计档案不得借出。如有特殊需要,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可以提供查阅或者复制,并办理登记手续。查阅或者复制会计档案的人员,严禁在会计档案上涂画、拆封和抽换。 5、会计档案的销毁 会计档案保管期满需要销毁时,由本单位档案部门提出销毁意见,会同财务会计部门共https://www.zboao.com/cgal/4526.html
11.电脑使用管理制度11篇(全文)电脑使用管理制度 第1篇 某公司 计算机使用管理办法 为规范我公司计算机的使用与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使计算机更好的发挥其作用,特制定本办法。 一、各办公室配备的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实行定位安装、定位使用、定人管理。 (1)未经总经理批准,任何办公室不得自行调换、拆卸、处理计算机及附属设备。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363wqk0s.html
12.管理规章制度制定办法(精选16篇)(一)以集团或企业、单位名义发布实施的规章制度一般由集团或企业、单位的行政部门负责起草或组织起草,涉及具体业务的规章制度行政部门无法起草的,集团或企业、单位的行政部门可委托有关业务主管部门代拟。 (二)以集团有关业务部门名义发布实施的规章制度,由该业务部门起草。 https://m.wenshubang.com/banfa/251657.html
13.公司手机号卡管理制度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了公司手机号卡的员工。 3、使用原则 涉及公司区域销售业务的员工和售后安装维修人员都需要使用公司手机号卡作为统一的 对外联系手机号码,该号码将作为公司名片上的唯一联系手机号码; 公司手机号卡的所有权归公司所有,公司员工只有保管权及使用权; 4、申领流程 公司销售部员工(含驻外https://doc.mbalib.com/view/2d7dde47bb71e9dddc707026b6d81ab8.html
14.加强学生睡眠管理工作方案(精选15篇)细化手机管理措施,应将电话手表同步纳入手机管理范畴一并管理。学校要准备好必要的手机保管装置,明确手机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同时在校园内设立校内公共电话、班主任沟通热线等,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要通过国旗下讲话、班团队会、心理辅导、校规校纪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https://mip.cnfla.com/gongzuofangan/2602399.html
15.派出所扣押手机期限是多久专家导读 我国法律制度中没有明确规定派出所扣押手机的期限,派出所在侦办治安案件的过程中,如果手机是跟案件相关的证据材料,可以依法予以扣押,在派出所查明案件以后,如果确认手机跟案件无关,会及时退还,手机属于涉案物品的,有可能会被公安机关没收。 派出所扣押手机期限是多久 一、派出所扣押手机期限是多久? 派出所扣押手机https://m.64365.com/zs/1393196.aspx
16.抚州市第一中学学生手机管理制度第三条学校原则上不允许学生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遵守本管理制度,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第四条学校老师依据本制度进行手机规范管理,坚持教育为主、惩戒为辅的原则,并注意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学生依据本制度规范使用手机,遵从https://www.jxfzyz.org/newsinfo/6371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