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林业学校:职业培训结硕果技术服务惠林农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林业学校职业教育中职

一、开展职业培训和技术服务的实施背景

1.是实现国家生态建设的需要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是相辅相承的,二者缺一不可。经济要发展,必须坚持发展林业、“生态优先”的原则。《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赋予林业新地位、新使命,文件明确指出,“必须把林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首要地位。”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大举措,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首要任务,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择,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要途径。提高生态建设质量,人才是重要的因素。

2.是黑龙江省生态林业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黑龙江省拥有全国最大的重点国有林区和后备森林资源基地,在全国生态建设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国家正在全面实施的林业六大工程中,有五项工程与黑龙江省有关。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正在推进的“建设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保护区”等“八大经济区”建设中,齐齐哈尔市地处嫩江流域核心地带,对区域经济发展带动性强,生态地位十分突出,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大力发展林业职业教育,加快人才培养步伐,是实现黑龙江省生态林业建设总体目标,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

3.是黑龙江省林业人才现状的客观要求

黑龙江省是林业大省,林业厅系统现有职工近七万人,尽管现有林业从业人员规模庞大,但是整体素质偏低,管理水平不高,创新意识不强,应用科技能力不足,知识更新速度较慢,远远不能满足生态林业建设的要求,因此,亟待大规模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加快林业建设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步伐,大幅度提高现有各类林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担负起新时期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使命。

4.开展职业培训具有良好的内部条件

齐齐哈尔林业学校始建于1951年,曾先后实施过干部培训、林业师范、普通中专、成人大专、高职和林业技师培训等多种层次的教育,学校师资力量雄厚、设备设施齐全、教学管理规范、教育质量优异,为黑龙江省乃至全国培养了五万六千余名各级各类林业人才。学校于2003年率先在全国进行了营林试验、林木种苗、造林更新等7个工种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5个层次的林业职业培训,是全省林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等级培训鉴定的主要基地,是全省唯一的林业高级技师、森林消防员培训机构,截至目前,共开展林业工人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鉴定14885人次,完成森林防火应用技术专项培训796人次,积累了丰富的职业培训经验,是名副其实的林业技能人才培养摇蓝,为深化示范校建设成果,主动为林业建设服务,为林农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开展职业培训和技术服务的主要目标

1.构建针对行业特点、学员特点的职业培训模式。

2.探索场校共管的培训管理体制。

3.建立主动开展行业培训、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的机制。

4.培养和锻炼一支专业扎实、技能精湛的培训教师团队。

三、开展职业培训和技术服务的工作过程

1.创建全新的职业培训模式

按照国家对林业发展的需要制定培训方案。林业是社会公益事业,在不同时期承担着不同的使命,林业培训受国家发展战略,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社会对林业的认识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开展营林试验、林木种苗、造林更新、抚育间伐、森林管护、人力采伐、森林防火七个工种的技术等级培训鉴定工作,各工种设置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五个等级。

培训内容紧扣行业标准。按照国家社会保障部颁布的《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和《工人技术等级标准(林业)》制定的教学方案,将培训内容划分为应知应会、必懂必会两个模块。应知应会模块是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必懂必会模块是针对岗位的专业知识和核心技能。每个工种除设置专业课程外,还设置提高能力素质的拓展课程。

培训教学注重技能训练。培训教学分为理论讲授和实际操作两个部分,两者按1∶1的比例分配学时。理论讲授采用案例教学,贴近生产实际,便于学员理解。实际操作在实训室或实习基地进行,结合生产实际边讲边练,以技能训练为主。实训室全天开放,将岗位技能标准、要点、操作程序绘成图表挂在实训室,学员在课后也可以自行到实训室进行技能操作和练习。

考核内容生产化。学校根据黑河林区森林病害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近七十种昆虫标本每天放在教室,这些标本不但是教师授课的教具,同时还是技能考核的器材。林木种苗的考核,在实训室及实训基地进行,使筑床、整地、超级苗选择、种子千粒重等考核内容生产化。

2.建立场校共管的培训管理体制

班长是场校共管承载者。培训期间,各项活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培训班级按工种划分,一个班级按地域不同可能有几个班长。各班长由基层单位指派,他们素质好,威信高,组织能力强,有效贯彻学校的培训意图,实事求是地反映学员在学习、生活上的意见和要求,定期向单位汇报学员在校的表现,在学校与学员之间、单位与学员之间起到桥梁纽带作用,实现场校共管。

学校是培训活动的掌控者。为保证培训工作顺利进行,特别是学校被确定为省级发展改革示范校建设单位后,对培训工作更加重视,每期培训前都召开专门工作会议,检查各项工作落实情况,要求做到:教学上勤付出,管理上严要求,质量上要监控,生活上多关心,活动上靠班长,成效上见硕果。学校做的具体工作:一是严格执行培训方案,保证培训质量。二是配备精干教师,确保教学效果。三是实行包桌就餐,做到经济实惠。四是组织参观活动,对基地建设献计献策。五是开展文体活动,丰富业余生活。六是评选优秀学员,展示培训成果。七是建立规范的学员培训档案。

3.形成主动开展行业培训和提供技术服务的机制

为适应林业的发展,学校利用示范校建设重点专业的师资优势和设备资源,采取“瞄准市场,积极出击,抢抓机遇”的战略措施,主动与黑龙江省林业厅业务处室联系、沟通,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实现资源共享。先后举办过全省林业系统“有害生物防治”培训班,“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培训班,林业特有七个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班、产业系统百名场长培训班、乡镇林业站站长培训班、林业系统计算机操作员培训班、森林防火信息技术培训班、“以水灭火应用技术”培训班、“森林消防应急取水站应用技术”培训班、黑龙江省市县林业站站长业务培训班、黑龙江省市县林业站本底调查培训班,为林业建设贡献力量。

同时,利用示范校建设的技术优势和科研成果,主动上门服务,为林场和林农提供技术支持,促进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2014年至今,学校有四十余名教师在省内外的二十多个市、县(区)为广大林区、农村开展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每年达五千多人次,服务内容涵盖森林病虫害防治、食用菌栽培技术、动植物标本采集制作、园林规划设计等多方面。主要服务项目包括:沈阳军区联勤部四十分部各基地的抚育采伐设计、齐齐哈尔市林业局森林经营方案审定、富裕县林业局现代林业技术指导、哈尔滨市林业局山河林场动物标本制作、尚志市帽儿山林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甘南县绿色林场食用菌栽培技术讲座、龙江县城区整体园林绿化规划设计、甘南县兴十四村村区园林规划设计、65165部队营区规划设计、黑龙江省地勘院绿化规划设计、鹤岗市出城口园林绿化规划设计等19项。此外,“黑龙江西部半干旱地区10种优良园林地被植物推广应用”及“绿化树种山新杨快速繁殖技术”继获得黑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奖后,又被列为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并分别获得90万元、100万元的资金支持,成为林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专家讲座:造林规程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专家讲座:器械实用技术)

4.形成“引、聘、培”教师团队建设模式。

(外聘教师讲学)

同时,针对青年教师实践技术缺乏的实际,采取让青年专业教师全程参加行业培训和技术服务的方式,对青年教师实施轮训。通过在真实生产环境中的实践锻炼,逐步提高了青年教师的实践技能,使得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目前已形成一支品德高尚、专业扎实、技能娴熟、团结协作的培训教师团队。

四、实施职业培训和技术服务的条件保障

2.完善的硬件设施是开展职业培训和技术服务的基础。在示范校建设中,学校投入几十万元购买笔记本电脑、投影设备、录放设备以及部分电子设备,黑龙江省防火办调拨近七十万元的森林消防物资、合作企业捐赠一百六十余万元的设备用于实训场建设,使教学场景和岗位场景合一。

3.专业扎实、技能精湛的教师团队是开展职业培训和技术服务的保障。在开展职业培训和技术服务中,注重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采取“引、聘、培”措施,保障培训教师团队的建设。

4.良好的社会声誉是开展职业培训和技术服务的优势。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在示范校建设中,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单位标兵”“黑龙江省学生家长首选放心名优学校”“全省林业系统培训先进单位”“黑龙江省优质教育金奖单位”等二十多项荣誉,为开展职业培训和技术服务赢得声誉。

五、开展职业培训和技术服务取得的主要成效

1.创新职业培训模式

2.创建基于班长的场校共管新体制

依靠并充分信任班长,发挥他们在日常考勤、学习纪律、就餐就寝及文体活动等培训活动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创建了“1+1+1+1”(即学校、班主任、班长、学员)的场校共管新体制,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保证了培训活动的顺畅进行,学员对培训的管理和质量的满意率达99.56%。

3.主动开展行业培训和提供技术服务的能力大幅提升

以示范校建设契机,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利用师资优势和设备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努力提升开展行业培训和提供技术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先后进行“有害生物防治”“以水灭火应用技术”、全省市县林业站本底调查等多种形式的林业行业培训班,每年培训两千多人次。同时,利用示范校建设的技术优势和科研成果,每年为省内外的的广大林区、林农开展植树造林、病虫害防治、食用菌栽培、动植物标本采集制作、园林规划设计等多种形式的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达五千余人次,有力地促进了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此外,“黑龙江西部半干旱地区10种优良园林地被植物推广应用”及“绿化树种山新杨快速繁殖技术”继获得省政府科技进步奖后,又被列为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并分别获得90万元、100万元的资金支持,成为林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既增大声誉又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4.培训教师团队建设模式取得很大成效

借助职业培训与技术服务平台,学校出台支持政策,通过“引、聘、培”教师团队建设措施,加大引进优秀高技能人才力度,从科研院所和企业聘请有实践技能的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到校任教,青年专业教师全程参加行业培训和技术服务,极大地提高了青年教师的实践技能,形成了一支品德高尚、专业扎实、技能娴熟、团结协作、相对稳定的培训教师团队。

六、开展职业培训和技术服务的评价与认识

1.职业培训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培训方案的设计,既要满足国家对林业发展的战略要求,紧扣行业标准,同时要有灵活性,要围绕我省现代林业发展需求,本着“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原则,将生态林业确定为培训重点。同时要高标准、高质量地设计培训内容,撰写培训教材,确保培训对象能够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增强实效性。

2.技术服务要坚持创新、突出引领

在示范校建设中,利用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主动服务行业和社会,多开展有新意、吸引人、效益丰的慧林益农培训,为培训对象提供最新知识、最新技术和最有价值的信息是我们的最终目标,但学校高涨热情被冷漠所淹没现象时有发生,解决这一结症的办法还需进一步去研究。

THE END
1.山东聚焦产业发展提升农民素养本网讯 12月11日,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广校)组织相关专家在下村乡上村和上大炉村举办了农民素质素养提升培训班。随着两场培训班的顺利举办,兰陵县全面完成了2024年高素质农民培训任务,参训农民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有效提升。 2024年兰陵县承担了国家财政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项目到县总投资171万元,共需要https://www.ngx.net.cn/gzdt/202412/t20241216_241259.html
2.专业技术人员请注意!12月31日止!!教育继续教育内容涵盖了公需科目、专业科目,是提升专业素养、紧跟行业步伐的重要途径,依据相关规定,每位专业技术人员每年需至少完成90学时的继续教育。其中,公需科目需达到30学时,专业科目则需不低于60学时。 如何参加继续教育学习? 1、菏泽职业学院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平台(菏泽市)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S4R1B30538GT3W.html
3.全国乡镇林业工作站岗位培训在线学习平台2 王继军 威远县林业工作站 1,681.0 学时 3 梁继常 东兰县林业工作站 1,675.0 学时 4 徐新军 一八六团林业工作站 1,674.0 学时 5 董永 丰镇市林业工作站 1,674.0 学时 6 梁国善 东兰县林业工作站 1,673.0 学时 7 石志革 龙胜县林业工作站 1,673.0 学时 8 韦军浩 大化县林业工作站 1,669.https://workstation.lypx.cn/
4.扎实开展“全国乡镇林业工作站岗位培训在线学习平台”学习活动为提高基层林业干部队伍能力素质、增强工作创新能力,完善和优化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区自然资源规划局精心组织各乡镇林业站干部职工进行在线学习培训。学习内容包括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丰富内涵和实践途径、林木壮苗培育技术、林地保护、林长制建设与管理,以及林业政策法规等知识。 http://www.isenlin.cn/sf_177C982B6C804815927DFFBCE8A2AB8E_209_E62CE0B4611.html
5.培训实施方案(15篇)讲课组由分管科教工作副局长任组长,副组长由兽医站、林业站、水产站、渔政站负责人担任,成员由相关专业的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技术人员组成,负责林牧渔业技术培训。区兽医站、林业站、水产站要认真组织落实好本专业的技术培训工作。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切实做好本乡镇技术培训工作。https://www.unjs.com/fanwenku/438739.html
6.乡镇农民工技能培训方案(精选17篇)乡镇农民工技能培训方案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乡镇农民工技能培训方案(精选1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乡镇农民工技能培训方案1 根据镇脱贫攻坚联合党委第一https://www.ruiwen.com/word/xiangzhennongmingongjinengpxfg.html
7.青海省人才人事政策“百问百答”答:一是申请人必须在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二是现聘任岗位专业、拟转换职称专业及所学专业应相同或相近;三是申请人在拟转换职称系列专业技术岗位工作满1年,且年度考核合格;四是申请人须完成转换当年或上一年度规定的继续教育学时;五是教师转系列须取得拟转换系列所应具备的教师资格证;六是国家明确规定的以考代评系列暂https://www.xntv.tv/xw/164695
8.人社部“全国职称评审信息查询平台”上线职称评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实现专业技术人才职称信息跨地区在线核验的要求,破解职称评审数据标准不统一、信息共享程度不高、假职称证书屡禁不绝等问题,人社部组织开展了全国职称评审历史数据归集工作,目前已归集了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0余家国务院部门和中央企业上报的1300万条职称评审信息,并上线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685711174&efid=g1bc4FRpktRjI7Tkek-62w
9.科协工作总结(精选16篇)三是通过培训和交流抓好街道和社区科普队伍建设。全国科普日期间,组织了各街道和社区科普干部参加"我的梦我的家"社区优秀科普场馆展示活动,通过参观安居社区中草药养生馆、丹凤社区汽车科技生活馆,促进了全区各社区间科普工作的协作与交流。组织了一期由街道秘书长、社区科普干部等参加的全区科协干部培训班,通过参观、培https://www.pinda.com/zhichang/gongzuozongjie/418331.html
10.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竞聘上岗办法为做好本站工作人员竞聘上岗工作,根据国家、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站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本站新设岗位,或出现岗位空缺,或符合条件人数多于设置岗位职数等情形之时,实行全员竞聘上岗,一年一聘。所有竞聘人员必须具备岗位要求的所有条件。 二、所有人员必须自觉执行职称聘任宽予政策,取得高级或中级职务资格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sx2gudz.html
11.林业工作自查报告(通用15篇)同时,按照县委要求,1我局联合组建了驻村帮扶工作组,由机关党委书记任组长,副乡长为副组长,林业站站长,党政办副主任、林业局同志为成员。局领导班子先后召开驻村帮扶专题会议6次,针对现状制定了帮扶规划和年度帮扶计划、驻村工作组制度,建立了帮扶台账、分年度脱贫台账,落实了结对帮扶人员,明确了帮扶任务,精心部署了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30307095623_2497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