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教育强国建设,11月22日至24日,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召开。大会吸引了来自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广东、新疆等20余个省市的1200余名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参加。
本届年会主题为“弘扬教育家精神·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大会汇聚了众多专家学者及实践样本校,根据党中央关于建设教育强国重大决策部署,聚焦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围绕新时代班主任专业能力的培育、建构校家社协同育人新生态、教师思政引领力的提升、学科育人的实践与思考、网络育人实践探索等核心板块,充分展示中小学德育研究前沿动态与践行教育家精神实践路径,切实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共同助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出席活动的嘉宾有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司长吕玉刚,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教授张志勇,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校长李晓辉,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副理事长、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政治编辑室主任张天宝,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副理事长、原金陵中学校长、党委书记孙夕礼,国家督学、重庆市教育学会会长钟燕,国家督学、重庆市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邓沁泉,沙坪坝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韩小雨,沙坪坝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刘建华,重庆市教育学会高中专委会理事长、重庆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唐宏宇,重庆市教育学会德育专委会理事长、重庆市第一中学校长毛明山等。
特邀专家有天津南开中学校长刘浩、杭州天长小学校长楼朝辉,以及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各位副理事长、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和理事,中小学书记和校长代表,中小学德育主任、班主任和骨干教师。
开幕式和主旨报告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副理事长、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政治编辑室主任张天宝主持。
开幕式上,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司长吕玉刚,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晓辉,国家督学、重庆市教育学会会长钟燕,沙坪坝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韩小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长毛明山先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韩小雨提到,沙坪坝区以体系化培养,打造专业之师;以全员化涵养,打造高尚之师;以数字化支撑,打造智慧之师。此次学术年会的召开对沙坪坝区有着重要意义,全区教师一定会在这场学术盛宴中互学共鉴、互促交流,充分汲取各位专家、同仁们的智慧结晶和实践成果,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主动扛起教育强国建设的历史使命,奋力开创教育事业新局面。
钟燕表示,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始终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施高质量教育的根本力量。一直以来,重庆市教育学会充分发挥学会社会智库的优势,协助重庆市教委开展多项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的展示活动,努力推动重庆教育高质量发展。期待本届年会能从专家讲座和实践案例中汲取营养,探索从专业发展到专业支持的思维路径和实践维度。
李晓辉指出,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一直致力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无论是“立德树人”还是“德智体美劳”,德育都排在首位,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就要求学校要不断探索新时代德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大力促进德育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
吕玉刚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新时代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培育时代新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都迫切需要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期待众多一线老师们能在本届年会的深入交流对话中形成更多新思考、新探索。
主旨报告环节,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理事长张志勇以《新时代德育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与实践要求》为题作报告。
张志勇指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德育工作正处于充满变革、挑战与机遇的关键节点,对大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战略性、协同性、科学性、实践性提出更高要求,亟需增强德育工作变革的历史主动和创新精神,努力开创德育工作新格局。关于新时代德育的实践路径,张志勇提到,一是完善立德树人机制,二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三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四是扎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五是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德育工作活起来,六是充分发挥人民教师在立德树人中的榜样示范作用。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司长吕玉刚作《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主题报告。
吕玉刚从深刻理解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切实增强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能力、积极创造教育家型教师成长的良好环境三个方面解读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吕玉刚强调,教育家精神既是广大教师崇高的教育理想与人格典范,也是每一位教师在推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当下实践”。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每一位教师应当“素位而行,至诚无息”,扎根一线,知行合一,做自觉的教育者,以实际行动积极践行教育家精神。具体来讲,一是厚植教育情怀,涵育师德匠心;二是革新教育观念,推动实践创新;三是涵养育人智慧,提升育人能力。
分论坛一由重庆市第一中学校团委书记、学生处副主任戴旭主持。
分论坛二由重庆市育才中学校学生发展中心主任赵彦鹏主持。
在“建构校家社协同育人新生态”分论坛二上,广东实验中学学生处副主任张任,重庆市巴蜀中学校长会成员、巴蜀中学桂花园学校校长李准,杭州天长观潮小学副校长金兢,成都石室中学副校长李保诚等围绕校家社协同育人的新生态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他们强调了校家合作的重要性,提出了构建家校共育新模式的策略和路径。
分论坛三由重庆两江新区西大附中学生成长部副主任田苗主持。
分论坛四由巴蜀中学学生处副主任高敏敏主持。
分论坛五由巴蜀小学教育集团管理干部李兰主持。
在“网络育人的实践探索”分论坛五上,南京市光华东街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吴宁,洛阳市第十高级中学德育副校长王少云,西南大学附中学生成长中心副主任赵渊博,北京陈经纶中学高中部、紫禁杯工作坊主持人吴爱兄等就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的德育创新路径、巧用信息技术助力立德树人等议题作了全面的介绍。他们展示了网络育人在中小学德育中的广泛应用和显著成效,提供了创新的思路和方法。
11月24日经验交流环节,年会安排了4场主旨报告,与会专家继续围绕教育家精神的内涵、实践路径以及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杭州市天长小学书记、校长楼朝辉以《行动自觉:教育家精神的学校表达》为题进行了经验交流。他以天长小学为例,详细介绍了该校如何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融入教育家精神,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如“整体优化实验”“差异教学实践”等,实现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重庆一中纪委书记、德育分管校领导周鹊虹从学校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为教育家精神的成长提供土壤,以及教师在工作中如何弘扬教育家精神。他指出,学校应挖掘、整理、传承传统崇德教育精神,在涵养师德师风中擦亮教育家精神的底色。同时,教师应提升格局境界、树立自身示范、立足儿童立场,努力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最后,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副理事长张宁娟为大会致闭幕词。她指出,本次年会是一次高水平的学术交流盛会,与会者围绕教育家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的提升等主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张宁娟强调,教育家精神是实现教育强国的精神支柱,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始终坚守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她呼吁与会者将所学所思所想坚持不懈地用在今后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积极探索和实践新时代德育工作的新路径和新方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张宁娟也对与会者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发扬教育家精神,不断创新和进取,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