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方案根据《云南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关于认真做好20xx年森林防火业务培训工作的通知》和《普洱市森林防火业务培训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局实际情况制定。
一、培训对象及目的
(此处应补充具体培训对象及培训目的,例如:针对不同级别人员,例如领导、护林员、扑火队员等,分别阐述培训目的,例如提高领导决策能力,提高护林员巡护效率和火情发现能力,提升扑火队员的扑救技能等。)
二、培训方式
本方案采用集中培训、定期辅导、分类学习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由浅入深,全面提升各类防灭火人员的综合防控能力和专业素质。培训内容分理论和技能两部分,分别在防火期前后进行。
三、培训内容
1.理论知识培训:
2.技能培训:
除理论知识外,专业扑火队、应急扑火队和义务扑火队还需进行以下技能培训:
*事训练:进行*事化训练,包括队列、出*等项目,提升队伍纪律*和执行力。
专业技能训练:对风力灭火机手、水*手、电台值机人员进行“风力灭火机原理”、“风力灭火机的使用与维修”、“无线电基础知识”、“电台架设方法”、“水*使用目的和战法”等方面的培训。
体能训练:开展伏卧撑、百米障碍、爬山、3公里长跑、夜间林内行进、10-15公里步行越野等体能训练。
实战演练:进行野外扑火演练,内容包括火场指挥、扑火队员跑位、火场安全避险等,提升实战能力。
20xx年3月前完成对专业扑火队、应急扑火队、义务扑火队的集训演练。
五、资金安排
计划开展四期培训班(三期岗位培训+一期集训演练),共计七天,培训人数100余人。按照人均每天80元的标准,预计需56000元资金。
为切实做好20__年度森林防灭火工作,确保全乡*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现将20__年度森林防灭火工作计划制定如下:
一、提高认识,强化责任,增强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的紧迫感
森林防灭火工作涉及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安全以及*生命财产保障,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由于我乡位于大渡河干热干旱的河谷区,气候干燥少雨,山地灌木杂草生长旺盛,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可燃物逐渐增多,火险因素不断上升,因此森林防灭火形势愈加严峻。与此同时,烧火燎堰、上坟烧纸等违章用火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各村要深刻认识到森林防灭火工作的紧迫*和艰巨*,强化责任意识,全面落实防火工作措施,确保20__年度森林防灭火工作落到实处。
二、明确任务,强化措施,扎实有效地推进森林防灭火工作
1、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
2、强化火源管理
坚持“防胜于救”的防火理念,在重点时段、区域和地段开展巡山、查隐患、查火源等工作,确保各项防火措施到位,隐患消除到位。严格执行野外用火审批制度,在森林高火险期内禁止一切野外用火,严厉打击违法用火行为,确保防火工作始终处于高压态势。
3、加强扑火队伍建设
4、加强物资储备
配置必要的扑火器械、工具、通讯设备、车辆和物资。全乡现有各类扑火工具180余件,各村已配备相应器材。实行月度检查制度,确保物资完好,随时可以投入使用。
5、落实防灭火制度,强化依法治火
三、加强领导,确保森林防灭火工作顺利推进
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春季防火工作会议的要求,为加强我校春季防火工作,确保火灾事故得到有效防控,建设安全校园,制定本方案如下:
一、明确春季防火工作责任制
将春季防火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程,成立防火安全领导小组,校领导担任第一责任人。进一步健全责任制,明确重点部位、年级组、教师办公室及各科室的负责人,定期排查解决春季防火工作中的隐患,确保责任到位,防控措施落实。
二、强化春季防火宣传工作(3月18日至3月31日)
春季防火工作自3月18日启动,至5月31日结束。在此期间,各年部和各部门要广泛宣传春季防火的重要*,进一步巩固百日会战成果。要定期组织消防演练,让每位教职员工熟悉灭火器、消防设施的位置及使用方法,掌握*流程与初期火灾扑救技巧,增强全体师生的逃生自救意识和技能。
三、开展春季防火工作大检查(4月1日至5月20日)
由学校安全领导小组组织专项检查,重点检查用火区域、电器线路、疏散通道和安全门等设施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隐患并进行整改,确保检查过程有记录。各年部、各部门要开展自查,及时上报隐患,确保重点部位白天有人巡查,夜间值班人员定期巡查,进一步强化值班制度。要定期检查并维修消防设施,确保灭火设备的完好与有效使用。
四、加强春季防火安全管理(5月21日至5月31日)
五、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部门要从保障师生生命安全的高度出发,认真汲取各类火灾事故的教训,深刻认识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坚决克服麻痹大意的思想,集中精力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防火整治工作落实到位。
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员消防安全素质
各部门要通过主题班会、板报、校园网、宣传标语等多渠道宣传消防知识,提升师生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与素质,形成全校上下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3.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
各部门要健全监督管理机制,确保火灾隐患整治成果的长效保持,贯彻“标本兼治”的方针,严防新的火灾隐患再次发生。
4.应对极端天气,做好高火险天气的防控工作
针对大风或高火险等级天气,组织师生员工做好火灾预防工作。在五级风以上天气时,严禁使用野外火源,增强校园巡查力度,杜绝火源隐患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