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林草领域
“十四五”规划教材建设工作的通知
一、建设原则
1.坚持正确导向。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体现党和国家意志,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落实教材建设国家事权,严格遵照教育部《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院校规划教材管理办法》(附件1)的有关要求,努力打造精品教材,切实提高教材建设水平。
2.坚持质量为先。严把申报关、评审关、立项关、编写关和出版关。鼓励更多院校申报规划教材建设项目,公平公正开展立项评审,促进高水平专家主持和参与教材编写,严守教材审核出版规范,确保优秀内容进教材、高质量教材进课堂。
3.坚持服务行业产业。围绕党和国家对林草工作要求,立足林草行业和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吸纳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和研究成果,充分吸纳行业产业中的典型案例和先进事迹,保持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和适用性,充分体现专业学科特色。
二、建设范围和类别
1.本次规划教材建设的适用教育类型分为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高等职业教育本科、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中等职业教育和林草职业技能培训6个类型(层次)。教材类别包括上述教育类型的公共基础类课程、通识类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含专业基础主干类课程和专业方向类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论文涉及的教材。教材形式包括纸质和数字多媒体类(含在线课程)。
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按林学、林业工程、草学、风景园林学、农林经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畜牧学、兽医学等学科申报;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按林学类、草学类、林业工程类、自然保护类、园林与风景园林类、动物生产类、动物医学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设计学类等专业类申报。
高等职业教育本科按智慧林业技术、园林工程、木业产品智能制造等专业申报;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按林草资源类、园林园艺类、森林生态旅游与康养及旅游类、家具设计与制造类、建筑设计类等专业类申报。中等职业教育按林业资源类和园林类、木业产品加工类、畜牧业类、旅游类等专业类申报。林草职业技能培训是指由林草职业院校、林草技能鉴定机构组织开展的各类技能培训所需的教材。
2.普通高等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两课”教材,高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和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课教材以及其他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教材和涉及国家主权、安全、民族、宗教等内容的教材,不在申报范围内。
三、申报要求
1.本次规划教材建设分为新编和修订两类,须符合教育部对本教育类型专业规范(标准、教学基本要求)要求,符合行业发展对人才素质能力的要求,体现新发展理念,体现课程思政,反映教育教学改革和当代科技、文化最新成果,解决教学急需,内容和体系特色鲜明。由教材主编所在单位组织申报。
2.修订教材须至少已出版两年以上(2018年12月31日前出版),重点修订教育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林业局)“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以及其他质量较好、教学反映较好的教材,并根据技术、学科发展,法律法规,教育改革要求进行修订。
4.鼓励编写数字化教材,或纸质教材与数字资源相配套的教材。
6.申报单位要总结本单位参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十三五”规划教材建设情况,撰写总结材料,填报完成情况统计表(附件2)。其中总结情况要体现本单位对教材建设工作的主要做法、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和对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院校规划教材建设的意见建议。
四、立项程序
1.组织申报。所有申报教材由申报人组织填写申报材料,经所在院校或单位审核、公示后统一申报。不接受个人和出版单位递交的申报材料。所有教材均按单册申报,不能以全册、成套或系列教材申报。
2.形式审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院校教材建设办公室组织人员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材料不全或不符合要求的申报教材不能参与评审。
3.专家评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院校教材建设办公室组织专家对申报教材进行评审并提出评审意见,专家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为主。
5.立项实施。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院校规划教材管理办法》有关要求,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院校教材建设办公室与主编和主编单位签订立项协议书,开展教材建设项目实施。
五、材料报送
本次申报采用网络填报与函报材料相结合的方式。
3.各申报单位完成网上审核、提交后,在申报系统打印自动生成的《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十四五”院校规划教材申报汇总表》并加盖单位公章,与每一种申报教材的申报表及其支撑材料一起装订成册,寄送至指定地址。“十三五”规划教材建设总结材料发送至电子版发送至lcjjcb@126.com,并寄送纸质材料至指定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