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西安好青年集体看!西安好青年集体
汇聚青年熠熠风采
焕发古都发展新韵
本次“寻找身边好青年/集体”活动
我们通过
基层推荐、媒体寻访等方式
征集到了
175位个人和65个集体
TA们时刻以实际行动
深入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
彰显着西安青年及集体的青春力量
经过初选
我们将分期将候选青年/集体的事迹
进行展示
如果您身边也有
具备这样品质的好青年/集体
欢迎向我们留言推荐
那么首期
我们将从“西安好青年候选集体”
开始展示
下面就让我们
一览TA们的别样风采
从TA们的光荣事迹里
感受古都青年集体的青春魅力
新城区同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向上滑动阅览
“菜鸟学堂”智慧互助养老社区服务品牌项目暨通过中老年人智能手机培训打造“中老年人心灵驿站”、“中老年人之家”。
碑林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成立于2015年10月,承担着全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市容秩序管理、园林绿化、市容保洁、生活垃圾分类、市政管理、燃气供热、建筑垃圾清运等十余项工作职能。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绿化城市、国家文明城市,烟头革命、厕所革命、四改两拆、建筑物外立面提升改造、背街小巷提升改造、重点道路整治提升等方面,碑林城管执法局都积极发挥主力军作用,贡献出良多的努力和优异的成绩。
在任务艰巨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城管蓝”可以秒变“城管大白”积极下沉社区一线,勇挑抗疫重担,确保职责范围内各项疫情防控措施有效落实,筑牢疫情防控坚实屏障。
莲湖区环城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三研究所训保中心
自2018年集体创立以来,共发表国防专利81篇,软件著作权94个,核心及以上期刊论文18篇,1人被兵器集团公司评为“兵器集团青年科技带头人”。荣获2021-2022年度陕西国防科技工业系统“五四红旗团支部”。
灞桥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
这支年轻的队伍承担着灞桥区两万余户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纳税申报、发票管理、文书受理等工作。第一税务所始终以纳税人缴费人的需求为导向,着力构建专业化服务体系,提供人性化服务内容,打造精细化服务团队,树立服务型税务品牌,积极营造青年税务干部立足岗位、笃行使命、奋勇争先、建功立业的浓厚氛围,充分展现青年税务集体弘扬文明风尚、投身创新创造、服务税收发展的奋斗风貌,提供最优纳税服务体验,打造最佳税收营商环境。
未央区消防救援大队未央路消防救援站
未央路消防救援站将“两个至上”作为事业发展核心,主动对标“全灾种、大应急”任务需要,时刻保持箭在弦上、枕戈待旦,冲锋在前、敢打必胜的攻坚状态。先后成功处置3.11井上村煤气罐火灾、5.2张家巷丁烷库房火灾、5.4宏瑞达物流火灾、5.10石家街仓库火灾、6.23广大门村幼儿园彩钢板房火灾、7.14团结村木雕加工厂火灾、7.15丰产路花卉市场火灾、7.21白家口冷库火灾,“十八大安保”、“十九大安保”、“丝博会”、“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十四运”安保、“残特奥会”安保、“冬奥会”安保、“建党100周年”安保、“70周年大庆”执勤安保、政要来陕等各项急难险重和等级安保任务。
航空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起落装置强度研究室
起落装置强度研究室隶属航空工业一飞院强度所,成立于2018年8月,先后承担了运20、新舟700、大型无人运输机的起落装置强度设计和验证工作,确保了国家重点型号的试飞和使用安全。
起落装置强度室包含载荷/静/动/疲等强度领域,专业面广,技术难度大。团队充分发扬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精神,先后攻克了多轮多支柱起落架抗疲劳设计、舰载机起降动载荷设计、小车式起落架设计等关键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促进了青年人的成长成才。
临潼之窗(西安缔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临潼之窗成立于2012年,位于临潼区石油城西门,经过10年的团队建设,现有员工26人,团队成员专业涵盖新媒体运营、网络技术、市场营销、编辑设计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拥有项目经营、市场运作的丰富经验。
临潼之窗既是本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又是本地网民了解世界的入口,帮助生活在快节奏的城市里的现代人解决衣、食、住、行、娱乐、情感、教育、职业等等生活和工作方方面面所遇到的难题,已成为临潼当地重要的生活资讯平台。
鄠邑区石井街道党政综合办公室
高陵区人民法院泾渭人民法庭
泾渭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扎根基层、服务园区”为己任,聚焦“1241”工作思路。一是把党建引领贯穿普法宣传、文化建设、执法办案等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用“党建+N”模式拓展了法庭工作的广度、厚度和深度。二是完善“繁简分流+线上办案+保调结合+深化‘双进’”多措联动机制,案件调撤率等核心指标位居全院、全市前列。三是积极构建“四个一”保障机制,即“一访”定期入企走访、“一书”印发《涉企纠纷审判白皮书》、“一道”涉企纠纷绿色通道、“一调”多元联动调解,打造司法服务高地。四是集约便民,优化基层治理格局。设立“诉讼服务站”,构建“点-线-面”工作模式,矛盾化解、定分止争的“神经末梢”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蓝田县税务局团总支(梦之队)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蓝田县税务局团总支(梦之队)共有青年干部23名,自2018年成立以来,在县局党委的领导下,在负责人陈鹏的带领下,他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逻辑,脚踏蓝田这片热土,勇担建设“四有四满意”的蓝田税务铁军的神圣使命,与时俱进更新知识储备、随时随地解锁税收技能,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在实践中练就堪当大任的素质,怀揣梦想,努力奔跑,为建设“五有六好五示范”的绿色蓝田、幸福家园书写奋斗新诗篇!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周至县支行
在县委、县政府及上级行党委领导下,农发行周至县支行各项业务全面快速向好发展,支行2021年末贷款余额实现建行以来最高。截至2021年末,支行各项贷款余额10亿元。立足当地,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职能。周至县支行始终坚持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服务脱贫攻坚战略、服务民营小微企业、服务乡村振兴、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助力疫情防控,积极支持了一批乡村振兴、脱贫攻坚重点项目,为周至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贡献了农发行力量。
陕西省西咸新区政务服务(沣西)中心
陕西省西咸新区政务服务(沣西)中心紧扣深化“放管服”改革任务,围绕“发挥秦创原总窗口引领作用的要求,集中精力抓经济发展的改革目标”,立足服务秦创原总窗口建设重点任务,全力打造“服务群众零距离、工程报建零跑路、试点区域零收费、廉洁审批零风险、政务服务零差评”的“五零”政务环境。群众满意度连续多年蝉联全区第一,着力构建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秦创原建设“政务服务”多点支撑工作格局,为推动科创企业生成和成果转化提供坚强保障。
近年来,陕西省西咸新区政务服务(沣西)中心先后荣获全省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先进单位、西安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青年示范岗、西安市巾帼文明岗、西咸新区五四红旗团支部、西咸新区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沣西新城2020年度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先进单位、沣西新城2020年区级文明单位(机关)等荣誉。
高新区乡村振兴发展有限公司
承担高新区40个行政村71个自然村的示范改造任务。荣获西安高新区“区级精神文明单位”称号;2022年4月,第一批示范村秦岭八村盛大开园,通过村庄基础设施高标准建设及南山北民宿、二山茶馆等产业项目投资、建设、运营,全方位展示高新区城乡融合发展全新成就及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最新成果;2022年“五一”期间,秦岭八村共接待游客约16.5万余人次;中秋前夕,葡萄、猕猴桃等农产品销售共计4万余斤,销售总金额约70余万元。通过示范引领,有效拓展当地群众增收渠道;产业发展也吸引了众多当地大学生回乡发展;高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第一批秦岭八村项目建设完成之后,成功入选“西安市美丽村庄示范片区”及“西安市城乡融合发展十大案例”。作为国家乡村振兴局业务调研、全省秦岭山水乡村建设工作现场会、西安市乡村建设现场培训会、西安市乡村振兴巾帼行动暨“美丽庭院示范创建现场会”、西安市女企业家协会高新行暨“亲商助企座谈会”等活动高新区观摩地,得到了中省市领导及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经开区税务局货物和劳务税科
西安经开区税务局货劳科团队——一群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青年勇士,他们肩扛税徽,坚守在任务最繁重的前沿阵地;他们勇担使命,书写着为民情怀;他们尽心竭力,快减快退,只为让企业早一点再早一点真切感受到党中央有力政策的温度关怀。截至9月底,累计为3764户纳税人办理了留抵退税,涉及金额42.13亿元;同时,严密开展风险排查与复核工作,追缴税款5478.97万元。
西安曲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9年至2021年,西安曲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共计90.36亿元,净利润逾11.37亿元。拥有省级重点建设项目2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6个,在建项目总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2021年累计完成市级重点项目投资29.44亿元。省、市重点项目电竞产业园场馆区主体施工完成,规划10415个座位,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西北地区以电竞为主题的屈指可数的大型综合场馆,具备承接国内外甲级体育赛事、综合演艺、展览展出、电子竞技等大型室内活动能力;西安文化科教园项目是行政区和开发区共建共融高质量发展的有益尝试,新安路市政工程主干道提前4个月贯通,雁翔路市政工程顺利完工;CBD区域基础设施道路及正和中心项目建设正在加快推动。同时,积极承担民生保障任务,曲江一期公租房即将交付使用。
在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时,累计抽调干部员工26000余人次,为曲江24个封控小区提供后勤服务,累计派送各类物资2万余件。“爱心大篷车”发车994余次,累计覆盖145个小区,提供蔬菜、水果等生活物资68万斤。为曲江9个隔离酒店提供监控设施保障,齐心抗疫,上下同欲,践行企业担当。
浐灞生态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
浐灞生态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认真落实国家、省、市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始终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以巩固前期疫情防控成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紧密结合生态区实际,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与应急处置不放松,坚持高站位、严标准、硬作风,科学指挥、精准施策,切实保障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统筹”大局。2022年上半年,先后组织召开各类专题会议74次,制发各类会议纪要、传达提纲、指令清单237期,累计制发全区指导性文件及制度92余项,构建督查规范管理体系和“日督导、周复检、月覆盖”工作机制,累计督查自查160余次,检查点位1591个,编发《问题交办单》150期,全面筑牢群防群控防线。
西安国际港务区陕西师范大学陆港小学
西安国际港务区陕西师范大学陆港小学里,有着一个年轻的集体,老师平均年龄不到30岁,28岁以下教师占总人数67%,研究生学历占教师总人数60%以上,省级教学能手3人,市级教学能手2人,区级教学能手13人。
建校之初,大家在年轻的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精心策划,奉献了一场精彩的“陆港之夜”大型表演。大家对工作充满了激情,观摩教学,体力劳动,三千米体能测试,大家都积极进行。“师徒结对”、“帮带相传”,让学校的业务工作始终走在前列。学校多次获得体育、艺术比赛一等奖,教学赛教一等奖。“蒲公英课程”、学习资源中心,都是学校的优势资源,赢得了当地百姓的赞誉。
航空基地经济发展局(军民融合局)
2017年,西安航空基地被陕西省商务厅确定为省级特色出口基地——陕西省航空产业出口基地;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了《西安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
2018年,西安航空基地在西安全球硬科技产业博览会上荣获“最佳组织奖”与“最佳展品奖”。
2019年,国家级高端装备标准化试点项目验收顺利通过;成立西安市国家航空产业基地企业联合会。
2020年,西安航空基地国家级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项目通过国标委、工信部验收考评。
2021年,在国家工信部组织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中胜出。
2022年,印发了《阎良区(航空基地)工业项目入区评审办法》、《航空基地先进制造业企业上市培育工程“银鹰工程”实施管理办法》;航空小镇获批陕西省第一批特色小镇称号。
航天基地融媒体中心
航天基地融媒体中心现有员工7名,平均年龄31岁,全员学历均为本科以上,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4名。近年来,航天基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落实党管意识形态原则,切实筑牢新闻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巩固壮大宣传舆论主阵地,通过巧妙设置议题,加大融合创新,统筹做好主题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以融媒体产品、媒体采风活动等形式打造线上线下“一盘棋”、奏响内宣外宣“大合唱”,打造了一批“有创意、有高度、有温度、有锐度”内容与技术深度融合的融媒体产品,全方位、多声部、渗透式宣传为建设世界一流航天新城提供宣传思想保障。
西安市烟草专卖局专卖稽查支队
西安市烟草专卖局专卖稽查支队,成立于2003年4月15日,现有稽查队员24人,稽查支队主要负责全市系统烟草专卖行政执法工作,组织指导并承办涉烟违法违规案件查处,打击假冒伪劣、走私烟草专卖品违法行为等工作。2021年以来,相继破获国标涉烟网络案件7起,2起案件被国家烟草专卖局、公安部列为督办案件,其中“806”走私雪茄烟案受到国家烟草专卖局贺电表扬,并入选全国烟草打假打私经典案例。2022年,被国家烟草专卖局、公安部评为“全国卷烟打假工作先进集体”;2021年至2022年连续2年被陕西省烟草专卖局、陕西省公安厅授予“全省卷烟打假打私特殊贡献奖”。
西安市财政局科教文处
近年来,在西安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财政局党组的率领下,科教文处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决策部署,把教育事业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为教育强市建设提供坚强的财力保障。特别是在我市出台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后,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科教文处勤调研、想办法、出政策,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市级财政三年新增教育建设奖补资金50亿元,对给予区县、开发区进行综合奖补,助推加快学校建设,切实保障学位需求。同时,立足于提高办学水平,扩大优质资源供给,设立学校质量提升奖补资金,激发学校内生动力。2020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表彰为“全省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先进单位”,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西安市教育强市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西安市市场监管局
经开区分局文景路市场监管所
文景路市场监管所现有干部21名,其中党员干部18名,40岁以下青年14名,均为大学本科学历,占全所人数的66.7%,是一支能吃苦、能奉献的优秀青年集体。文景路市场监管所在疫情防控、护航十四运、双创等重点工作上竭尽心力,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在疫情防控中,先后派驻干部200余人次,进驻辖区农贸市场,协助市场开办方落实好测温、扫码、戴口罩等措施,有效维护了辖区市场疫情防控安全稳定。在护航十四运中,先后派驻干部100余人次深入辖区、进驻有关保障场所,围绕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开展检查,有效保障了赛场千余人次用餐食品安全;在双创工作中,严格按照标准,组织全所干部100余人次深入辖区食品、餐饮经营户进行检查,督促其落实好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确保双创工作顺利进行。
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
(西安市应急医疗中心)
控感团队
西安市公安局技术侦察支队六大队
西安市公安局技侦支队六大队成立于2020年,现有民警8名,青年民警6人,占大队总人数75%。成立以来,大队始终按照公安部“法治技侦”建设理念要求,将规范化执法作为“基础工作、首要任务”来抓。在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以严格规范执法为基础,以执法监督检查常态化为主线,以全面提高执法质量为目标,持续、有效推进全支队执法规范化建设,在西安公安技侦铁军中树立了一面法制旗帜。
西安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转运突击队
西安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管理团队
2020年4月荣获西安市资规局团委颁发的“资源规划好青年集体”;2021年3月由西城发项目管理团队建设的渭北标准工业厂房项目荣获“优秀市级项目观摩奖”;2021年6月荣获西安市消防安全委员会颁发的2020年度“消防工作先进集体”;2022年1月西安市雁塔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杰出贡献奖;2022年7月乡村振兴工作组荣获优秀第一书记、优秀工作队员等荣誉称号。
团队青年在西安市重点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秦岭保护、疫情防控以及保障十四运等领域积极发挥青年的生力军作用,创下了“180天建成12万平米高标准厂房”、“西安市首个当年启动拆迁、当年拆完、当年开工建设安置房的城市更新项目”等一系列重点项目建设领域的新纪录,展现出城发青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拼搏形象以及新时代国资国企青年的昂扬斗志,为我市城市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不懈努力。
西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桥隧分公司高新项目部
省级工法1项:装配式检查井45°弯头施工工法;
申报专利2项:一种HDPE塑料检查井筒管、一种装配式万向跌水的塑料检查井;
获得全国优秀QC成果一等奖2项:提高HDPE管道连接一次合格率、液配式检查井45°弯头跌水管道的研发;二等奖1项:提高HDPE塑料检查井爬梯安装合格率;省优秀QC成果二等奖1项;
西安市高新区农村黑臭水体“一点一策”整治工程荣获质量信得过班组2项(中施协、中建协),市政金奖示范工程,市级文明工地;
西安市沣河流高新段农村生态保护污水治理工程荣获“市政工程质量信得过班组”(陕市政协)
高新项目先锋QC小组荣获陕西省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三类成果”奖项
西安市公交集团第六分公司八车队青年突击队
市公交集团第六分公司八车队青年突击队是一个优秀青年骨干组成的集体。针对所在工作线路特点,通过发挥团队所辖的“全国敬老文明号”235路的示范作用,以“敬老爱老”为抓手,带动所有线路发挥公交青年积极作用,不断打造为市民提供更好公交出行的服务品牌。并且开展“清风古城-红色记忆”公益活动,通过主题车穿行古城,在民生服务中传递“廉”能量。
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民经济综合处
一、牢固树立“怀中一寸心,千载永不易”的坚定政治信仰。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旗帜鲜明讲政治,勇于担当干事业。
二、充分展现“行棋观大势,落子谋全局”的宏观思维能力。一是注重开拓创新,科学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实施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全程参与市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并将全市重点工作细化分解。二是聚力经济发展,扎实推进稳增长工作。牵头做好市经济稳增长专班各项工作。三是激发主体活力,持续办好青年论坛。牵头组织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去年以来开展4期、6次全市发改系统青年论坛活动。四是坚持问题导向,全力抓好经济安全。用好经济领域重大风险隐患及防范化解工作领导小组机制,持续抓好经济安全各项工作。
三、坚决执行“绝顶我为峰,奋进再攀高”的一流工作标准。全力以赴完成市领导交办重大工作。
四、时刻保持“朝食不免胄,夕息常负戈”的常备不懈状态。以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工作作风,勇于担当,开拓创新。
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
运营二中心客运二部站务四分部西安北站
自西安地铁四号线开通运营以来,车站先后获得媒体报道10余次,收获乘客感谢信600余封、锦旗50余面。获得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劳动竞赛“先进班组”称号,西安市“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西安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远热公司用户服务室
负责远热公司84个小区的供热服务工作,坚持网格式管家服务,责任到人,服务到户。根据不同小区用户生活习惯,分时入驻扎点服务,对有困难的用户坚持送暖到家,上门服务。提升服务品质。供暖前在小区开展问答会,发放宣传资料并为用户做现场解答,对部分有特殊情况的用户进行登记,供暖季结束后及时进行回访,用户满意度达到100%。坚持社会实践。每年坚持开展文明交通、垃圾分类等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日行一善、慰问低保户、慰问退役军人及家属等公益活动。
国网西安供电公司数据中心信息运检班
信息运检班成立于2008年,现有成员7人,35周岁以下5人,占比71%,主要负责电网信息系统、网络安全运维、设备办公终端、内外网网络支撑等工作。
该班组致力于完善电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和监测。在抗疫保电封闭期间,该班组全力支撑线上网络通信工作,圆满完成多个方舱医院保电视频会议等网络保障工作,全力筑牢抗疫防线。在十四运保电中,该班组积极组建以6种通讯系统打造立体式通信系统,为保电信息实时通信电网安全运行提供了坚强的网络支撑。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该班组积极利用物联网等新技术解决电网生产中难点问题,自主研发智能工器具管理等系统,并在多地推广应用,提质减负,提升了精益化管理水平。
近年来,该班组获得多项荣誉,先后被评为“西安市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网络达人”QC小组连续多年获评“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陕鼓集团
全国产化多轴压缩机核心技术
研究及产品开发应用团队
团队悉心钻研专业理论知识,开展了全国产化多轴压缩机核心技术研究,完成多轴齿轮箱全流程设计及制造的系统化研究,最终成功实现多轴压缩机配套齿轮箱国产化开发的技术攻关,创新性实现“从0到1”的突破,摆脱了多轴齿轮箱完全靠国外进口的受限制局面,实现供货周期和成本相比进口双减半。
截至目前,已进行15台套全国产化多轴国产压缩机设计开发,其中多轴齿轮箱较进口齿箱降本约3000万元;持续承担公司新产品技术研发项目3项。
研究成果应用于空分、冶金、化工等领域的全国产化多轴离心压缩机产品,预计每年产品在20台左右,降本可达到3500~4000万元,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和未来发展潜力。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印刷突击队
印刷团队致力于挖掘现场设备的稼动率提升、CycleTime设备单片耗时的降低、设备PLC程序运行模拟、直至最终实际产能的释放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目前现场设备的稳定运行两年期间、产能得到稳步的提升,生产现场未因提速增产而导致的重大质量异常。
设备创新技术的应用:
有效提升产线直通率,离线测试设备的选配利用。时至疫情外部支援力量无法到达现场的情况下,印刷团队克服数吨级的设备搬运难题、及高精度毫米级定位、PLC程序的调试通讯的种种困难。
中建五局三公司西北分公司
中建五局三公司西北分公司成立于2006年5月,成立后分公司不仅聚焦主责主业,承建了幸福林带、西安地铁八号线、西安电子谷等一批优质省市重点工程及民生工程,获得了政府、业主及群众的好评,同时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发挥央企担当。面对疫情“大考”,西北分公司迎难而上、主动请战,协助政府建设了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雁塔区集中隔离点等抗疫设施,为隔离区捐赠了蔬菜以及生活必需品,多次获得政府表彰。分公司党员先锋队与青年志愿者还积极参与抗疫志愿活动,协助开展核酸检测、核酸试剂转运、搬运抗疫物资,分公司青年冲锋在抗疫一线,扎实协助政府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为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贡献央企力量。
中建八局二公司陕西公司
西安市儿童医院经开院区项目部
组建项目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团员青年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职工群众积极解决现场矛盾,攻克发展难题。开展“铁军杯”劳动竞赛,确保高效完成各项重要节点建设,掀起“争先创优、降本增效”的劳动竞赛热潮。“铁军精神”融入日常,打造“初心、匠心、仁心”的项目文化,制定准军事化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推行全员安全管理良好氛围。积极投身社会公益,开展助力“西马”、志愿献血、为工友协调接种疫苗等10余项青年志愿活动,疫情期间组建志愿者服务队进驻经开区管委会,保障防疫物资有条不紊的进场及核酸检测等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德善爱心共享厨房
德善爱心共享厨房,为附近医院求医的重病家庭提供便利。炒一个菜只需要2块钱,提供免费的米面油盐酱醋,让患者及家属能吃到可口的饭菜,为与病魔斗争的家庭提供一些帮助和温暖。2021年底因疫情西安紧急封城,许凯迅速组建了三十多人的志愿者团队,在德善爱心共享厨房加工爱心餐,主要送给各地前来支援西安的救护车司机、社区核酸采样的医护人员及附近滞留的患者和学生。26天共计送出爱心餐33800余份。
中建二局三公司西北分公司志愿服务队
中建二局三公司西北分公司志愿服务队,隶属中建二局三公司西北分公司,2017年5月成立,现有青年志愿者100人,青年占比80%以上。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响应西安团市委号召,积极参与蓝田县东咀村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花费10余万元为该村建立山核桃加工厂,为村民们增收110多万元。筹集专项扶贫资金近27万元,用于村路改造和贫困户建房等,并为11个贫苦户送去33头山羊,切实解决好扶贫中的“造血”问题。积极参与团市委组织的“小葵花看西安”、“一片冰心在秦岭”送清凉等活动,累计捐赠防疫物资3万元,派出志愿者20余人次,服务8000余人次。连续7年开展助残志愿服务,2022年携手西安慧灵创立心青年水站,为支持心智障碍者就业创业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案例。向社会累计捐赠超过42万元。
西安市未央区益人行志愿者协会
西安市未央区益人行志愿者协会成立于2020年8月,注册志愿者839人,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已超过100场,服务时长22900小时,服务群众10万余人。疫情封城期间,协会组织950名志愿者,分别在未央区10个街道办60个社区,提供了300余辆私家车运输防疫物资,运送医护600余次,运送蔬菜240吨;参与核酸检测和流调的志愿者550人,参与抗疫活动志愿者活动3420人次,为整个未央区防疫工作提供了坚实的补充力量,得到了各级领导及广大群众的认可和赞赏。
2022年8月起,协会组织志愿者在北客站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我的城我守护”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累计招募志愿者184人,志愿服务时长12300小时,帮助出行游客250万人,解决问题86000余件,撑起了北客站疫情防控的坚强后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