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

一等奖适应集体林权改革的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与优化技术及应用

项目第一完成人宋维明

项目以福建将乐国有林场、永安市林业局、甘肃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典型区域为研究对象,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重点,在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的支持下,经过历时5年的攻关,在资源供给与规模化经营、政策性森林灾害保险保费精算、森林经营管理模式的改变对环境的影响及其优化、森林多功能经营、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信息服务体系及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森林资源培育、生产经营、经济管理、支持系统等角度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的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及管理提供了全方位的理论及技术支撑。

本项目研究和示范结果表明,本项目形成的技术体系稳定,可操作性强,具有在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区域范围内推广应用的价值。

一等奖低等级木材高得率制浆清洁生产关键技术

项目第一完成人房桂干

本项目针对低质木材原料的材性特征,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木片浸渍困难、纤维解离效果差、电能和化学品消耗高、用水量大等共性难题开展技术攻关,取得了多项创新技术成果并成功实现产业化和推广应用。项目成果对推动实施工业节能、综合节水、林纸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项目技术实现了高得率制浆技术和装备的自主化,突破了引进技术和装备无法利用低等级木材制造优质纸浆的技术瓶颈,打破了国外公司对我国高得率制浆技术和装备的长期垄断,对行业转型升级和科技进步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根据代表性应用企业近3年新增经济效益的统计,新增销售106.3亿元、利润4.9亿元、新增税收9.6亿元,节支总额6.5亿元;按照推广应用的高得率浆生产线产能计算,每年高值利用低等级木材原料460万吨,替代优质木材1100万m3;增加林农收入35亿元。

一等奖竹资源高效培育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项目第一完成人范少辉

本成果在科技支撑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14项国家和地方科技项目的资助下,经过20多年的不断研究,特别是“十一五”期间的系统研究,形成了竹林高效培育关键技术体系,取得了重大突破,持续为我国竹资源质与量的提升提供了同步的科技支撑。

本成果从竹产业跨越式发展对资源的本底监测、高效经营、健康保护等方面的重大需求出发,在我国竹资源核心分布区福建等10余个省(区、市),以毛竹、雷竹等20余种主要经济和生态竹种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研究和集成创新,构建了以竹资源调查与动态监测技术为基础、高效经营关键技术为核心、健康保护技术为保障的竹林高效培育关键技术体系。建立的竹资源调查与动态监测技术体系,首次创建了竹亚科物种资源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突破了毛竹林遥感识别技术,提出了竹资源信息提取技术,实现了大尺度信息快速获取和动态变化监测,创新并完善了竹资源调查技术,为全国竹资源调查监测和利用规划提供了重要理论和技术支撑;建立的竹资源高效经营关键技术体系,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竹林经营技术水平和可持续经营能力;建立的竹资源健康保护技术体系,率先构建了竹林主要病虫害数字化信息平台,研发了安全高效的绿色生物农药及化学信息农药,构建了竹林重大病虫害安全高效的综合治理技术,防治效果达90%以上,实现了我国竹资源健康保护技术全面升级。

本成果覆盖了我国主要竹子产区和主要竹种,具有技术全面、指导性强等特点,在我国进行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示范,仅以福建等9省份部分应用单位推广的203万亩示范林计算,近3年实现新增产值3.71亿元,新增利润1.69亿元。依托项目成果分别举办国内、国外培训班72期与40期,培训国内科技人员与林农10000多人次和来自70多个国家高层政府官员与高级技术人员1000多人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国际影响。项目出版专著10部,发表学术论文155篇,培养硕博研究生100多人。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7项。

一等奖林木根际高效解磷微生物促生抗逆机理与效应研究

项目第一完成人吴小芹

本项目针对我国人工林地力衰退现状,从我国多省区广泛收集筛选林木根际有益微生物,在促生抗逆机理及区域性野外应用试验中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

一等奖4项

申报项目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

低等级木材高得率制浆清洁生产关键技术房桂干邓拥军沈葵忠耿光林张凤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山东晨鸣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华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金沃机械有限公司

施英乔范刚华丁来保盘爱享李萍

韩善明焦健李红斌

林木根际高效解磷微生物促生抗逆机理与效应研究吴小芹叶建仁樊奔陈凤毛林司曦南京林业大学

刘辉盛江梅朱丽华侯亮亮范克胜

李冠喜李桂娥王进杰周爱东赵柳

竹资源高效培育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范少辉王浩杰杨宇明丁雨龙顾小平国际竹藤中心;中国林业科学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西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福建农林科技大学

官凤英刘广路苏文会蔡春菊漆良华

刘健辉朝茂王福升舒金平余坤勇

适应集体林权改革的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与优化技术及应用宋维明徐基良程宝栋孙玉军胡明形北京林业大学

张颖赵天忠

二等奖33项

南方型杨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与推广方升佐马永春田野袁成唐罗忠南京林业大学;安徽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

任百林李孝良程龙飞蔡卫兵杨万霞

国产木材在轻型木结构中应用关键技术任海青周海宾赵荣军殷亚方王朝晖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北京海德木屋有限公司;苏州昆仑绿建木结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双华木业有限公司;山东新港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江京辉邢新婷钟永王玉荣武国芳

西北干旱缺水地区森林植被的水文影响及林水协调管理技术王彦辉刘广全于澎涛程积民熊伟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北京林学会;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固原市六盘山林业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固原市林业局

王小平刘贤德余治家徐丽宏田瑛

节能环保竹质复合材料高效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吴义强李新功李贤军赵星丁定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湖南桃花江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益阳桃花江竹业发展有限公司;湖南长笛龙吟竹业有限公司

薛志成吴金保伍朝阳卿彦左迎峰

基于小流域尺度的森林水资源调控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技术张金池庄家尧林杰刘霞王良杰南京林业大学

胡海波尤禄祥张水锋初磊刘敏昊

油茶幼林高效生态经营技术李建安孙颖何志祥刘儒马英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谷战英熊利吴玲利柯镔峰王金凤

中国森林碳计量方法与应用肖文发朱建华白彦锋曾立雄田耀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河南科技大学;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

黄志霖张国斌李金良姜春前雷静品

毛白杨基因标记辅助育种技术与新品种创制张德强杜庆章宋跃朋张有慧张志毅北京林业大学;山东冠县国有苗圃

程武李百炼杨晓慧谢剑波田佳星

山茶花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关键技术李纪元刘信凯倪穗邵生富李辛雷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棕榈生态城镇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大学;金华市国际山茶物种园;湖南农业大学;金华市林业种苗管理站;杭州市富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林业站

钟乃盛范正琪殷恒福何丽波楼君

北美冬青优新品种引进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余有祥刘军查琳郑炳松吴光洪杭州润土园艺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杭州市园林绿化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农林大学;杭州市余杭区林业工作站

陈丽华何卿袁紫倩董建华徐旻昱

抗裂果枣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创新与应用王振亮李开森孙文元刘满光;徐振华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李梦钗侯军铭李秀文高素梅李如纲

国际林产品贸易中的碳转移计量与监测研究陈幸良陈勇吴水荣于天飞何友均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杨红强原磊磊林子清宿海颖林昆仑

杨树防护林主要害虫高效安全持续控制技术迟德富董希文严善春宇佳李晓灿东北林业大学

冉亚丽关桦楠张剑斌闫敦梁王广利

抑烟型阻燃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技术与应用陈志林傅峰梁善庆吕斌彭立民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广西丰林木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营正和木业有限公司

林国利詹满军樊茂祥纪良

短周期工业用毛竹大径材的培育技术集成与示范谢锦忠张玮金爱武高培军雷海清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农林大学;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安吉县林业局;诸暨市农林局;龙游县林业局;杭州市富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李雪涛童品璋吴柏林高志勤汤华勤

林木枝梢及果类蛀虫寄生天敌研究盛茂领孙淑萍李涛王涛崔振强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

常国彬陈秀娟武文昊陈国发董振辉

耐盐柳树育种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李敏张健杨庆山魏海霞唐季云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南通市通州区林业技术指导站

李玉娟王莹马祥建刘德玺张远

福建山樱花良种选育与快繁技术研究郑郁善张迎辉陈凌艳何天友陈礼光福建农林大学

付影荣俊冬郑林黄宇廖鹏辉

山东省5个主要造林树种种质资源收集评价及良种选育徐金光李景涛段春玲周继磊解荷锋山东省林木种苗和花卉站;金乡县国有白洼林场;宁阳县国有高桥林场;国有冠县苗圃;费县国有大青山林场;乳山市国有垛山林场

王玮黄启伦唐国梁张才张有慧

油茶配方施肥缓释多功能新技术与应用曹继钊唐健王会利邓秀汕覃其云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力源宝科技有限公司;广西金茶王油脂有限公司

石媛媛潘波唐芳玉邓小军宋贤冲

无花果、果桑优新品种选育与应用孙蕾韩传明贾明赵登超孙锐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王小芳王丹曲永赟王翠香刘丙花

人工林多功能经营技术体系陆元昌刘宪钊雷相东蔡道雄王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谢阳生国红贾宏炎张文辉洪玲霞

枇杷优异种质利用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秦巧平姜帆陈俊伟徐翠霞徐红霞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高慧颖李晓颖邓朝军张岚岚冯健君

萜类木本植物资源的筛选、培育与高效高值加工利用陈尚钘王宗德范国荣陈金珠王鹏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天香林业开发有限公司;江西思派思香料化工有限公司;江西兴泰化工有限公司

杨光耀姜漾李祥林余港生黄喜根

竹材及其人造板环保高效防腐防霉技术覃道春蒋明亮刘君良马星霞任海青国际竹藤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赵荣军李志强张融金菊婉刘红征

森林防火预警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应用唐丽华方陆明徐爱俊董越勇楼雄伟浙江农林大学;杭州感知科技有限公司

徐肇友罗煦钦吕贤良汤华勤季景勇

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土壤水文效应研究及应用范俊岗吕刚魏忠平刘红民叶景丰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马冬菁高英旭杨鹤武文昊张浩洋

华北杨树速生丰产林精准水养调控机理与技术贾黎明席本野王小平李广德闫小莉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园林绿化国际合作项目管理办公室;北京市共青林场

王烨刘诗琦戴腾飞邢长山

木材加工高速电主轴制造技术与应用张伟金征张前卫傅万四闫荣庭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天津市海斯特电机有限公司;上海跃通木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杨建华姚遥闫承琳丁文华

基于不同侵蚀驱动力的退耕还林工程生态连清技术研究与应用王兵周鸿升牛香敖安强刘再清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草)工程管理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北京农学院;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李保玉汪金松张英豪宋庆丰王红霞

牡丹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关键技术与应用成仿云钟原成信云袁军辉蔡长福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国色牡丹科技有限公司;洛阳国家牡丹园

刘改秀吴静文书生周华陶熙文

重要森林叶蜂生态学及综合调控技术张真王鸿斌陈国发陈立功黄培强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天津大学;厦门大学;山西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甘肃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甘肃靖远县哈思山林场

刘随存梁丽珺运虎孔祥波张苏芳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监测研究戴广翠张升文彩云刘伟平曾玉林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林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湖南理工学院;西南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肃农业大学

朱述斌贺超王见李周岐陈秉谱

三等奖34项

南洋楹良种选育与高效栽培技术晏姝韦如萍梁仕威陈海曾建雄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紫穗槐丛枝菌根(AM)的研究宋福强周丹郭昭滨范晓旭常伟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

祁连山典型流域青海云杉林水文特征与生态因子关系研究刘贤德牛赟成彩霞金铭敬文茂甘肃张掖生态科学研究院

干旱沙地机械化深栽造林技术俞国胜陈劭刘玉军袁湘月陈忠加北京林业大学

生物防火林带营建技术研究与示范李修鹏余树全江晓东章建红万健勇宁波市林火监测信息中心;浙江农林大学;宁波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宁波市鄞州区林业技术管理服务站

树木微枝试管外生根育苗技术沈海龙张鹏杨玲王爱芝李玉花东北林业大学

多重土壤逆境下长白落叶松根系分泌的有机酸及其生态适应意义宋金凤刘永崔晓阳郭亚芬桑英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出入境检验检验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干旱瘠薄山地造林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刘方春马海林马丙尧杜振宇李丽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莱芜市金雨达塑胶有限公司

环境友好型生物基酚醛树脂结构胶合板研究时君友李翔宇段喜鑫柴瑜麻馨月北华大学

珍稀濒危植物巴东木莲繁育技术推广示范王玉兵周鸿升王希群陈发菊郭保香三峡大学;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湖北省宜昌市林业局;湖北省宜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长白山杜鹃花菌根化种苗工厂化和速生关键技术及其推广应用顾地周冯颖赵云龙刘伟王慧通化师范学院;通化县金斗乡康特种养殖繁育基地;通化县学军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

珍稀观赏竹产业化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余学军郑蓉应叶青周昌平高培军浙江农林大学;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安吉竹子博览园有限公司;杭州临安太湖源观赏竹种园有限公司

基于FSC森林认证的毛竹林经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汤华勤谢锦忠张玮马乃训陆兴龙杭州市富阳区森林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总站;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杭州大禾志业竹木有限公司;杭州市富阳区环境保护监测站;富阳市永昌镇竹产业协会

覆盖雷竹林劣变土壤生态恢复技术研究与示范郭子武陈双林王安国李迎春俞文仙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临安市现代林业科技服务中心;杭州市富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平榛优良品种选育与丰产技术梁国儒曾庆杰盛淑艳胡跃华卞婧铁岭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木质材料表面高效阻燃技术及应用吴玉章屈伟蒋明亮马星霞罗文圣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北京盛大华源科技有限公司;久盛地板有限公司

有机/无机协同技术在竹材加工中的应用沈哲红于红卫鲍滨福方群陈浩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安吉永生胶粘剂有限公司;安吉仕强制胶有限公司

两种生态高效林菌共育模式关键技术应国华薛振文吕明亮李伶俐梁俊峰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丽水市林业技术推广总站

杉木优良家系选育及三代种子园分步式高效营建技术徐清乾许忠坤殷元良张勰顾扬传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湖南省林木种苗管理站;会同县林业科学研究所;攸县林业科学研究所

北缘地区油茶良种应用和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示范邓先珍杜红岩肖正东周席华程军勇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速生丰产林生产经营过程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吴保国张旭李昀王霓虹黄心渊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资源信息研究所;东北林业大学

森林资源保护无线监测关键技术李文彬韩宁阚江明王国柱寿大云北京林业大学

云南高原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研究王娟王四海杨宇明李伟张汉尧云南省林业科学院;西南林业大学

典型高寒沙区植被恢复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贾志清王学全杨德福李清雪刘涛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青海省治沙试验站;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

干旱半干旱区退化植被恢复及可持续经营技术研究张文军王晓江海龙杨跃文王美珍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

木麻黄等3个沿海常绿树种耐寒种质引选与应用张晓勉江志标郭亮高智慧陈斌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舟山市农林与渔农村委员会;慈溪市林特技术推广中心;桐庐县农业和林业技术推广中心;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黄精资源培育及深加工关键技术汤锋胡一民操海群王进项艳国际竹藤中心;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毛竹种子特性及实生容器苗培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高健蔡春菊侯成林申小叶杨廷富国际竹藤中心;首都师范大学;安徽省林科院

福建三明林改试验区配套支撑技术及保障制度集成与示范温亚利王新杰李小勇李红勋李云北京林业大学;福建省三明市林业局

菌草生态循环产业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林占熺林冬梅林辉林兴生黄国勇福建农林大学

亚热带人工林经营的生态化学计量学原理与应用陈伏生汪思龙王辉民肖复明方向民江西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茶油生产过程中质量安全控制王亚萍费学谦罗凡姚小华王开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天台山康能保健食品有限公司;江西春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建德市霞雾农业开发中心;浙江茶之语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河南省丹江口库区生态安全与产业发展研究杨朝兴李周曹庭珠丁向阳曹霞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社科院农发所;郑州大学;信阳农林学院;南阳理工学院;南阳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办公室;河南省科学院地理所

山茶优良种质培育与应用关键技术彭邵锋陈永忠王湘南马力陈隆升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湖南省中林油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THE END
1.中国林科院生态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顺利通过自我评估同行12月9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同行专家评议会在院学术报告厅西厅召开。中国林科院副院长王军辉、生态学学位点自评估牵头单位森环森保所副所长金崑出席会议。会议由研究生部主任林群主持。会议邀请了中国农业大学吴文良教授、中国科学院https://ifeep.caf.ac.cn/info/1100/4133.htm
2.王兵副秘书长谈科技咨询师王兵副秘书长谈科技咨询师2024-12-17 11:51 ? 阅读6290 原创文章,作者:科技咨询师公共服务平台,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jzxs.org.cn/tbtzgg/studenttz/6158.html生成海报 微信扫码分享 通知公告 关于第三十二期科技咨询师线上开课和更改线下授课地址的通知 2024-12-10 关于举办第三十四期科技http://www.kjzxs.org.cn/?p=6158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林业科学研究院)报告地点:林学院办公楼514会议室 报告人简介:陈希,理学博士,西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陕西省人才计划,中国药学会第十届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专业会委员。2004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2011年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师从Kim Chu-Young教授;2012年至2015年博士后在挪威奥斯陆大学医院得到全面的训练,师从Ludvig M.https://cf.nwsuaf.edu.cn/pub/lxy/xzbg/61ec099bc36a45d387bf83603c561aba.htm
4.中国林科院资源所以AI技术助力森林精准经营森林空间结构是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础,量化和阐明森林空间结构差异及其潜在驱动机制,对于精准提升森林质量至关重要。 近日,中国林科院资源所林草人工智能与可视化创新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多维结构指数的逐点林分空间结构异质性评估新方法,为AI技术助力不同类型森林空间结构差异性量化提供了新途径,解决了多https://lcj.shanxi.gov.cn/zxyw/xydt/202412/t20241219_9724380.html
5.“中国智造,科创未来”定制家居智造关键技术发展研讨会顺利召开科技大学陶涛教授;索菲亚家居集团总裁王兵、集团总工程师张挺、高级总经理杨凡、高级总经理江浩;广州弘亚数控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风华、广州赛志系统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岩松等一众领导专家出席此次会议,南京林业大学吴智慧教授、熊先青教授;中国林科院木材所副所长吕斌线上参会,会议由华南农业大学科学研究院常务副https://t.10jqka.com.cn/pid_400979954.shtml
6.王兵姓名:王兵 性别: 男 出生年月:1965年5月2日 学历或学位:博士 职称:研究员 毕业院校/ 时间: 1992年7月,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专业,获得硕士学位; 2002年,获中国林科院生态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 工作简历: 2001年--2002年,意大利科学院生理生态与生物化学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 https://www.ifeep.cn/info/1052/2747.htm
7.中国歌剧舞剧院创新大型歌舞剧《英雄儿女》致敬民族英雄!剧情简介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指挥员王文清在朝鲜战场上遇到老朋友王复标的儿子王成和王成的妹妹王芳。王芳正是王文清失散十余年的亲生女儿。在激烈的战斗中,王成英勇杀敌,壮烈牺牲。王芳与父亲王文清、养父王复标团圆,接过英雄的旗帜,继续战斗,最终迎来了胜利。 http://www.ckclighting.cn/xinwendongtai/260.html
8.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导师教师信息介绍简介陈步峰工作简历: 1986.7-1992.6,聘任为中国林科院热淋所研实员,负责开展热带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水文化学研究;1992.7-1997.6,评聘为中国林科院热林所助研,承担院基金1项、ITTO中国海南项目核心组,负责开展了热带林生态系统水文及环境生态的定位研究;1997.7-2002.6,评聘为副研究员、尖峰岭生态站副站长,且在此期间完成中山大学气http://school.freekaoyan.com/bj/forestry/2020/05-24/15903183401184873.shtml
9.web.xiadingkeji.com/nodenews/611501.shtml——。 付航喜剧之王 中新经纬8月12日电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12日通报显示,国资委又有三人被查,所在部门分别是冶金机关服务中心、建材机关服务中心以及石化机关服务中心。就在8月5日,国资委轻工机关服务中心原主任王兵、有色金属机关服务中心原主任李勤二人也分别被查。||。 http://web.xiadingkeji.com/nodenews/611501.shtml
10.海龙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个人简介: 海龙,男,蒙古族,博士,研究员,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980年10月出生于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现任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遗传育种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现为中国林学会会员、中国生态学会会员、中国治沙学会旱区灌木造林专业委员会委员、内蒙古林学会理事、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立法专家库(生态环境领域https://www.nmglky.cn/yjy/2826.jhtml
11.我院参加国家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甘肃座谈会(通讯员仲怡铭报道)2024年9月24日-28日,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CFERN)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王兵一行来我省调研森林生态站建设运行情况,并于28日上午在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召开交流座谈会,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马全林院长、尉秋实副院长以及兴隆山森林生态站站长陈徵尼参加了座谈交流,参加此次座谈交流会的还有http://www.gslky.cn/archives/show/24092926748718.html
12.2021年《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1~12月题录聂洪鑫, 刘洪刚, 王兵, 等. 内镜下真空辅助闭合治疗食管瘘的研究进展.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21, 28(11): 1381-1387. doi: 10.7507/1007-4848.202007013 NIE Hongxin, LIU Honggang, WANG Bing,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of endoscopic vacuum-assisted closure therapy for esophageal fistulas. Chinesehttps://www.wcjm.org/newsInfo/zgxxxgwklczz/2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