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总结及改进措施(精选5篇)

初次载体选择,我们选用了“电缆架设案例”,意图以电力行业最普通、最熟悉工种实训教学培训来指导学员。经课题组演示测试和讨论认为:该案例专业性强,不能在培训中演示与实施,且管理类、技术类等人员难以接受。第二次载体选择,我们选用了“驾驶员培训案例”与“厨师培训案例”。这两个案例的选择具有普适性,能在学员中形成共有话题,培训氛围很快能形成,学员能在讨论中建立实训教学流程、提出各环节注意事项。实践结果表明,培训有效果,能形成共鸣。但是,培训局现于空谈,没有形成实践,学员也不能真实体会到自已面临实践的问题。另外,该案例主要反映的是个体培训,缺少团体配合。

基于行动导向的任务设计

基本行动导向的培训实施

培训实施中结合培训目标,以七巧板拼图剪纸游戏为载体,不断提升任务难度,进行行动导向设计,从学员体验中发现实训教学中存在的现象,找出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分析和总结中提炼出实训教学流程,实训教学组织、指导、演示方法与技巧等,从而提升学员实训教学能力。

第二步,实施任务,进行实训教学指导。指导过程中提示安全事项及注意事项,收集学员意见,指出操作不规范的地方,提示实训教学中的一些必然现象。

培训实施中的现象与启示

通过多次培训教学实施,我们对培训过程中的现象不断进行观察和分析,将现象展示给学员,总结并启发学员分析实训教学中采取的应对措施,从而达到培训目标。现将任务实施过程中的常见现象与实训教学启示见表2。

培训实践中设计了3个不同任务,每个任务的培训目标不同,培训组织形式也不相同。任务一培训目标不明确,学员不能获得预期能力培养。任务二培训目标单一,只解决了具体能力培养。任务三培训目标多样化,以团体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在完成个体能力发挥的同时,也培养了团体协作精神。任务二和任务三的组合,或更多形式的组合,可以适应于不同能力培养目标。实践证明,当培训任务一定时,我们应根据培训目标、培训对象以及培训条件的不同,设计不同的培训组织形式。

培训流程要清晰

从3个任务实施过程看,一个清晰的培训流程可确保培训顺利实行。从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主要培训流程是:阐明培训目标、明确培训任务、讲解分析理论、作好操作演示、说清安全注意事项、发放工器具材料、作好实训指导、回收作品、回收工器具材料、进行分析点评、清理作业现场。以上是课程开始后的过程,可视具体情形进行调整,如当任务复杂时,可进行边演示边操作,然后反复练习,这时就需要提前发放工器具材料,同时在操作过程中讲解安全注意事项。在课程开始前,我们还有隐性工作:明确培训目标、分析培训对象、确定培训任务、设计培训方案、落实场地设备、准备工器具材料、测试培训任务、制作质量评分标准等。往往在我们培训实践中会有意无意的忽略其中某些环节,这样可以省心省力,但却会导致培训效果下降,培训目标达不到。

培训指导要筹划

回顾总结要及时

试卷分析,完整地说,应为试卷分析报告,也叫试题分析、试卷评析,或称命题分析、命题评价。试卷分析就象工厂检验产品,究竟合格、还是不合格,需要寻找原因,目的是解决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它是现代中小学教师的必备基本功之一,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何撰写较高质量的试卷分析,对于有效指导、改进课堂教学意义重大。从现代课程理论、教学理论来说,规范试卷分析工作,强化教学质量管理,也是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如何加强试卷分析、完善教学效果的反馈与控制,也是一项重要课题。下面就来谈谈试卷分析的内容与具体写法,促进试卷分析走向科学规范化,以有助于农村广大中小学教师。

一、试卷分析的意义

试卷分析是每次考试结束以后教师对试卷结构、学生考试状况的一种综合分析。具体地说,就是对整个试卷考试的目的、考试的知识范围、知识点的分布、重难点、考试的题型、考试的分值、考试的难易度、学生得分失分情况所做的分析。

试卷分析是提高命题水平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试卷分析的目的在于对教学测试的反思、对教师教的反思和对学生学的反思。运用考试理论和教学理论进行科学的试卷分析,为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反馈信息是教师必须认真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认清试卷分析的作用和意义,明确试卷分析的内容和要求,对于完善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试卷分析的反思性。试卷分析具有很强的教学反思性。作为教师本身不仅要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更应从中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修正、提升教学的技能与水平,这是对前一阶段“教”与“学”的情况的反思,对本次考试的反思,同时也是对教师命题水平的反思。试卷分析不仅可以对试卷和考试做出恰当的评价,提高教师制卷水平,也有助于充分获得考试提供的教学反馈信息,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试卷分析的必要性。试卷分析本身就是教学工作的一部分,主要包括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难度四个方面。试卷中还保存着大量可以用来研究关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情况的宝贵资料。通过试卷分析,主要为了掌握本校各专业、各年级、各课程的教学动态,从中发现教学与考核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找出对策,为今后指导教学、教学评价以及科学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通过试卷分析,教师还可从中了解自己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差距,可以掌握学生的知识水准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差异。这些信息的反馈对师生有针对性地改进教与学是很有益处的。因此,做好试卷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试卷分析的重要性。它能促使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促使教师进一

步提高命题水平,使命题制卷更加科学、规范;通过检验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质;它还能为学校科学的教学管理提供依据。

二、试卷分析的原则

试卷分析需遵循一定的原则,如:针对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延伸拓展原则、反思调节原则、“三结合”原则等。

一是针对性原则。要看对象,有针对性。对象不同,分析内容的侧重点与方法也就不同。例如面向领导的试卷分析应简明扼要。无论命题说明、考试情况,还是取得成绩的原因与存在的问题、今后对策,都不说过程与细节,尽可能地长话短说、简明扼要,少而精。定性的要有观点,定量的要有数据和结论。面向同行老师应详细清楚。命题说明就需详细、深入、具体。但也要有观点、有见解地讲解题目当中的技巧与策略。对各题的得分、丢分情况需都做详细的统计分析,甚至与预期的互相对照。面向学生的试卷分析,要向学生宣讲本学科的试题说明,顾及各学科是否均衡,让学生认真审查自己得分和丢分情况。多多给予指导,帮助考生找到努力方向,并建立起信心。

二是及时性原则。每次测试后立即着手进行试卷分析,趁热打铁,能对所教学生的考试情况保持清晰的印象,既便于老师本人分析总结,又能让学生及时知道分数并明了正确答案及出错的原因。此时,学生对试卷内容及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仍记忆犹新,就能收到立竿见影之效。

三是延伸拓展原则。一是延伸学生的知识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需认真分析试卷涉及的知识点,为弥补学生的知识面做好准备,并使知识网络化、系统化。二是要深入思考有关的问题,形成观点和见解。三是试卷分析需有理论指导,主要是考试理论和教学理论,以便分析评价时站得高一点、更深入一点。

四是反思调节原则。教师在试卷分析中需进行认真的反思,细致阅读试卷,钻研学生的答卷,反思学生的失分知识点,进而认真剖析自己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进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扎扎实实地搞好教学工作。

五是“三结合”原则。试卷分析要做到“三结合”:一是教师分析与学生分析相结合。不仅教师要分析,学生也要进行试卷分析;二是“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如同年级比较,与兄弟学校比较,与以往考试的比较;三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如,既要计算出每道题的得失分率,也要分析得失分的原因。

三、试卷分析的写法

一份完整的试卷分析报告应该由这样几个部分组成,即试卷总体评价(命题评价)、学生考情分析、改进教学措施等。

(一)试卷总体评价

1、试题的结构——题型

如填空、选择、实验与探究、作图与简答、综合与计算等。如果试卷中有学生未见过的题型,就应该特别作一说明。重点阐述有几大类题型,各种题型所占分值比重,什么内容为考察重点,所占分值较大。

2、试题涵盖的知识点及分值

涉及所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及其所占的分值比例。这是试题分析的重点。考查侧重于哪些

章节,哪部分内容,所考查的知识范围哪些是书本直接知识,哪些是延伸拓展的;哪些是已接触训练过的,哪些是初次见面接触的。

3、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考察点对应

每一个小题与考察点的对接。各种题型在教材中的章节分布,是否覆盖所有章节?有哪些章节中的内容在试卷中所占比例较大?考试内容是否超出课程标准范围,与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否一致。基础知识题与基本技能题的考察是否都能够兼顾到?

4、试题的难、中、易比例

5、揣摩命题意图

弄清一份试题的命题意图,能纠正教师对教材理解上的偏差和失误,树立全局观念,开拓视野。

每次命题时,都必须设计好一份“双向细目表”,表上较详细地分列了各小题的分值及考点,其目的:既让命题时心中更有数,让各知识点较平均合理地分布同时又突出重点、难点;又便于检查学生学习、老师教学中的缺陷甚至盲点。其实,试题分析时仍需对照“双向细目表”。

(二)学生考情分析

学生考情分析指对学生考试情况的具体分析,介绍考试成绩的总体概况、学生试题分析。包括学生成绩统计、优势与不足及其原因分析等。

1、成绩统计

成绩统计即考试结果的数据统计,是指学生考试的总体情况。此项工作最实用、最直观,对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非常必要。数据统计力求认真、细致、准确和全面。对学生的全部试卷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总分、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得分率等,其中平均分、及格率是两个重要的数据。为了更细致准确的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还可以逐题计算出得分率,按分数段统计人数。这是试卷分析中最重要、实用的一项工作。另外,也可以进行抽样分析,只是准确性略差一些。主要内容包括:

①年级、班级人均分。主要是“一分三率”统计。“一分”即班级平均分——指某学科参加考试学生成绩总和除以参加考试学生总人数所得值。它能反映出本班在对比班级中掌握知识的层次。“三率”即及格率、优分率(90以上)、低分率(30分以下):及格率(%)是及格人数除以实际参加考试总人数再乘以100%,一般为卷面总分的60%的分值分数为及格;优分率(%)是优秀人数(一般为卷面总分90%的分值分数)除以参加考试总人数再乘以100%;低分率(一般为卷面总分数30%的分值分数以下)除以参加考试总人数再乘以100%。“三率”计算分别是及格人数、优分率、低分人数除以班级人数乘以100%。优秀率和及格率能帮助教师确定今后的教学方法,优秀率低——促优,及格率低——扶差。此外,还有参考率(%):实际参加考试人数除以应该参加考试人数(本学年初人数)再乘以100%。

②最高分、最低分,具体说明各是多少?

③各分数段人数(每10分一个分数段),各个分数段有多少人?

④各题得分情况(要求按班级随机抽取50名左右学生作为样本)。各题得失分及在学生成绩中的体现——每小题的正确率是多少,各分数段中这种题型失分的情况,是否带有普遍

问题。每道题的得失分是多少或者说正确率是多少?各个分数段中的学生在这种题型中的得失分情况,是否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2、学生答卷分析

分析学生答卷在于准确掌握全体和个体的学习状况,方便调整工作思路、改进教法,因此,通过分析、归纳、概括、比较、评价等技术手段做出结论十分必要。分析时要坚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占有的第一手材料越充分越好,紧密结合日常教学和学生实际,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力求理论联系实际、有理有据,避免空泛。

①试卷难度。全班学生得分人数除以全班人数,或者说全班学生的平均分除以试卷总分,就是全卷实际难度值,难度值在命题评价上又叫难度系数(介于0和1之间,即难度p的取值范围0≤p≤1)。站在答题角度上实际就是得分率。一般来说,一份试卷的平均难度应在0.65-0.75之间。有部分学生的确对于难度较大的题是“一筹莫展”的,这类学生可让其在基础部分下功夫。

(三)改进教学措施

改进教学措施就是根据找出的错误及引起错误的原因提出改进的措施。分析试卷后找出改进的措施,帮助改进教学工作,提高命题制卷能力,这是试卷分析的最根本目的。如同医生诊断病因后对症下药治疗。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教学计划、措施。计划、措施必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能解决实际问题。

针对试卷分析中发现的问题要根据具体实际,科学的制定改进措施。教师应心中有数:是思想方面的问题就订出思想教育方面的改进措施;是学习习惯方面的问题就订出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措施;如果是学困生问题就提出如何转化学困生的措施。

同时,教师应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订出提高成绩的措施和方案,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拟定目标和策略。

总之,试卷分析对于教师调整、改进教学计划或措施有着较大的指挥作用;对于学生积累宝贵的考试经验、完善知识结构、促进下一阶段的学习起良好的强化作用,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分析

三、以PDCA循环原理为指导,实现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作者:梁文萍刘燕乔晓娟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国茹.PDCA理念指导下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06

[2]胡珊明.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本期根据科研室计划,主要开展了农村中学教研组建设课题启动工作;参与学校教学业务工作体系的重构,形成了“菜单式”后续评价前移教学评价机制工作;加强教研组年轻骨干教师的培养,认真参加校际合作的跨校教研活动,提炼联合体教研成果等工作。现将本期工作从研究成果(效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三个方面逐一总结。

一、教学督导机制的建立

主动配合教导处成立了机构;实施了课堂教学督导。使课堂到岗情况有好转,初步实现了教学督导目标。从课堂教学督导来看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缺乏章程和制度细化;形式较单一;队伍威性不够部分教师不够理解;待逐渐趋于常态化。建议学校采取以下措施:宣传力度加强;评价的重视程度加强;教学督导工作公正公平加强。

二、全面实施集体备课

三、重新启动了校级骨干教师评选考核机制

形成了校级骨干教师考评制度,有梯次的骨干教师培养工作引起了学校的重视,本期评选出14名校级骨干教师。但骨干教师在学科中的学术作用不明显,个性特色不明显,缺乏领头鹰。建议学校采取以下措施:理论学习加强,创建交流平台(网络、交流发言)勤于笔耕,建立骨干教师考核奖励机制。

四、积极配合教导处召开教学工作例会

形成了教学工作例会制度,使教学管理人员和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形成了一种常态工作习惯。但缺少主动交流、任务色彩浓。建议改进为工作例会每月一次。

五、修订教研组、备课组计划制定形式

改学期计划为月计划,使计划的针对性强操作性强。但有拖沓现象,计划总结脱节,总结提升效果不明显。建议学校采取以下措施:教科室计划、教导处计划先与教研组、备课组计划来制定;制订表格(计划、总结一张表)通过表格引导组长们实现教研内容、形式、手段的变化。引入教组、备课组考核评价,逐渐调整学科组长、备课组长,实现年轻化,信息化。

六、配合学校各处室启动教师评价研究

学校管理层就集体捆绑制达成了共识,触动了学校的实质性工作。向教师的观念、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提出了挑战。建议学校采取以下措施:行政推动团队考核促进同伴合作交流,改革分配制度。

七、配合教导处基本完成了教学业务工作体系重建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教学评价CIPP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在教育理念不断更新的时代,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问题凸显,要摆脱课程教学困境,推动形势与政策课程科学化进程,重要的举措是引用新的教学评价模式。采用CIPP评价模式对形势与政策课程各个环节的改进有明显的效果,因为CIPP评价模式具有相对完整的评价体系和具体步骤,结合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大纲的具体需求应用CIPP评价模式,形成合理有效的课程评价体系,完善课程教学管理制度并创新教学理念。

一、CIPP模式的基础理论

1.背景评价主要是针对具体实施项目计划背景进行综合分析,在特定环境条件下评定项目需求、资源及资金等。在项目评价第一阶段,项目实施评价计划包括:全面收集项目实施背景信息;参照项目实施者要求,整合评估背景信息;征求项目负责人建议,识别评价活动需解决的问题;根据项目实际评价需求,合理评价针对项目目标;制定满足评价要求的项目计划;总结分析形成有效背景评价报告;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输入评价是评价各种备用预选方案,将可选择方案与原方案比较确定最优方案,以及确定方案所需要的预算。输入评价包括:考察备用方案的优劣;选择与背景评价相互呼应的方案;评价方案的具体操作性;形成输入评价书面报告,针对问题进行改革。

4.影响评价是评价项目实施方案的执行以及对目标群体的影响程度。其主要包括:评价方案实施目标与实际方案执行的一致性;汇集方案实施成员对方案的意见;测评方案实施程度是否符合目标需求;形成评价报告并发现问题。

5.结果评价是评价方案目标具体实施的程度。主要任务包括:方案计划目标与实际成效是否统一;判断方案实施效果;全方位鉴别评价实效;汇总评价结果并进行分析;作出结果评价书面报告,针对问题进行分析。

6.可持续性评价是确保方案能否继续应用于项目环境中。主要包括:方案负责人与受益群体对方案实施的效果优劣评价;哪些具体有利措施可继续实施;甄别群体观点并实时回访;形成有效性书面报告。

7.可推广性评价即方案是否能够应用于其他环境。主要包括:开发方案使用者;原方案是否需要重新改写;评价方案是否适用于其他环境;确定方案推广的价值;形成可操作性书面报告并加以改进。

二、形势与政策课程中CIPP模式的应用

形势与政策课程应用CIPP评价模式既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公共课的教学效果,又体现了形势与政策课程正朝着科学化建设方向迈进。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课程教学有较强的时效性,这成为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与管理的难点,要把握课程教学前沿动态就需要各教学部门不断地吸取信息,不断深化课程改革,所以要保证课程方方面面可持续发展与改进教学状况是形势与政策发展的趋势所在,而CIPP评价模式重在项目实施过程的改进,这是形势与政策课程与CIPP评价模式的连接点,此评价模式可以有效地应用在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活动中。针对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过程,将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环节划分为三大阶段:课程教学设计规划阶段、课程教学实施阶段以及课程教学考核验收阶段。这三大教学阶段都应做具体的CIPP评价分析。

3.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考核阶段是对课程整个教学环节的总结,测评学生的学习接收度及知识运用能力。学生素质与能力的整体提升是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考核的作用就在于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考核环节的评价内容主要有考核管理、具体考核方式运用、考核过程以及考核效果等方面,关于CIPP评价模式在形势与政策课程实施阶段的具体评价内容见表3,其中教学考核结果评价又可分为三种评价模式:第一,影响与成效评价主要是指形势与政策考核是否对学生学习产生影响;课程考试方式与学生群体的适应程度;考核内容设计与学生学习知识是否连贯;收集授课课程教师及学生对课程考核体系优缺点的评价;考察课程考核阶段实施效果。第二,可持续性评价主要是指形势与政策课程考核步骤是否符合教学规律;课程考核过程是否满足课程开设需求;考核内容能否持续使用;第三,可推广性评价是形势与政策课程考核管理制度和考核方式能否被其他院校所借鉴;考核实施过程需要改进与否。确保课程考核实施工作有序进行,以促进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建设的完善。

三、形势与政策教学中CIPP模式应用总结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发展要依靠科学手段不断地改进不足,冲破传统的教学理念,不断地使用适合课程发展的教学模式,运用CIPP评价模式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设计阶段、教学实施阶段、教学考核阶段进行全方位地监控,实时地记录和改进评价过程中对课程教学发展具有破坏性影响的劣势因素,将这些劣势因素有效罗列,通过高校的领导管理措施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修改以适应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发展趋势。这有益于形势与政策课程创新教学理念、整合师资队伍、改善教学环境、调整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促进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应用创新。但CIPP评价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模式,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活动中应用CIPP评价模式要结合高校自身的学科特点、发展模式、实践应用策略,要在摸索中进行课程教学评价的实践探索,切勿生搬硬套评价模式,从而创立出属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有效的CIPP教学评价模式,促进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建设。

[课题资助:2012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的科学前沿与交叉学科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DL10BC13);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名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景教学模式研究);2012年东北林业大学重点课程建设项目资助(形势与政策课)]

[1]蒋国勇.基于CIPP的高等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7(8)11~12

[2]李雁冰.课程评价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刘佩佩.几种典型课程评价模式探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117~119

THE END
1.地理知识点总结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有寻找学习和工作中的规律,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理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https://www.ruiwen.com/zhishidianzongjie/6131358.html
2.会计个人总结五、实训总结: 一个星期的实训,我得到了许多,也领悟到了许多。除得到专业知识的充实,会计思想的洗礼外,更重要的是我有了信心,我的会计基础不扎实,听说要去实训,我为自己捏了一把冷汗:我能看得懂账本吗?怕也不碍事,只有硬着头皮上,我告诉自己:再差也要努力看懂,再简单的'问题如果不懂就要问老师,不在同学们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30108142142_2216559.html
3.林业基础知识综合(精选6篇)篇1:林业基础知识综合 《林业基础知识综合》 一、林学的基础知识 1、森林的概念与特征: 1.1森林的概念、特点 概念:以乔木为主体,包括灌木、草本植物以及其他生物在内,占有相当的空间,密集生长,并能显著影响周围环境的生物地理群落。 特点:a.寿命长,生长周期长;b.成分复杂,产品丰富多彩;c.体积庞大,地理环境多种多https://www.360wenmi.com/f/file2x9i9sjs.html
4.高中地理知识高中地理知识3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地势起伏状况 3.(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 4.(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https://www.unjs.com/w/416064.html
5.学生个人考试反思总结(通用30篇)2、虽然仍有不少考生成绩不理想,很快便能熟练掌握综合性答题的技巧,并学会合理安排答题时间。知识综合运用欠火候。今后学习中要不断将知识点融汇贯通,提高解题能力。失分较多的考生也不必气馁,通过后期训练,提高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3、有些考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还可以,但综合运用还不是很好。剩下时间里成绩较好、https://www.diyifanwen.com/fanwen/gerenzongjie/15775648.html
6.遥感图像分类与识别知识点总结遥感图像识别遥感图像分类与识别_知识点总结 目录 第一章 高分遥感图像分类概述 1、遥感图像分类概念与内涵 1)、数字图像处理的三个层次 2)、图像处理技术分类的三种基本范畴 3)、遥感最终目的 4)、遥感分类定义 5)、遥感分类意义 6)、遥感分类原理 2、遥感图像分类的技术发展https://blog.csdn.net/iazzz/article/details/135277880
7.林业工作者个人工作总结(精选15篇)林业工作对知识的需求量非常大,作为新世纪的林业工作者,仅靠自身这点知识是不够的',为此,我不断的充实自己,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通过翻看相关书籍,将一些较好的工作理念、方法,应用到自己的工作之中,和自己的工作实际相结合,并总结出一些更好的工作方法。 https://yjbys.com/gongzuozongjie/geren/944645.html
8.银行信息治理工作总结(通用20篇)20今年,科技信息部的工作在以理事长为核心的我行领导班子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和积极配合自治区我行的中心工作,树立起“安全、高效、创新、服务”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加快电子化建设、强化计算机安全、规范操作行为、服务经营发展的计算机工作全年总体目标,以提高计算机综合运行能力为基础,以提升业务人员操作技能为要求,坚持https://www.yuwenmi.com/fanwen/gongzuo/3650587.html
9.「“五冬”热森工」学习之冬丨“林业科普知识”之一「“五冬”热森工」学习之冬丨“林业科普知识”之一 林业科普知识1、什么是森林资源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2、什么是林地林地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荒山荒地和辅助生产林地。3、什么是乔木及乔木林地乔木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3344373697258189&wfr=spider&for=pc
10.专业课《林业基础》复习资料知识点总结+重点笔记考点整理汇总+题·林业基础知识(常见选择题) .pdf ·林业基础知识大综合.pdf ·林业基础知识试题.pdf ·林业基础知识试题精选.pdf ·林业基础知识相关试题与答案.pdf ·林业基础知识综合.pdf ·林业基础知识综合大纲详细解析.pdf ·林业基础知识综合知识点.pdf 资料适用于大学期末考试复习、考研复习、专升本复习,让你轻松应对考试!助https://www.bilibili.com/opus/995117542870614057
11.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总结通用12篇案例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多数案例分析只是侧重工程项目实施某一阶段,或仅仅涉及个别知识点的应用,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不利于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本文引入沙盘模拟方式,通过体验式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改善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https://lcwzwz.xueshu.com/haowen/93730.html
12.排水工作总结(精选17篇)在工作中,我不断地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和专业能力。对于给排水行业的新规范、新标准,每一次一出台,我必购买并认真学习和研究,掌握新规范、新标准,把规范、标准应用于工程建设的实际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每一个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针对技术管理、现场管理方面的各个细节,我都认真作好https://www.hrrsj.com/gongzuozongjie/qitazongjie/718589.html
13.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总结15篇为不断适应新形势下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需要,适时组织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各种业务培训。同时对村干部、护林员、扑火队员等进行一次全面的森林草原防火基础知识培训,不断提高森林草原防火人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 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总结3 根据××省关于进一步推进我省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组织全村三职https://www.gdyjs.com/shiyongwen/gongzuozongjie/526370.html
14.外事工作总结(通用19篇)就光伏项目,利用办公软件Access,针对世界各国主要的光伏公司建立数据库,较全面地掌握了各公司的光伏产品信息,为选择合作伙伴并开展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太阳能水箱及生物柴油项目,由于之前尚未接触过,所以在项目的准备阶段,主要从上述产品的基础知识学起,工作总结逐步了解了太阳能水箱的工作原理、生物柴油的加工过程及市https://www.wenshubang.com/gongzuozongjie/2277934.html
15.2023山西农业大学345林业基础知识综合考研大纲发布!林业基础知识综合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林业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有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林业专业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林学及相关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https://www.gaodun.com/kaoyan/1464043.html
16.三支一扶基础知识6篇(全文)三支一扶基础知识 第1篇 一、三支一扶(振兴计划)考试内容 《职业能力测试》主要考查考生的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资料分析等能力,采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方式作答。本科目考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综合知识》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政治常识、党的建设、法律知识、乡镇行政管理、乡镇经济管理、乡镇机关公文写作https://www.99xueshu.com/w/file579b8xnp.html
17.教学赋能共创未来心得体会(通用13篇)信息课具有灵活性、实践性、综合设计性较强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们应结合教材,大胆进行教学设计,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加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欲望不同,在教学中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提出https://www.jy135.com/jiaoxuexinde/915456.html
18.林业基础知识考试复习题库(浓缩500题).docxPAGE PAGE 1林业基础知识考试复习题库浓缩500题一单选题1.根据倡议,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A1979年9月13日B1986年4月28日C1981年12月13日D1982年6月21日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76718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