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武宁县库区林场,色彩缤纷,火红、绛红、明黄、橙黄、墨绿、翠绿……一湾碧水在大山的怀抱里静静流淌,好一幅大自然的油画。为了这美丽的画卷,护林员王荣辉已经在这人迹罕至的岛上坚守了十个春秋。
1
用脚步丈量万亩山林
2015年,47岁的王荣辉成为武宁县库区林场一名护林员。从此,告别县城温馨的小家,青山为伴,碧水相依,一个人孤独地守着林场20000多亩山林。
开始以为是一份临时的过渡性工作,没想到在巡林过程中王荣辉渐渐喜欢上了这份工作,每当看到一棵棵树木跟孩子一样茁壮成长,心里非常欣慰,他决心为绿水青山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巡山护林非常艰苦,王荣辉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穿着护林迷彩服,手持终端设备,挎着望远镜,背着水壶,先在湖边走一圈。库区位于庐山西海腹地,经常有垂钓爱好者驾船来此钓鱼。王荣辉要一个个提醒他们不要在野外生火,不要乱丢烟头,以免造成火灾。
一圈下来,已是早上八点多,他赶回林场驻地,简单做点早饭,吃完饭后,又带着他的小狗徒步去巡山,每趟来回都要10多公里,一趟下来要两三个小时。这山路走起来可不轻松,遇到夏天下雨刮风、冬天下雪结冰,摔倒、被树枝和石头在身上划出血口子是常事,他的脸上、手上、胳膊上留有许多深深的伤痕。
随着林区的生态越来越好,树林里的野生动物也越来越多。在巡林的过程中,王荣辉经常与野猪狭路相逢,幸好多年的野外生存经历,让王荣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功地与危险擦肩而过。
2
用担当守护万亩山林
发现并及时制止火情、盗伐者、偷猎者,发现虫情、病情及时汇报,清理倒伏的枯枝等,是王荣辉巡山的主要工作内容。
然而要护好这片山林,要有直面冲突的勇气和担当。
某年正月初一,大家都沉浸在喜迎新春的祥和气氛中,王荣辉在巡林过程中听到有砍树的响声。盗伐者以为大年初一没有巡逻,就偷偷上山砍树,没想到被王荣辉抓个正着。
“森林是国家保护的资源,你不能砍!”王荣辉赶忙上前制止。盗伐者看王荣辉孤身一人,竟举着手里的斧头,气势汹汹地威胁:“我就砍几棵树用一下,你管那么宽干嘛!”
“你再砍我就报警!”王荣辉毫不示弱。几个回合下来,盗伐者气势弱了下来。王荣辉就趁机跟他们讲国家保护森林的政策和森林的重要性。盗伐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停止了砍伐的行为。
防火,也是王荣辉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库区,天气好的时候来钓鱼的人比较多。一年冬天,王荣辉刚巡完山回来,准备做饭,照例先到楼顶上瞭望一下,发现远处的湖边有浓烟冒出。吓得王荣辉拔腿就往湖边跑。原来是在湖边钓鱼的人因为天气太冷,在水边生火取暖,不小心烧着了旁边的枯草,造成面积达七八个平方米的火情。幸好王荣辉及时扑灭。
十年来,由于王荣辉的坚守与担当,库区林场没有发生一起大的盗伐和火灾。
3
“我会一直守下去!”
“王荣辉干工作很踏实,大家都信任他。住在山上非常艰苦,他却没有提过什么条件,一门心思放在守山护林上。”武宁县林长办主任严代斌说。
自从来到库区林场,王荣辉一个月只能回家待两天。对此,妻子和女儿对他都有怨言,妻子埋怨他不顾家,家人朋友不理解,何必苦苦地守在孤岛上。“我爱大山、爱这些树木,他们就是我的孩子,我离不开他们。”王荣辉跟他们解释道。
为了弥补对家人的亏欠,王荣辉把自己所有的收入,一分不少地交给妻子,每次回家都要做一桌女儿爱吃的菜,让孩子高兴。守林最难熬的就是孤独。林场护林点在一个孤岛上,离杨洲集镇有30多里路。平日里,除了偶有几个钓鱼的人,几乎没有人过来。碰到雨雪天气,有时候一个月都见不到一个人。有时候寂寞了,他就跑到楼顶喊几嗓子,排解一下心中的孤独感。
林场所在地点属于雷区、风区、雪区。上半年雷雨季节,大风把旁边废弃的民房房顶都掀掉了;因为打雷,停十天半个月的电是经常的事,没有电、没有信号,冰箱里的菜全部坏掉;冬天下雪,封在林场十几天出不去。幸好王荣辉自己在林场空地种了一点菜,闲时钓点鱼,解决生存问题。
寂寂山林,耿耿守护。十年来,王荣辉像“苦行僧”一样,日复一日地奔走在深山、湖畔,一条孤独的路,他走得“乐此不疲”。“我看见我们林场的树越长越高,河水越来越清澈,林中的野生动物越来越多,心里很高兴,我会一直守下去!”王荣辉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