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审议通过首都原创“接诉即办”有法可依

派单更精准、首接负责制、办理有时限、诉求进展能“追踪”、高频次共性问题“未诉先办”……接诉即办,如今有了法治保障。作为国内第一部规范接诉即办工作的地方条例,《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昨天经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条例从公布之日起施行。

市民有事儿可拨打12345

本市设立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及其网络平台,作为受理诉求人诉求的主渠道。不仅如此,还将推进除110、119、120、122等紧急服务热线以外的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归并至12345市民服务热线。

遇啥事能打12345?诉求人为了维护自身、他人正当权益或者公共利益,可以就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民生需求等方面的事项提出诉求。

诉求人个人信息受保护

不少市民拨打12345举报投诉后,都想知道自己反映的事办理情况如何、进展如何。

12345会不会把我的个人信息泄露?举报投诉后,会不会遭到打击报复?

针对百姓担忧,条例规定,诉求人提出诉求不受非法干预、压制和打击报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不受非法干扰,涉及的个人隐私、个人信息、商业秘密等依法受到保护。

关键词:接诉即办

是指本市对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出的涉及本行政区域的咨询、求助、投诉、举报、建议等诉求给予快速响应、高效办理、及时反馈和主动治理的为民服务机制。

马上就访:将优化完善十余项“接诉即办”配套制度

对照《条例》要求,将优化完善十余项“接诉即办”配套制度。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务服务局局长张革表示,配套制度包括:优化全面接诉、分类处置、精准派单、限时办理等环节,健全首接负责、分级协调、风险预警推送、个人信息保护、京津冀联动、在京单位协同等机制,强化考评激励,实施“吹哨报到”双考核、探索第三方机构参与考评、加强监察监督等措施,建立接诉即办公开制度,推动接诉即办数字化转型等。“通过丰富制度体系,更好地发挥《条例》作用,更好地保障大家的诉求得到更快速的响应、更高效的办理、更及时的反馈和更主动的治理,推动社会良性互动,让市民有更多的获得感。”

条例回应市民三大关切

关切1:如何防止“接诉即办”变“接诉即转”?

条例规定:“疑难杂症”先会商再派单

“您这事儿虽然派单到我们部门,但实际上不归我们管。”遇上这样的不精准派单,不光市民群众不满,接到派单的诉求办理单位也是万般无奈。“精准派单”,决定着诉求的办理效率。有市民曾建议,接诉即办能不能“像到医院看病一样,先分诊,后看病”;有的市民则希望,别让“接诉即办”变成“接诉即转”。

疑难复杂诉求可在派单前进行会商。如果承办单位对职责、管辖等有异议,可以向市民热线服务工作机构提出;市政务服务部门应当建立派单异议审核机制,协调解决派单异议。

关切2:接单部门“甩锅”“推诿”怎么办?

条例规定:首接负责,限时办理

接诉即办实行“首接负责制”,接到派单的单位不得推诿。

遇上首接单位“单兵作战”无法解决的难题,也可“多方合作”。办理诉求涉及其他单位的,首接单位牵头协调办理,其他有关单位应当配合,并在规定期限内将办理结果报送至首接单位,不能按期办结的,应当说明理由并报告阶段性工作情况。

承办单位对于自身难以协调解决的诉求,可以报请市、区政府或者行业主管部门协调解决。承担公共服务职能的企事业单位,应对涉及水、电、气、热等重点民生领域的诉求提供全天候服务。

派出的诉求工单上,还应注明办理时限。承办单位应及时办理诉求,确需依法延长办理时限的,要向诉求人说明理由,受客观因素制约暂时无法解决的,应向诉求人做好解释工作。

关切3:如何避免解决问题如“割韭菜”?

条例规定:向主动治理、未诉先办“升级”

以前解决群众诉求,就像是“割韭菜”,割一茬,长一茬;后来再解决群众诉求,就像是“拔大葱”,把同一类型的共性问题连根拔起。从“有一办一”,到针对问题“举一反三”,再到如今的主动治理、未诉先办……“接诉即办”用好12345民生大数据,聚焦高频问题,以“每月一题”集中攻坚,推动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从政府“端菜”向群众“点菜”转变。

承办单位应当预判季节性、周期性问题,研究新业态、新领域问题,积极对接市民、企业和社会组织需求,开展源头治理。街道、乡镇应围绕辖区内诉求反映集中的问题,组织居(村)民、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运用民主协商机制,推动主动治理。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THE END
1.《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颁布施行首都之窗? 9月24日下午,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自公布之日起实施。这是国内第一部规范接诉即办工作的地方性法规,是本市第二部与基层治理改革直接相关的新规。首都之窗推出“《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颁布施行”专题。https://www.beijing.gov.cn/ywdt/zwzt/jsjbgztl
2.北京拟制定接诉即办条例对民生诉求明确责任限时办理中新网北京5月27日电 (陈杭)2020年,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办理市民和企业诉求1103.94万件。市民热线服务工作机构实施派单,在诉求工单上注明办理时限,接到派单的单位应当即时接受派单。 27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对《北京市接诉即办条例(草案)》(下称条例草案)进行第一次审议。 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jsxw/202105/t20210527_12974760.htm
3.北京邮电大学后勤接诉即办服务中心正式启用打造有速度有温度有为坚决贯彻学校党委决策部署,准确落实后勤综改意见,提升服务水平,着力打造“有温度的、快速响应的后勤”,2022年1月3日,北京邮电大学建设了后勤接诉即办服务中心,开通了“62281234”后勤服务热线,通过一条热线、一张工单、一套标准来集中受理师生诉求,分类派单并快速处置,集中资源解决师生的急难愁盼之事。通过接诉即办https://www.bupt.edu.cn/info/1079/84890.htm
4.北京“接诉即办”全面接诉百姓需求2020年办理诉求1103.94万件5月27日,北京市人大审议《北京市接诉即办条例(草案)》。条例将对固化为民办事的流程、时限、效果,并明确各级政府各有关单位的责任起到法律效力。实现百姓需求全面接诉,快速办理。 接诉即办是指北京市对诉求人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和北京12345网络平台搭建的接诉即办平台提出诉求给予快速响应、高效办理、及时反馈的http://m.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pOLyhkuYhN0mZPpxtPVT210528
5.接诉即办首开房地躬身笃行打通民生服务“最后一公里”天岳恒公司制定下发《北京天岳恒房屋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物业接诉即办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工作要求、处理时限和相关考核处罚措施,引入纪委约谈机制。公司组建了“接诉即办工作群”,每天实时发布相关信息及回复内容。 房地产交易所公司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服务非经资产平台建设大局的责任意识,制定了《北京市房地产交易所有限http://www.bcda.org.cn/beizhuangxie/vip_doc/18168628.html
6.队伍教育整顿为民服务:“急难愁盼”,接诉即办!什么是“接诉即办”? 接诉即办工作,是指本市对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等诉求人提出的涉及本行政区域的咨询、求助、投诉、举报、建议等诉求给予快速响应、高效办理、及时反馈和主动治理的为民服务机制。 怎样参与“接诉即办”? 12345市民服务热线,是北京市委市政府设立的服务热线,法院系统又叫政法民声热线。12345市https://m.thepaper.cn/wap/resource/jsp/newsDetail_forward_15570083
7.中国法院网全市法院进一步向前延伸审判职能,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社会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机制,根据北京市党建引领“吹哨报到”“接诉即办”工作机制运行特点,结合法院实际,初步形成依托12368热线参与诉源治理工作机制,即基层党委政府等各相关部门通过12368热线向法院“吹哨”,全市法院进而及时响应、“接诉即办”,构建司法服务基层https://www.chinacourt.org/chat/chat/2020/12/id/52670.shtml
8.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202109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 (2021年9月24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巩固深化本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改革,提升为民服务水平,规范接诉即办工作,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http://lawdb.cncourt.org/show.php?fid=153389